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的洪氏家族是怎麼來的

2021-03-08 18:43:48 字數 3529 閱讀 2116

1樓:匿名使用者

一、為避仇而改姓。據《元和姓纂》所載,本姓共氏。西周時有太叔受封於共國(在今河南省輝縣),稱為共伯。

春秋時,共國被衛國所滅,其後有共氏。在唐朝以前,部分"共"氏家族因避仇逃難而改為"洪"氏。

二、為避諱而改姓。據《通志·氏族略·以國為氏》所載,豫章有弘氏(一說巨集氏)因避宋朝諱而改為同音的"洪"氏。又,曲阿(今江蘇省丹陽縣)弘氏也因避諱改姓洪氏。

地望分佈

甘肅省河西走廊一帶

安徽省宣城

江西省南昌、九江一帶

2樓:匿名使用者

營前地處南安石井灣,前臨瀛江,背靠鰲峰,山明水秀,環境優美。營前洪氏家族祖籍晉江英林。始祖十四朝奉公(「十四郎」和官名「朝奉大夫」的合稱)原籍河南光州府固始縣,唐末偕二子隨王審知入閩,經三徙,於唐昭宗乾寧四年(897年)定居英林。

從此族裔繁衍,瓜瓞綿延,成為閩南一大望族。及傳至十四世宗遠公,於元代由英林宅角分居溪前村。再傳至十七世嗣明公,約於明初由溪前徙居南邑四十四都營前村,是為營前洪氏肇基祖。

自此宗遠公裔孫支分「三前」(溪前、庵前、營前)。營前洪氏家族現已傳至三十九世「乃」字輩,是英林洪氏族中發展最快的支派。現在家鄉人口數2000餘人,另有上千族裔分佈於福州、廈門、江西、廣東、港澳臺地區,以及東南亞等地。

約於清康熙年間,遷往廣東惠州府海豐縣的醇仁公支派,和江西吉安府萬安縣的應懷公支派,由於山川阻隔、交通不便等多種客觀原因,致使宗親叔侄關係中斷300餘年。2023年重修宗祠和族譜時,特派人到嶺南等地覓親,終於使這兩個支派的宗親與祖籍重得聯絡,實現先輩囑咐「一定要認祖歸宗」的夙願。

營前洪氏宗祠興建於何年代,無史可稽。據「大營前洪氏族譜」重修時間推斷,宗祠曾於清雍正乙巳年重修過,距今270餘年。另據祖輩傳說,清嘉慶年間,營前著名船長因受蔡騫「海盜」案件株連,致使宗祠遭清軍官兵焚燬,大廳口石吟火燒痕跡可作歷史見證。

直至道光年間才按男丁人數集丁錢修復。此後歷經1 7 o餘年風雨蟲蟻侵蝕,久年失修,加上「文革」期間祖宗神主被焚燒,宗祠長期無人管理,致屋蓋破漏,中脊已處下塌之危。

2023年春,旅菲僑親洪金榴先生回國探親,積極倡議重修,海內外宗親一致贊成,當即成立「營前洪氏宗祠籌建會」著手進行籌備工作。旅港宗親洪凱展、洪啟銳、洪瑞意、洪君令、洪安頓等帶頭解囊捐資,海內外宗親也踴躍樂捐。經數月籌措,於當年農曆六月中旬動工興建。

宗祠重建工程以原方位(癸丁兼醜未)、原尺寸、原風貌為原則,並在結構上加以改革,即木柱木棟一律改為石柱、石棟,增設門路亭和圍牆等。經半年時間的緊張施工,於農歷十二月中旬告竣,造價人民幣50萬元。重建後的洪氏宗祠,雕樑畫棟,金碧輝煌,花草人物,栩栩如生,顯得更加雄偉壯觀。

當時被人們譽為閩南地區一流宗祠。2023年2月4日,即農曆歲次癸酉年十二月廿四日,營前洪氏家族舉行隆重的「營前洪氏宗祠重建落成暨升祧慶典」。1200多名來自閩南地區各縣市、港澳臺地區,以及東南亞各地的貴賓和宗親歡聚一堂,暢敘親情,氣氛熱烈,盛況空前。

營前洪氏家族世代勤奮學習、拼搏進取,曾出了不少社會賢達,經濟生活也比較寬裕。科舉時代,特別是明末清初,營前曾出了十幾位名宦紳士。諸如:

洪秀榮(九世)崇禎辛未年(2023年)欽授鎮國將軍;洪熙宗(九世)崇禎甲申年(2023年)光祿大夫、都督同知,妣陳氏誥贈一品夫人;洪秀宗(九世)康熙甲辰年(2023年)一品光祿大大、左都督,妣王氏誥贈一品夫人;洪熙孟(八世)康熙丁未年(2023年)誥贈參將**;洪應懷(十世)康熙七年(2023年)欽授副總兵官;洪渭叟(十世)康熙八年(2023年)欽授威略將軍;洪心江(八世)康熙壬子年(2023年)中憲大夫,妣曾氏誥贈一品夫人;洪翼如(十世)康熙十二年(2023年)欽授都司;洪章河(十世)康熙乙丑年(2023年)承德郎、廬州府知府;洪朝端(十世)康熙丁卯年(2023年)一品光祿大夫,左都督蓋印將軍。康熙年間還曾出現了父子科第、兄魁弟解、科甲蟬聯的動人事蹟,即十世祖洪守闢(海豐支派)康熙十四年(2023年)中舉人,其子洪宸拂、洪宸孚於康熙三十八年(2023年)同科中經魁和解元,次子洪宸孚於康熙四十五年(2023年)再中進士,授翰林院檢討充三朝國史館纂修、戶部清吏司主事,目前海豐縣還有「洪翰林」的遺址、遺墨。洪士達(十一世)康熙五十一年(2023年)入國子監太學生選州司馬。

洪以居(十一世)咸豐十年(2023年)中選魁;另有多名太學生、府庠生、邑庠生。清代還出了一位聞名廈門的大商賈——洪古伯,廈門有一條街道叫「洪本部」(現第五碼頭附近),就是洪古伯當年開發、經營的集市。

營前洪氏家族於近現代也出了不少社會知名人士。**初期,營前曾出了幾位有名的「火船舟代公」(輪船船長)即洪於選、洪士塞、洪水紡、洪於坑、洪金撰等。隨著海運的興起,村民經濟生活有較大提高。

這一歷史時期被稱為營前的「漢唐興」時代。新中國成立以來,營前湧現出幾十名大學生、博士、工程師、會計師、中小學高階教師、千噸級遠洋輪船長和輪機長、科局級和處級幹部等。

目前,營前人正朝著寬裕型小康生活目標前進。「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營前洪氏族人必將以超越前人的膽識與氣魄,創造出無愧於時代的輝煌業績,為祖國和家鄉做出更大的貢獻!

洪姓的由來 10

3樓:你好嘛

1、源於軒轅氏,出自黃帝的後裔,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2、源於姜姓,出自上古炎帝神農氏之後共工,屬於以先祖官稱名字為氏。

3、源於姬姓

(1)出自西周時期古洪洞國之子民,屬於以國名為姓氏。

(2)出自春秋初期鄭國君主鄭武公次子共叔段,屬於以先祖名號為氏。

(3)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大夫慶父,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4、源自古代共國之子民,屬於以國名為氏。

5、源於官位,出自南北朝時期北齊官吏洪贊,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6、源於改姓,屬於避諱改姓為氏。

7、源於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壯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洪氏族人分佈,其**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洪氏,世代相傳。

4樓:洋小媽

洪姓起源

為避仇而改姓。據《元和姓纂》所載,本姓共氏。西周時有太叔受封於共國(在今河南省輝縣),稱為共伯。

春秋時,共國被衛國所滅,其後有共氏。在唐朝以前,部分"共"氏家族因避仇逃難而改為「洪」氏。

為避諱而改姓。據《通志·氏族略·以國為氏》所載,豫章有弘氏(一說巨集氏)因避宋朝諱而改為同音的「洪」氏。又,曲阿(今江蘇省丹陽縣)弘氏也因避諱改姓洪氏。

洪姓郡望堂號 暫無!  洪姓家乘譜牒 暫無!  洪姓遷徙分佈 遷徙分佈

甘肅省河西走廊一帶

安徽省宣城

江西省南昌、九江一帶。  洪姓歷史名人歷史名人

洪覺範:宋代新昌人。以其書而出奇,同縣人鄒元佐以其命而出奇,彭淵材以其**而出奇,人稱新昌三奇。

洪興祖:南宋丹陽人。公元1090-2023年,字慶善。與孔端明、張炳、周林同時被召赴翰林院考試,名列第一,官祕書省正字。

洪适:南宋鄱陽人。字景伯。與其弟遵、邁先後考中詞科,從此三洪文章名滿天下。

洪皓:南宋鄱陽人。公元1088-2023年,字光弼。曾出使金國,被扣十五年,始終不屈,時人將其與蘇武相比。初官寧海主簿,代行縣令事,減賦稅,撫卹貧民,深得人心。

洪亮吉:清代江蘇陽湖人。公元1746-2023年,字君直。

進士出身,官編修。精研經史、音韻及輿地學,詩文亦佳,著作頗豐。幼喪父,靠教書養母。

曾繪《機聲燈影圖》,懷念母親的辛勞與教誨。

哈氏家族家譜,有關哈氏家族的資料

我是寧夏石嘴山市惠農區廟臺鄉通豐村的哈立明,我祖父叫哈玉珍,父輩光字輩,從 來的這裡尋找族譜 哈氏家族輩分為,仲,應,進,文,朝,明,德,成,士,玉,恩,長,顯,耀,榮,芳,紹,清,維,運,景,豐,守,紀,廣,奎,振,尚,立,志,英,俊,慶,忠,良。老祖宗是哥倆,哈仲成,哈仲利,遼寧遼陽甜水是我們這...

在封建社會孔氏家族有怎樣的待遇,孔氏家族在元朝待遇怎麼樣

元朝早期漢人地位較低,不過孔氏家族是大家族 實際上也可以說是大地主 地位不會太低。中後期儒家思想地位提升孔氏地位自然也會提高。事實上歷史上朝代交替很少會主動去傷害大家族 大地主。對地主階級傷害大的一般是農民起義。待遇應該不錯,為了收買人心,元朝做了不少面子活。孔子後人備受推崇,兩千多年一直當 大官 ...

陸氏家族的具體輩分

奉文有茂春,必東耀照明。萬家發富貴,祖國定榮華。歡迎全世界陸姓的族人加入,凡是陸通 田通 或陸柴箐的後裔強烈歡迎,13年11月底在安徽合肥舉行世界陸氏宗親大會,有去的家門 聯絡,每年清明節我族會在古祠堂 貴州遵義 舉行清明大會 起源主要有四 顓頊後裔。廣韻 載,顓頊後代吳回帝堯時任火神祝融,子名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