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統一的歷史典故詩詞格言

2021-03-12 19:27:02 字數 4321 閱讀 4117

1樓:匿名使用者

二人同心,其力斷金。——《易經》

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呂氏春秋》

唯寬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載物。——薛宣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體現中華民族具有團結統一的精神的歷史典故

2樓:匿名使用者

有如下歷史典故

1. 鄭成功收復臺灣

2. 左宗棠收復新疆

3、秦始皇修靈渠

4、秦始皇統一南紹

5、漢初封王

9、漢與匈奴和親

7、成吉思汗遠征

8、文成公主出嫁吐蕃

民族團結是一種精神、一種思想整合力量、一種追求,它對凝聚人心、整合社會起著重要作用。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團結關係到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關係到國家的安危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沒有民族團結,就沒有社會的穩定;沒有民族團結,就沒有經濟的發展;沒有民族團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無從談起。加強民族團結是順應歷史發展趨勢的國策,是符合全國廣大人民群眾情感和意願的大舉。面對總體穩定、區域性動盪的世界政治格局和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我們要堅持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加強對民族團結重要性的認識。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60年,是中國各民族在黨的領導下,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少數民族的面貌、民族關係的面貌、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面貌發生歷史性巨大變化的60年。60年來,民族團結為祖國的繁榮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今天,我們可以從歷史和現實的結合上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民族團結的重大意義,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民族團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樓:流血一週的動物

國共合作抗日戰爭:

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從2023年七七事變國民**發表《告全體將士書》至2023年日本宣佈投降結束,歷時八年,被稱為八年抗戰、或簡稱抗戰;另一說法抗戰的時間應從2023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2023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2023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併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挑起戰爭衝突,國民**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衝突擴大。2023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2023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美國的羅斯福**正式對日宣戰,中國戰場成為二戰的主戰場之一。

2023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鄭成功收復臺灣:

鄭成功收復臺灣發生在公元2023年。明天啟四年(公元2023年),荷蘭殖民主義者侵佔中國臺灣。清初,鄭成功下決心趕走侵略軍。

順治十八年(公元2023年)三月,鄭成功親率2.5萬名將士,分乘幾百艘戰船,浩浩蕩蕩從金門出發。康熙元年初,侵略軍頭目被迫到鄭成功大營,在投降書上籤了字。

至此,鄭成功從荷蘭侵略者手裡收復了淪陷38年的我國神聖領土臺灣。

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2023年),遷徙於伏爾加河下游的蒙古土爾扈特部落因反抗沙俄種族滅絕政策,在其首領渥巴錫汗的率領下,歷經三年準備,舉部東歸祖國,一路上與攔截的沙俄軍隊了殊死搏鬥。

到達伊犁我國境內時,該部落由出發前的17萬之眾,只剩下不到7萬人,迢迢萬里路

王爺府位於和靜縣城中心,始建於2023年。為一中西式結合的磚木建築,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王府坐北朝南,四合宅院,由政殿和東西兩宮約60多間大小房間組成。

正殿同時又分為上下兩層,東西廂房,高大寬敞,錯落有致。

一樓正廳用來會客,二樓正廳供奉著滿漢王室祖宗的靈位,常年累月香菸繚繞,莊嚴肅穆。東西兩宮自成體系,分別設有臥室、客廳、膳房以及專供王爺使用的文化娛樂室等。東西兩宮院內花團錦簇,青磚鋪地,環境幽雅,十分清靜。

該府舊稱奎克衙門,是南土爾扈特四旗17代王滿楚克札甫的最高權力機關,建築是由王爺之叔多布敦確比勒才仁布楞活佛親自設計,由焉耆建築師承建。

現在這裡是和靜縣民族歷史博物館。在這裡我們可以瞭解到土爾扈特人東歸的歷史

典出《魏收.吐谷渾傳》:吐谷渾的首領阿豺有二十個兒子。一天,阿豺對他們說:「你們每人給我拿一支箭來。」他把拿來的箭一一折斷,扔在地下.

隔了一會兒,阿豺又對他的同母弟弟慕利延說:「你拿一支箭把它折斷。」慕延利毫不費力地折斷了。

阿豺又說:「你再取十九支箭來把他們一起折斷。」慕延利竭盡全力,怎麼也折不斷。

阿豺意味深長地說:「你們知道其中的道理嗎!單獨一支容易折斷,聚整合眾就難以摧毀了。只要你們同心協力,我們的江山就可以鞏固。」

後人用「阿豺折箭」的這個典故告訴人們,團結就是力量。

世紀寶鼎是團結、統一和權威的象徵,是代表和平、發展、昌盛的吉祥物

鼎本來是古代的烹飪之器,相當於現在的鍋,用以燉煮和盛放魚肉。《說文解字》裡說: 鼎, 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 有三足圓鼎,也有四足方鼎。

最早的鼎是黏土燒製的陶鼎,後來又有了用青銅鑄造的銅鼎。傳說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於荊山之下,以象徵九州,並在上面鐫刻魑魅魍魎的圖形,讓人們警惕,防止被其傷害。自從有了禹鑄九鼎的傳說,鼎就從一般的炊器而發展為傳國重器。

國滅則鼎遷,夏朝滅,商朝興,九鼎遷於商都亳(bó)京;商朝滅,周朝興,九鼎又遷於周都鎬(hào)京。歷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稱為定鼎

七君子抗日案

2023年5月31日,沈均儒、鄒韜奮等響應中國共產黨關於團結御辱、一致抗日的號召,在上海成立了"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積極宣傳組織抗日救亡運動,要求國民黨**停止內戰,釋放政治犯,並與紅軍和談,建立統一的抗日政權。2023年11月23日,南京**以"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支援上海日本紗廠工人罷工、"擾亂社會治安,危害**"為藉口,由上海市公安局會同英、法租界捕房,將沈均儒、鄒韜奮、李公僕、沙千里、史良、章乃器、王造時等七人非法祕密逮捕,分別押送江蘇省高等法院第

二、第三分院。"七君子"被移送法院當天,當局就企圖將他們轉解蘇州高等法院審判,在辯護律師的反對下,當日在江蘇高等法院第二分院刑庭**。法官被迫駁回捕房律師和公安局特務的請求,裁?

quot;責付律師保釋,改期再訊"。25日和27日,高

二、高三兩個分院,又簽發重新逮捕拘票,將沈均儒等祕密逮捕移送到上海市公安局羈押。史良於12月30日自動到蘇州高等法院投案自首。蘇州高院經幾次祕密審訊後,檢查處於2023年4月4日以《危害**緊急治罪法》第六條,對沈均儒等人正式提出"公訴",羅織被告阻饒"平赤"之國策,作有利於共產黨之宣傳,抨擊憲法、煽惑工潮,宣傳與三民主義不相容的主張,組織和參加以危害**為目的的團體等十大罪狀"。

起訴書公佈後,激起全國人民的義憤,上海一些愛國律師聯合組成辯護團,為"七君子"辯護。6月11日法院**,經過三小時的庭訊,決定次日續審。辯護律師以審判官拒不重視、採用有利"被告"的證據,與檢察官串通一氣為理由,申請審判官迴避,審判中斷。

"七君子"入獄後,國內學者、名流、抗日將領、各界人士以及一些國際知名學者紛紛來電進行營救。宋慶齡、何香凝、胡愈之等十六人還發起"愛國入獄運動",聯合具狀要求以"愛國罪"入獄"羈押"。在全國人民的強烈要求和壓力下,南京**不得不授意蘇州高等法院於7月31日對沈均儒等停止羈押,"具保釋放"。

此案以沈均儒等勝利出獄而實際告終,但直至2023年1月26日,才由四川高等法院第一分院宣佈撤回這一案件的"起訴",在法院程式上宣告了結

愛好和平

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昭君出塞等和親政策

春秋戰國時期,列國征伐不休,流血千里。此時,偉大思想家圍牆墨子提出「兼愛」「菲攻」,主張停止戰爭,讓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安居樂業。他在《非攻》中寫道,每一次戰爭,殺人多則上萬,少則上千,軍隊攻池掠地,擄掠百姓,「芟刈其禾稼,斬其樹木,墮其城郭,以湮其溝池,攘殺其牲輇,燔潰其祖廟,頸殺其萬民,覆其老弱,遷其重器……」百姓在戰爭中朝不保夕,流離失所。

他希望天下人能夠相愛,從而走上和平的道路。為了阻止戰爭,維護和平,墨子和他的**們赴湯蹈火在所不惜,他們的崇高人格為所愛好和平的人所景仰。

4樓:藝術考研

同舟共濟

先秦·孫武《孫子·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5樓:匿名使用者

提問的兄弟 我知道你提問的目的是什麼 你認為我們中國人民個人主義太強對不 你錯了 我承認一點 相對於其他國家來說我們確實略顯得個人主義太強 不過呢 我們中國人是永遠不可戰勝的 任何困難壓不倒我們 一但到了危險的時刻 到了困難的時刻我們會萬眾一心的 非典 抗洪 包括我的家鄉哈爾濱最近出了一件事情 有一個匪徒搶劫女士的包裹 當時出現了一個場面 20多個群眾和2個警察一起抓那個小偷 這說明了什麼 還有抗日的時候 我們偉大的共產黨 用教育的方式鼓勵廣大人民群眾槍口一直對外 把日本人趕出去

兄弟我們國人的集體觀念在不段提高 你放心吧 我們中國人民是永遠不可戰勝的 中華民族將屹立於世界的最頂峰,永垂不朽

6樓:匿名使用者

抗日戰爭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體現中華民族具有團結統一的精神的歷史典故

有如下歷史典故 1.鄭成功收復臺灣 2.左宗棠收復新疆 3 秦始皇修靈渠 4 秦始皇統一南紹 5 漢初封王 9 漢與匈奴和親 7 成吉思汗遠征 8 文成公主出嫁吐蕃 民族團結是一種精神 一種思想整合力量 一種追求,它對凝聚人心 整合社會起著重要作用。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團結關係到中華民族...

11分 民族團結 國家統一是我國曆史發展的主流。結合所學知

1 經濟 全國統一使用圓形方孔錢 統一度量衡 1分 文化 統一文字,把小篆作為全國規範文字 1分 思想 下令 焚書坑儒 加強思想控制。1分 2 秦始皇順應歷史潮流,滅六國統一了中國,結束了諸侯長期格局混亂的局面,符合廣大人民的願望 他建立了君主 集權制度,統一文字 貨幣 度量衡等,鞏固了統一,促進了...

中國歷史上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而努力的人物是誰

豐碑式的人物當數王昭君,一個弱女子,在國家危難之際,毅然挺身前行,到專 蠻荒 蠻屬夷 之地做了和親使者,成就了漢匈兩大民族的甥舅之好,以一介女流贏得了半個世紀兩方之間的安寧。後來,匈奴幾次大舉內遷,幾十萬人 一說一二百萬 融入漢族,以至於如今北方一些地方還有 一半韃子種 的說法。拓跋鮮卑來自草原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