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卡丁之神
簡介司母戊鼎
是中國商代後期(約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王室祭祀用的青銅方鼎,2023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一家的農地中出土,因其腹部著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又稱司母戊大方鼎,高133釐米、口長110釐米、口寬79釐米、重832.84千克,鼎腹長方形,上豎兩隻直耳(發現時僅剩一耳,另一耳是後來據另一耳複製補上),下有四根圓柱形鼎足,是中國目前已發現的最重的青銅器。
該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所鑄。
中國的鼎文化
鼎為中國古代炊食器。中國鼎文化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早在7000多年前就出現了陶製的鼎。而其真正的發展最高峰則出現在商朝和西周時期,尤其是商代以鼎為代表的祭祀用容器的製作,盛行於商周時期,延續到漢代。
在奴隸制鼎盛時代,被用作「別上下,明貴賤」,是一種標明身份等級的重要禮器。文獻記載:「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又載「鑄九鼎,像九州」。
又有成語一言九鼎、問鼎中原、三足鼎立等。青銅鼎的前身是原始社會的陶鼎,本來是日用的飲食容器,後來發展成祭祀天帝和祖先的「神器」,並被籠罩上一層神祕而威嚴的色彩。在古代,鼎是貴族身份的代表。
典籍載有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此外,鼎也是國家政權的象徵,《左傳》有載:「桀有昏德,鼎遷於商;商紂暴虐,鼎遷於周」。
鼎大多為三足圓形,但也有四足的方鼎。(司母戊鼎便是最負盛名的四足大方鼎)
司母戊鼎簡介
司母戊鼎是商後期(約公元前十四世紀至公元前十一世紀)鑄品,原器2023年3月出土於河南安陽侯家莊武官村。此鼎形制雄偉,重達 832.84公斤,高133釐米、口長110釐米、口寬79釐米,是迄今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器。
司母戊鼎初為鄉人私自挖掘,出土後因過大過重不易搬遷,私掘者又將其重新掩埋。司母戊鼎在2023年6月重新出土。新中國成立後,於2023年入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鼎身呈長方形,口沿很厚,輪廓方直,顯現出不可動搖的氣勢。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是無紋飾的長方形素面外,其餘各處皆有紋飾。在細密的雲雷紋之上,各部分主紋飾各具形態。
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圍以饕餮作為主要紋飾,四面交接處,則飾以扉稜,扉稜之上為牛首,下為饕餮。鼎耳外廓有兩隻猛虎,虎口相對,中含人頭。耳側以魚紋為飾。
四隻鼎足的紋飾也匠心獨具,在三道弦紋之上各施以獸面。據考證,司母戊鼎應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紋飾、工藝均達到極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銅文化頂峰時期的代表作。
司母戊鼎的提手文飾同樣精美。兩隻龍虎張開巨口,含著一個人頭,後世演變成「二龍戲珠」的吉祥圖案。一般認為,這種藝術表現的是大自然和神的威懾力。
現在卻有人推測,那個人是主持占卜的貞人,他主動將頭伸入龍虎口中,目的是炫耀自己的膽量和法力,使民眾臣服於自己的各種命令,完全是可能的:當時的貞人出場時都牽著兩頭猛獸,在青銅器和甲骨文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圖案。
此鼎器形龐大渾厚,其腹部鑄有「司母戊」3字;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所鑄。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為整體鑄成,鼎耳是在鼎身鑄好後再裝範澆鑄的。鑄造這樣高大的銅器,所需金屬料當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須有較大的熔爐。
經測定,司母戊鼎含銅84.77%,錫11.64%,鉛2.
79%,其他0.8%。與古文獻記載制鼎的銅錫比例基本相符。
司母戊鼎充分顯示出商代青銅鑄造業的生產規模和技術水平。
司母戊鼎的發現
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司母戊鼎是2023年3月在河南安陽武官村北的農田中,被當地農民吳希增探尋到的。
自從安陽小屯村發現甲骨文之後,質樸的當地農民逐漸意識到殷墟文物的價值,於是積極參加了探尋文物的活動。
2023年3月的一天上午,吳希增在吳培文的田地上用探杆探找文物,當探杆鑽到地下十多米深的時候,觸及到一個硬物,吳希增將探杆取上來二看,發現堅硬的探頭捲了刃,上面還留有綠色的銅鏽,他意識到探到寶物了。按當地規定,探寶不分地界,但探出寶來,寶物所在地的主人要分得寶物售款的一半。吳希增和吳堵文商定之後,當晚便破土挖寶了。
挖掘工作是祕密進行的,到半夜時分,挖下約10米深,寶物被發現了,先挖到的是器物的柱足,接著整個器物顯露出來。當時,大方鼎的口朝東北,柱足朝西南,橫斜在泥土裡,大如馬槽,但只有一個鼎耳,另一個鼎耳不知去向,人們在泥土中找了很長時間也沒找到。估計,它在埋人地下之前,便被擊斷失落了。
第二天夜裡,吳希增組織了四十多人往上提,他們在洞口上搭了一個架子,用兩條粗約五釐米的麻繩,一條拴住鼎耳,一條拴住柱足,一部分人在上面用力拉,一部分人在洞下用槓桿撬起一頭並將土填入底部,然後再撬另一頭,再用土填起來,用這種辦法一點一點地往上抬,當提到六七米時,粗實的繩子突然斷裂了。此時,天將放亮,為防別人發現,又將洞口堵了起來。到了第三天夜裡,終於將這個特大方鼎弄出了地面。
去向方鼎的出土始終是在極為祕密的情況下進行的,但是訊息還是洩露了出去。不久,駐安陽飛機場的日軍警備隊長黑田榮次前來"參觀",後北平古董商蕭寅卿也來祕密造訪,並表示願出20萬銀元購買,但要求村民將鼎砸成四至十塊, 以便分批裝箱運走。村民受20萬銀元**,真的開始肢解方鼎,先是用鋼鋸條鋸,但由於方鼎的硬度高,沒鋸動,又改用鐵錘砸,最後砸掉了鼎耳,使方鼎受到嚴重破壞。
後來,村民認為把方鼎破壞了太可惜,還怕萬一蕭寅卿不要,不完整的方鼎會很難出手,於是村民停止肢解,又將方鼎埋入地下儲存了起來
後來,訊息傳到日偽憲兵隊耳中,憲兵隊多次前來搜尋。村民為了防止寶物被日本人搶去,便採取了迷惑敵人的辦法將方鼎轉移到較遠的地方埋藏起來,而在原來埋藏方鼎的地方,埋人了別的出土文物。日本憲兵找到這一埋藏地點,將這批文物搶劫而去,而方鼎得以儲存下來。
(砸下的鼎耳亦因為歲月而丟失)。2023年6月被重新掘出,原物先存於縣**處。同年十月底,為慶祝國民**主席蔣介石60壽辰,駐軍用專車把它運抵南京作壽禮,蔣指示撥交**博物院籌備處儲存。
2023年夏,該鼎在南京首次公開展出,蔣親臨參觀並在鼎前留影。而國民**終究因重量問題沒有把其運往臺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該鼎存於南京博物院,2023年轉交中國歷史博物館至今。方鼎那失去的一隻鼎耳一直沒有找到,專家們仿照鼎上另一隻鼎耳將它補鑄上去,算是完整了。
相關事件
2023年,南京博物院技術部申報「泥範鑄作司母戊鼎工藝研究」課題,並在2023年7月用仿古代的泥範鑄作工藝初步鑄成原大司母戊鼎。
為籌備殷墟申請聯合國「世遺」評估行動,中國歷史博物館曾在2023年9月下旬把在北京祕藏的原鼎運回安陽殷墟博物館一同展覽近四個月。殷墟在2023年7月13日正式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後,當年把原鼎收藏免被日軍搜掠的42位村民之一的吳培文被增補為安陽市政協委員。
國之象徵
禮樂重器
提起鼎,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政權和社稷,鼎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的一種象徵,具有極其崇高的意義。
鼎盛行於商周時期,延續到漢代。在奴隸制鼎盛時代,被用作「別上下,明貴賤」,是一種標明身份等級的重要禮器。(文獻記載:
「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又載「鑄九鼎,像九州」。)(又有成語「一言九鼎、問鼎中原、三足鼎立」)
相當於鍋
鼎的常見器形為圓腹、兩耳、三足、呈盆、盂狀,也有少量呈鬥狀的四足方鼎。一般都較厚重。
人們在尊崇鼎的價值的時候,常常忘記了它本來的用途,其實它是一件炊器,多用於祭祀或典禮時盛煮魚豬牛羊肉等食物,相當於現在的鍋。
祭祀母親
司母戊鼎因其腹內壁上有銘文「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王祭祀其母(名戊)的紀念器物。
傳奇經歷
司母戊鼎是迄今出土的所有鼎中最大最重的,它還有一段傳奇的經歷。2023年3月,這隻鼎出土於河南安陽侯家莊武官村吳玉瑤家的農田中,因鼎太重太大,移動困難,人們便想鋸斷大鼎,然後運出,但僅鋸一足,便鋸不斷,於是悄悄地把鼎埋起來。後來訊息走漏,日本人來搜尋未成,便出價70萬圓偽幣收購,當地人們巧妙地送出另外一鼎,算將此鼎留下。
抗戰勝利後,2023年6月,大鼎重新掘出,但已失去一耳(後來補上),先存放於安陽縣**。同年十月底,當時國民**主席蔣介石60壽辰,當地駐軍將大鼎作為壽禮,用專車運抵南京,蔣介石指示撥交**博物院籌備處儲存,值2023年夏,該鼎首次公開展出,蔣介石親臨參觀並在鼎前留影,可見受重視程度之高。後來,國民黨**曾想將此鼎運往臺灣,終因過於困難,才打消了這一念頭,建國後,此鼎存於南京博物院,2023年撥交中國歷史博物館,現已成為鎮館之寶。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著名文物的詳細資料:
1、曾侯乙編鐘
戰國早期文物,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2023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出土。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
它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效能,改寫了世界**史,被中外專家、學者稱之為「稀世珍寶」。
編鐘是中國漢族古代大型打擊樂器,興起於西周,盛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中國是製造和使用樂鍾最早的國家。它用青銅鑄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鍾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鐘,能發出不同的樂音,因為每個鐘的音調不同,按照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
引在木架上懸掛一組音調高低不同的銅鐘,由古代侍女用小木槌敲打奏樂。
2、金縷玉衣
中國漢代文物,玉衣也稱"玉匣"、"玉柙",是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皇帝和高階貴族死後穿用的殮服,外觀與人體形狀相同。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級的象徵,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線縷結,稱為"金縷玉衣",其他貴族則使用銀線、銅線編造,稱為"銀縷玉衣"、"銅縷玉衣"。
金縷玉衣是漢代規格最高的喪葬殮服,大致出現在西漢文景時期。據《西京雜誌》記載,漢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鎧甲,用金絲連線。這種玉匣就是人們日常說的金縷玉衣。
當時人們十分迷信玉能夠保持屍骨不朽, 更把玉作為一種高貴的禮器和身份的象徵。
3、後母戊大方鼎
後母戊鼎(一稱司母戊鼎),全稱為後母戊大方鼎。原器2023年3月在河南安陽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時期青銅文化的代表作,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後母戊鼎因鼎腹內壁上鑄有「後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長方形,口長112釐米、口寬79.2釐米,壁厚6釐米,連耳高133釐米,重達832.84公斤。
鼎身雷紋為地,四周浮雕刻出盤龍及饕餮紋樣,反映了中國青銅鑄造的超高工藝和藝術水平。
後母戊鼎初為鄉人私掘,因體量過大,為防日軍搶走後無法辨認,砸去一隻鼎耳,將其重新掩埋。2023年6月重新出土,存於南京**博物院。2023年銅鼎從南京調往北京,存於新建成的中國歷史博物館至今。
經研究考證,鼎腹內壁銘文「後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婦妌的廟號。後母戊鼎是用陶範法鑄造而成的,在商後期鑄造後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要在大約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經測定,鼎含銅84.77%、錫11.
64%、鉛2.79%,與古文獻記載制鼎的銅錫比例基本相符。
後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現為國家一級文物,2023年列入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名單。
4、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劍,春秋晚期越國青銅器,出土於湖北江陵馬山5號楚墓出土。因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而千年不鏽。經無損科學檢測,其主要合金成分為銅、錫、鉛、鐵、硫等。
花紋處含硫高,因硫化銅可防鏽。
劍通高55.7釐米,寬4.6釐米,柄長8.4釐米,重875克,極其鋒利。刻有「鉞王鳩淺,自乍用鐱」八字。
5、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又稱「傳國璽」、「傳國寶」,為中國曆代皇帝相傳之印璽,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鐫刻。
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此後,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
由此便促使欲謀大寶之輩你爭我奪,致使該傳國玉璽屢易其主,輾轉於神州赤縣凡2000餘年,忽隱忽現,終於銷聲匿跡,至今杳無蹤影,令人扼腕嘆息。
6、兵馬俑
兵馬俑即秦始皇兵馬俑,亦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公里處的兵馬俑坑內。
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古代實行人殉,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奴隸主死後奴隸要作為殉葬品為奴隸主陪葬。兵馬俑即製成兵馬(戰車、戰馬、士兵)形狀的殉葬品。
2023年3月,兵馬俑被發現;2023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先後已有200多位國家領導人蔘觀訪問,成為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
遷安的歷史背景如何,元代的歷史背景是怎樣的?
歷史源遠流長,旅遊前景廣闊。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 4.2 5萬年前 遷安境內灤河沿岸 爪村一帶就有人類居住。古代 堯時,全國劃分為 十州 冀州分為冀 幽兩州,今遷安屬幽州 為幽州地,商朝時為有名的孤竹國,春秋時為山戎令支國,秦朝時為離支縣,西漢時改為令支縣,遼時取名安喜縣 遼國把從定州安喜縣 今河北定...
雷鋒歷史背景是什麼,越王井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20世紀60年代初,中國處於糧食緊缺 棉花減產的年代,雪上加霜的是蘇聯又撤走了在中國的專家。中國內憂外患。雷鋒 1940年12月18日 1962年8月15日 原名雷正興,出生於湖南長沙。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 共產主義戰士。1954年加入中國少年先鋒隊,196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
秦始皇兵馬俑的歷史背景,兵馬俑的歷史背景
位粉絲世界第八大奇蹟 1974年,秦始皇陵兵馬俑坑的發現震驚世界 這一建在公元 前3世紀的地下雕塑群以恢弘磅礴的氣勢,威武嚴整的軍陣,形態逼真的陶俑向人們展示出古代東方文化的燦爛輝煌,無論建造年代 建築規模與藝術效果無不堪與 世界七大奇蹟 媲美 於是,世界第八大奇蹟 之譽不脛而走,成為秦始皇陵兵馬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