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a. 元白詩派
元白詩派是指韓孟詩派同時稍後中唐以元稹、白居易為代表的詩歌流派,他們重寫實,尚通俗。他們發起新樂府運動,強調詩歌的懲惡揚善,補察時政的功能,語言方面則力求通俗易解。這派詩人重寫實、尚通俗,走了一條與韓孟詩派完全不同的創作道路。
清人趙翼說:「中唐詩以韓、孟、元、白為最。韓、孟尚奇警,務言人所不敢言;元、白尚坦易,務言人所共欲言。
」(《甌北詩話》卷四)表面看來,二者似背道而馳,但實質卻都是創新,取途雖殊而歸趨則同。
胡馬和羌兵的踐踏,使得唐代社會和各種矛盾更加激化,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土地兼併,民不聊生,邊患四起,戰禍頻仍。亂世的文人們,位卑未敢忘憂國,他們用自己的文學創作來反映社會,匯導人情。以元稹和白居易為代表的一批詩人,發起了轟轟烈烈的新樂府運動,提出了「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創作宗旨。
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詩派是( ) 韓孟詩派 新樂府詩派 邊塞詩派 山水田園詩派
2樓:風雨中荷
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詩人是白居易。白居易是新樂府詩的代表人物,所以應該是新樂府詩派。
3樓:蒂森
韓孟詩派 a 排除法,後三項都是跟「時事」不搭邊的
元白詩派的藝術特點,主張及成就是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唐中期,以元稹,白居易為代表的詩歌流派
1、藝術特點:重寫實、尚通俗;尚坦易,務言人所共欲言。
2、主張:提出了「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創作宗旨。發起新樂府運動,強調詩歌的懲惡揚善,補察時政的功能,語言方面則力求通俗易解.
走了一條與韓孟詩派完全不同的創作道路。
3、成就:
白居易的創作代表了元白詩派的最高成就。
實踐方面看,白居易作詩,不同於「韓孟詩派」的縋幽鑿險、開徑自行,而是有意識地運用平易淺近、惹人喜愛。特點是取材典型,主題集中對比鮮明,句式靈活,語言明白順暢。
從理論方面看,白居易繼承儒家「比興美刺」的詩論傳統,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主張,在「美刺」中突出了「刺」,強調了詩歌批評政治社會的功能。
提出「文章合為時者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著名主張的唐代詩人是?
5樓:阿呆其實並不呆
文章合為時而著 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
韓孟、元白詩風有何不同,兩派在詩歌史上有怎樣的地位? 5
6樓:從心所御
「韓孟詩派」是中唐時期崛起的一個影響很大的詩派。韓愈不僅是唐代古文運動的中堅力量,而且在詩歌理論及創作方面,他同孟郊、李賀等一群仕途阻塞、時命舛蹇的寒士一道,大膽地擺脫傳統詩教的束縛,一改盛唐以豐腴肥潤為美的審美時尚,努力追求自屈原以來「發憤以抒情」的精神,以「不平則鳴」為創作理論,形成了重神尚骨,以奇險怪異為審美的詩歌主張。在創作中,這派成員除對杜甫、李白的自覺接受與推崇外,還主動從禪宗及佛教思想與藝術中吸收合理成分,把「心」當作詩歌創作的源泉。
他們的創作,表現的往往是自己心靈的歷程,尤其是李賀,他的有些詩,乾脆就寫一個虛構的世界,以曲折地宣洩他內心的幽微。他常把現實生活中的感受,與自己虛構的世界融合在一起,其詩想像離奇怪誕,往往使人感到虛實不定,跳躍怪奇,不可確解。韓孟詩派的成員在語言方面也有大的變革,他們力求「陳言之務去」。
從「不平則鳴」到裁物象、覷天巧、補造化,到明確提出雄奇怪異的審美理想,韓孟詩派形成了一套系統的詩歌創作理論。它突破了過於重視人倫道德和溫柔敦厚的傳統詩教,由重詩的社會功能轉向重詩的抒情特質,轉向重創作主體內心的展露和藝術創造力的發揮,這在詩歌理論史上是一個值得重視的現象。在反對傳統、銳意創新的路子上,韓愈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也取得了應有的成就。
他以巨集大的膽氣駕馭詩篇,賦予詩歌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超現實色彩;他雕鏤詞句,尚險求奇,營造出大量他所獨有的險怪意象;他以文入詩、以議論入詩,開一代詩風,這些無不展示出他在中唐詩壇所具有的獨特地位。清人葉燮《原詩》說得好:「韓愈為唐詩之一大變,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為鼻祖。
」事實上,韓愈的「崛起」及其對唐詩的「大變」,不僅在當時影響巨大,而且對後世尤其是宋人的詩歌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當然,破壞傳統的同時也必須建立新的規範,這種規範,韓愈在詩中並非沒有建立,但相比起他的散文來還有欠完備。如用詞造句刻意求新致使語意晦澀,對詩材的不加簡擇導致意象過於醜陋怪誕,大量使用散文化句式和哲理性議論,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詩歌的節奏美、形象美。
如此種種,既對後世的詩歌創作造成不良影響,也曾引起後人的議論的指責。對於一位詩壇的改革者和新詩風的開創者來說,這恐怕是難以避免的。
「元白詩派」是指中唐以元稹、白居易為代表的詩歌流派,這派詩人重寫實、尚通俗,走了一條與韓孟詩派完全不同的創作道路。清人趙翼說:「中唐詩以韓、孟、元、白為最。
韓、孟尚奇警,務言人所不敢言;元、白尚坦易,務言人所共欲言。」(《甌北詩話》卷四)表面看來,二者似背道而馳,但實質卻都是創新,取途雖殊而歸趨則同。
古詩的五大派別
7樓:匿名使用者
1.山水田園詩派 王維、孟浩然、盧綸、李益等:
特點: 題材多青山白雲、幽人隱士;風格多恬靜雅淡,富於陰柔之美;形式多五言、五絕、五律、五古。
王維:《山居秋瞑》、《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孟浩然:《過故人莊》
2.邊塞詩派 高適、岑參、盧綸、李益等:
特點: 描寫戰爭與戰場,表現保家衛國的英勇精神,或描寫雄渾壯美的邊塞風光,奇異的風土人情,又或描寫戰爭的殘酷,軍中的黑暗,征戍的艱辛,表達民族和睦的嚮往與情懷。
高適:《別董大》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浪漫派 李白
特點: 以抒發個人情懷為中心,詠唱對自由人生個人價值的渴望與追求。詩詞自由、奔放、明白、順暢、想象豐富、氣勢巨集大。語言主張自然,反對雕琢。
李白:《月下獨酌》、《夢遊天姥吟留別》、《蜀道難》
4.現實派 杜甫
特點: 詩歌藝術風格沉鬱頓挫,多表現憂時傷世,悲天憫人的思想。自中唐到宋代以來都繼承了杜甫的寫實風格.
代表作有:《三吏》、《三別》、《兵車行》
5.浪漫詩派
在詩的體裁、內容或作品風格上,兼有王、孟、岑、高二派之長。
李白(詩仙)、賀知章
6.社會詩派
1.詩風寫實,或述離亂之情,或反應民生疾苦。
2.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時而作」。
杜甫(詩聖)、
白居易、元稹、
劉禹錫(詩豪)、張籍
7.自然詩派/田園山水
1.著力於自然山水之歌詠,鄉村生活之描寫。
2.以恬淡之筆法,造成恬靜之詩風。
王維(詩佛)、孟浩然、
韋應物、劉長卿、儲光羲
8.邊塞詩派
以七言樂府與雄放作風,寫塞外之風光,驚人之戰事及不凡人之事。
岑參、高適、
王翰、王昌齡、王之渙
9.怪誕詩派
1.以奇險冷僻之詩風著名,用奇字、造怪句、押險韻。
2.不太重視文學之社會使命與功用,而較偏重藝術之技巧。
韓愈、 孟郊、賈島、 李賀
8樓:留下一片林
中國古詩詞詩人風格
①不同風格的不同特徵
浪漫主義:善於抒發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常用誇張手法,語言熱情奔放,想象瑰麗神奇。
現實主義:注重按照生活本來的樣子精確細膩地描寫現實。
豪放派:氣勢豪放,意境雄渾。
婉約派:語言清麗含蓄,抒情婉轉纏綿。
②不同類的詩的不同風格
宮廷詩:纏綿婉轉 田園詩:恬淡寧謐 山水詩:清新優美
邊塞詩:悲涼慷慨 諷喻詩:沉鬱激憤 詠史詩:雄渾壯闊
③中國古詩詞作家風格概括
詩人風格:屈原的雄渾悲壯;孟浩然詩風的語淡味重、恬靜渾健;陶淵明的淡遠閒靜;王維詩風的恬淡優美;王昌齡詩風的雄健渾厚;李白詩風的飄逸灑脫;杜甫詩風的沉鬱頓挫; 高適、岑參詩風的雄渾奇拔;韋應物詩風的清新典雅;賈島詩風的蕭瑟悲愁;李賀詩風的憂鬱激憤;元稹詩風的豔麗淺近;白居易詩風的平白清新;劉禹錫詩風的清峻明朗;李商隱詩風的清麗俊逸;杜牧詩風的含蓄綽約;李煜詞風的傷感細膩;歐陽修詞風的清麗明媚;范仲淹詞風的蒼涼悲壯;晏殊詞風的明朗疏淡;王安石的 雄健高峻;蘇軾的曠達豪邁;柳永詞風的纏綿悱惻;秦觀詞風的情真意切;李清照詞風的婉約悽切;楊萬里詞風的新鮮活潑;陸游詩風的雄渾奔放、明朗流暢;辛棄疾詞風的氣勢雄壯;姜夔詞風的精心刻意、清妙秀遠等。
④中國古詩詞風格典型代表人物
李白:浪漫主義詩人。主觀抒**彩十分濃烈,感情的表達具有一種排山倒海、一瀉千里的氣勢。他還擅長運用極度的誇張、貼切的比喻和驚人的幻想。
杜甫: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興盛走向衰亡時期的社會面貌,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鮮明的時代色彩和強烈的政治傾向。
杜甫詩歌的風格可以概括為「沉鬱頓挫」,這裡的沉鬱是指文章的深沉蘊蓄,頓挫則是指感情的抑揚曲折,語氣、音節的跌宕搖曳。杜詩語言平易樸素、通俗、寫實,卻極見功力。
王維:山水田園詩主要是寫他隱居終南、輞川的閒適生活和山水風光。無論是雄奇壯闊的景象,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還是細緻入微的自然物態,如「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他都能以對大自然敏銳的感受,抓住自然的色彩、聲音和動態,或素描,或刻畫,揮灑自如,意境獨到。
古人概括王詩藝術特色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語言則清新凝鍊,樸素中見華採。
李清照:女性閨怨詩。內容上以愛情與離愁別恨為主題,但表現出了國家、人民和個人的深沉傷感。
對當時女性內心世界嚴肅而深刻的描繪,於委婉細膩中一掃當時詞界華麗嫵媚不實的氣氛,給宋代詞壇帶來清高的意趣、淡遠的情懷、空靈的意境,最終使她成為宋代詞壇的最傑出女性。
古代詩詞的發展
9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時代(詩經)——楚辭——漢樂府(魏晉南北朝)——唐代(唐詩)——宋代(宋詞)——元代(元曲)
文學常識知識競賽題,誰有?
詩歌的發展史
10樓:石小希
發展順序:詩經——楚辭——樂府——賦——辭——唐詩——宋詞——元曲——明清詩歌——現代詩、新詩。
發展歷程如下:
1、歷史演變
人類許多民族在語言的發展中產生了適合本民族語言的詩歌形式。在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其中最早的詩作於西周初期,最晚的作品成於春秋時期中葉。
到了戰國時期,在南方的楚國華夏族和百越族語言逐漸融合,其詩歌集《楚辭》突破了《詩經》的一些形式限制,更能體現南方語言的特點。
2、漢代的古體詩
漢代時樂府詩形成。樂府詩是為了配**演唱的,相當於現代社會的歌詞。這種樂府詩稱為「曲」、「辭」、「歌」、「行」等。
三國時期以建安文學為代表的詩歌作品吸收了樂府詩的營養,為後來的格律更嚴謹的近體詩奠定了基礎。
3、唐宋的近體詩
到了唐代,中國詩歌出現了四句的絕句和八句的律詩。律詩押平聲韻,每句的平仄、對仗都有規定。絕句的規定稍微鬆一些。
另外,在宋代達到頂峰的詞也是詩歌的一種重要形式。詞的格式要依從一些固定的詞牌,以便於配以樂曲演唱。
4、後期發展
自元代開始,中國詩歌的**時期逐漸過去,文學創作逐漸轉移到戲曲、**等其他形式。
5、明代的「復古」與革新
明代初期,詩歌復興,代表作家劉基、高啟。明朝中期,臺閣體、前七子、後七子相繼興起,作品多為****、復古、學習古人等。明後期詩歌成就不高。明朝詞、曲成就不高。
6、清代的虛假「中興」
清朝詩歌作品、作者數量巨大,濫作之多,觸目驚心,代表人物,乾隆帝。後期有龔自珍等人,詩作不佳。
清代詞作較多,有朱彝尊、納蘭性德等,作品很多,號稱中興。然缺少佳作,內容無聊,境界不高。
7、近現代的虛大與危機
近代詩歌初,沿習古制,但產生了黃遵憲等怪胎。詞作有王國維等,然作品不佳。
新文化運動之後,新詩興起,即現代詩。**現代詩除新月派外,多是自由詩,格調不高、不押韻、內容貧乏、矯揉造作。
新中國建立以後,詩歌創作一度陷於停滯。2023年後,十年內朦朧詩大為盛行,代表人物北島等。20世紀開始以後,網路詩歌興起,雖然水平錯落,但是佳作頻多。
擴充套件資料:
現代(當代)詩歌的主要流派:「五四」詩歌、新月派、現代派、湖畔派、九葉派等。
1、「五四」派
現代詩歌是「五四」運動以來的詩歌,其主體是用白話寫作,以打破舊詩詞格律為主要標誌的新詩。最早試驗並倡導新詩的雜誌是《新青年》,2023年2月2卷6號上刊出胡適的白話詩8首,2023年胡適《嘗試集》出版,是第一部白話新詩集。
代表初期新詩最高成就的是浪漫主義詩人郭沫若,他的《女神》中大部分作品寫於2023年前後,傳達著五四狂飆突進的時代精神,開一代詩風。
2、新月派
現代新詩史上一個重要的詩歌流派,該詩派大體上以2023年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自2023年春始,以北京的《晨報副刊·詩鐫》為陣地,主要成員有聞一多、徐志摩、朱湘、饒孟侃、孫大雨、劉夢葦等。
3、現代派
「現代派」詩歌流派,是指2023年之後圍繞《現代》雜誌的一批詩人,包括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廢名,林庚,等等。何其芳的《預言》等詩華麗,精緻。
4、湖畔派
因該流派詩人多聚集在西子湖畔而得名,是中國新詩最早的一個流派。愛情,是湖畔派吟唱的主要內容。
代表詩人是馮雪峰、汪靜之、應修人、潘漠華等。代表作品:馮雪峰《伊在》《賣花少女》,汪靜之《惠的風》《我是死寂的海水》,應修人《含苞》,潘漠華《離家》等。
5、九葉派
「九葉派」則是40年代以《中國新詩》等刊物為中心的另一風格趨向的詩人群(又稱「中國新詩派」),代表詩人是辛笛,穆旦,鄭敏,杜運燮,陳敬容,杭約赫,唐祈,唐湜,袁可嘉等。
提出過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文學主張的作家是
此句出自新樂府運動倡導者白居易。他在 與元九書 中說 自登朝來,年齒漸長,閱事漸多,每與人言,多詢時務,每讀書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這裡包含兩方面的意思 一方面是反映時事,也就是 秦中吟序 所謂 貞元 元和之際,予在長安,聞見之間,有足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