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後,2023年前日本的經濟危機

2021-03-16 18:36:30 字數 3858 閱讀 5334

1樓:同瓏

雖然日本是戰勝國,但是日本工業能力很弱,完全經不住美歐各國工業的打擊。一戰剛結束時,英、法、德等國的經濟尚未恢復,日本得到了美國工業的大量訂單,絲織品和船舶大量出口美國,經濟一度繁榮。但隨後,歐美各國商品大量湧向日本及亞洲市場,日本貨節節敗退,導致了一場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

2023年至2023年,日本工業總產量下降了19.9%,其中造船業88.2%,採礦業55.

9%,機器製造業55.9%,生鐵16.7%。

主要工業產品**下降達55%-82%。出口下降40.3%,國際收支逆差達3.

5億日元,外匯儲備從13億日元減少到6億日元。事實上,由於日本缺乏國際競爭力,從2023年到2023年,日本的**逆差達33億日元。農業也未能倖免。

3500個繅絲廠停工,200萬蠶農陷入絕境。同時,國際廉價糧食大量輸入日本,加上國內市場蕭條,糧食**一跌再跌。此後,米麥產量長期停滯。

2023年9月1日,日本發生關東大**,東京和橫濱的建築絕大部分被毀,財產損失達100億日元之巨,使已經處於深度蕭條中的日本經濟雪上加霜。震後,從2023年到2023年,日本**向美英等國舉借鉅額外債,數量高達9.1億美元。

靠借錢和戰爭中撈取的儲備,日本**向國內各大財團發放高達13億日元的救濟貸款,這樣,日本經濟才逐漸擺脫蕭條,進入一個緩慢發展的時期。但2023年日本又爆發金融危機。一些銀行由於擁有大量未經整理的震災票據而週轉不靈,形成擠兌風潮。

經濟危機和蕭條繼之而來。**共撥款12億日元救助三井、三菱等大銀行。還未等日本喘過氣來,從美國爆發的更大危機又來到了。

這一過程產生了兩個意義深遠的後果,其一是欠下鉅額國際債務,成為引發大蕭條的國際債務鏈的重要環節。其二是大量中小企業破產倒閉,日本工業高度壟斷化。壟斷財團控制的日本經濟一方面強加技術更新,另一方面則是實行**保護。

更加意味深長的是,它促成了勾消債務、實行軍國主義的政治力量的進一步壯大。從這個角度看,關東大**對於日本的意義正如一戰失敗對於德國的意義,而德國和日本的鉅額債務則又是美國繁榮所繫。 極不平衡的繁榮孕育著極不平常的危機。

在短短三年投資熱潮後,從2023年起,德國工業危機已經開始形成。由於沉重的債務和賠款償付,德國國內市場狹小,巨大的新增生產能力必須在高速出口增長中實現。然而,美、英、法等國既要德國的賠款,又拒絕進口德國的工業品,使德國的鉅額投資利潤無法實現。

2023年3月,英國裴熹爵士在全國**會議發發出警告說:「我們正遭到世界上從未有過的最嚴重的金融危機的威脅。由於世界上有不少國家的**採取**限制政策,以致債務國無法還債,我們正面臨著這種危機。

我們現已無法阻止一次金融崩潰。那些貸款國家的錢收不回來。」

有關一戰結束,二戰之前的經濟政治問題

2樓:帝國づ月長石

1,按照當時一枚袁大頭的購買力對應現在的貨幣價值來看,一戰剛結束時,一枚袁大頭大概是110rmb樣子,後來隨著一戰結束,國內經濟好轉,同時一戰後中國作為戰勝過還是撈到一定好處(如部分國際地位,免除了大量庚子賠款等),國內趨於穩定,在二戰前,一枚袁大頭劃到現在是70rmb左右

2,一戰結束後,日元對美元差不多維持在2:1水準,後來日本採用和**掛鉤,使得一些投機商惡意炒作,日元**,接近2023年前,日元兌美元降到了接近5:1,918以後(二戰並非此時爆發)因為日本霸佔了東三省,經濟得到復甦,日元兌美元又恢復到接近2:

1水準3,一戰後,北洋**一直通過發行銀元貨幣而非紙幣,2023年國民**金融改革,發行紙幣法幣,法幣和銀元的兌換當時為1:1,而後來法幣和美元匯率差不多是100:30也就是10:

3的水平,而此時日元兌美元2:1左右

4,當時主要的留學生基本都是公派公費留學生,當時各國自費的留學生並不流行,並不像現在這樣容易。當時自費留學需要有推薦人,保證人,還需要有日本方面的相關證明,具體金額無法計算,但很明顯,普通老百姓沒有可能也負擔不起到日留學費用。當時到日本留學主要是坐船,大連方向在2天左右,上海方向要4-5天,香港方向則更遠

5,一戰後二戰前,關於政治,經濟,文化方面,中日走上了兩條不同道路

先說日本:一戰後,日本作為戰勝過,獲取了大量利益,而且在一戰後,日本和美國一樣成為了世界債權國,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在2023年前經濟保持了較快增長。但是,日本明治維新後保留了大量封建殘餘和軍國主義思想,使得日本軍部也跟隨者進一步壯大,同時,天皇擁有很大的權力,當時的日本實行的是立憲君主制(君主權力大於法律,和君主立憲正好相反),但2023年以後,隨著世界性經濟危機到來,日本經濟開始崩潰,而當時,天皇和軍部故意採用貨幣改革,誘使一部分財團投機貨幣,進一步引發貧富差距拉大和民眾不滿,趁機煽動民眾暗殺了財團高層,掃除了阻撓軍國主義發展的障礙,之後又通過頻繁指使內閣大臣辭職使得溫和派內閣倒臺,形成了以天皇,強硬派和軍部為核心的國家機器,從此走上對外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

而一戰後的中國,依然頻繁陷入內戰,但在區域性地區,因為區域性統一,經濟又有所恢復和發展。一戰後的北洋**因為袁世凱的去世,**成多個派系,而南方兩廣地區的國民革命軍也有所發展,同時,蘇聯的布林什維克主義傳入中國,中共也因此誕生並發展起來。可以說當時中國是各派林立,混戰不斷。

隨著國共合作北伐,控制江浙和中原地區的軍閥被陸續擊敗,後來國民黨發動412反革命政變,破壞國共合作後,形成了國民黨一家獨大局面,但後來,汪精衛和蔣介石又有了矛盾。因此,一戰後,中國一直處於內戰狀態。一直到2023年中原大戰爆發後,蔣介石擊敗了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的聯軍,張學良又通電改旗易幟,中國才形成了名義上的統一。

此時蔣介石在政治上積極靠攏美國,但又與日本存在聯絡,得到英、美、日的協助,而政治上則更傾向於美式民主制度結合中國國情,實行**制加選舉制,經濟方面,蔣介石進行貨幣改革,發行法幣,用現代流行的紙幣取代發行量不足的銀幣(袁大頭),同時採用外匯制度,此時中國的經濟實際上是處於復甦狀態的。一直到2023年918以後,蔣介石與日本交惡(但沒有翻臉),於是更加積極靠攏英美尤其是美國,引起日本不滿。

試分析1929-2023年世界經濟危機的原因,特點及各國的主要對策 10

3樓:匿名使用者

這場危機的爆發是資本主義

社會制度的根本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生產和和銷售之間矛盾引起的。

具有來勢猛、範圍特別廣、時間特別長、破壞性特別強的特點。

在大危機的影響下,各國壟斷資產階級如臨大敵,走上了不同的擺脫危機的政治發展道路。一些國家走上了對內實現法西斯**,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而另外一些國家仍然堅持資本主義的民主政治,反對法西斯侵略擴張的道路。美國羅斯福在此背景下實行新政,取得成功,經濟緩慢恢復,但它不能從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

為什麼美國與德國、日本面對1929-2023年的經濟危機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4樓:夜語成殤

歷史命題,簡單**下:

最主要的是由於當時的社會環境和民眾所制約的。

當時剛剛內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容,看看三國的不同結果:

德國,戰敗國,輸掉了戰爭而不得不接受凡爾賽條約(可以查閱下),再加上經濟危機的衝擊,民眾的生活更加得不到保證,而這一切的根源都認為是由於輸掉了戰爭而引起的,只有贏得一次戰爭才能奪回一切(俾斯麥的鐵血政治啊)。希特勒正是抓住民眾這點心理,不斷的鼓動狹義的民族主義,從而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日本雖然是戰勝國,但是回顧日本的發家史,基本上就是在賭國運的戰爭中獲得利益,比如:中日甲午海戰,日俄戰爭等,每一次戰爭都讓日本獲得暴利,再加上武士道、軍國主義的鼓動,日本在受到經濟危機的侵襲時走上軍國法西斯道路太正常了。

而美國在一戰的時候前期是保持中立的,並且通過向交戰方**軍火、物資等大發戰爭財,間接地也刺激了美國社會的發展,發展才是硬道理,在受到危機時,採取新政,樹挪死人挪活,經濟就恢復了。美國的社會情況對於本土戰爭也沒什麼興趣,發發戰爭財才是最主要的。

歷史命題,相互**。

5樓:蓶噯賈萌萌

美國1933-1937羅斯福新政很好的處理了國內的經濟危機,遏制了國內法西斯勢力,不致使其走上法西斯道路。德國和日本相同點也有軍國主義色彩濃厚。德國還有一站戰敗的歷史。

一戰日本崛起的原因,一戰後日本崛起的原因

一戰日本崛起的原因是善於學習。面對列強的入侵,日本絲毫不以學習列強為恥。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明治維新時期一度是打算全面西化的,但在經過一番實踐後還是決定把西方的制度文化和日本本國國情結合起來,打造所謂和魂洋才。在西洋文化全面普及日本之時日本傳統的浮世繪 茶道 花道 能劇 相撲 空手道等國粹得到了進一步發...

一戰後德國是靠什麼發動的二戰,為什麼一戰二戰都是由德國發起的

經濟大危機後法西斯上臺執政,對外侵略波蘭發動二戰 靠希特勒啊,二戰的發起者 為什麼一戰二戰都是由德國發起的 一戰 德國是後起之秀,實力超過英法,但是由於崛起的晚些,殖民利益分配不均衡,所以德國出於利益需求,加上政治上有軍國色彩 軍事力量雄厚,所以挑起世界大戰。二戰 德國是戰敗國,有屈辱感 30年代爆...

二戰後,德國經濟迅速崛起的原因,德國和日本二戰後迅速崛起的共同原因?

國民齊心 進行各方面的教育培訓 提高生產力 等等 樓下的你們是不是中國人!科技,教育,熟練工人 德國和日本二戰後迅速崛起的共同原因?軟實力,就是全民的受教育程度 人員的素質 科技水平等。硬體可以被摧毀,有人在什麼東西都可以恢復起來。二戰後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是什麼?二戰後德國發展原因 人民的付出 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