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紅藕香殘玉簟秋」,首句詞人描述與夫君別後,目睹池塘中的荷花色香俱殘,回房欹靠竹蓆,頗有涼意,原來秋天已至。詞人不經意地道出自己滯後的節令意識,實是寫出了她自夫君走後,神不守舍,對環境變化渾然無覺的情形。「紅藕香殘」的意境,「玉簟」的涼意,也襯托出女詞人的冷清與孤寂。
此外,首句的語淡情深,如渾然天成,不經意道來。故前人評曰:「易安《一剪梅》起句『紅藕香殘玉簟秋』七字,便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間煙火氣象,其實尋常不經意語也」(《兩般秋雨庵隨筆》卷三)。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次寫在閨中無法排遣愁悶與相思之苦,便出外乘舟解悶。詞人在一首《如夢令》中曾生動地記述一次她乘舟盡興遊玩的情景,不僅歸舟晚,還誤入藕花深處,驚起一灘鷗鷺,情調歡快。
現如今卻是「獨上蘭舟」,不僅無由消除相思之苦,反更顯悵惘和憂鬱。「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女詞人獨坐舟中,多麼希望此刻有雁陣南翔,捎回夫君的書信。而「月滿西樓」,則當理解為他日夫妻相聚之時,臨窗望月,共話彼此相思之情。此句頗有李商隱「何當共剪西窗燭」詩句的意境。
另外,「月滿」也蘊含夫妻團圓之意。這三句,女詞人的思維與想象大大超越現實,與首句恰形成鮮明對照。表明了詞人的相思之深。
2樓:匿名使用者
紅藕香殘玉簟秋。
寫出時間是在一個荷花凋謝、竹蓆嫌涼的秋天。「紅藕」,即紅色荷花。「玉簟」,是精美的竹蓆。
這一句涵義極其豐富,它不僅點明瞭時節,指出就是這樣一個蕭疏秋意引起了作者的離情別緒,顯示出全詞的傾向性。而且渲染了環境氣氛,對作者的孤獨閒愁起了襯托作用。如「紅藕香殘」,雖然是表示出秋來了荷花凋謝,其實,也含有青春易逝,紅顏易老之意;「玉簟秋」,雖然是暑退秋來,所以竹蓆也涼了。
其實,也含有「人去席冷」之意。
就表現手法及其含義來看,這一句和南唐李璟《浣溪沙》的首句:「菡萏香銷翠葉殘」相類似。同樣是說荷花凋殘,秋天來了。
但後者不如前者那麼富有詩意:「菡萏香銷」,無疑是不及「紅藕香殘」那樣既通俗又是色澤鮮明;「翠葉殘」意思仍然和「菡萏香銷」一樣,是指秋來荷葉落。但「玉簟秋」,卻不同了,又有一層新的意思。
如果說,「紅藕香殘」是從客觀景物來表現秋的到來,那麼,「玉簟秋」就是通過作者的主觀感受——竹蓆生涼來表達秋的到來。一句話裡把客觀和主觀、景和情都融化在一起了。顯然,同是七個字,但它的涵義就比之李璟句豐富得多。
怪不得清朝陳廷焯讚賞說:「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雲:『紅藕香殘玉簟秋』,精秀特絕,真不食人間煙火者。
」(《白雨齋詞話》)李清照並非不食人間煙火的人,但這一句「精秀特絕」,卻是事實,並非過譽。
李清照本來已因丈夫外出而有所牽掛,如今面對這樣一個荷殘席冷、萬物蕭疏的景象,免不了觸景生情,其思夫之情必然更加縈繞胸懷,內心之苦是不言而喻的。凡人受愁苦的煎熬,總是要想辦法排愁遣悶的,這是人之常情。李清照也不例外。
她究竟想如何來消除這愁悶呢?此刻,她不是借酒消愁,也不是悲歌當泣,而是借遊覽以遣悶,下兩句就是這樣引出來的: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就是說,我輕輕地解開了綢羅的裙子,換上便裝,獨自划著小船去遊玩吧!上句「輕」字,很有份量,「輕」,是輕手輕腳的意思。它真實地表現了**生怕驚動別人,小心而又有幾分害羞的心情。
正因為是「輕」,所以誰也不知道,連侍女也沒讓跟隨就獨自上小船了。下句「獨」字就是迴應上句的「輕」字的。「羅裳」,是絲綢制的裙子。
「蘭舟」,即木蘭舟,船的美稱。這裡用「羅裳」和「蘭舟」很切合李清照的身份。因為這是富貴人家之所獨有。
這兩句的涵義,既不同於《九歌•湘君》中的「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無波,使江水兮安流」。寫湘夫人乘著桂舟來會湘君;也不同於張孝祥的《念奴嬌》:「玉鑑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
」寫張泛舟在廣闊的洞庭湖上的興奮心情。而是極寫李清照思夫之苦,她之所以要「獨上蘭舟」,正是想借泛舟以消愁,並非閒情逸致的遊玩。這是李清照遣愁的方法之一。
其實,「獨上蘭舟」以消愁,若非愁之極何以出此?然而,它不過是象「舉杯消愁愁更愁』一樣。過去也許雙雙泛舟,今天獨自擊楫,眼前的情景,只能勾引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呢?
不過,李清照畢竟跟一般的女性不同,她不把自己的這種愁苦歸咎於對方的離別,反而設想對方也會思念著自己的。所以,她宕開一筆,寫道: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前兩句是倒裝句。這幾句意思是說,當空中大雁飛回來時,誰託它捎來書信?我正在明月照滿的西樓上盼望著呢!
「誰」,這裡實際上是暗指趙明誠。「錦書」,即錦字迴文書,這裡指情書。作者這麼寫,看似乎淡,實則含蓄有韻味:
一、它體現了李清照夫妻感情的極其深厚、真摯,以及李清照對她丈夫的充分信任。因為如果她對趙明誠感情淡薄,或有所懷疑,就不會想象「雲中誰寄錦書來」,而是必然發出「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或是「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的怨言。所以,這裡作者這樣寫,不言情而情已自見。
這種借寫事來抒情,正是在藝術創作上最富有感染力的。
二、寓抽象於形象之中,因而更覺具體生動。單說「誰寄錦書來」,未免顯得抽象。作者藉助於雁能傳書的傳說,寫道: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這就通過大雁翔空,形象地表達了書信的到來,使人可看得到,摸得著。雖然這種寫法,並非自她始,但她的雲中雁回比之一般的飛雁傳書,顯然畫面更為清晰,形象更為鮮明,這種點化仍然是值得肯定的。
三、它渲染了一個月光照滿樓頭的美好夜景。在這夜景裡,即使收到情書,無疑是高興的。但光是這樣理解,還不可能發掘「月滿西樓」句的真正含義。
雁傳書信,固可暫得寬慰,但不可能消除她的相思。其實,在喜悅的背後,蘊藏著相思的淚水,這才是真實的感情。「月滿西樓」句和白居易《長相思》的「月明人倚樓」含義相似,都是寫月夜思婦憑欄望遠的。
但李作較之白作似乎進了一步,關鍵在於「西」字,月已西斜,足見她站立樓頭已久,這就表明了她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極。由於李清照既然思念著自己的丈夫,又相信丈夫也會思念著自己。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是什麼意思?
3樓:
「紅藕香殘玉簟秋」,首句詞人描述與夫君別後,目睹池塘中的荷花色香俱殘,回房欹靠竹蓆,頗有涼意,原來秋天已至。詞人不經意地道出自己滯後的節令意識,實是寫出了她自夫君走後,神不守舍,對環境變化渾然無覺的情形。「紅藕香殘」的意境,「玉簟」的涼意,也襯托出女詞人的冷清與孤寂。
此外,首句的語淡情深,如渾然天成,不經意道來。故前人評曰:「易安《一剪梅》起句『紅藕香殘玉簟秋』七字,便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間煙火氣象,其實尋常不經意語也」(《兩般秋雨庵隨筆》卷三)。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次寫在閨中無法排遣愁悶與相思之苦,便出外乘舟解悶。詞人在一首《如夢令》中曾生動地記述一次她乘舟盡興遊玩的情景,不僅歸舟晚,還誤入藕花深處,驚起一灘鷗鷺,情調歡快。
現如今卻是「獨上蘭舟」,不僅無由消除相思之苦,反更顯悵惘和憂鬱。「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女詞人獨坐舟中,多麼希望此刻有雁陣南翔,捎回夫君的書信。而「月滿西樓」,則當理解為他日夫妻相聚之時,臨窗望月,共話彼此相思之情。此句頗有李商隱「何當共剪西窗燭」詩句的意境。
另外,「月滿」也蘊含夫妻團圓之意。這三句,女詞人的思維與想象大大超越現實,與首句恰形成鮮明對照。表明了詞人的相思之深。
4樓:匿名使用者
紅藕香殘玉簟秋。
寫出時間是在一個荷花凋謝、竹蓆嫌涼的秋天。「紅藕」,即紅色荷花。「玉簟」,是精美的竹蓆。
這一句涵義極其豐富,它不僅點明瞭時節,指出就是這樣一個蕭疏秋意引起了作者的離情別緒,顯示出全詞的傾向性。而且渲染了環境氣氛,對作者的孤獨閒愁起了襯托作用。如「紅藕香殘」,雖然是表示出秋來了荷花凋謝,其實,也含有青春易逝,紅顏易老之意;「玉簟秋」,雖然是暑退秋來,所以竹蓆也涼了。
其實,也含有「人去席冷」之意。
就表現手法及其含義來看,這一句和南唐李璟《浣溪沙》的首句:「菡萏香銷翠葉殘」相類似。同樣是說荷花凋殘,秋天來了。
但後者不如前者那麼富有詩意:「菡萏香銷」,無疑是不及「紅藕香殘」那樣既通俗又是色澤鮮明;「翠葉殘」意思仍然和「菡萏香銷」一樣,是指秋來荷葉落。但「玉簟秋」,卻不同了,又有一層新的意思。
如果說,「紅藕香殘」是從客觀景物來表現秋的到來,那麼,「玉簟秋」就是通過作者的主觀感受——竹蓆生涼來表達秋的到來。一句話裡把客觀和主觀、景和情都融化在一起了。顯然,同是七個字,但它的涵義就比之李璟句豐富得多。
怪不得清朝陳廷焯讚賞說:「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雲:『紅藕香殘玉簟秋』,精秀特絕,真不食人間煙火者。
」(《白雨齋詞話》)李清照並非不食人間煙火的人,但這一句「精秀特絕」,卻是事實,並非過譽。
李清照本來已因丈夫外出而有所牽掛,如今面對這樣一個荷殘席冷、萬物蕭疏的景象,免不了觸景生情,其思夫之情必然更加縈繞胸懷,內心之苦是不言而喻的。凡人受愁苦的煎熬,總是要想辦法排愁遣悶的,這是人之常情。李清照也不例外。
她究竟想如何來消除這愁悶呢?此刻,她不是借酒消愁,也不是悲歌當泣,而是借遊覽以遣悶,下兩句就是這樣引出來的: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就是說,我輕輕地解開了綢羅的裙子,換上便裝,獨自划著小船去遊玩吧!上句「輕」字,很有份量,「輕」,是輕手輕腳的意思。它真實地表現了**生怕驚動別人,小心而又有幾分害羞的心情。
正因為是「輕」,所以誰也不知道,連侍女也沒讓跟隨就獨自上小船了。下句「獨」字就是迴應上句的「輕」字的。「羅裳」,是絲綢制的裙子。
「蘭舟」,即木蘭舟,船的美稱。這裡用「羅裳」和「蘭舟」很切合李清照的身份。因為這是富貴人家之所獨有。
這兩句的涵義,既不同於《九歌
紅藕香殘玉簟秋什麼意思啊
一 釋義 荷已殘,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蓆,透出深深的涼秋。二 出處 宋 李清照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 三 原文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四 譯文 荷已殘,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