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洛城聞笛首聯共寫了幾種景物景物有什麼特點營造了什麼意境

2021-03-22 09:36:33 字數 4186 閱讀 4863

1樓:匿名使用者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笛聲、深夜、春風、洛陽城四景物。

營造了觸動詩人思鄉意境

2樓:匿名使用者

《春夜洛城聞笛》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七絕。此詩抒發了作者客居洛陽夜深人靜之時被笛聲引起的思鄉之情,其前兩句描寫笛聲隨春風而傳遍洛陽城,後兩句寫因聞笛而思鄉。全詩扣緊一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合理運用想象和誇張,感情直率真摯又有餘蘊,令人回味無窮。

此詩寫鄉思,題作「春夜洛城聞笛」,明示詩人因聞笛聲而感發。題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點出季節及具體時間。起句即從笛聲落筆。

已是深夜,詩人難於成寐,忽而傳來幾縷斷續的笛聲。這笛聲立刻觸動詩人的羈旅情懷。詩人不說聞笛,而說笛聲「暗飛」,變客體為主體。

「暗」字為一句關鍵。注家多忽略這個字。因為不知笛聲來自何處,更不見吹笛者為何人,下此「暗」字,十分恰當。

這裡「暗」字有多重意蘊。主要是說笛聲暗送,似乎專意飛來給在外作客的人聽,以動其離愁別恨。全句表現出一種難於為懷的心緒,以主觀寫客觀。

此外,「暗」也有斷續、隱約之意,這與詩的情境是一致的。「誰家」,意即不知誰家,「誰」與「暗」照應。第二句著意渲染笛聲,說它「散入春風」,「滿洛城」,彷彿無處不在,無處不聞。

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觀感覺的極度誇張。「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勻、遍佈。

笛聲「散入春風」,隨著春風傳到各處,無東無西,無南無北。即為「滿洛城」的「滿」字預設地步;「滿」字從「散」字引繹而出,二者密合無間,同時寫出其城之靜,表達詩人的思鄉心切。

3樓:匿名使用者

在一個春風吹拂的夜晚,李白站在窗前,一個人凝望著明月白雲,忽然一陣悠揚的笛聲從遠處傳來,它打破了夜的寧靜,帶著悽清婉轉的曲調,隨著春風吹遍了整個洛陽城。詩人聽出來了,這笛子吹奏的是漢樂府古句《折楊柳》,抒發的是離別之苦。靜夜中,遠離家鄉的遊子聽了這樣淒涼的曲子,誰能不想起自己故鄉的親人呢?

詩人情不自禁寫下了這首著名的七絕。

.《登高》這首詩首聯寫了哪幾種景物(意象)?這 些景物各自的特點是什麼?整體上

4樓:mister陳

前四句寫景,述登高見聞,緊扣秋天的季節特色,描繪了江邊空曠寂寥的景緻。首聯為區域性近景,頷聯為整體遠景。後四句抒情,寫登高所感,圍繞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發了窮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鄉的悲哀之情。

頸聯自傷身世,將前四句寫景所蘊含的比興、象徵、暗示之意揭出;尾聯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此詩語言精練,通篇對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對,充分顯示了杜甫晚年對詩歌語言聲律的把握運用已達圓通之境。

5樓:雲南萬通汽車學校

此詩載於《杜工部集》,全詩通過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慷慨激越、動人心絃。

此詩前四句寫登高見聞。首聯對起。詩人圍繞夔州的特定環境,用「風急」二字帶動全聯,一開頭就寫成了千古流傳的佳句。

夔州向以猿多著稱,峽口更以風大聞名。秋日天高氣爽,這裡卻獵獵多風。詩人登上高處,峽中不斷傳來「高猿長嘯」之聲,大有「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水經注·江水》)的意味。

詩人移動視線,由高處轉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點綴著迎風飛翔、不住迴旋的鳥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畫圖。其中天、風,沙、渚,猿嘯、鳥飛,天造地設,自然成對。不僅上下兩句對,而且還有句中自對,如上句「天」對「風」,「高」對「急」;下句「沙」對「渚」,「白」對「清」,讀來富有節奏感。

經過詩人的藝術提煉,十四個字,字字精當,無一虛設,用字遣辭,「盡謝斧鑿」,達到了奇妙難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對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聲,此詩卻用平聲入韻。

沈德潛因有「起二句對舉之中仍復用韻,格奇而變」(《唐詩別裁》)的讚語。

頷聯集中表現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徵。詩人仰望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木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在寫景的同時,便深沉地抒發了自己的情懷。「無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不僅使人聯想到落木窸窣之聲,長江洶湧之狀,也無形中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愴。

透過沉鬱悲涼的對句,顯示出神入化之筆力,確有「建瓴走阪」、「百川東注」的磅礴氣勢。前人把它譽為「古今獨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兩聯極力描寫秋景,直到頸聯,才點出一個「秋」字。「獨登臺」,則表明詩人是在高處遠眺,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緊密地聯絡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詩人飄泊無定的生涯。

「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處專指暮年。「悲秋」兩字寫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詩人目睹蒼涼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淪落他鄉、年老多病的處境,故生出無限悲愁之緒。

詩人把久客最易悲愁,多病獨愛登臺的感情,概括進一聯「雄闊高渾,實大聲弘」的對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動著的感情脈搏。此聯的「萬里」「百年」和上一聯的「無邊」「不盡」,還有相互呼應的作用:詩人的羈旅愁與孤獨感,就象落葉和江水一樣,推排不盡,驅趕不絕,情與景交融相洽。

詩到此已給作客思鄉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獨的內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進離鄉萬里、人在暮年的感嘆,詩意就更見深沉了。

尾聯對結,並分承五六兩句。詩人備嘗艱難潦倒之苦,國難家愁,使自己白髮日多,再加上因病斷酒,悲愁就更難排遣。本來興會盎然地登高望遠,此時卻平白無故地惹恨添悲,詩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

前六句「飛揚震動」,到此處「軟冷收之,而無限悲涼之意,溢於言外」(《詩藪》)。

詩前半寫景,後半抒情,在寫法上各有錯綜之妙。首聯著重刻畫眼前具體景物,好比畫家的工筆,形、聲、色、態,一一得到表現。次聯著重渲染整個秋天氣氛,好比畫家的寫意,只宜傳神會意,讓讀者用想象補充。

三聯表現感情,從縱(時間)、橫(空間)兩方面著筆,由異鄉飄泊寫到多病殘生。四聯又從白髮日多,護病斷飲,歸結到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這樣,杜甫憂國傷時的情操,便躍然紙上。

此詩八句皆對。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嘗有對」,胸腹好象「無意於對」。仔細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決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曠代之作」(均見胡應麟《詩藪》)的盛譽,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6樓:樑上小女人

登高唐代: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首聯寫景,共寫了六種景物:風、天、猿、渚、沙、鳥。開門見山,渲染悲涼氣氛,苦悶情緒溢滿於胸,無處排遣,詩人將其濃縮寄託於

的處境下。

它構造的是一幅冷淡慘白的畫面,「渚」是「清」的,「沙」是「白」的,「鳥」是「飛回」的,悲哀之情油然而生。這兩句都是動靜結合,寓靜於動中構造了一幅以冷色調著墨的絕妙的水墨畫。

7樓:八戒產權

我認為首聯的意象有異鄉、異客、佳節、親。特點:異鄉指物;異客、親指人;佳節指時。

關於高考語文古詩鑑賞題公式,求解。

8樓:沈安若不要忽視

其實這些不用到網上來找,你們的參考書有很多吧?書上有很多講解的,多看多記就好。

9樓:正答率統計

再現畫面+ 明確來手法 + 氛圍自特點bai+ 表達情感du點明效果 表明主旨zhi抓意象、煉字dao

10樓:匿名使用者

1、哪個字用得好?

2、為什麼好?

3、在詩中有什麼作用?

4、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一般的詩文鑑賞題都離不開這些答題要點的!呵呵~~~)

11樓:如果有來生

一般分四步bai:(1)概括古詩du的主要zhi內容,最好是四個dao字四個字的

(2)寫出這首詩版的意境權

,即景物特點

(3)寫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3)寫出這樣寫的好處

語文現代文閱讀和詩歌鑑賞該如何組織語言,有什麼技巧嗎?

12樓:玉樹頂風

簡而言之

復,包括手法和主旨文制

本三部分,套用模式為——先根據問題思路概括回答——運用了xx手法——文字描述(需結合手法)——主旨情感

無論問哪項,全部回答上,是為地毯式覆蓋回答法,只要判定不出問題,一般都是滿分

13樓:匿名使用者

詩歌主要就是押韻,現代文就是語言要委婉,華麗。

春夜洛城聞笛,《春夜洛城聞笛》的意思

抒發作者思念家鄉和對故鄉親人的深厚感情.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李白 701 762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 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 詩仙 之美譽,與杜甫並稱 李杜 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

《春夜洛城聞笛》的意思,《春夜洛城聞笛》這首詩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此詩抒發了作者客居洛陽夜深人靜之時被笛聲引起的思鄉之情,其前兩句描寫笛聲隨春風而傳遍洛陽城,後兩句寫因聞笛而思鄉。全詩扣緊一個 聞 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合理運用想象和誇張,感情直率真摯又有餘蘊,令人回味無窮。春夜洛城聞笛 為唐代詩人李白所作,全詩如下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

春夜洛城聞笛全是表達了作者的什麼感情

春夜洛城聞笛全詩表達了作者濃厚的思念家鄉的感情。春夜洛城聞笛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此詩抒發了作者客居洛陽夜深人靜之時被笛聲引起的思鄉之情。春夜洛城聞笛寫了什麼內容?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東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翻譯 夜深人靜的時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