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中國何時出現蠟燭

2021-03-08 23:17:48 字數 1133 閱讀 7052

1樓:匿名使用者

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左右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人又是什麼時候用蠟燭的?起碼在古詩十九首的年代裡還是用油燈,這才忽然發覺中國上古似乎沒有蠟燭這個東西.漢代古書中一般將蠟和燭分開論述,但很少蠟燭兩字連用.

大家看到中國漢代的青銅燈,在圓形的燈盤正中,常有一枚長釘形的火拄,而根據它的有無,考古學上將漢燈分為油燈與燭燈兩大類。

查了半天的書,發現其實在漢代,燈分為油燈與燭燈兩大類,油燈的燈柱也叫」燭」。」燭」即燈柱要浸在脂裡;脂是動物油脂,當時還用植物油點燈。《齊民要術種.

麻子篇》曰:「苴麻(即**的雌株)子黑,又實而重,搗治作燭,不作麻。」以上所說的「作燭」、「為燭」,都是指點燈,和蠟燭關係不大。

至於點燈的燃料,我看到考古雜誌提到」漢墓偶有黃蠟餅發現」,由此可見漢燈一般的情況在盞內注油脂,但燃燈還可用蠟,蠟燈內的蠟是融化後作為油膏使用的.人們終於發現了例項,《西漢南越王墓發掘報告》中提到;至東漢晚期,在廣州漢墓中最先出現蠟臺。證明當時細長柱狀的蠟燭已進入照明用品的行列之中了。

終於,東漢晚期中國已有蠟燭,只是使用不普及,而且形狀和近現代的還有差別。再往上推,戰國秦漢時期是否已使用蠟燭,這是一個尚未解決的問題了。文獻中提到蠟燭最早大約是在晉代。

《晉書周顓傳》寫到有人「以所燃蠟燭投之」。《世說新語》有石崇「用蠟燭作炊」的故事。晉代以後文獻提到蠟燭的就多了。

至於晉以前,還缺乏可靠的文字記載,實際只有少量的考古資料,比如上面提到的考古資料;

有篇文章說:《西京雜記》有「閩越王獻高帝.....蜜燭二百支」之說,認為「蜜燭即蠟 燭」,但吾以為終屬孤證,何況《西京雜記》的記載是隻能作為參考的。

再看蠟燭的原料,有黃蠟、白蠟等多種。黃蠟是蜂蠟,白蠟是白蟻蟲分泌的蠟。白蠟的利用一般認為起自唐代,也有人考證始於漢魏,上面提到的「漢墓偶有黃蠟餅發現」為物證,所以蜂蠟的利用要比白蠟為早。

《神農本草經》、張華《博物志》、陶弘景《名醫別錄》中都有關於蜜蠟或蜂蠟的記載,當作藥用。由此看來,東漢時期已使用的蠟是蜂蠟。不過大概數量還不多,使用也不普遍,所以燈燭仍用脂膏製作,要不就在脂燭外掛一層蠟以減少燭淚,或在脂膏中摻少許蠟。

有資料表明以脂膏為燭,熔點是比較低的,因此當時的燭比較粗短。這可能就是為什麼漢畫像石中的燭燈的燭都較粗短,而沒有像唐李壽墓壁畫中所描繪的那種細細長長的形狀。

中國歷史上出現了幾次名族大融合中國歷史上一共有幾次民族大融合?

位於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是華夏文明的搖籃和發祥地,華夏族在這裡肇興,中華民族的主體民族 漢族在中原地區形成,有眾多的少數民族從東北 西北進入中原地區並建立了政權,後來又因融合入漢族而消失於史乘之中。少數民族與漢族之間既有刀光劍影 桴鼓相攻的一面 也有經濟文化交流,互通婚姻,最後融合為一體的時期。可以...

歷史上西安出現過哪些名人,陝西歷史上有那些名人

政治家 軒轅黃帝 神農炎帝 大禹 周文王 周武王 秦穆公 秦孝公 秦始皇 漢高祖 漢武帝 隋文帝 唐太宗 武則天 唐玄宗 軍事家 姜太公 王翦 白起 衛青 霍去病 李廣 馬援 李靖 郭子儀 楊門虎將 韓世忠 思想家 周文王 周公 董仲舒 王徵 范仲淹 張載 李顒 外交家 張騫 蘇武 班超 張儀 文學...

在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大同」社會嗎

沒出現過 大同是中國的古代思想,指人類最終可達到的理想世界,代表著人類對未來社會的美好憧憬。基本特徵即為人人友愛互助,家家安居樂業,沒有差異,沒有戰爭。這種狀態稱為 世界大同 現又稱 全球大同 此種世界又稱 大同世界 現代又加入了全球的政治 經濟 科技及文化融合的思想。儘管大同思想為中國思想,但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