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和程頤之間的關係,程顥和程頤是什麼關係

2021-03-22 09:30:12 字數 5131 閱讀 8587

1樓:匿名使用者

朱熹是宋**學的集大成者,他繼承了北宋程顥、程頤的理學,完成了客觀唯心主義的體系。認為理是世界的本質,「理在先,氣在後」,提出「存天理,滅人慾」。朱熹學識淵博,對經學 、史學、文學、樂律乃至自然科學都有研究。

其詞作語言秀正,風格俊朗,無濃豔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語看得出都經過斟酌推敲,比較講究。但其詞意境稍覺理性有餘,感性不足,蓋因其注重理學的哲學思想故也。

程顥、程頤的思想及其洛學學派程顥、程頤兄弟(一般簡稱二程)開創的洛學學派,是北宋時期影響最大,也是最為典型的理學學派。   張載的思想學說,對二程思想體系的構造和發展影響很大。但二程的思想更多的是自己的新創見,這一點突出地表現在其天理論上。

二程把「理」作為其思想體系的最高範疇,基本內涵包括三個層次:第一,「理」是宇宙的終極本原和主宰世界的唯一的存在。第二,「天理」又是封建道德原則及封建等級制度的總稱。

第三,「天理」也具有事物特性及發展變化規律的意義。   這樣,張載以物質狀態的「氣」為宇宙本原的本體論就被否定了,精神性的「天理」就在理學體系中被確立了最高本體的地位。   二程的人性論認為人性有「天命之性」與「氣稟之性」的區別。

前者是天理在人性中的體現,未受任何損害和扭曲,因而在至善無疵的;後者則是氣化而生的,不可避免地使「理」受到「氣」的侵蝕,產生弊端,因而具有惡的因素。   人性中的善自然是其「天理」的本質特徵,惡則表現為人的不合節度的慾望、情感,二程稱之為「人慾」或「私慾」。「人慾」是「天理」的對立面,二者具有不相容性。

  二程在其「天理」論的基礎上對《大學》裡的「格物致知」進行了新的闡釋,形成他的認識論。二程還以其「天理」論發揮孔子「克己復禮」的命題,提出了自己的修養論。   總之,二程的理學思想體系,是北宋時期理學初創階段比較典型的形態,它勾勒出了程朱理學的基本輪廓,為朱熹思想的產生提供了理論基礎。

  具體到二程各人,他們的思想盡管在本質上是一致的,但在某些學術傾向上是存在一定差異的。程顥認為萬物本屬一體,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發明本心,自覺達到與萬物一體,因此較多地強調內心靜養的修養方法,不大重視外知。後來的陸王,大致沿著程顥的理路,發展為心學。

而程頤則主張探求事物所以然之理,人生的根本在於居敬窮理,格物致知,較多地強調由外知以體驗內知。後來的朱熹,大致沿著程頤的理路,發展為純粹的理學。所謂的「程朱理學」,實際上主要指的是程頤和朱熹的理學。

當時有許多人追隨二程學習,尤其是程頤**很多,主要有謝良佐、遊酢、呂大忠、呂大臨、呂大均、侯仲良、劉立之、朱光庭、邵伯溫、蘇昺等(其中三呂與蘇昺原為關學學者),形成了著名的洛學學派,為南宋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建立其龐大的思想體系奠定了基礎。

2樓:匿名使用者

朱熹早年出入佛、道。31歲正式拜程頤的三傳**李侗為師,專心儒學,成為程顥、程頤之後儒學的重要人物,朱熹是程頤的徒孫

3樓:白蟻非蟻

程頤-楊時-羅從彥-李桐-朱熹

這是從小程子到朱子具體的師傳順序,朱子的思想大體上繼承了小程子,並進行發揮,集理學大成。

周敦頤和程顥、程頤本是師徒關係,最終為何關係破裂?

4樓:其他收藏

雖然後世之人都認為周敦頤是程顥、程頤的師傅,並且認為程顥、程頤拋棄了自己的師傅周敦頤,導致三人的關係最終走向破裂。但結合當時的歷史,並且從三人留下的著作之中,我們可以發現,其實三人之間亦師亦友,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師傅與徒弟的關係。

真正說周敦頤是是二程師傅的人是朱熹,但是不管是從程顥、程頤方面,還是從周敦頤本身來說,都沒有承認三人是師徒關係。周敦頤和雙程的父親是很好的朋友,而他也曾經將雙程送到周敦頤身邊學習, 當時兩個人剛剛十四五歲,並沒有拜師,而且此次學習的經歷極為短暫,只有一年。

這一年中,到底學習了什麼我們不清楚,但是從程顥、程頤,對**的教導,已經給後世留下的著作之中,我們發現他們對周敦頤並沒有那種師徒之間的尊敬,反而更多的是調侃。而且對於周敦頤的得意之作太極圖,兩人極少有提及,也不認為周敦頤是儒家學說正統的傳承人,進而導致三人在政治和仕途上也是有分歧的。

即便當時真的有那麼一點師生的情誼,再後來,隨著三人發展方向的不同,這點情意也越來越淡了!而周敦頤,也很少提及程顥、程頤,依著兩人在當時的名聲,應該算是周敦頤的得意門生了。然而,周敦頤並沒有以這兩人為傲,在人生中,幾個比較重要的時刻,也沒有他們兩人的參與,所以,最終關係越來越淡。

5樓:活在瓜裡的籽

雖然是師徒關係,但是他們卻沒有很好的維護這段關係,以至於越走越遠。

6樓:jj和丫頭

中國自古有尊師重道的傳統,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早已成為人們心目中師徒關係的理想模型,周敦頤和程頤、程顥本是師徒關係,最終卻劃清界限日漸疏離,那麼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當成二程兄弟還是少年,其父親程珦在南安軍做官,偶然結識了周敦頤,

程珦一看,覺得這人非常人,對其人品與學問都十分欽佩,於是和他結為朋友,請周敦頤給兩個兒子做老師。周敦頤具體交教什麼,史料並無過多記載,後人所推測,周敦頤所傳授的應該是其代表作《太極圖》,歷來被認為是周敦頤著述中最有價值的一部分,周敦頤的教學絕非照本宣科,於是細心引導兩個少年思考,後來二成繼承和發揚了周敦頤的理學思想,共同創立了天理學說。

可見,他們後期交情相當淡薄,師徒關係受到了北宋黨爭的影響,周敦頤支援王安石變法而二成卻反對王安石變法,不同政見和立場使這三人的師徒關係變得十分敏感和異常脆弱,除此之外,師徒三人在學術思想和道德主張存在分歧。綜合以上一系列的原因註定了三人走向關係破裂的結果。

7樓:叨叨

主要是因為周敦頤和程顥、程頤的志向不同,三個人之間的分歧也越來越大,而且他們自己的道路也有所不同,所以關係越來越遠。

8樓:匿名使用者

是他們沒有經營好師徒關係,在現今的社會中,雖然師徒這種傳統的關係越來越難以維繫。

9樓:木兮君木兮

他們的關係本來就是亦師亦友,最後隨著發展的不同,導致最後的關係越來越淡

10樓:衲年暗淡的青春

道不同不相為謀,因緣際會,三人相識,但所思所想如果不相一致,自然會越走越遠。

11樓:佛度有緣人

道不同不相為謀,古代的文人對於自己的堅持還是有著自己的執著的,他們觀點不同,自然會有分歧。

12樓:小澤瑪麗丸

主要是因為各人的志向不同吧,俗話說道不同不相為謀,所以才會疏遠的。

13樓:flyking萍

俗話說道不同不相為謀,他們兩個人的志向不同,所以最後關係走向了破裂。

程顥和程頤是什麼關係

14樓:好快樂的小豬

程灝與程頤為同胞兄弟關係。

程顥(hào)(2023年—2023年), 北宋哲學家、教育家、詩人和北宋理學的奠基者。字伯淳,學者稱明道先生。河南洛陽人,出生於湖北黃陂。

嘉祐進士,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監察御史裡行。反對王安石新政。學術上,程顥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盡之便知性」的命題,認為「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識得此理,便須「以誠敬存之」(同上)。

倡導「傳心」說。承認「天地萬物之理,無獨必有對」。程顥曾和其弟程頤學於周敦頤,世稱「二程」,同為北宋理學的奠基者,其學說在理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後來為朱熹所繼承和發展,世稱程朱學派。

其所親撰有《定性書》、《識仁篇》等,後人集其言論所編的著述書籍《遺書》《文集》等,皆收入《二程全書》。

程頤(2023年-2023年),漢族,字正叔,洛陽伊川(今河南洛陽伊川縣)人,世稱伊川先生,出生於湖北黃陂,北宋理學家和教育家。為程顥之胞弟。歷官汝州團練推官、西京國子監教授。

元祐元年(2023年)除祕書省校書郎,授崇政殿說書。與其胞兄程顥共創「洛學」,為理學奠定了基礎。幼承家學薰陶,其政治思想頗受父親的影響,推舉其父反對王安石新法乃「獨公一人」,又對其兄程顥於荊公(王安石)之說,「意多不合,事出必論列」,極加稱許。

與其兄程顥不但學術思想相同,而且教育思想基本一致,合稱「二程」。

15樓:匿名使用者

程灝與程頤為同胞兄弟關係,程灝為兄,程頤為弟,世稱「二程」,宋代大儒,理學家、教育家,封「先賢」,奉祀孔廟東廡第38位。

朱熹 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

16樓:羅開線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詩人,教育家,文學家,儒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原和辛棄疾關係僵持,後來辛棄疾主動拜訪朱熹,讓倆人的關係拉近了,從此成為了好朋友。

17樓:匿名使用者

朱熹(1130.9.15~1200.

3.9) 字元晦,南宋徽州婺源(今屬江西省)人。19歲進士及第,曾任荊湖南路安撫使,仕至寶文閣待制。

為政期間,申敕令,懲奸吏,治績顯赫。南宋著名的理學家和教育家,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人們曾用這樣的話讚美他: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乾道三年(1167),偕學生林用中、範念德從福建趕赴嶽麓書院,與張栻會講三月,會講的主要議題是「太極」和「中和」,然後同遊南嶽。朱張會講,盛況空前,學生多達千人之眾,其聲勢為全國之最,史稱湖湘學派自此之後,才去短集長,臻於成熟。

淳熙十二年(1185),他還動員衡州官府重修石鼓書院,提出把書院辦成德行道義之實的教育機構的方針,使書院教育走上正軌。在石鼓書院復興後,應湖南提刑宋若水之請,撰寫了一篇名垂千秋的《石鼓書院記》,由張栻親書,後人鐫製成石碑,置於石鼓書院內,使「石鼓有聲於天下」。他一生三次監南嶽廟,但都只是遙領食俸,並未親臨南嶽。

明萬曆中(1587~1598),與李寬、韓愈、李士真、周敦頤、張栻、黃幹同祀石鼓書院七賢祠,世稱石鼓七賢。

18樓:空月觀夜

朱熹在中國儒家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與孔子、孟子一樣,後世稱為朱子,是一位精通陰陽八卦等各方面的理學家,王陽明的心學也是起源與他的思想,明太祖朱元璋曾經還想與其套近乎,可見他的影響之大。另外,我國明、清兩朝的科舉制度也與他所倡導的「四書」有關,所以那時的許多考題都是直接從這四本書中考的,正因如此,人們對他在現在有很多的爭議,在此便不一一敘述。

19樓:匿名使用者

他是理學家!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學家。字元晦(huì),一字仲晦,號晦庵,別稱紫陽,徽州婺(今江西婺源)人。

他是宋**學的集大成者,也寫過一些好詩,善於寓哲理於形象,以《春日》、《觀書有感》等較著名。

程頤和程顥的具體思想有什麼區別,程顥和程頤的具體思想有什麼區別

復程顥 程頤是理學的奠基者 制,後人統稱為二程。儘管他們兄弟二人都是唯心主義者,但是,程顥的思想有著較多的主觀唯心主義傾向,程頤的思想有著較多的客觀唯心主義傾向。因為,哲學史上的任何一種學說的形成,都有一個發生,發展和完善的過程。由於受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 思想文化的影響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就同一時...

儒釋道之間的關係和不同,儒釋道之間的關係和不同!

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基本可以說是佛儒道三家的共融。幾千年來,三家互相爭鬥攻擊,互斥異端。但是在鬥爭的過程中,也不斷在交融。最初,三家的分別還是比較明顯的,可是互相學習借鑑之後,尤其宋代以後,讓我們感覺三家的思想似乎界限不那麼清楚了。於是現在經常聽得到一種聲音 三家歸一 論,認為三家的思想只是表面的不同...

和同學之間的關係,如何處理同學之間的關係?

朋友,遇到這種事情,你是不可以就那樣沉默地忍耐下去啊。不知道你是怎樣的性格。但是,如果你還不算內向的話,他們大概是對你感興趣,想引起你的注意呢。他們要是再叫你 哥 在拍馬屁時,儘管回應就是了。沒事也跟他們開開玩笑,倒不是說非要跟他們學習之類的,你沒必要跟他們學習。不是很厭煩的話,大不了就在表面上稱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