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論大學生品德培養方法
如何成才?這是當前我國大學生的熱點問題。然而,大學生們在追求成才的過程中往往忽視自己品德的完善。
殊不知品德乃每個人安身立命之本。試想,如果一個大學生品德敗壞,即使他才華出眾,又有哪個單位能錄用他呢?所以品德修養實在是大學生成才諸因素之首,而樹立優良道德風尚無疑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所在。
那麼,應當如何對大學生進行品德培養呢?眾所周知,品德培養方法包括道德教育與道德修養。道德教育是社會對個人的品德培養,是社會將外在的道德規範轉化為個人的內在品德,從而使人們自覺遵守道德規範的方法。
社會對個人品德的培養,說到底,也就是人們相互間的品德培養,是他人對自己和自己對他人的品德培養。因此,道德教育是品德培養的外在方法,外在因素。反之,道德修養是個人的自我品德培養,是自己對自己的品德培養,是個人將社會道德規範轉化為自己內在品德從而自覺遵守道德規範的方法。
因此,道德修養是品德培養的內在方法,內在因素。針對大學生而言,道德教育可以分為言教、獎懲、身教、榜樣四種方法;道德修養可以分為學習、立志、躬行、自省四種方法。
一、道德教育方法
因為道德認識是品德的指導因素、首要成分,所以大學道德教育的首要方法是言教。
1.言教。所謂言教是指教育者主要通過語言向受教育者傳授道德知識的道德教育方法。
言教的目的一方面主要是為了使大學生正確認識人際行為事實如何和社會創造道德的目的以及人際行為應該如何,從而使他們懂得什麼行為是道德的,什麼行為是不道德的,知道為什麼應該做一個合乎道德的人;另一方面主要是為了使大學生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行為是否道德;最終使他們樹立道德信念。學校可通過講授有關道德方面的課程進行言教,教師可通過撰寫**、著書立說等方式進行言教。由此看來,言教是提高道德認識的道德教育方法,是品德形成和教育的前提與指導。
然而,真正講來,言教只能使大學生知道為什麼應該做一個合乎道德的人,而不能使他們想做、願做、欲做一個合乎道德的人。使大學生願做一個合乎道德的人的教育方法,是獎懲。
2.獎懲。獎懲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的道德的行為給以獎勵、不道德行為給以懲罰的教育方法。
它可以分為物質獎懲、社會獎懲、精神獎懲。獎懲的作用,在於使大學生看到:他遵守道德、受道德限制,可得到更大快樂——長遠的、恆久的、真正的快樂,於是大學生們便會產生遵守道德的需要、慾望、願望。
所以,獎懲是使道德由社會外在規範成為學生自身內在需要、慾望、願望的教育方法,是培養學生的道德需要、道德慾望、道德願望的教育方法,是陶冶學生道德感情的教育方法。不過,獎懲只能使大學生願做一個合乎道德的人,而不能保證他實行道德、實際成為一個合乎道德的人。保證大學生實行道德,從而實際成為一個合乎道德的人的教育方法是身教。
3.身教。身教是教育者通過自己躬行道德而使受教育者實行道德的道德教育方法。
在大學,引導學生實行道德應主要通過身教達到。因為「正人先正己」,「己不正焉能正人?」高校如果不僅對學生實行言教、獎懲,而且還進行身教,那麼,我們不但要求學生實行道德,而且要求我們自己(學校領導、教師、全體職工)也實行道德。
這樣就會使學生產生同感,認為學校公正、言行一致:讓別人做的事自己首先做。於是學生就會自覺自願地實行道德。
反之亦然。可見,身教重於言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
」所以,身教是引導學生實行道德的教育方法,是引導學生確定道德行為動機、執行道德行為動機的教育方法,也就是鍛鍊學生道德意志的教育方法。只有言教、獎懲、身教,雖可以使學生實際成為有道德的人,但這些教育方法卻都是片面的,不能給受教育者以完整的影響。完整的教育方法,是教育者引導受教育者模仿、學習某些品德高尚者品德的道德教育方法,即「人只能用人來建樹」,這種以人教人的方法就叫榜樣。
4.榜樣。榜樣是教育者引導受教育者模仿學習某些品德高尚者的道德認識、道德感情、道德意志的綜合道德教育方法。
這種方法基於人的模仿本性。眾所周知,每個人總是自覺不自覺地以現實和歷史中的某些人為榜樣而模仿他們。從此出發,學校便可樹立某些品德高尚者為道德榜樣,引導廣大學生模仿,逐漸使學生的品德與榜樣的品德接近、相似、相同。
榜樣對於大學生的品德培養具有巨大作用,因為人的模仿本性決定了:「只有人格才能影響到人格的發展和規定」,「只有性格才能養成性格」。進言之,榜樣與學生相似的方面愈多,這個榜樣的作用便會越大。
所以,一方面,我們所樹立的道德榜樣,必須是可遇可求的真實的人,而不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神化的人;另一方面,學校應根據大學生的具體情況,樹立他們自己的道德榜樣。
總觀大學生道德教育方法,可以得出結論:言教使學生知道為什麼應做一個合乎道德的人,是提高他們道德認識的教育方法;獎懲使大學生樹立做一個合乎道德的人的願望,是陶冶其道德感情的教育方法;身教使學生實際成為一個合乎道德的人,是鍛鍊其道德意志的教育方法;榜樣使學生接近榜樣的品德,是品德教育的綜合方法。
二、道德修養方法
一個學生在他能夠進行道德修養之前,必須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進行道德修養,使自己成為一個合乎道德的人?這個問題只有通過學習才能解決。
1.學習。學習是獲取道德知識的道德修養方法。
學習的形式很多,如讀書、聽課、學習道德榜樣、參觀調查、社會實踐、反思社會生活等。對於一個大學生,他的道德知識主要**於兩個方面:其一是感性知識,主要**於社會實踐、社會生活;其二是理性知識,主要**於倫理書籍和課堂教育。
學習的目的是為了獲取道德知識,分別說來,學習一方面主要是為了達到正確認識人際行為事實如何和社會創造道德的目的以及人際行為應該如何,從而懂得什麼行為是道德的,什麼行為是不道德的,知道為什麼應該做一個合乎道德的人;另一方面則主要是為了達到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行為是否道德;最終樹立道德信念。
所以,學習是提高道德認識的道德修養方法,是品德形成和修養的前提與指導,由此可以理解為什麼孔子說:「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知道為什麼應該做一個合乎道德的人,他便會進而樹立做一個合乎道德的人的願望。
這就是立志。
2.立志。志是願望,立是樹立,立志就是樹立願望,是樹立做一個合乎道德的人的願望的道德修養方法。
願望是行為的動力和開端。一個學生只有產生做一個合乎道德的人的願望,他才會自覺地做出合乎道德的行為,從而,他的品德才會形成。所以,立志是品德形成和修養的開端和動力。
立志是學習的結果。一個學生反思社會生活,閱讀倫理書籍,接受道德傳授,他便會逐漸懂得:人生在世,確實必須遵守道德;於是他便會逐漸愛美德、欲求美德,終於使美德由手段變成目的。
而當他把美德做為手段或目的時,他便有了自己遵守道德、做一個合乎道德的人的需要、慾望、願望、理想。這便是立志。所以,立志過程,便是學生通過道德認識而使道德由社會外在規範(他律)化為自己內在需要、慾望、願望、理想(自律)的過程。
立志方法也就是學生如何使道德由社會外在規範變為自己內在欲求的修養方法,是如何使道德由他律變為自律的修養方法,也是激發道德需要、喚醒道德慾望、樹立道德願望、確定道德理想的修養方法,說到底,也就是陶冶道德感情的修養方法。一個學生通過立志,有了做一個合乎道德的人的願望,他便會去從事符合道德規範的實際活動,實現做一個合乎道德的人的願望。這就是躬行。
3.躬行。躬行即實習道德、實行道德、實踐道德,是按照道德規範做事、從事符合道德規範的實際活動的道德修養方法。
一個學生如果僅僅學習、立志而不躬行,那麼,他便只可能知道為什麼應該具有高尚品德和樹立具有高尚品德的願望,而決不可能真的具有高尚品德;他便只可能知道為什麼應該做一個合乎道德的人和樹立做一個合乎道德的人的願望,而決不可能真的成為一個合乎道德的人。因為品德屬於個體的行為心理,是個體進行倫理行為的心理特徵;所以,只有通過躬行、只有在行為中,品德才能形成。躬行是品德形成的唯一途徑、過程,而立志不過是品德形成的開端,學習不過是品德形成的指導。
躬行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在不但自己知道,而且他人也知道的情況下,即在自己與他人共處,有人監督的情況下,按照道德規範做事;一是在他人不知自己獨知的情況下,即在自己獨處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仍舊按照道德規範做事,後者便叫做慎獨;慎獨是在個人獨處的情況下仍舊按照道德規範做事的修養方法。
不難看出,學生難於做到的,不是在與他人共處有監督的情況下,而是在自己獨處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仍按照道德規範做事。一個學生如果能做到慎獨,那麼,他在任何情況下便都能按照道德規範做事了。所以,慎獨是最難做到的同時也是最重要的躬行方式。
躬行、慎獨與學習、立志不同。一個學生在學校,他總是通過各種途徑在學習,同樣,一個學生如果堅定地樹立做一個合乎道德的人的志向,那麼,不到實現之日,他的志向也總要存在下去:學習與志向是恆久存在的。
反之,躬行、慎獨則可能時有時無,時斷時續,可能是偶爾的,也可能是恆久的。
偶爾的、時有時無、時斷時續的躬行和慎獨,所表現的是偶爾的多變的心理;只有恆久的經常的習慣的躬行、慎獨,所表現的才是穩固的心理。品德是穩定的心理特徵。所以,品德雖然只有在躬行、慎獨中形成,但偶爾的躬行、慎獨還不能形成品德,只有經常的、長期的、一系列的從而成為習慣的躬行、慎獨,才能形成品德。
只有學習、立志、躬行,一個學生雖可能實際成為合乎道德的人,但卻不可能知道自己實際上是不是一個合乎道德的人。這樣,他的修養便沒有依據,便是無的放矢。修養必須依據於自己的品德實際,必須依據於自省。
4.自省。自省即反省,是一個人對自己的品行是否合乎道德的自我檢查的道德修養方法,就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行為及其所表現的品德是否合乎道德的自我檢查,也就是個人對自己的行為動機與行為效果及其所表現的道德認識、道德感情、道德意志的道德價值之自我檢查。
所以,自省即自己與自己打官司:原告是自己所理解的社會道德規範;被告是自己的品行,也就是自己的行為動機與行為效果及其所表現的道德認識、道德感情、道德意志;法官是自己的良心。這樣,自省便可以使學生知道自己的道德認識、道德感情、道德意志之實際情況;知道自己實際上是不是合乎道德的人;知道自己有哪些不道德的惡的品行,有哪些道德的善的品行。
這樣,修養便有了依據,便可有的放矢地去惡從善、改過遷善,從而自覺地實際成為一個合乎道德的人。
所以,自省是品德形成和修養的依據,是涉及道德認識、道德感情、道德意志的綜合修養方法。不過,一個人的自省與躬行一樣,既可能心血來潮偶爾為之,也可能經常進行持之以恆。能夠形成品德的是後者而非前者。
合觀大學生道德修養方法,可以得出結論:從邏輯上看,最先有的是學習,因為學習使學生知道為什麼應該做一個合乎道德的人,是品德形成和修養的前提與指導;爾後有立志,立志是使自己樹立做一個合乎道德的人的願望,是品德形成和修養的開端;爾後是躬行,躬行使自己實際成為一個合乎道德的人,是品德形成和修養的途徑和過程;最後是自省,自省使自己知道自己實際上是不是一個合乎道德的人,是品德形成和修養的依據和終點。自省既是修養的相對終點,又是修養新的起點。
如此迴圈往復,成為習慣,品德遂成。
論述 理論聯絡實際,談談社會問題進入政策議程的條件。(舉例說
1.社會問題的明顯暴露或爆發。2.黨和國家傑出領導人 權威人士或著名專家學者的 性發動。3.民主的政治過程。這是社會問題進入政策議程的必要條件。在一個民主社會中,能使政策問題進入政策議程的有效溝通機制一般有政治組織 代表制度 選舉制度 利益團體和大眾傳播媒介等。1.事件和問題必須明朗而嚴重 2.要有...
如何看待分析當前中國社會道德狀況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興起和人口流動的加快,我國正迅速進入城市化的快車道。農耕社會 仁義禮智信 的道德土壤發生變化,但與此相適應現代都市的社會公德 約束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這就容易造成失信 失德高收益卻低風險,守護良知卻要付出更大的成本等各種不正常現象。人們原有的價值觀受到衝擊,而新的社...
聯絡實際談談學習馬克思主義意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 的重要意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從實踐出發解決哲學基本問題,即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是對人與世界的關係的最高抽象。馬克思主義哲學深刻地指出人與世界的關係實質上是以實踐為中介的人對世界的認識和改造關係。從實踐出發解決人與世界的關係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偉大哲學變革的實質和關鍵。是實踐為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