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一部什麼書,《老子》是一部什麼樣的書 它成書於什麼時期,有哪些特點

2021-03-24 12:46:18 字數 6245 閱讀 7873

1樓:可愛的康康哥

《老子》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

中華傳統經典《老子》一般指道德經,《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諡伯陽。華夏族,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春秋時期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

《道德經》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道德經》對中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先秦諸子、中國人的文化思想等沒有不受老子影響的,被華夏先輩譽為萬經之王 。

《道德經》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學、宗教等等方面。據元朝時的不完全統計,先秦以來,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時就超過三千餘種,具有代表性的不少於一千種,從側面說明了《道德經》的巨大影響。

2樓:匿名使用者

《老子》一書約五千言,亦稱《道德經》,是***家的哲理書。他把「道」看作是世界萬物的本原,認為事物都在對立矛盾中互相依存,互相轉化,具有樸素的辯論思想。提倡「尚柔」、「主靜」,主張絕聖棄智忘情寡慾,「無為而治」。

《老子》一書在形式上是語錄體韻文,多排比對偶句式,語言精練,富有哲理。

老子遺留下來的著作,僅有《五千文》即《老子》,也叫《道德經》。它是老子用韻文寫成的一部哲學著作。它是道家的主要經典,也是研究老子哲學思想的直接材料。

《老子》被俄、日、德、英等國視為古代哲學中的奇葩而翻譯出版,深受各國讀者喜愛。

3樓:憶桃園

老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經典之一,與《莊子》如雙峰並峙,是先秦道家學派的代表性著作,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老子》一書,又稱《道德經》、《五千言》,內容包羅了宇宙觀、人生論、認識論、方**以及為人處世、治國興邦等方方面面。所以,魯迅說,不讀《老子》,不知中國文化;胡適說,老子是中國哲學的鼻祖,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學家。《老子》其辯證的思維方法,精到的處世策略,今天讀來仍然十分鮮明,本書先列「原文」,隨後附「註釋」,「譯文」逐字逐句試解,領你進入這一古老文化寶藏地。

老子是先秦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的哲學在我國哲學史上具有極其深遠的影響。由他撰寫的《道德經》不只是中國古代哲學的珍貴遺產,而且在世界哲學寶庫中也佔有重要席位。老子的哲學觀點,否定當時儒家提倡的仁、義、禮、智,主張清心寡慾,無事無為。

老子在認識論中的辯證思維,是道家哲學中的重要特點,影響最大,傳播最廣。歷代王朝的政治和文化無不受到道家哲學思想的影響,他在中國哲學發展史中的重要性並不亞於儒家。歷史上關於《老子道德經》的傳本和註疏種類很多,其數量僅次於《論語》,在先秦諸子中也是流傳最多的一書。

《老子》是一部什麼樣的書?它成書於什麼時期,有哪些特點?

4樓:wy初雪

老子~道家bai的創始人,(前

du600年—前470年之後zhi),字伯陽,又稱老聃,dao後人稱其為「老子版」,河南鹿邑縣人。

《老權子》又稱《道德經》。《道德經》究竟是何時所著,是一個很有爭議的問題。若從史記推測,應該大概和孔子同一時期。

但史記對老子的記載有很多疑點。 《道德經》是後來的稱謂,最初老子書稱為《老子》而無《道德經》之名。其成書年代過去多有爭論,至今仍無法確定,不過根據2023年出土的郭店楚簡「老子」年代推算,成書年代至少在戰國中前期。

老子的「道」具有雙重屬性,即既具有物質的特性,又具有精神的特性。

《老子》中「道」具有本原性特點和終極性特點《老子》中具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

關於社會控制和治理,《老子》中提出了「無為而無不為」的治理理念

5樓:華夏悠遠人

《老子》是李耳寫的一本哲理書

成書於2023年前左右,春秋末期,戰國初期。老子出函谷關,臨別贈言給一位守函谷關的**。

特點是:玄而又玄。這是道教的創始人。

《老子》一書主要講了什麼?

6樓:漫閱科技

老子的思想流傳下來有文字可考的是《老子》一書。一般認為,《老子》這部書是經過他這一學派編寫的,僅有5000多字,是用韻文寫成的一部非常抽象概括的讚頌體的哲理詩,其中吸收了不少民間謠諺,通俗易懂,便於流傳。書中包括的思想基本上可以代表老子的思想,是老子學派的重要典籍。

在中國哲學史上,老子第一個提出「道」這一最高範疇,用它概括事物存在與變化的最普遍的原則和規律,並作為宇宙本體論中的核心概念。

《老子》是一部什麼著作?

7樓:漫閱科技

《老子》,又名《道德經》,是道家的主要經典著作之一。分上篇《道經》和下篇《德經》兩個部分,共八十一章,約五千字左右。從根本上說,《老子》是一部哲學著作,主要研究社會政治哲學和人生哲學,但也有相當篇幅的論兵內容。

特別是該書多從考察歷史和戰爭的角度來揭示其哲學命題,故所論往往對軍事領域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唐人王真在所著《道德經論兵要義述》中曾說,《老子》五千言「未嘗有一章不屬意於兵也」。

老子道德經是一本什麼書?

8樓:凮起雲湧

老子的《道德經》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道德經》文字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擴充套件資料:

《道德經》中的名言警句:

1、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無慾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眇之門。

譯文: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常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

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無與有這兩者,**相同而名稱相異。

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

2、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慾也。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矣。

譯文: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導使老百姓不互相爭奪;不珍愛難得的財物,導使老百姓不去偷竊;不顯耀足以引起貪心的事物,導使民心不被迷亂。

因此,聖人的治理原則是排空百姓的心機,填飽百姓的肚腹,減弱百姓的競爭意圖,增強百姓的筋骨體魄,經常使老百姓沒有智巧,沒有慾望。

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為造事。聖人按照無為的原則去做,辦事順應自然,那麼,天才就不會不太平了。

3、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譯文: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它們不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執行著,所以能夠長久生存。

因此,有道的聖人遇事謙退無爭,反而能在眾人之中領先。將自己置於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這不正是因為他無私嗎,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9樓:匿名使用者

《道德經》,文字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道德經》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它對中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先秦諸子、中國人的文化思想等沒有不受老子影響的。

它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學、宗教等等方面。據元朝時的不完全統計,先秦以來,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時就超過三千餘種,具有代表性的不少於一千種,從側面說明了《道德經》的巨大影響。

10樓:金湖三河兄弟

老子大道理講的好才使《道德經》這本書在世界上的眾多書中數一數二的流傳著。

《道德經》作為一本書成就在眾書之首,可它今天的實用價值已被科學沖淡了。

一陰一陽謂之道,老子的《道德經》的文化已被世界文化所函蓋所超越,《道德經》的道和德的理論已不是指導人生的首要理論。

老子的思想受時代侷限,今人研究《道德經》要與時俱進,結合今時的科技成果研究《道德經》,讓《道德經》時代化科學化實用化。

11樓:匿名使用者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註釋者、傳抄者的集合體)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現在可以看到的最初的版本,是2023年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簡《老子》。

2023年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的甲乙兩種帛書《老子》,是西漢初年的版本,把《德經》放在《道經》之前,也受到學者的重視。

《道德經》常會被歸屬為道教學說。其實哲學上的道家,和宗教上的道教,是不能混為一談的,但《道德經》作為道教基本教義的重要構成之一,被道教視為重要經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視為至上的三清尊神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稱太上老君,所以應該說道教吸納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同時,前面所說的哲學,並不能涵括《道德經》(修身立命、治國安邦、出世入世)的全貌。

《道德經》提出了「無為而治」的主張,成為中國歷史上某些朝代,如西漢初的治國方略,在經濟上可以緩解人民的壓力,對早期中國的穩定起到過一定作用。歷史上《道德經》注者如雲,甚至有幾位皇帝都為其作注。

唐貞觀二十一年(647),譯《道德經》為梵文,傳入東天竺;唐開元二十二年(735),唐玄宗親注《老子》。日本使者名代,請《老子經》及老子「天尊像」歸國,對日本社會發展產生過影響。

道教奉為主要經典之一。

《道德經》,春秋末周守藏室吏老子(李聃)著,《呂覺不二篇》漢高誘註釋老子去國西遊,函谷關尹喜請為著《上至經》五千言,即此書。

《道德經》本為先秦道家的代表作,漢末張陵創五斗米道,奉老子為教祖,以《老子五千文》為教典教悔道徒,並作《老子想爾注》以宗教的觀點解釋《老子五千文》,自此成為道教的基本經典。

泉州清源山老君巖《道德經》為韻文哲理詩體。《莊子天下篇》括其旨曰:以本為精,以物為粗,以有積為不足,澹然獨居神明居。

……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謙下為表,以空虛不毀萬物為實。」其說大體從天人合一之立場出發,窮究作為天地萬物本源及宇宙最高理則之「道」,以之為宗極,而發明修身治政等人道。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道當取法於地,究源及道所本之自然。

道之理則,分無、有二面。道常無,無名無形,先於天地鬼神,而為天地萬物之始,道常有,生天地萬物,具無窮之用。道之理則貫穿於萬有,表現為萬有皆相對而存,極則必反,終必歸,根本之規律。

而有之用,常以無為本,「有生於無」。聖人體道之無,法道之自然無為,以之修身,當無慾而靜,無心而虛,不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為而不持,功成而不居,懷慈尚儉,處實去華,以之治天下,當「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還刀兵,離爭鬥,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使民虛心實腹,無知無慾,則無為而治。「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故知道者守雌抱朴,退讓謙下,挫銳解紛,和光同坐,以柔弱勝剛強。

道教知道之論與政治觀、倫理觀,大體不出老氏體系。至若經言「致虛極,守靜篤」「專氣致柔」、「滌除玄鑑」,抱一處和等修養之道,更為道教守

一、心齊、坐忘、服氣、內丹等多種煉養術之所本。而「長生」「死而不亡者專」等說法,道教引為仙學長生說之宗源。「歸根」「覆命」之說,內丹學則發揮為內煉成真、與道合一之哲學依據。

《道德經》這部被譽為《萬經之王》的神奇寶典,對中國古老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它無論對中華民族的性格的鑄成,還是對政治的統一與穩定,都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世界意義也日漸顯著,越來越多的西方學者不遺餘力地探求其中的科學奧祕,尋求人類文明的源頭,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蘊。

道德經有多個版本,下面這部「《道德經》通行本(王弼本)」是最常見的。另外郭店出土的楚簡《老子》殘篇與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甲、乙)》展示了早期《道德經》的不同文字風貌,備受當今多數學者的重視,後面附帶《簡帛《老子》古本合校》以作為參考。

《邊城》是一部什么小說,《邊城》是一部什麼小說

邊城 寄抄 託著沈從文 美 與 襲愛 的美學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現人性美的一部。這部 通過對湘西兒女翠翠和戀人儺送的愛情悲劇的描述,反映出湘西人民在 自然 人事 面前不能把握自己命運的慘痛事實。翠翠是如此,翠翠的母親也是如此,她們一代又一代重複著悲痛而慘淡的人生,卻找不到擺脫這種命運的途徑。當然...

是一部電影或者是一部小說的名字,有一部小說 是講主角穿越到恐怖電影的世界 求名字

奇幻人生 也叫筆下求生 不過那個是寫 求一部電影的名字,男主角是個天才作家,但是後來靈感沒有了,他忽然寫了個 然後發現 中的女主角 有一部 是講主角穿越到恐怖電影的世界 求名字 無限恐怖 王牌進化 如有疑問請追問,如滿意記得采納,如有其他問題也可點我名字向我求助,答題不易,公平起見,請採納最快回答的...

論語是記錄什麼的一部書論語是一部記錄什麼和什麼言行的書

論語 它是記錄孔子及其門徒的言行的一部書,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語錄體著作。論語 記錄了天縱之聖孔子及 言行,聖人風采,溢於格言,精雅的語言對話 深邃的智慧哲思 廣博的胸襟抱負,反映了孔子政治主張 道德觀念 教育思想等。讀懂 論語 可知永恆不易的規律,能學一通百通的道理,會用恰到好處的方法,透視人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