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無極小屁孩
應該是在明末清初copy
番薯(ipomoea batatas(lam.)bail.),旋花科甘薯屬栽培種
du,一年生zhi或多年生藤本植物。dao又名金薯、朱薯、玉枕薯、山芋、甘薯、地瓜、紅苕、白薯、地瓜、紅薯等,原產中、南美洲,主要用作糧食和蔬菜。宋元以前中國文獻中屢見「甘薯」的記載,但那時所說得甘薯是薯蕷科植物的一種,而我們現在所說得甘薯則是旋花科植物,明萬曆年間傳入我國。
自它被引種到中國以後,因其形似我國原有之薯蕷科得甘薯,有人便稱之為甘薯,久而久之,甘薯一詞幾為旋花科的番薯所獨佔。
紅薯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
2樓:史談歷史
從中國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兼中國科學院院長、著名大文學家、史學家郭沫若的作品中,可以獲知,紅薯被確認進入中國的時間,是2023年。
被當時人們譽為「國寶」級人物的郭沫若,在2023年特為紅薯寫過一首、近日還為有關報紙**的詞,《滿江紅·紀念番薯傳入中國三百七十週年》: 我愛紅苕,小時候,曾充糧食。明代末,經由呂宋,輸入中國。
三百七十年轉瞬,十多億擔總產額。一季收,可抵半年糧,超黍稷。 原產地,南美北;輸入者,華僑力。
陳振龍,本是福建省籍。挾入藤籃試密航,歸來閩海勤耕植。此功勳,當得比神農,人誰識?
45年前郭沫若大師的這首「滿江紅」贊紅薯的詞,既是一首紅薯和引進者陳振龍的頌歌史詩,又是紅薯傳入中國後迅速種遍全國、貢獻極大的概括。 2023年這一年,正是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2023年)100年後的第二年。按中國地方史料換算推斷,紅薯品種進入中國就是2023年。
不過按中國地方史料換算推斷,進入中國就是2023年。 甘薯(因甜得名)、白薯、番薯、紅苕、地瓜等,都是紅薯的別稱。中國不同地區對紅薯有不同的叫法,這同東北人稱馬鈴薯為「土豆」類似。
紅薯原產於南美的祕魯、厄瓜多、墨西哥一帶,隨著各國早期探險和經商先人的洲際往來,紅薯走出其故鄉,到歐洲非洲亞洲等有人類的居住地拓展。 傳入中國時,正是明代萬曆年間。我國福建長樂人陳振龍到現為菲律賓的呂宋島經商,發現了紅薯不僅產量高,而且美味可口,便要引種回國。
但當地有嚴厲的禁止帶出法令。於是陳振龍便和兒子陳經綸向當地百姓學習栽種方法,終於在2023年巧妙地將「薯芽」絞於纜繩之內祕密帶回國內。這就是郭沫若「滿江紅」詞中的「挾入藤籃試密航,歸來閩海勤耕植。
」 回國時,正逢當地冬麥歉收,春天大旱。於是夏日播種,秋獲豐收,而後紅薯這一珍貴品種,則以星火燎原之勢,迅速在中國廣泛種植,遍及各地。像永遠不停的春風,造福華夏億萬兒女。
紅薯的生命力極強,不管是山崗還是沙石土,紅薯對土地的鐘情程度,達到了不分貧富的境界。除個別海拔特高的地方外,全國都是生產紅薯的好地方。 紅薯在中國發展的神速,最重要的是「民以食為天」的需要——解決溫飽和救命。
眾所周知,舊中國,和與世界上許多國家一樣,老百姓多過著飢寒交迫的困苦生活,如果遇上動亂和外族入侵,或遇上大的天災,餓死者歷代都無計其數。 唐代詩聖杜甫的詩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還有唐代詩人李紳「憫農」二首: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中國的唐代,尚且如此,足以說明古時廣大勞動人民不僅艱辛,種田者被餓死,司空見慣。
特別是在2023年鴉片戰爭以後的100多年內,從八國聯軍進北京,到日本大舉侵華,直到新中國成立前,上述慘狀更有過之。此間,紅薯就成了人們解決飢餓的一大作物品種。「當官不與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的戲劇臺詞,說明紅薯的普及廣泛。
當然,紅薯和薯類也是中國紅色根據地和紅軍長征、八路軍壯大、解放軍解放全中國的軍糧品種之一。源於網路分享。。。
3樓:
紅薯是地地道道的中國產物,宋代陶轂《清異錄》中記載的清清楚楚:五嶺以南多薯,枚塊相連,有數十斤者,味極甘香。但因多在深山邃谷之中,人們大都自食,不曾販賣於外,說明中國在宋代以前是有野生紅薯的。
郭沫若不深研,憑一篇地方誌就說紅薯是外來品種,說來自菲律賓,真是誤導群眾!
4樓:百花
在明朝末年由西方傳教士傳入的,由菲律賓的呂宋島上傳入江南一帶的,後來就逐漸的推廣到全國各地了,你可以去查查明史裡面的記錄。
5樓:默寫流風
2023年,《雲南通志》記載,臨安、姚安等四府已種植紅薯(從緬甸傳入)。2023年,廣東東莞人遊歷安南(越南)帶回番薯在東莞種植。2023年,陳振龍從菲律賓帶回番薯引種。
什麼食物是在哪個朝代引進中國的
6樓:暮紫淺淺
西漢: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引進核桃、石榴、葡萄、胡蘿蔔,從伊朗引進石榴;
三國:從東南亞引進蘋果;
晉:從印度引進茉莉花;茄子(原產印度、秦國)
唐:從尼泊爾引進菠菜;無花果(歐洲地中海和中亞);開心果最少在唐代就傳入;
北宋:綠豆(原產於印度、緬甸地區)
南宋:西瓜(原產非洲)
明:哥倫布發現美洲,引發了歐洲人對這塊所謂「新大陸」的注意。在美洲成功殖民後,16世紀後期,西班牙人進而在南亞的菲律賓建立殖民地,一些美洲農作物開始傳入菲律賓由菲律賓傳到南洋各地,並進一步傳到中國。
美洲作物的引種與傳播成為明清時期我國農作物引進的一個顯著特點。
傳入中國的美洲作物計有:玉米、馬鈴薯、番薯、番茄、花生、向日葵、菠蘿、豆薯、木薯、南瓜辣椒、菜豆、利馬豆、西洋蘋果、番荔枝、番石榴、油梨、腰果、可可、西洋參、番木瓜、陸地棉、菸草等近30種。
清以後:末年引進洋蔥等「洋」系列:洋蔥、洋姜、洋芋(土豆)、洋白菜等。
7樓:匿名使用者
玉米是在明朝時期從美洲引入中國的。
海南簡介
8樓:冰冰
海南,簡稱「瓊」,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經濟特區、自由**試驗區。
省會海口,位於中國華南地區,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劃界。
海南島島嶼輪廓形似一個橢圓形大雪梨,地勢四周低平,中間高聳,呈穹隆山地形,以五指山、鸚哥嶺為隆起核心,向外圍逐級下降,由山地、丘陵、臺地、平原等地貌構成。海南屬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全年暖熱,雨量充沛。
截止2023年9月止,海南省有27個市、縣(區),其中4個地級市、5個縣級市、4個縣、6個自治縣、8個區,218個鄉鎮(含街道辦事處),其中21個鄉、175個鎮、22個街道辦事處。省**駐地海口市國興大道。
截至2023年末,海南省常住人口925.76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832.05億元,第一產業1000.
11億元;第二產業1095.79億元;第三產業2736.15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1955元。
擴充套件資料
西臨北部灣與廣西、越南相對,東瀕南海與臺灣對望, 東南和南部在南海與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為鄰,海南省海南島總面積3.39萬平方千米,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千米。
海南省位於中國最南端,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省劃界,西臨北部灣與越南相對,東瀕南海與臺灣省相望,東南和南邊在南海中與菲律賓、汶萊和馬來西亞為鄰。
地理位置介於東經108°37′—111°03′,北緯18°10′—20°10′之間,島嶼輪廓形似一個橢圓形的大雪梨,長軸作東北至西南向,長約290公里;西北至東南寬約180公里。 海南省的管轄範圍包括海南島和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
海南省全省陸地總面積3.5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其中海南本島面積3.39萬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海南島四周低平,中間高聳,以五指山、鸚哥嶺為隆起核心,向外圍逐級下降。山地、丘陵、臺地、平原構成環形層狀地貌,梯級結構明顯。
海南島的山脈多數在500~800米之間,實際上是丘陵性低山地形。海拔超過1000米的山峰有81座,成為綿延起伏在低丘陵之上的長垣,海拔超過1500米的山峰有五指山、鸚哥嶺、俄鬃嶺、猴彌嶺、雅加大嶺和吊羅山等。
這些大山大體上分三大山脈:五指山山脈位於海南島中部,主峰海拔1867.1米,是海南島最高的山峰;鸚哥嶺山脈位於五指山西北,主峰海拔1811.6米。
海南島地質構造形態在空間分佈上,以各種不同的方向、形跡和性質的構造組合,形成東西向構造、南北向構造、北東向構造、北西向構造等主要構造體系,成為陸地的主要構造格局,控制著島陸沉積建造、岩漿活動、成礦作用及晚近時期的山川地勢的。
東西向構造從北往南有4條構造帶,北東向褶皺和斷裂構造比較發育,在空間分佈上可分為北東和北北東2組構造帶。
海南島縱深地質構造表現為地幔隆起背景上的凹陷區,幔凹中心在瓊中至樂東一帶,幔凹深度為30多千米。由於島內地殼結構和深部構造的差異,在地質構造、沉積建造和岩漿活動等方面,都呈現出許多不同的特徵。
氣候海南島地處熱帶北緣,屬熱帶季風氣候,素來有「天然大溫室」的美稱。
這裡長夏無冬,年平均氣溫22~27°C,大於或等於10°C的積溫為8200°C,最冷的一月份溫度仍達17~24°C,年光照為1750~2650小時,光照率為50%~60%,光溫充足,光合潛力高。
海南島入春早,升溫快,日溫差大,全年無霜凍,冬季溫暖,稻可三熟,菜滿四季,是中國南繁育種的理想基地。
海南省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2600毫米之間,年平均降水量為1639毫米,有明顯的多雨季和少雨季。
每年的5~10月份是多雨季,總降水量達1500毫米左右,佔全年總降水量的70~90%,雨源主要有鋒面雨、熱雷雨和颱風雨,每年11月至翌年4月為少雨季節,僅佔全年降水量的10~30%,少雨季節乾旱常常發生。
河流海南島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比較大的河流大都發源於中部山區,組成輻射狀水系。全島獨流入海的河流共154條,其中水面超過100平方公里的有38條。南渡江、昌化江、萬泉河為海南島三大河流,三條大河的流域面積佔全島面積的47%。
海南島上自然形成的湖泊較少,人工水庫居多,著名的有松濤水庫、牛路嶺水庫、大廣壩水庫和南麗湖等。
9樓:999級吞天巨鯤
海南,簡稱「瓊」,省會海口,位於中國華南地區,界於東經108°37』-111°03』,北緯18°10』-20°10』之間,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劃界,西臨北部灣與廣西、越南相對,東瀕南海與臺灣對望, 東南和南部在南海與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為鄰,海南省海南島總面積3.39萬平方千米。
海南島島嶼輪廓形似一個橢圓形大雪梨,地勢四周低平,中間高聳,呈穹隆山地形,以五指山、鸚哥嶺為隆起核心,向外圍逐級下降,由山地、丘陵、臺地、平原等地貌構成。海南屬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全年暖熱,雨量充沛。
截至2023年底,海南省下轄4個省轄市,15個省直轄縣級行政單位(含4個縣、6個自治縣、5個縣級市),8個市轄區。
擴充套件資料
歷史沿革
**三十八年(2023年)4月,海南特別行政區成立,隸屬行政院,海南特區行政長官公署、海南建省籌備委員會設在海口。
2023年4月,成立廣東省人民**海南行政公署,2023年3月,改稱廣東省海南行政公署。
2023年10月撤銷海南行政區公署,海南行政區人民**正式宣告成立。
2023年4月13日,撤銷廣東省海南行政區,設立海南省和海南經濟特區。
2023年6月21日,民政部公告宣佈,***正式批准,撤銷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辦事處,建立地級三沙市,**駐西沙永興島。
一種雞蛋味的水果叫什麼,海南的一種水果,貌似雞蛋,叫什麼
鱷梨,又名油梨 樟梨 牛油果,拉丁文名 persea americana mill.屬於被子植物門的樟科 鱷梨屬常綠喬木,樹皮灰綠色,縱裂。葉互生,長橢圓形 橢圓形 卵形或倒卵形,先端急尖,基部楔形 急尖至近圓形,革質,上面綠色,下面通常稍蒼白色,幼時上面疏被下面極密被黃褐色短柔毛,老時上面變 下面...
我在海南發現一種酷似黃芪的植物,但是葉子沒有那麼多,開黃色花,結豆莢,不知是不是海南黃芪
這個怎麼說呢?也許是你想的對,但是我們沒有看到 不知道是不是隻能肯定他也是豆科植物罷了 我發現一種植物酷似黃芪,開黃色的花象槐花,結豆莢果,但葉子沒有黃芪的葉子多,請問是什麼植物?黃花夾竹桃 夾竹桃科常綠小喬木。又名黃花狀元竹 酒杯花。原產美洲熱帶,喜光,喜高溫多溼氣候,耐半蔭。望採納 這個很難說的...
朋友從海南帶來一種乾果形狀像小蘋果可泡茶請問叫什麼水果
你好,叫羅漢果,可以排毒清肺 潤肺止咳,生津止渴.等功效,泡茶喝非常好。這種水果叫什麼名字啊?10 海棠果,原名 紅厚殼 又名 海棠木 海棠果 胡桐 瓊崖海棠樹 君子樹 呀拉菩等,拉丁文名 calophyllum inophyllum l.因為果實上有八道稜狀突起,又叫 八稜海棠 大八稜 側膜胎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