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清代刺繡,多為宮廷御用的刺繡品,大部分均由宮中造辦處如意館的畫人繪製花樣,經批核後再傳送江南織造管轄的三個織繡作坊,照樣繡制,繡品極工整精美。除了御用的宮廷刺繡,同時在民間先後出現了許多地方繡,著名的有魯繡、粵繡、湘繡等、京繡、蘇繡、蜀繡等,各具地方特色。蘇、蜀、粵、湘四種地方繡,後又稱為「四大名繡」,其中蘇繡最負盛名。
蘇繡全盛時期,流派繁衍,名手競秀,刺繡運用普及於日常生活,造成刺繡針法的多種變化,繡工更為精細,繡線配色更具巧思。所作圖案多為喜慶、長壽、吉祥之意,尤其花鳥繡品,深受人們喜愛,享盛名的刺繡大家相繼而出,如丁佩、沈壽等。
蘇繡的代表作是什麼?
2樓:匿名使用者
蘇繡代表作:《義大利皇后像》《耶穌像》《八仙上壽圖》《松鶴中堂》《松鶴同春圖》《美國女伏倍克像》等。
蘇繡簡介:蘇繡是漢族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是蘇州地區刺繡產品的總稱,其發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現已遍衍無錫、常州等地。刺繡與養蠶,繅絲分不開,所以刺繡,又稱絲繡。
清代確立了「蘇繡、湘繡、粵繡、蜀繡」為中國四大名繡。清代是蘇繡的全盛時期,真可謂流派繁衍,名手競秀。蘇繡具有圖案秀麗、構思巧妙、繡工細緻、針法活潑、色彩清雅的獨特風格,地方特色濃郁。
繡技具有「平、齊、和、光、順、勻」的特點。
2023年,蘇繡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蘇繡以蘇州刺繡研究所的高新區的鎮湖鎮(現改為街道)刺繡最為有名。鎮湖是蘇繡的主要發源地,蘇繡中的八成產品來自鎮湖。
2023年,鎮湖街道的蘇繡基地榮獲江蘇省「傳統工藝美術特色產業基地」稱號。2023年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鎮湖蘇繡」實施地理標誌保護。制定了《地理標誌產品——鎮湖刺繡》地方標準。
2023年,蘇州高新區鎮湖刺繡藝術館景區成為全國首家刺繡文化產業4a級景區。 2023年,蘇州鎮湖刺繡藝術館被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
我國四大名繡其代表作品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在刺繡行業中,蘇繡、湘繡、蜀繡、粵繡(以潮繡為代表)是中國的四大名繡,享譽國內外。
此外,還有京繡、甌繡、顧繡、苗繡、卡繡、榕繡、漢繡、發繡、機繡、絨繡、剪絨繡、抽紗刺繡等等,都自成一派,使中國古老的刺繡業繁榮似錦,大放異彩。
4樓:仙劍奇俠再現
蜀繡:《芙蓉鯉魚》
蘇繡:《月季小貓》
湘繡:《獅虎》
粵繡:《百鳥朝鳳》
5樓:匿名使用者
四大名繡,指的是我國刺繡中的蘇繡、湘繡、粵繡、蜀繡。刺繡,古稱針繡,是用繡針引綵線,按設計的花紋在紡織品上刺繡運針,以繡跡構成花紋圖案的一種工藝。刺繡作為一個地域廣泛的手工藝品,各個國家、各個民族通過長期的積累和發展,都有其自身的特長和優勢。
除了四大名繡,在我國還有京繡、魯繡、汴繡、甌繡、杭繡、漢繡、閩繡等地方名繡,而我國的少數民族如維吾爾、彝、傣、布依、哈薩克、瑤、苗、土家、景頗、侗、白、壯、蒙古、藏等也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刺繡。 四大名繡之稱形成於十九世紀中葉,它的產生除了本身的藝術特點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繡品商業化的結果。由於市場需求和刺繡產地的不同,刺繡工藝品作為一種商品開始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
而其中蘇、蜀、粵、湘四個地方的刺繡產品銷路尤廣,影響尤大,故有「四大名繡」之稱。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四大名繡之蘇繡
蘇繡,是以江蘇蘇州為中心包括江蘇地區刺繡產品的總稱。其蘇州地處江南,蘇繡的發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濱臨太湖,氣候溫和,盛產絲綢。因此,素有婦女擅長繡花的傳統習慣。
優越的地理環境,絢麗豐富的錦緞, 五光十色的花線,為蘇繡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蘇繡在藝術上形成了圖案秀麗、色彩和諧、線條明快、針法活潑、繡工精細的地方風格,被譽為「東方明珠」。 從欣賞的角度來看,蘇繡作品的主要藝術特點為:
山水能分遠近之趣;樓閣具現深邃之體;人物能有瞻眺生動之情;花鳥能報綽約親暱之態。蘇繡的仿畫繡、寫真繡其逼真的藝術效果是名滿天下的。在刺繡的技藝上,蘇繡大多以套針為主,繡線套接不露針跡。
常用三、四種不同的同類色線或鄰近色相配,套繡出暈染自如的色彩效果。同時,在表現物象時善留「水路」,即在物象的深淺變化中,空留一線,使之層次分明,花樣輪廓齊整。因此人們在評價蘇繡時往往以「平、齊、細、密、勻、順、和、光」八個字概括之。
經過長期的積累,蘇繡已發展成為一個品種齊全,畫面豐收,變化多端的一門完整藝術,涉及裝飾畫(如油畫系列、國畫系列、水鄉系列、花卉系列、賀卡系列、鴿譜系列、花瓶系列等)。實用品涉及服飾、手帕、圍巾、賀卡等。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四大名繡之粵繡
粵繡,是以廣東省廣州市為生產中心的手工絲線刺繡的總稱。相傳最初創始於少數民族――黎族,先前繡工大多是廣州、潮州男子,為世所罕見。主要有衣飾、掛屏、褡褳、屏心、團扇、扇套等繡品。
在藝術上,粵繡構圖繁密熱鬧,色彩富麗奪目,施針簡約,繡線較粗且鬆,針腳長短參差,針紋重疊微凸。常以鳳凰、牡丹、松鶴、猿、鹿以及雞、鵝為題材。粵繡的另一類名品是用織金緞或釘金襯地,也就是著名的釘金繡,尤其是加襯高浮墊的金絨繡,更是金碧輝煌,氣魄渾厚,多用作戲衣、舞臺陳設品和寺院廟宇的陳設繡品,宜於渲染熱烈歡慶的氣氛。
粵繡的特色形成於明中後期。其主要特色有五:一是用線多樣,除絲線、絨線外,也用孔譽毛捻樓作線,或用馬尾纏絨作線。
二是用色明快,對比強烈,講求華麗效果。三是多用金線作刺繡花紋的輪廓線。四是裝飾花紋繁縟豐滿,熱鬧歡快。
常用百鳥朝鳳、海產魚蝦、佛手瓜果一類有地方特色的題材。五是繡工多為男工所任。繡品品種豐富,有被面、枕套、床楣、披巾、頭巾、臺帷、繡服、鞋帽、戲衣等,也有鏡屏,掛幛、條幅等。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四大名繡之蜀繡
蜀繡,亦稱「川繡」,是以成都為中心的四川刺繡產品總稱。蜀繡的歷史也很悠久,據晉代常璩《華陽國志》中記載,當時蜀中的刺繡已十分聞名,並把蜀繡與蜀錦並列,視為蜀地名產。蜀繡的純觀賞品相對較少,以日用品居多,取材多 數是花鳥蟲魚、民間吉語和傳統紋飾等,頗具喜慶色彩,繡制在被面、枕套、衣、鞋及畫屏。
清中後期,蜀繡在當地傳統刺繡技法的基礎上吸取了顧繡和蘇繡的長處,一躍成為全國重要的商品繡之一。蜀繡用針工整、平齊光亮、絲路清晰、不加代筆,花紋邊緣如同刀切一般過於齊整,色彩鮮麗。 蜀繡以軟緞、彩絲為主要原料,其繡刺技法甚為獨特,至少有100種以上精巧的針法繡技,如五彩繽紛的衣錦紋滿繡、繡畫合一的線條繡、精巧細膩的雙面繡和暈針、紗針、點針、覆蓋針等都是十分獨特而精湛的技法。
當今繡品中,既有巨幅條屏,也有袖珍小件;既有高精欣賞名品,也有普通日用消費品。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23年5月20日,蜀繡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3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四川省成都市的郝淑萍為蜀繡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四大名繡之湘繡
湘繡,是以湖南長沙為中心的刺繡產品的總稱。湘繡分別在2023年和2023年義大利都靈博覽會和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湘繡繡品分別獲得最優獎和一等獎,被國外譽為超級繡品。原先,長沙城裡的商人們為了滿足一批因鎮壓太平軍而發跡的新貴,開設了「顧繡莊」,不久又以湘繡之名壓倒了顧繡。
湘繡的特點是用絲絨線(無拈絨線)繡花,其實是將絨絲在溶液中進行處理,防止起毛,這種繡品當地稱作「羊毛細繡」。湘繡也多以國畫為題材,形態生動逼真,風格豪放,曾有「繡花花生香,繡鳥能聽聲,繡虎能奔跑,繡人能傳神」的美譽。湘繡人文畫的配色特點以深淺灰和黑白為主,素雅如水墨畫;湘繡日用品的色彩豔麗,圖案紋飾的裝飾性較強。
湘繡主要以純絲、硬緞、軟緞、透明紗和各種顏色的絲線、絨線繡制而成。其特點是:構圖嚴謹,色彩鮮明,各種針法富於表現力,通過豐富的色線和千變萬化的針法,使繡出的人物、動物、山水、花鳥等具有特殊的藝術效果。
在湘繡中,無論平繡、織繡、網繡、結繡、打子繡、剪絨繡、立體繡、雙面繡、亂針繡等等,都注重刻畫物象的外形和內質,即使一鱗一爪、一瓣一葉之微也一絲不苟。 從2023年長沙楚墓中出土的繡品看,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湖南地方刺繡就已有一定的發展。一九七二年又在長沙馬王堆西漢古墓中出土了四十件刺繡衣物,說明遠在二千一百多年前的西漢時代,湖南地方刺繡已發展到了較高的水平。
此後,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培養了質樸而優美的藝術風格。隨著湘繡商品生產的發展,經過廣大刺繡藝人的辛勤創造和一些優秀畫家參與湘繡技藝的改革提高,把中國畫的許多優良傳統移植到繡品上,巧妙地將我國傳統的繪畫、刺繡、詩詞、書法、金石各種藝術融為一體,從而形成了湘繡以中國畫為基礎,運用七十多種針法和一百多種顏色的繡線,充分發揮針法的表現力,精細入微地刻劃物象外形內質的特點,繡品形象生動逼真,色彩鮮明,質感強烈,形神兼備,風格豪放,曾有「繡花花生香,繡鳥能聽聲,繡虎能奔跑,繡人能傳神」的美譽。
中國四大名繡代表作
6樓:鈕德夾谷尋綠
蘇繡(代表作雙面繡《貓》)
、湘繡(代表作獅虎)、粵繡(代表作《百鳥朝鳳》)、蜀繡(代表作《芙蓉鯉魚》)
7樓:匿名使用者
四大名繡
刺繡作為一個地域廣泛的手工藝品,各個國家、各個民族通過長期的積累和發展,都有其自身的特長和優勢。在我國除了蘇繡、湘繡、粵繡和蜀繡這"四大名繡"外,還有京繡、魯繡、汴繡、甌繡、杭繡、漢繡、閩繡等地方名繡,我國的少數民族如維吾爾、彝、傣、布依、哈薩克、瑤、苗、土家、景頗、侗、白、壯、蒙古、藏等也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刺繡。
四大名繡形成於十九世紀中葉,它的產生除了本身的藝術特點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繡品商業化的結果。由於市場需求和刺繡產地的不同,刺繡工藝品作為一種商品開始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其中蘇、蜀、粵、湘四個地方的產品銷路尤廣,故有"四大名繡"之稱。
中國刺繡的「四大名品」
蘇繡,蘇州地處江南,蘇繡的發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濱臨太湖,氣候溫和,盛產絲綢。因此,素有婦女擅長繡花的傳統習慣。優越的地理環境,絢麗豐富的錦緞,五光十色的花線,為蘇繡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蘇繡在藝術上形成了圖案秀麗、色彩和諧、線條明快、針法活潑、繡工精細的地方風格,被譽為「東方明珠」。
從欣賞的角度來看,蘇繡作品的主要藝術特點為:山水能分遠近之趣;樓閣具現深邃之體;人物能有瞻眺生動之情;花鳥能報綽約親暱之態。蘇繡的仿畫繡、寫真繡其逼真的藝術效果是名滿天下的。
在刺繡的技藝上,蘇繡大多以套針為主,繡線套接不露針跡。常用
三、四種不同的同類色線或鄰近色相配,套繡出暈染自如的色彩效果。同時,在表現物象時善留「水路」,即在物象的深淺變化中,空留一線,使之層次分明,花樣輪廓齊整。因此人們在評價蘇繡時往往以「平、齊、細、密、勻、順、和、光」八個字概括之。
經過長期的積累,蘇繡已發展成為一個品種齊全,畫面豐收,變化多端的一門完整藝術,涉及裝飾畫(如油畫系列、國畫系列、水鄉系列、花卉系列、賀卡系列、鴿譜系列、花瓶系列等)。實用品涉及服飾、手帕、圍巾、賀卡等。
粵繡,廣東地區刺繡品的總稱。相傳最初創始於少數民族――黎族,先前繡工大多是廣州、潮州男子,為世所罕見。主要有衣飾、掛屏、褡褳、屏心、團扇、扇套等繡品。
在藝術上,粵繡構圖繁密熱鬧,色彩富麗奪目,施針簡約,繡線較粗且鬆,針腳長短參差,針紋重疊微凸。常以鳳凰、牡丹、松鶴、猿、鹿以及雞、鵝為題材。粵繡的另一類名品是用織金緞或釘金襯地,也就是著名的釘金繡,尤其是加襯高浮墊的金絨繡,更是金碧輝煌,氣魄渾厚,多用作戲衣、舞臺陳設品和寺院廟宇的陳設繡品,宜於渲染熱烈歡慶的氣氛。
蜀繡,亦稱「川繡」,指以成都為代表的四川刺繡。蜀繡的歷史也很悠久,據晉代常璩《華陽國志》中記載,當時蜀中的刺繡已十分聞名,並把蜀繡與蜀錦並列,視為蜀地名產。蜀繡的純觀賞品相對較少,以日用品居多,取材多 數是花鳥蟲魚、民間吉語和傳統紋飾等,頗具喜慶色彩,繡制在被面、枕套、衣、鞋及畫屏。
清中後期,蜀繡在當地傳統刺繡技法的基礎上吸取了顧繡和蘇繡的長處,一躍成為全國重要的商品繡之一。蜀繡用針工整、平齊光亮、絲路清晰、不加代筆,花紋邊緣如同刀切一般過於齊整,色彩鮮麗。
湘繡,以湖南長沙為中心的刺繡產品的總稱。長沙城裡的商人們為了滿足一批因鎮壓太平軍而發跡的新貴,開設了「顧繡莊」,不久又以湘繡之名壓倒了顧繡。湘繡的特點是用絲絨線(無拈絨線)繡花,其實是將絨絲在溶液中進行處理,防止起毛,這種繡品當地稱作「羊毛細繡」。
湘繡也多以國畫為題材,形態生動逼真,風格豪放,曾有「繡花花生香,繡鳥能聽聲,繡虎能奔跑,繡人能傳神」的美譽。湘繡人文畫的配色特點以深淺灰和黑白為主,素雅如水墨畫;湘繡日用品的色彩豔麗,圖案紋飾的裝飾性較強。
晚清至**年間,是中華民族災難深重、民不聊生的可悲可泣時代,從列強侵略到軍閥割據,內憂外患,戰事不斷。在這種情況下,刺繡與其它民族工商業一樣,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幾近奄奄一息。直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後,刺繡與其它工商業一樣,得到了迅速的恢復和發展。
許多地方為了保持發揚當地的刺繡技藝特色,紛紛成立了相應的研究機構,撥出專門的經費扶持推動刺繡技藝的整理和研究。特別是對流失於民間的許多刺繡絕技加以系統開發和利用,使刺繡的針法內容大為豐富,繡品更為美麗,品類也更為繁多。特別是在「雙面繡」的基礎上,又發展創研出「雙面全異繡」,即在同一面料上正反兩面能繡出畫面、針法、色彩完全不同的繡品,使世人連聲驚歎:
「堪稱世界絕技」。
清代文言小說。各時代小說的代表作及作者
魏晉南北朝志怪 代表作是幹寶的 搜神記 志人 代表作是劉義慶 世說新語 唐代傳奇 的代表作白行簡 李娃傳 元稹 鶯鶯傳 蔣防 霍小玉傳 沈既濟 任氏傳 李朝威 柳毅傳 明清章回 代表作,羅貫中 三國演義 施耐庵 水滸傳 吳承恩 西遊記 蕭鳴鳳 金瓶梅 清代文言 代表作蒲松齡 聊齋志異 清代的文言 有...
孫犁代表作,孫犁的代表作
孫犁的代表作 短篇 是 荷花澱 中篇 是 鐵木前傳 長篇 是 風雲初記 姓名 孫犁 原名 孫樹勳 性別 男 出生年月 1913年 籍貫 河北安平 孫犁 男 1913 原名孫樹勳。河北安平人。1927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學,高中畢業後任職員 小學教員。抗戰爆發後,在冀中從事抗日宣傳 教育。文化工作,並開始...
韓愈的代表作,韓愈的代表作有哪些?
韓愈的代表作有 春雪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晚春 題張十一旅舍三詠榴花 等。作品介紹 1 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譯文 新年都已來到,但還看不到芬芳的鮮花,到二月,才驚喜地發現有小草冒出了新芽。白雪也嫌春色來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