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的人物,時期,主要含義,退避三舍的時期,涉及人物和主要內容 含義。

2021-03-22 08:49:53 字數 5425 閱讀 9478

1樓:百度使用者

退避三舍 春秋時期 晉文公

就是晉文公為了報答楚王在他落魄時候的款待在晉楚交兵的時候主動把部隊後退三舍(也有人說是故意避其鋒芒)

比喻為避免衝突而向對方作出讓步。

臥薪嚐膽 春秋時期 越王勾踐

勾踐為了報亡國之仇睡在柴草上,天天嘗苦膽,不忘恥辱,終於滅了吳國

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圍魏救趙 戰國時期 孫臏

戰國時孫臏用圍攻魏國的方法,迫使魏國撤回攻趙部隊而使趙國得救。

比喻襲擊敵人後方的據點以迫使進攻之敵撤退的戰術。

指鹿為馬 秦末 趙高

趙高想造反,怕群臣不聽他的,就指著鹿對秦二世說這是一匹馬,暗中觀察大臣的舉動,有異議的大臣全部處死

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朝秦暮楚 戰國 沒有相關人物

戰國時期秦國楚國相鄰且實力都很強大,周邊小國為了自己的利益今天投靠秦國,明天投靠楚國

比喻人反覆無常,沒有原則。亦比喻行蹤不定或生活不安定。

破釜沉舟 秦末 項羽

項羽帶領楚**隊度過漳河後把飯鍋打破,把渡船鑿沉。表示要與秦軍決一死戰

比喻不留退路,非打勝仗不可,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幹到底。

四面楚歌 秦末 項羽

項羽被困垓下,夜晚聽聞四面八方的漢軍唱著楚地的歌曲,項羽大驚,認為楚地已被漢軍佔領。

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到達孤立無援的窘迫境地。

三顧茅廬 三國 劉備 諸葛亮

劉備為了拜會諸葛亮三次(多次)屈尊拜訪

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

草木皆兵 東晉 謝石 謝玄

秦國入侵晉國,晉國大將謝石謝玄率兵迎戰,秦軍大敗,看到遠處山上的草木都認為是晉國的士兵而驚恐不已

。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投筆從戎 東漢 班超

班超胸懷大志,寫字的時候突然覺得很悶,丟下筆說:「大丈夫應該像傅介子、張騫那樣,在戰場上立下功勞,怎麼可以在這種抄抄寫寫的小事中浪費生命呢!」於是出使西域,被封為侯

指棄文從武,投身疆場,為國立功,施展抱負

2樓:霜§魚

退避三舍:春秋時候 主人公是晉文公(重耳),楚王 比喻退讓、忍讓和迴避,以求避免突。

臥薪嚐膽:春秋時期 越國國王勾踐 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退避三舍的時期,涉及人物和主要內容/含義。

退避三舍是哪個時期,涉及人物有哪些,主要內容,含義

3樓:翩翩乄儛

春秋時期

涉及晉文公、楚成王

春秋晉公子重耳出亡至楚, 楚成王禮遇重耳,並問:「公子若反晉國,則何以報不穀?」重耳對曰:

「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舍,軍行三十里。後重耳返國執政, 晉楚城濮之戰,晉軍果「退三舍以闢之」。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僖公二十八年》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亡十幾年。

經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酒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

」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

「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麼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託您的福。

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里,駐紮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

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比喻退讓和迴避,避免衝突。

4樓:御姐蘿莉女王

退避三舍,舍:古時行軍計程以三十里為一舍。主動退讓九十里。

比喻退讓和迴避,避免衝突。出自《左傳》:「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

」解釋:舍:古時行軍計程以三十里為一舍。

主動退讓九十里。比喻退讓和迴避,避免衝突。出處:

春秋晉公子重耳出亡至楚, 楚成王禮遇重耳,並問:「公子若反晉國,則何以報不穀?」重耳對曰:

「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舍,軍行三十里。後重耳返國執政, 晉楚城濮之戰,晉軍果「退三舍以闢之」。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僖公二十八年》[1]

5樓:匿名使用者

時期:春秋時期

涉及人物:晉文公,楚成王

主要內容:晉公子重耳逃亡到楚

國,楚成王在接待他時問,你如果回到晉國的話,將怎樣報答我?重耳說,楚國遍地是人傑,到處物產豐饒,比晉國富多了,我拿什麼報答您呢?楚成王又說,那你還是報答一下我吧.

重耳說,若以您的賢明,讓我回國,以後如果晉楚會師中原,交起戰來,我將率兵後退九十里地,如果您認為這樣還不足以報答,我將只好與您戰鬥下去!聽了重耳的話,楚成王認為重耳很了不起,老天一定會讓他復興晉國,違反天意是要闖大禍的.於是以禮相待,並把重耳送到了秦國.

後來重耳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在晉楚城濮之戰中他果然率兵退避了九十里.

含義:退避三舍,舍:古時行軍計程以三十里為一舍。主動退讓九十里。比喻退讓和迴避,避免衝突。

退避三舍的時期、涉及人物、主要內容/含義

6樓:可愛飛天

退避三舍 ( tuì bì sān shè )

含義:比喻退讓和迴避,避免衝突。

主要內容: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亡十幾年。

經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酒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

」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

「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麼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託您的福。

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里,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人物:楚王、重耳

時期:春秋時期

7樓:匿名使用者

成語出處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晉公子重耳(晉文公)逃亡在楚國時,楚王問他將來怎樣報答自己。重耳說,如果將來晉楚交兵,「退避三舍」。以後晉楚在城濮交戰,晉文公遵守諾言,把軍隊撤九十里。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異母兄長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亡十九年。

經過千辛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君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酒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

」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侍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

「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麼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託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

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里,駐紮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

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成語「退避三舍」比喻不與人相爭或主動讓步。

8樓:匿名使用者

1.退避三舍 晉文公重耳 春秋時期 打敗楚,使晉文公越升霸主.

2.臥薪嚐膽 越王勾踐 春秋末年 富興越國3.圍魏救趙 孫臏 戰國時期 打敗魏軍

4.指鹿為馬 趙高 秦朝 使秦二世更加依賴趙高5.朝秦暮楚

6.破釜沉舟 項羽 秦朝 使秦勢力從利轉弊7.四面楚歌 項羽劉邦 楚漢爭霸 使項羽大敗8.

三顧茅廬 劉備 東漢末年 使劉備勢力興盛9.草木皆兵 符堅 東晉 使東晉政權更加穩固10.投筆從戒 班超 東漢時期 加固東漢對西域的統治

退避三舍是什麼時期,涉及那哪些人物,主要內容/含義

9樓:天蠍

退避三舍 [tuì bì sān shè]生詞本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舍:古時行軍計程以三十里為一舍。主動退讓九十里。比喻退讓和迴避,避免衝突。

貶義出 處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戰國時晉國國君重耳在與楚軍交戰中;信守當年立下的諾言開戰前先退軍九十里。」

例 句1. 晉楚兩國在城濮交戰時,晉文公重耳命令晉軍~。

近反義詞

近義詞退徙三舍 避君三舍

反義詞針鋒相對 爭權奪利

典 故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忘十幾年。經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

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

「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

」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麼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

」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託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

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里,駐紮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

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成語「退避三舍」比喻不與人相爭或主動讓步。

退避三舍是什麼戰役

晉楚城濮之戰 城濮之戰,是周襄王二十年 公元前632 晉 楚兩國在魏國城濮 山東鄄城西南 地區進行的爭奪中原霸權的首次大戰。晉文公兌現當年流亡楚國許下 退避三舍 的諾言,令晉軍後退,避楚軍鋒芒。子玉不顧楚成王告誡,率軍冒進,被晉軍殲滅兩翼。楚軍大敗。出處 春秋晉公子重耳出亡至楚,楚成王禮遇重耳,並問...

退避三舍說的是哪三國,退避三舍是指哪一個歷史人物

不是三國,是兩國,是春秋時期晉國和楚國為爭奪霸主,在城濮交戰時晉軍先後退三舍 90裡 以報答晉文公在楚國時得到恩惠的事。晉國晉文公對楚國楚成王的承諾,在城濮之戰是對楚 隊退避三舍。是晉文公重耳在城濮大戰,為報答流亡時,楚王對其的厚遇之讓步 也可說是一種戰略與戰術 退避三舍說的不是三國,是晉國跟楚國打...

成語「退避三舍」中的「三舍」的意思是什麼

一舍30裡,三舍就是90裡 成語 退避三舍 拼音 tu b s nsh 解釋 舍 古時行軍計程以三十里為一舍,就是三十里地的意思!主動退讓九十里。比喻退讓和迴避,避免衝突。舍 古時行軍計程以三十里為一舍。三舍90裡。退避三舍 的 三舍 是什麼意思?退避三舍中 三bai舍 的意思為 du古時行軍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