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不知道也沒聽說你說的對聯,現編了一副不知合不合你意?
臘梅水仙風信子款冬花開金燦燦
紅掌鳳梨仙客來杜鵑遍地紅霞飛
說明:上聯為黃色的花兒,下聯為紅色的花兒。
注:款冬是一味藥材,花開黃色。
2樓:匿名使用者
植物(蠟梅.翠竹.蒼松)對聯:松竹梅歲寒三友.桃李杏春風一家
「冬天」這個詞,我想到有哪些植物,有一副對聯就寫過它們是什麼?
3樓:殘燭老翁
松竹梅歲寒三友
桃李杏春暖一家
4樓:匿名使用者
松竹梅歲寒三角,桃李杏春風一家
5樓:王位本
青松經霜更堅挺
紅梅傲雪倍豔紅
6樓:爽朗的
保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看到"冬天這個詞,我想到這些小動物有什麼有什麼和有什麼還想到什麼什麼和什麼
7樓:匿名使用者
動物(蟒蛇.刺蝟.螞蟻.)植物(蠟梅.翠竹.蒼松)對聯松竹梅歲寒三友.桃李杏春風一家
「一副對聯」和「一幅對聯」有什麼區別?
8樓:辣雞
1、「一幅對聯」是錯的,幅量詞用法錯誤。一幅字畫可以。
2、「一副對聯」是正確的。副代表兩個,和雙近義。對聯分上聯和下聯,所以叫「一副對聯」。一般來說,一副是常常含有左右關係的兩個,如果說一副耳環,一副耳環等。
對聯,漢族的傳統文化之一,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文化藝術形式。對聯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
對聯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瑰寶。
對聯又稱楹聯,因古時多懸掛於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有偶語、儷辭、聯語、門對等通稱,以「對聯」稱之,則開始於明代。 它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利用漢字特徵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它與書法的美妙結合,又成為中華民族絢爛多彩的藝術獨創。
到了冬天時應該寫什麼對聯?
9樓:要去想
看到一副諧音聯,上聯是「獨覽梅花掃臘雪」,下聯是「細睨山勢舞流溪」。真是令人叫絕。
你如果細心的的品味一下,上聯的簡譜的唱名:1(do)、2(re)、3(mi)、4(fa)、5(so)、6(la)、 7(xi)。(如果用浙江地區或僑鄉的方言念,可能有極小的變異)。
諧音巧妙也就罷了,就是此聯的意境也很耐琢磨。先說這「獨覽梅花」,真是貼切的要命。為什麼呢?
梅花品性堅貞,也很清高,遠紅塵,喜獨處。拜訪梅花,也宜誠心敬意,獨自往訪。能在冰雪林中,庭院一角,與梅相約,默默無語,把酒相對,不亦樂乎,不亦君子乎?
最忌把梅花作為觀賞品種,搞所謂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引得眾人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紛紛而來,繞樹三匝,評頭品足,甚至手摺花枝,攀援合影。如此鬧騰,梅若有知,定會懊喪之極。因此,賞梅最好是「獨覽」。
再說說「掃臘雪」,也非常合乎時宜。臘月梅開,傲雪迎春。既然是「獨覽」雪中梅花,雪地之上,前無來者,必然是一片蒼茫潔白。
掃出一條蜿蜒小蹊,直通梅之所在,誠敬之意,寓於其中。這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有所不同。桃李花開,以色誘人,來者逡巡樹下,與豔相狎,以致「美女」窗前被踏出一條小徑,倒不一定都是來著不善,但很可能是浮浪子弟居多。
下聯就更有意思了。如果說上聯「獨覽梅花掃臘雪」是寫訪梅者的心態,那麼下聯「細睨山勢舞流溪」,就可能是梅花的視角了。什麼是「睨」?
斜著眼睛看是也。文天祥《念奴嬌》中寫道,「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衝冠發」,其的「睨柱吞嬴」,說的是藺相如完璧歸趙的典故,「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我理解,下聯中的「睨」就是這樣的眼神。
「細睨」,就是眯著眼斜著看,端的是一派藐視困難艱險的傲骨。梅花不畏嚴寒,也不畏險峻。山勢巍峨,在梅的眼中,不過是一條蜿蜒的小溪。
待到冰消雪化,溪流潺潺,山花爛漫,舞動春的韻律,凝眸山外青山,這大概就是梅的嚮往了。
「獨覽梅花掃臘雪,細睨山勢舞流溪」。一曲清歌,彈撥著梅花的交響;一組數字,記載著歲月的流淌······
雪過三冬春有信
風來二月柳含煙
對聯和詩詞一樣非常講究意境、格律與對仗,如何賞析對聯,筆者認為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在意境上超凡脫俗。
凡是對聯都是要表達某種情感或寓意,這就給我們提出了個要求,就是情感表達的是否打動人心;寓意表達的是否引人入勝。我覺得對聯也可以這樣說:聯生於情,情成於聯,沒有情哪來的聯。
如果對聯達到了以聯示情、以情動人的境地,就可以說這副對聯的創作是成功的。「雪過三冬春有信」就明示了嚴酷的冬天即將離去,溫暖的春天就要到來。示意了人的境遇再如何悽慘,但總會有陽光明媚的日子,告訴人們不要在困難面前一蹶不振,應該看得光明和希望。
「風來二月柳含煙」則告訴我們早春二月的春風已經吹起來了,可以想象柳林在朦朧的煙霧籠罩中一片生機盎然,寓意著永珍復甦,新的生活已經開始了。
二是在平仄上合乎格律。
古人的對聯都是有平仄要求的(參看筆者《楹聯出、對聯格率要求簡介》),七言聯的平仄是:
1 + / + - - / /
2 + - + / - - /
3 + / - - / - /(變格)
註釋:平:-
仄:/可平可仄:+
那麼我們按照這個要求來解析一下,這副對聯應該是第一種形式。
雪 過 三 冬 春 有 信
/ / - - - / / (實際平仄)
+ / + - - / / (要求平仄)
風 來 二 月 柳 含 煙
- - / / / - - (實際平仄)
+ - + / / - - (要求平仄)
也就是說,該聯非常合乎格律
三是在對仗上嚴謹工整。
我們也來分析一下該聯的詞性組成。
雪 過 三 冬 春 有 信
(名詞)(動詞) (數詞)(名、量詞)(名詞)(動詞)(名詞)
風 來 二 月 柳 含 煙
(名詞)(動詞) (數詞) (名、量詞)(名詞)(動詞)(名詞)
可以看出,對仗也非常工整,真是名動相對,詞義相符(相反也可)。
所以可以這樣說,該聯不失為一副佳聯
10樓:匿名使用者
春聯除此之外別無二選
我國第一副對聯寫的是什麼?
11樓:唯小晨
我國第一副對聯寫的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上聯的大意是:新年享受著先代的遺澤.下聯的大意是:佳節預示著春意常在。
據史書記載,最早的對聯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他在門板桃符上的題詞,是中國最早的對聯,也是第一副春聯。
對聯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
在五代以前被叫做「桃符」,人們為了「辟邪降幅」、除舊立新,用桃木做成小板釘在門板上,這就是最古老的春聯。在宋代,人們將桃木換成了紙;而在明代,被最終定名為「春聯」,一直沿用至今。
12樓:樑志愷
我國第一副對聯寫的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釋義:新年享受著先代的遺澤,佳節預示著春意常在。全聯蘊含著喜迎新春、祈求幸福的意思。
對聯的頭尾還嵌入新春兩個字,中間嵌入了「嘉節」兩個字,合起來「新春嘉節」,非常巧妙。
這是五代十國蜀國國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對聯,也是我國有歷史記載的第一副春聯,從字面上看,「納」即「享受」;「餘慶」,舊指「先代的遺澤」,《易經•坤•文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由此開始,桃符的形式和內容都發生了變化,這不僅表現在開始用駢體聯語來替代「神荼」、「鬱壘」,而且還擴充套件了桃符的內涵,不只是避邪驅災,還增加了祈福、祝願的內容。這就成了中國最早的一副春聯。
13樓:睢寧一指禪
新年納餘慶;
嘉節號長春。
——這是五代十國蜀國國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對聯,也是我國有歷史記載的第一副春聯,從字面上看,「納」即「享受」;「餘慶」,舊指「先代的遺澤」,《易經•坤•文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上聯的大意是:
新年享受著先代的遺澤.下聯的大意是:佳節預示著春意常在。
全連蘊含著喜迎新春、祈求幸福的意思。對聯的頭尾還嵌入新春兩個字,中間嵌入了「嘉節」兩個字,合起來「新春嘉節」,非常巧妙。
14樓:星之藍·夜之明
小商店:信賴是一切 不騙任何錢
這幅對聯寫的是什麼?
15樓:睢寧一指禪
這幅對聯形容的職業是:理髮師
據說,太平天國南王馮雲山為招天下英雄,在他開的理髮店前掛出這樣一幅對聯:「磨礪以須,天下有頭皆可剃;及鋒而試,世間妙手等閒看。」翼王石達開嫌此聯氣魄不大,難以引人注意,便提筆給他改為「磨礪以須,問天下頭顱幾許?
及鋒而試,看老夫手段如何」。新對聯貼出後,店家生意興隆,不僅剃頭的多了,還引來不少英雄豪傑投奔。
16樓:匿名使用者
**中的草書對聯右起豎讀為:
文能行遠扶搖萬仞登明月
筆可攀高聳峙千疊上碧霄
希望能幫到你。
中國的第一幅對聯的作者是誰,內容是什麼?
17樓:飛雲流瀑
關於「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的說法
新年納餘慶;
嘉節號長春。
——孟昶撰
孟昶所書的這副對聯是題寫在桃符上的。題桃符乃古時風俗,元旦(即今春節)那天用桃木板寫上傳說中的「神荼」、「鬱壘」二神名,懸掛門旁,以驅鬼避邪。據《山海經》記載,傳說神荼、鬱壘兄弟倆住在度朔山上大桃樹下,這桃樹曲蟠三千里,萬鬼出沒於東北方的鬼門。
神荼、鬱壘見有惡鬼,便把他們綁去喂虎。於是自春秋戰國以來,人們便將神荼、鬱壘視作「衛凶」的「門神」。直至孟昶在桃符上題寫了對聯後,桃符就由原來驅魔除鬼的字牌,變為作者用來表達某種主題思想的一種特殊文體,這便是「春聯」的開端。
一般認為,聯語始於五代的後蜀。
關於此聯,有四種說法:
《古今詩話》雲:「昶子善書禮,因取本宮冊府書雲:『天垂餘慶,地接長春』一聯,文學於茲萌芽。
」按此說,則聯語為「天垂餘慶,地接長春」,作者乃孟昶之子孟喆。黃修復《茅亭客話》所載同此。
《洛中記異錄》雲:「孟蜀於宮城近側,置一策勳府,時昶之子喆居之。昶以歲末自書桃符雲:
『天降餘慶,聖祚長春。』喆拜受,置於寢門之左右。」按此說,則聯語為「天降餘慶,聖祚長春」,作者乃孟昶本人。
《談苑》雲:「辛寅遜仕偽蜀孟昶,為學士。王師(注:
宋軍)將致討之前歲歲除,昶令學士作詩兩句,寫桃符上。寅遜題曰:『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
』」按此說,則聯語為「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作者乃辛寅遜。
《宋史·蜀世家》則雲:「孟昶每歲除,命學士為詞,題桃符,置寢門左右。末年,辛寅遜撰詞,昶以其非工,自命筆雲:
『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此說聯語與《談苑》說同,但作者已非辛寅遜而是孟昶了。《宋史·五行志》和《蜀檮杌》所載同此。
明清以來,一般都採最後一說。「末年」,乃孟昶「歸宋前」一年,即宋太祖(趙匡胤)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從這時起,過春節貼聯語,漸成一種民間習俗。
王安石《元日》詩「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足以證明這一點。
這副對聯的含義是什麼呢?
從字面上看,「納」即「享受」;「餘慶」,舊指「先代的遺澤」,《易經·坤·文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上聯的大意是:
新年享受著先代的遺澤。下聯的大意是:佳節預示著春意常在。
這樣看來,此聯只不過是迎春祈福之辭,沒有什麼新意。
嚴格說來,此聯在平仄上也不甚合律。儘管人們都認為它是迄今所見記載最早的聯語,但它如此出名,並非由於它是首創,更不是因為藝術水平高,而是宋人認為它是讖語,預示了宋將滅蜀。
公元964年春節,孟昶作此聯,965年,宋太祖趙匡胤派兵統一了後蜀,將孟昶等擄走,同時委用了一個名叫呂餘慶的人去做成都(原是後蜀的都城)的地方長官。另外,宋太祖已於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將每年的農曆二月十六日自己的生日定名為「長春節」,即所謂「聖節」。孟昶降宋之時,正是宋太祖誕辰之日。
這種情況與聯語是一種巧合,還是預先知道,今亦不可考了。不過,孟昶寫下的這副春聯在我國對聯發展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頁,卻是無可否認的。
看到這個詞你能想到什麼詞語,看到這個詞你能想到什麼四字詞語?
第一個 無憂無慮。第二個 高不可攀。第三個 自由自在。第三個 冰爽無限。第四個 一曠無垠。第五個 為人師表。童年 色彩繽紛 調皮搗蛋 青藏高原 冰清玉潔 冰山雪蓮 校園 書聲琅琅 冰渣子 沁人心脾 涼爽宜人 草地 春回大地 百折不撓 老師 教書育人 為人師表 苦口婆心 天真無邪.如臨仙境 書香瀰漫....
看到興奮這個詞你就想到了什麼事或者人寫作文不少於
把這些都給徹底地抹殺了。有得只是那一個個曾嚮往的夢鏡和那夢醒時的恐懼。成長中,我們受到過許多傷害,但是記住一句話,感謝傷害你們的人,因為是他們教會了你一些事,懂得了一些事,而這些只有靠你自己去經歷。未來的一切像是指間的雪花,如果你不緊握,它便會融化,從指間慢慢流失,所以抓住它,不要讓它留下遺憾。過去...
什麼是菊花啊?怎麼老是看到這個詞
這個問題咱就不露名了 現在人指菊花是說 屁 眼 滿意請採納 菊花 學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常用chrysanthemum,拉丁文 flos chrysanthemi 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 是經長期人工選擇培育出的名貴觀賞花卉,也稱藝菊,品種已達三千餘種。菊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