成語與中國文化有什麼關係形容中華文化的成語有哪些?

2021-03-08 01:34:07 字數 4992 閱讀 9394

1樓:

成語是漢語言文化的精華,其中蘊藏著中華民族豐富的文化內涵。這些極富於生命力的成語,就象語言中的活化石,為我們研究語言與傳統文化的關係提供了寶貴而豐富的素材。

漢語成語的文化特色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成語的形式,二是成語的內容。從形式上看,以四字格為主的外在形式,以單音詞為主的構詞成分,追求平仄和諧的音韻搭配,各成分之間講究對稱的內在關係以及大量使用表示虛指的數詞等等,這些形式上的特點就像一個個文化的符號,從不同角度和側面反映了漢民族語言的發展歷史,反映了漢民族歷史與文化的發展歷程。

從內容上看,漢語成語作為民族文化的載體,準確而全面地表現了漢民族文化的基本內容,反映了漢民族獨特的思維方式、審美情趣和價值體系。通過漢語成語,我們可以瞭解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各個方面:從天文曆法、山川地理、宗教歷史到文學藝術、宮室建築、飲食起居;從政治軍事、道德倫理、思想觀念到典章制度、禮俗禮儀、服飾樂律等。

可以這樣說,漢語成語就是一個向我們展示傳統文化精華的視窗和平臺。

下面舉例說明漢語成語與傳統文化的關係。

1、成語與服飾文化。在中國古代社會,服飾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符號。「鳳冠霞帔」、「珠圍翠繞」是帝王妃嬪和貴族婦女的打扮,普通的勞動婦女就只能是「荊釵布裙」;「頂冠束帶」、「象簡烏紗」是朝庭命官的穿戴,「冬裘夏葛」、「綾羅綢緞」是有錢人的穿戴,普通老百姓要「方巾長袍」、「峨冠博帶」則是不可能的,只能「短褐穿結」、「顛倒衣裳」;「褒衣博帶」、「方巾闊服」是古代儒生的裝束。

「鳳冠霞帔」代表了古代貴婦人的高貴美麗,「峨冠博帶」顯示了古代士大夫的尊貴瀟灑,「方巾闊服」表現了古代讀書人的儒雅從容……遇到喜事要「披紅掛綵」以示慶賀,遇到喪事則「披麻戴孝」以表哀痛。

在漢民族的歷史上,顏色也扮演著尊卑不同的角色。黃色是帝王之色,所以皇帝出的文告叫黃榜,穿的衣服叫黃袍;朱、紫、青、綠等都是等級不同的官階之色,前兩種顏色代表封建官僚中的最高層,因此用「被朱佩紫」、「大紅大紫」等表示身居**,地位顯貴;後兩種顏色是中下層官吏官服的顏色,象徵地位低微,所以「白髮青衫」代表的是官場失意之人;白是平民百姓的服飾之色,成語「白衣秀士」指尚未做官的讀書人。服裝的色彩分明反映了我國古代社會的壁壘森嚴的等級制度

從古代在服飾上種種嚴格的規定可以看出,服飾是古人的社會地位、經濟實力、志趣節操、思想情感等的外在表現,所以漢語中與服飾有關的成語數目眾多也就不足為怪了。

2、成語與建築文化。和建築有關的成語很多,如:

雕樑畫棟 富麗堂皇 古色古香 鱗次櫛比 金碧輝煌

高樓大廈 青瓦白牆 亭臺樓閣 舞榭歌樓 鉤心鬥角

禍起蕭牆 登堂入室 雕樑畫棟 曲徑通幽 金城湯池

碧瓦朱甍 雕欄玉砌 瓊樓玉宇 蓬門蓽戶 層臺累榭

這些成語所反映的中國古代建築極具民族文化特色。如:「雕樑畫棟」指有雕刻和彩繪裝飾的棟樑,形容建築物富麗堂皇。

元·鄭廷玉《看錢奴》的第三折說:「這的是雕樑畫棟聖祠堂。」 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回裡寫到:

「正面五間上房,皆是~,兩邊穿山遊廊廂房,掛著各色鵡畫眉等雀兒。」

中國古代的樓臺宮室建築,內外的裝飾上追求華麗美觀,富麗堂皇。棟樑上精美的雕刻和華麗的彩繪,不僅突出地表現了古人在建築設計上的審美追求,也反映了等級機制度和經濟地位上的鮮明不同。

再如,「高樓大廈」指高大豪華的房屋建築。在這些建築中,古代宮室殿堂的高大豪華是無與倫比的。西漢初年,蕭何主持修建未央宮時說:

「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無以重威。」可見,規模巨集大的宮殿樓臺已不僅僅是可供居住、觀賞的建築,也可以作為鞏固政權的一種工具,宣示權力的一個象徵。因此,歷代帝王都重視都城和宮殿建築,從而形成了一種傳統。

2樓:些微兒

成語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這就是它們的關係

3樓:黨好茂又亦

成語是人們在長期的語言實踐過程中提煉出的固定短語。成語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從上古時期就已出現。也出自中國文化,上古典籍中大量的妙語警句,經常為人們所徵引,久而久之即為成語,如:

一日三秋(詩經.采葛),玄之又玄、大同小異(老莊),一錢不值、明目張膽(史記)等;中古著作中一些形式精煉、內涵豐富的語句因屢次被引用而轉化為成語,如:聞雞起舞(晉書),冰清玉潔(曹植·光祿大夫荀侯誄);佛教傳入中國,佛經和禪宗語錄中也出現了不少成語,如:

不二法門,天花亂墜,五體投地,迴光返照、葉落歸根。

成語與中國文化有什麼關係

4樓:匿名使用者

漢語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成語又是漢語中的精華,具有極強的表現力。成語蘊含著寶貴的文化財富,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中國古代物質文明的輝煌,瞭解中國古代教育思想,傳統中華美德等眾多方面。成語與中華傳統美德 中國文化價值系統以「善」為核心,強調真、善、美的統一,「人為萬物之靈」是因為人有道德,我的約束和完善。

中華民族有許多傳統美德至今為人們繼承和發揚,在成語中我們能充分體會這一點。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孟子·盡心下》)「仁」,是中華民族的道德核心,仁的核心就是愛人,「仁者愛人」,包括的內容十分廣泛,主要包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從家族內部把這種愛延伸到社會,就成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四海之內皆兄弟」,對國家也要有擔當,甚至危機時刻可以「為民請命」,「殺身成仁」。 現代社會人們交往的誠信原則也是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待人做事都要「誠心誠意」,「言而有信」,守信用,講信義是中國人從古至今公認的價值標準和基本的美德。如果是「背信棄義」必然會到嚴厲的道德譴責。

勤勞節儉,清正廉潔也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三國的諸葛亮提出要「儉以養德」,「淡泊名利,寧靜致遠」,人需自我約束,不貪求太多,才能表現 出「剛正不阿」,才能正己,正心。此外,「厚德載物」「榮辱不驚「天下為公」「不屈不撓」等也能讓我們領略崇高的民族精神和傳統中華美德的精髓。

5樓:匿名使用者

成語是人們在長期的語言實踐過程中提煉出的固定短語。成語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從上古時期就已出現。也出自中國文化,上古典籍中大量的妙語警句,經常為人們所徵引,久而久之即為成語,如:

一日三秋(詩經.采葛),玄之又玄、大同小異(老莊),一錢不值、明目張膽(史記)等;中古著作中一些形式精煉、內涵豐富的語句因屢次被引用而轉化為成語,如:聞雞起舞(晉書),冰清玉潔(曹植·光祿大夫荀侯誄);佛教傳入中國,佛經和禪宗語錄中也出現了不少成語,如:

不二法門,天花亂墜,五體投地,迴光返照、葉落歸根。

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和中國傳統文化有怎樣的關係

6樓:暮靜雨

這些文化類電視節目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它們從不同角度為人們講述著「中國故事」。此外,文化類電視節目內容包羅永珍,形式不拘一格,加之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其傳承、發掘與傳播的道路會越走越寬廣。

形容中華文化的成語有哪些?

7樓:匿名使用者

經天緯地、博古通今、博覽古今、深不可測、高深莫測

一、經天緯地 [ jīng tiān wěi dì ]

【解釋】:經、緯:織物的豎線叫「經」,橫線叫「緯」,比喻規劃。規劃天地。形容人的才能極大,能做非常偉大的事業。

【出自】:春秋 左邱明《左傳·昭公二十八年》:「經緯天地曰文。」

【譯文】:經緯天地說文章。

二、博古通今 [ bó gǔ tōng jīn ]

【解釋】:通:通曉;博:廣博,知道得多。對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並且通曉現代的事情。形容知識豐富。

【出自】:戰國 孔子《孔子家語·觀周》:「吾聞老聃博古知今。」

【譯文】:我聽說老子博古通今。

三、博覽古今 [ bó lǎn gǔ jīn ]

【解釋】:博:廣博。廣泛閱讀古今書籍,通曉古今學識。形容學問淵博。

【出自】:東漢 班固《漢書·成帝紀贊》:「博覽古今,容受直辭。」

【譯文】:廣泛閱讀古今書籍,通曉古今學識,接受直言不諱。

四、深不可測 [ shēn bù kě cè ]

【解釋】:深得無法測量。比喻對事物的情況捉摸不透。

【出自】:明·袁巨集道《吼山》:「山下石骨為匠者搜去,積水為潭,望之洞黑如墨汁,深不可測。」

【譯文】:山下石頭被匠的搜走了,積下來的水成了小潭,望向洞中裡面沒有光,黑得像墨汁一樣,深得無法測量。

五、高深莫測 [ gāo shēn mò cè ]

【解釋】:高深的程度無法揣測。形容使人難以理解。

【出自】:東漢 班固《漢書·嚴延年傳》:「吏民莫能測其意深淺,戰慄不敢犯禁。」

【譯文】:官吏和百姓都能知道他的用意很淺,戰戰兢兢不敢違犯禁令

8樓:爆料百科大碗

1、地大物博

發音:[ dì dà wù bó ]

釋義:豐富。 指國家疆土遼闊,資源豐富。

出 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又因江南地大物博;差使很多;大非別省可比。」

2、幅員遼闊

發音:[ fú yuán liáo kuò ]

釋義:疆域遼闊。

3、源遠流長

發音: [ yuán yuǎn liú cháng ]

釋義:源頭很遠,水流很長。 比喻歷史悠久。

出 處:《明史·徐貞羽傳》:「盧溝發源於桑乾;滹沱發源於泰戲;源遠流長。」

4、流芳千古

發音: [ liú fāng qiān gǔ ]

釋義:美名永傳於後世。

出 處:清·佚名《說呼全傳》:「樓船笳吹曉霞橫,旌節新移寵若驚。運道風柔思報國,沙場塵斂喜消兵。恩綸加惠全忠孝,呼氏流芳千古聞。宋主聽奸生禍亂,徵遼平寇舊功臣。」

5、包羅永珍

發音:[ bāo luó wàn xiàng ]

釋義: 形容內容豐富,應有盡有。

出 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十三回:「你怎言包羅永珍;遲早飛昇。」

造句:1、 西部地區地大物博,亟待開發,在那裡是大有可為的。

2、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的國家。

3、我們的祖國物產豐富,地大物博。

4、地大物博是我國的自然優勢,如果不好好利用,就有愧於後代子孫。

5、我國是一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國家。

9樓:阿膠就好看

胡思亂想,心急如焚,忐忑不安

10樓:本王靜靜

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地大物博是形容中國,不是形容中國文化。

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有什麼區別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有什麼區別?

隨著現代化的推進,中國全球化的的步伐也越來越快,在經濟全球化的同時,文化的全球化也越來越明顯,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在連任成功的慶祝會上引用中國老子的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作為明志的格言,美國 奧巴馬訪華講演時引用孔子的 溫故而知新 作為開篇詞,訪華時俄羅斯 梅德韋傑夫說過孔子的名言 ...

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特點有哪些,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特點有什麼?

題 整體性和個體性問題 感情表達方式的差異等。1.義利關係問題。一般來說,西方人重利輕義,東方人重義輕利或義利兼顧。東方人的意識就是義字當先,古時的關羽不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義氣英豪.也被當時的人們大加讚賞,我想這也是由於古時的多方思想而造成的一種文化意識.5000年的文化也是造成這種重禮的不可忽視的...

英國與中國文化有哪些不同中國和英國文化的差異有哪些方面?導致這種差異的原因是什麼?

1.回答提問 中國人對別人的問話,總是以肯定或否定對方的話來確定用 對 或者 不對 如 我想你不到20歲,對嗎?是的,我不到20歲。不,我已經30歲了。英語中,對別人的問話,總是依據事實結果的肯定或否定用 yes 或者 no 如 youre not a student,are you?yes,i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