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朧詩的意義是什麼,朦朧詩產生有什麼意義

2021-03-19 00:28:42 字數 3084 閱讀 1421

1樓:匿名使用者

朦朧詩,是興起於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伴隨著文學全面復甦而出現的一個新的詩歌藝術潮流。

「朦朧詩」指以舒婷、顧城等一批文革中成長的青年詩人為代表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詩潮。對人的自我價值的重新確認,對人道主義和人性復歸的呼喚,對人的自由心靈的探險構成了朦朧詩的思想核心。朦朧詩的重要特徵是意象化,象徵化和立體化。

「朦朧詩」的代表人物有食指、北島、顧城、舒婷、樑小斌、江河、楊煉、根子是朦朧詩的代表詩人。

「朦朧詩」代表作是北島的《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看吧,在那鍍金的天空中,飄滿了死者彎曲的倒影。冰川紀過去了,為什麼到處都是冰凌?好望角發現了,為什麼死海里千帆相競?

我來到這個世界上,只帶著紙、繩索和身影,為了在審判前,宣讀那些被判的聲音。告訴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縱使你腳下有一千名挑戰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藍的,我不相信雷的回聲,我不相信夢是假的,我不相信死無報應。如果海洋註定要決堤,就讓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陸地註定要上升,就讓人類重新選擇生存的峰頂。新的轉機和閃閃星斗,正在綴滿沒有遮攔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來人們凝視的眼睛。

參考資料

360百科

2樓:你的素素姑娘

由於朦朧詩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上的變革,對中國詩歌傳統和欣賞習慣帶來了強烈的衝擊,也由此產生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朦朧詩」這一稱謂,最初是略含貶意的,它在當代詩壇流行,可前溯自2023年《詩刊》第8期發表的署名章明的《令人氣悶的朦朧》一文,該文是由老詩人杜運燮的一首詩《秋》所引發的,這首詩發表在《詩刊》2023年1期上:「連鴿哨也發出成熟的音調,/過去了,那陣雨喧鬧的夏季/不再想那嚴峻的悶熱的考驗,/危險遊戲中的細節回憶。

」在章明看來,此詩用語讓人感到稀奇、彆扭,使人產生思想紊亂,接著他又舉出青年詩人李小雨的《夜》作為例證,認為這類詩晦澀、怪僻,叫人讀了似懂非懂,半懂不懂,甚至完全不懂,百思不得一解,實在令人氣悶,氣悶之餘,便寫下這篇文章。為了避免粗暴的嫌疑,他將此類詩體姑且名之為「朦朧體」。從此,「朦朧詩」這個略含貶意的稱謂,便成為日後新詩潮的具有普泛性的命名,並圍繞著「朦朧詩」了一場熱烈的論戰。

論戰一方持肯定,讚賞的態度,主要以謝冕、孫紹振、徐敬亞為代表。他們分別寫了《在新的崛起面前》、《新的美學原則在崛起》、《崛起的詩群》等文,為新詩潮推波助瀾,故被稱作「三個崛起論者」。謝冕對新詩的探索和創新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援。

他指出,在新的挑戰面前,一批新詩人在崛起,他們不拘一格,大膽借鑑西方現代詩歌的表現形式,寫出了一些看似古怪實則新異的詩篇,這情景實在讓人興奮!這就給新詩的探索賦予了某種合理或合法性。幾個月之後,孫紹振又發表了《新的美學原則在崛起》一文,他一方面支援謝冕的看法,另一方面又將此上升到「新的美學原則的高度」來認識。

他認為,這股詩潮的崛起「與其說是新人的崛起,不如說是一種新的美學原則的崛起」。所謂「新的美學原則」,即是「不屑於作時代精神的號筒,也不屑於表現自我感情世界以外的豐功偉績」。他們「不是直接去讚美生活,而是追求生活溶解在心靈中的祕密」,也就是表現自我。

而徐敬亞於2023年發表《崛起的詩群》,更是對朦朧詩得以產生的社會歷史根源,詩人的詩學態度,文字實驗及風格特徵等,作了既系統又具體的闡釋,猶如一篇中國現代主義的宣言書,在文學界激起了軒然大波,從而把朦朧詩的論爭推向一個新的階段。

論爭的另一方以丁力、鄭伯農、程代熙等為代表。他們以歷史傳統和現實政治的視角觀照詩歌,認為朦朧詩是晦澀詩,古怪詩,「崛起論」是古怪詩論,從而基本否定了朦朧詩的藝術朦朧。老詩人艾青、臧克家對朦朧詩和「崛起論」基本上也持一種批評甚至否定的態度。

當然,更有許多批評家和詩人既肯定了朦朧詩所具有的探索精神及取得的成就,又指出其不足,認為對其作品應給予具體分析。論爭結果,既更新了趨於封閉的詩學觀念,又促進了朦朧詩的影響及新詩諸流派的繁榮。

朦朧詩產生有什麼意義

」朦朧詩、一代人「的含義是什麼?

3樓:夢想是什麼

「朦朧詩」是中國20世紀80年代爭議最多、影響最大、最深遠的詩歌流派。所謂朦朧詩,即以內在精神世界為主要表現物件,採用整體形象象徵、逐步意象感發的藝術策略和方式來隱示情思,從而使詩歌文字處在表現自己和隱藏自己之間,呈現為詩境模糊朦朧、主題多義莫明等特徵

「一代人」是朦朧派詩人顧城在1979作的詩,發表於2023年,是朦朧派的代表作之一。

朦朧派詩歌普遍使用以意象表達思想內容的手法,反映對社會和人性的追求和反思。主流觀點認為,朦朧詩是個人主義對文化單一與平均化現象的反思。朦朧詩以現實意識思考人的本質,肯定人的自我價值和尊嚴,注重創作主體內心情感的抒發,在藝術上大量運用隱喻、暗示、通感等手法,豐富了詩的內涵,增強了詩歌的想象空間。

「朦朧詩」是什麼意思?

4樓:匿名使用者

朦朧詩,是興起於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伴隨著文學全面復甦而出現的一個新的詩歌藝術潮流。

「朦朧詩」指以舒婷、顧城等一批文革中成長的青年詩人為代表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詩潮。對人的自我價值的重新確認,對人道主義和人性復歸的呼喚,對人的自由心靈的探險構成了朦朧詩的思想核心。朦朧詩的重要特徵是意象化,象徵化和立體化。

「朦朧詩」的代表人物有食指、北島、顧城、舒婷、樑小斌、江河、楊煉、根子是朦朧詩的代表詩人。

「朦朧詩」代表作是北島的《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看吧,在那鍍金的天空中,飄滿了死者彎曲的倒影。冰川紀過去了,為什麼到處都是冰凌?好望角發現了,為什麼死海里千帆相競?

我來到這個世界上,只帶著紙、繩索和身影,為了在審判前,宣讀那些被判的聲音。告訴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縱使你腳下有一千名挑戰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藍的,我不相信雷的回聲,我不相信夢是假的,我不相信死無報應。如果海洋註定要決堤,就讓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陸地註定要上升,就讓人類重新選擇生存的峰頂。新的轉機和閃閃星斗,正在綴滿沒有遮攔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來人們凝視的眼睛。

參考資料

360百科

朦朧詩有什麼特點,朦朧詩的特點是什麼?

朦朧詩的意蘊很難讓人完全理解透徹,想要抒情,可是那種情感讀者卻把握不好!朦朧詩又稱新詩潮詩歌,是新詩潮詩歌運動的產物,因其在藝術形式上多用總體象徵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義性,所以被稱為朦朧詩。朦朧詩的特點是什麼?朦朧詩的特點,可概括為 意象化 象徵化 立體化。1 注重詩的觀念省略和詩的主題暗示,使...

什麼是朦朧詩和後朦朧詩,它們有什麼區別

朦朧詩潮誕生於民族空前的災難與憂患中。十年動亂紅色黑暗的背景下,朦朧詩人看遍了社會下層的各種悲慘和陰暗,嘗過了造反 奪權 派仗 武鬥 插隊 待業種種酸甜苦辣,政治上的悲憤 情感上的悲傷 思想上的懷疑 對往事的感嘆與回想 對未來的苦悶與彷徨 對前途的期待和沒有把握 對青春年華的悼念痛惜 對人生真理的探...

朦朧詩特點,北島詩歌風格,請簡述朦朧詩的代表詩人北島的詩歌風格

作為70年代 以後出生的學生,依然迷戀北島和北島的詩歌,使我突然清晰地意識到,北島那些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震撼了他的同代人的詩,也早已在 70年代以後的青年的心裡烙下了深刻的印痕,他們也一樣可以 回答 太陽城札記 一切 宣告 結局或開始 的題旨,他們照樣能讀懂北島,欣賞北島 以審美與傳說的方式。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