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這關於誠信的小故事,你知道多少

2021-03-19 15:25:08 字數 4762 閱讀 1669

1樓:金果

1、魏文侯的誠信故事

戰國時候魏國第一個國君叫魏文侯,由於他處處誠信待人,不論當官的,還是普通百姓,都敬重他,所以魏國迅速強大起來。

有一次,他和管理山林的人約好第二天下午必須去山林打獵練兵。到了次日,下朝後舉行了宴會,魏文侯準備宴會一結束就去打獵練兵,可誰知宴會結束後,天忽然下起了瓢潑大雨。

雨不見停反而越下越大了,魏文侯起身對眾大臣說:「對不起,我要告辭了,趕快準備車馬,我要到效外去打獵練兵,那裡已經有人在等到我了!」眾臣一見國君要冒雨出門,都有上前去勸阻。

這個說:「天下這麼大的雨,怎能出門呢?」那個說:「去了也無法打獵練兵。」魏文侯看看天色說:「打獵練兵是不成了,但是也得告訴那位管理山林的人哪。」

眾臣中有一個自告奮勇的人說:「那好,我立刻去。」魏文侯把手一擺,說:

「慢,要告訴也得我自我去。」那個人眨著眼睛彷彿沒有聽懂似的,魏文侯說:「昨日是我親自跟人家約定的。

如今失約,我要親自向人家道歉才行。」說完大步跨出門外,頂著大雨到管林人的住處去了。眾大臣在背後都說魏文侯太傻,隨便叫一個隨從去就能夠了,何必自我親自去呢?

2、季布「一諾千金」使他免遭禍殃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十分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這就是成語「一諾千斤」的由來)之後,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綞使他免遭禍殃。

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於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

但為了這點實惠他毀了自我的聲譽而聲譽相比於物質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於朋友,無異於失去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的。

3、韓信千金報飯恩,是踐諾也是守信

韓信(?一前196),淮陰(今江蘇清江西南)人,漢初諸侯王。初屬項羽,繼歸劉邦,被拜為大將。漢朝建立前,被封為齊王;漢朝建立後,改封為楚王,後降為淮陰侯。

韓信從小喜讀兵書,有滿腹的學識,一心想著能披掛上陣,在戰場上建功立業,當個將軍。但是在他年輕的時候,卻沒有人賞識他的才氣,很不得志。

那時候,韓信很窮,日子過得很清苦。為了餬口,他經常到江邊去釣魚,碰上好運氣,倒也能換些錢勉強度日。但是釣魚也很不容易,每當釣不到魚時,他就要餓肚子了。

有一天,韓信又到江邊去釣魚,眼看著已經過晌午了,但是連一條魚也沒有釣上來。韓信又餓又累,沒有什麼辦法,就在那裡望著手中的魚竿發呆。

江邊有一位以洗衣為生的老大娘,看到韓信一個人在那裡鬱鬱寡歡,垂頭喪氣,就十分關心地走過來問:「年輕人,你怎樣了?有什麼心事嗎?」

韓信抬起頭,見是一位慈祥的老大娘在問話,就如實告訴她說:「老大娘,我家裡沒有什麼吃的了,想釣幾條魚換點錢買吃的,但到此刻連一條魚也沒有釣到;這可讓我吃什麼呀?」

老大娘聽了,不由得心生同情,於是就說:「年輕人,如果你不嫌棄,就到我家先吃些東西填填肚子吧!」只要有吃的,韓信當然不會嫌棄,於是就收了魚竿跟大娘去了。

韓信和老大娘一路走一路說著話。老大娘從韓信的話中瞭解了韓信的家世和抱負,從心裡喜歡這個雖然生活困苦但卻有理想的年輕人。這以後,老大娘經常送些飯菜給韓信吃。韓信十分感激。

一天,老大娘又給韓信送來了一些飯菜,韓信很激動,就對老大娘說:「大娘,您對我真好,等我以後做了大事,必須要好好地報答您老人家!」

老大娘聽了這話卻生氣了。她說:「你以為我是為了讓你報恩才幫你的嗎?錯了!我看你是個堂堂大丈夫卻不能養活自我,因為同情你才幫你的!」

韓信聽了老大娘的話,默默地吃著飯,就不再多說什麼了。不久,韓信就拜別了老大娘,離開了家鄉,出外闖蕩去了。

很多年過去了,韓信成了劉邦軍中的名將,幫忙劉邦打下了天下,建立了漢朝。劉邦封他為楚王,有了很高的聲望。但是,他心裡一向惦記著當年接濟過他的那位老大娘。

韓信讓人打聽到了老大娘,不但經常派人給老大娘送去各種物品,好讓老大娘不再過那勞碌貧困的生活,而且還特意回家鄉看望老大娘,並給老大娘送了一千兩**。

老大娘說:「你不要拿這些錢給我,一來我已經老了,活不了幾天了,要這麼多錢沒有什麼用了;二來我也沒有為你做過什麼大不了的事,哪能要你這麼多的錢呢?」

韓信懇切地說:「當年我餓肚子的時候,您給我吃的雖然是粗茶淡飯,但對我來講這幫忙是很可貴的,更何況您那時是在自我生活也很困難的狀況下幫忙我的。

此刻我有潛力了,理應報答您老人家!而且當年我也說過,等我以後做了大事,必須要好好報答您的!」他還說:「我明白,您當年不是為了要我報答才幫忙我的。

韓信在困頓時得到過那位老大娘的接濟,並聲稱要好好地報答她老人家,這屬常理。韓信幫忙劉邦打下了天下,封了侯後,報答那位老大娘,這是踐諾,這是守信。

4、唐太宗的誠信之道

李世民在任時,對臣僚敞開胸懷,不行欺詐之術,臣僚也盡忠職守,不搞欺瞞哄騙的傳統官場伎倆。在即位之初,李世民曾花大力氣整頓吏治,下決心要在官場******的不治之症。

為了偵查那些暗中**和將來有可能**的**汙吏,李世民令親信暗中向各部**行賄,結果還真查處了幾個**。李世民在得意之餘把他的謀略告訴一位隋朝遺臣。

沒想到這位大臣當場潑了他一瓢冷水。他說陛下平時總告戒臣民要誠信待人,可陛下自我卻先行欺詐之術,上樑不正下樑歪,臣民會一樣用欺詐的手段報答你。李世民不但沒發怒。

反而認為大臣的話有很深的智慧,便欣然理解了這句逆耳的忠言。還有一次,李世民下令年齡雖不滿十八歲,但體格健壯的男子也要應徵入伍。大臣魏徵拒絕在詔書上簽字。

李世民解釋說:「這是奸民逃避兵役,故意少報年齡。」魏徵回答說:「陛下常說我以誠信待天下,要人民不可詐欺。

可你卻先失去誠信。陛下不以誠信待人,所以先疑心人民詐欺。」李世民深以為然,並立即收回成命。

5、查道吃棗留錢

宋朝人查道,一天早上和僕人挑著禮物去看望遠方的親戚。到了中午,兩個人都餓了,可路上沒有飯鋪,怎樣辦呢?僕人推薦從送人的禮物中拿一些來吃。

查道說:「那怎樣能呢?這些禮物既然要送人,便是人家的東西了。我們要講信用,怎樣能偷吃呢?」結果兩人只好餓著肚子繼續趕路。

走著走著,路旁出現一個棗園。棗樹上掛滿了熟透的棗子,十分招人喜愛。查道和僕人本來已經餓得發慌,更覺得飢餓難耐,便停了下來。查道叫僕人去樹上採些棗子來吃。

兩人吃完棗,查道拿出一串錢,掛在採過棗子的樹上。僕人奇怪地問:「這是什麼意思?」查道說:「吃了人家的棗子,就應給錢。」僕人說:「棗園的主人不在,別人也沒看見。

何必這樣認真呢?」查道嚴肅地說:「講誠實是人應有的道德,雖然棗主人不在,也沒有別人看見,但我們既然吃了人家的棗子,就就應給錢。」

2樓:濤聲依舊

燕國的尾生應該算是一個,為了之前的約定,在橋下被大雨淹死的

3樓:喵喵喵

1、魏文侯的誠信故事

戰國時候魏國第一個國君叫魏文侯,有一次,他和管理山林的人約好第二天下午一定去山林打獵練兵。到了次日,下朝後舉行了宴會,魏文侯準備宴會一結束就去打獵練兵,可誰知宴會結束後,天忽然下起了瓢潑大雨,雨不見停反而越下越大了。

魏文侯看看天色說:「打獵練兵是不成了,可是也得告訴那位管理山林的人。」眾臣中有一個自告奮勇的人說:

「那好,我馬上去。」魏文侯把手一擺,說:「慢,要告訴也得我自己去,昨天是我親自跟人家約定的,如今失約,我要親自向人家道歉才行。

」2、孟信不賣病牛

古代,有個叫孟信的人,一次被罷免了官職以後,家裡很窮,甚至連吃的東西都沒有了。一天,家裡人趁孟信外出把家裡僅有的一頭病牛賣了,來換糧食。

孟信回家後發現病牛被賣了,就把家裡人打了一頓,還去把病牛要了回來,他對買主說這是病牛,沒什麼用處了,這樣的病牛不能賣給你。

孟信不賣病牛的事很快傳開了,連皇帝都聽說了。皇帝認為孟信是個誠實守信的人,立刻派人召他進京,封他做了官。孟信直到年老才榮歸故里。

3、季布「一諾千金」

秦末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一向說話算話,信譽很高,只要他答應的事,都儘量想法辦到,許多人都同他交好。

楚漢相爭時,季布是項羽的部下,曾幾次獻策,使劉邦的軍隊吃了敗仗,劉邦當了皇帝后,想起這事,就氣恨不已,下令通緝季布。當時敬仰季布為人的人們,都在暗中幫助他。

不久,季布經過化裝後到山東一家姓朱的人家當傭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後來,朱家又到洛陽去找劉邦的老朋友汝陰候夏候嬰說情。劉邦在夏候嬰的勸說下撤消了對季布的通緝令,還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東太守。

4、查道吃棗留錢

宋朝人查道,一天早上和僕人看望遠方的親戚。到了中午,兩個人都餓了,可路上沒有飯鋪,怎麼辦呢?僕人建議從送人的禮物中拿一些來吃。

查道說:「那怎麼能呢?這些禮物既然要送人,便是人家的東西了。

我們要講信用,怎麼能偷吃呢?」結果兩人只好餓著肚子繼續趕路。

走著走著,路旁出現一個棗園。棗樹上掛滿了熟透的棗子。查道和僕人本來已經餓得發慌,便停了下來。查道叫僕人去樹上採些棗子來吃。

兩人吃完棗,查道拿出一串錢,掛在採過棗子的樹上。查道嚴肅地說:「講誠實是人應有的道德,雖然棗主人不在,也沒有別人看見,但我們既然吃了人家的棗子,就應該給錢。」

5、商鞅立木為信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援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

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

求古代關於誠信的幾個小故事

4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個是:城濮之戰時,晉楚兩軍相遇在中原戰場上.決戰前,晉軍以報答楚王為名,"退避三舍",駐軍城濮,巧妙地避開了楚軍鋒芒,誘敵深入,大敗楚軍.二是:兩家人是鄰居,有一家人的牆蓋在別人地裡兩家人就吵起來,另一家就報告在京城做官的親戚,親戚勸說讓家人把牆退三尺在蓋,另一家人見這家人主動退步,自己也把牆拆了退了三尺蓋,就行成了一個"六尺巷"的故事.

有關誠信節儉的小故事,關於勤儉的小故事

蒸葫蘆有位叫鄭慶餘的人極為節儉,一天他請客,當著客人面他吩咐僕人說 要蒸爛去 毛,不要把脖子拗斷了。大家以為必定是蒸鵝鴨之類,等了很久,僕人端出了清香的調料 又在每位客人面前各放了一碗粟米飯,一枚蒸葫蘆,客人們只好偷偷笑著勉強進餐。生活儉樸 同志在生活中一直保持著儉樸的本色。他在求學時就是 身無分文...

關於友誼的故事,古代關於友誼的小故事

中國歷史上關於友誼的故事,最著名的就是伯牙也鍾子期的故事 伯牙撫琴 高山流水遇知音 的故事流傳千古,知音 一詞因此傳誦。俞伯牙遇見鍾子期 據載有一年,伯牙奉晉王之命出使楚國。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來到了漢陽江口。遇風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風浪漸漸平息了下來,雲開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著空中的一輪...

中國古代有關誠信的小故事請用字概括出來

一諾千金,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一言九鼎。誠至金開,誠至金開赤誠相待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閒邪存誠 修辭立誠 抱誠守真一言九鼎 言而有信 言必信,行必果 取信於民取信於人 信誓旦旦 言而有信 言行信果 信守不渝言信行果 關照一下,真的不容易 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