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百度使用者
以前看過朱光潛的《詩論》,朱老說過,中國詩歌裡面對文字的偏執程度是強烈的,文人寫詩在文字上總喜歡做些文章,大概有三種,一曰諧,也就是搞笑,二曰隱,也就是啞謎,三曰文字遊戲,也就是形式上和內容上的美感。《詩經》三種都有,對後世文學的影響大概從此三方面綿綿不絕。具體例子就不給樓主舉了。
2樓:史幽探
舉一個例子.詩經中有"夕我往者,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後世的詩詞中有多少以楊柳為意象的作品用不著我舉例了吧!
3樓:匿名使用者
當中景物描寫對人物起烘托作用,如「君子于役」「蒹葭」等。在表現技巧上運用了賦、比、興幾種手法,準確、優美、富於形象性的語言加上根據漢語音韻配合的特點,運用了雙聲、疊韻、疊字的詞語來描慕細緻曲折的感情和自然景象的特徵。其句法的四言(也有
二、三、
五、六、
七、八言〕為主,同時啟發了後來的漢賦、樂府、唐詩、宋詞、元曲等的文學形式的出現。
《詩經》中「桑」的意象
4樓:116貝貝愛
在中國古代"桑"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而在文學作品中桑意象頻頻出現。作為中國文學史的開端,《詩經》中所寫的桑不僅是自然意義上的植物,更是一種原型性的審美象徵意象。這一意象的產生與先民對桑的生殖崇拜觀念、古代社會的祭祀習俗及風俗習慣等有關,蘊涵著極為豐富的文化意蘊。
內容簡介:
《詩經》就整體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間中國社會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創業的頌歌,祭祀神鬼的樂章;也有貴族之間的宴飲交往,勞逸不均的怨憤;更有反映勞動、打獵、以及大量戀愛、婚姻、社會習俗方面的動人篇章。
《風》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詩經》中的精華部分有對愛情、勞動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懷故土、思徵人及反壓迫、反欺凌的怨嘆與憤怒,常用復沓的手法來反覆詠歎,一首詩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幾個字不同,表現了民歌的特色。
《雅》分《大雅》、《小雅》,多為貴族祭祀之詩歌,祈豐年、頌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貴族文人,但對現實政治有所不滿,除了宴會樂歌、祭祀樂歌和史詩而外,也寫出了一些反映人民願望的諷刺詩。《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詩經》出自周朝·尹吉甫編撰
寫作背景:
周代的祖居之地周原宜於農業,「大雅」中的《生民》、《公劉》、《綿綿瓜瓞》等詩篇都表明周是依靠農業而興盛,農業的發展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周族在武王伐紂之後成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隸私有與貴族領主的統治成為這一歷史時期的社會政治特徵。
西周取代殷商,除了商紂暴虐無道,主要與其實行奴隸制經濟制度有關。西周建立以後,為緩和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的尖銳矛盾,緩和階級鬥爭,變奴隸制為農奴制。
正如王國維在《殷商制度論》中所言:「中國政治與文化之變革,莫劇於殷周之際……殷周間的三大變革,自其表而言之,不過一家一姓之興亡,與都邑之轉移。自其裡言之,則舊制度廢而新制度興,舊文化廢而新文化興……」
西周較之殷商,由於經濟制度的巨大變革,促使社會在精神文明方面產生飛躍性的進步,作為文學代表的《詩經》出現是時代進步的必然產物,而它反過來又促進了社會的文明進步。
作者簡介:
尹吉甫(前852—前775),春秋時期庸國人,黃帝之後伯儵族裔,尹國的國君,字吉父,一作吉甫,兮氏,名甲,金文作兮甲、兮伯吉甫。尹吉甫本姓姞,因被封為尹,所以又稱尹吉甫,尹吉甫仕於西周,征戰于山西平遙、河北滄州南皮等地。
尹吉甫不僅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的採風者、編纂者,也是尹姓族、吉姓族人共同的太始祖,尹吉甫是周宣王時的太師,西周時期著名的賢相,輔助周宣王中興周朝,因為是流傳後世的《詩經》的總編篡者,所以又被尊稱為中華詩祖。
尹吉甫奉周宣王命與南仲出征獫狁,獲大勝,反擊到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附近。後又發兵南征,對南淮夷徵取貢物,深受周王室的倚重。遺物有「兮甲盤」,曾有子伯奇、尹伯封。
尹吉甫晚年任周幽王佐命之臣,最終因歲數過高,無疾而終。
請誰回答我詩經中」秋水」的意象在詩篇中的作用是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蒹葭》秋水
意象在詩篇中的作用是什麼?
分析此詩的意境: 秋水把詩人熱切的所思,推向永遠的那一方,使道阻且長的艱難追求,成為可望而不可及的徒勞,惆悵的企慕境界由此而生,水,對這一境界的形成至關重要,它既是現實的隔絕之物,也可能是表達著某種人世約束的象徵,正是這清澈而略帶寒意的秋水為我們營造了一個美麗的,可望不可及的夢一樣的境界。風格上詩篇玲瓏剔透,素淨明爽,蒼蒼的蒹葭,湛湛的秋水,瑩瑩霜露,與悵悵的思者,飄忽的伊人,構成一種清靈明潔之境。
強化了詩篇的企慕,增加了詩歌的惆悵。
關於「秋水」,膾炙人口的句子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秋水清澈,看後讓人心曠神怡,因此古人又用「秋水」比喻「清澈的眼波」。
李賀《唐兒歌》「一雙瞳仁剪秋水。」後來便有了「望穿秋水」的典故。
「秋水」這個意境挺好,我也很喜歡用她:
6樓:匿名使用者
」、「平沙」、「黃塵」、「蓬蒿」等意象,寫出了悽清、憂傷的意境。 ③詩中「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蟋蟀的意象是什麼?
7樓:愛吃脖子
將歷代的有關蟋蟀意象的作品總結起來,可以大致歸納為對生命的吟詠、對秋天的悲嘆,對故國故鄉之思,以及對親人友 人的相思離愁之情。
在這些作品中,蟋蟀的鳴叫不可缺少,這種秋蟲的略微淒涼的鳴叫,正好可以引起文人的共鳴,蟋蟀意象的產生以及發展都是從自然到精神層面的過程,從《詩經》到唐詩再到宋詞,蟋蚌意象的涵義也越來越豐富。
夜吟的蟋蟀,吟唱出了許多文人的心聲,蟋蟀意象對後世的文學與文化影響甚遠。在其流變過程中,它的文化內涵往往偏重為文化心理,而更趨豐富化,定型化。
擴充套件資料
漢初成書的《爾雅》,把蟋蟀釋解為螢,亦寫作蛋,音瓊。蛋,是指蝗蟲一一類的昆蟲。蟋蟀似蝗蟲但比蝗蟲小,漢魏人又細分之,稱蟋蟀為吟蛋,即善於吟叫的小蝗蟲。
魏晉時代,則常稱蟋蟀為促織,亦稱之為趨織。其音皆與今俗稱之名蛐蛐兒相近。
蟋蟀在先民的視野中,是作為「物候」而凸顯的。年復一年,蟋蟀逢秋而鳴,不差毫釐,所謂「鳴不失時,信也」。
民諺中有「促織鳴,懶婦驚」的說法,說的是雖然天氣似乎依然很熱,但是蟋蟀鳴叫了,表明秋天已經來臨,再不抓緊紡織,一家人就要挨凍,因為冷空氣已經在路上了,再有個把月,天地肅殺,露化為霜,草木凋零,冬天就要來了。
蟋蟀最初只是作為一種不依賴於 人的存在而存在的客觀事物,但後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創造而變成一種藝術形象, 這就產生了蟋蚌意象。
8樓:李氏上港邊
作者體驗不同,導致的意義不盡相同。
所以蟋蟀這一物象不像柳、亭、橋那樣有特定的含義。但在古詩文中的出現還是較多的,《詩經》作品《七月》中就有「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句子。
蟋蟀,多形容辛勤勞作,所以又被稱為「促織」,得其叫聲類似織布時勞作聲。當然,還可以表現農忙時的情景,這一意義是來自於《詩經》的。
此外,唐人羅隱甚至以蟋蟀為題寫詩。羅將蟋蟀與蠅、蚊、蟬等蟲子對比,說明蟋蟀不像蚊子那樣「食人肌肉」,也不比蒼蠅「黑白偷安」。蟋蟀獨有的長鬚,不時的噓噓鳴叫,如泣如歌,訴說著愁苦。
這是後人對蟋蟀物象作出的新的體驗。上面那位提說的姜夔《齊天樂》,是宋代作品,就把這一意義更加延伸拓展了,也更加成熟。
9樓:匿名使用者
蟋蟀的意象:
蟋蟀作為被吟詠的物件,最早見於《詩經·豳風·七月》。它對蟋蟀的活動規律觀察得相當細緻:「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那時古人已經覺得蟋蟀的鳴聲同織機的聲音相仿,時令又屆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紡織,準備冬衣以至懷念徵人等聯絡了起來。蟋蟀被直接喚為「促織」,在古詩十九首中就出現過:「明月皎皎光,促織鳴東壁。
」姜夔《齊天樂》:「哀音似訴,正思婦無眠,起尋機杼。曲曲屏山,夜涼獨自甚情緒。
」寫出了一位緬懷遠人的女性聞蟋蟀聲後的惆悵。
10樓:匿名使用者
ya ya su艱苦撒瞭解收錄機歷史哀憐盔甲哦愛哦啊哦愛
詩經 氓中的意象和典故的解釋和分析
11樓:匿名使用者
開頭一、二章,《詩集傳》雲:「賦也。」具體描寫男子向女主人公求婚以至結婚的過程。
那是在一次集市上,一個男子以買絲為名,向女主人公吐露愛情,一會兒嬉皮笑臉,一會兒又發脾氣,可謂軟硬兼施。可是這位單純的女子看不透他的本質,說是必須有人來說媒,最後將婚期訂在秋天。從此以後,女子朝思暮想,「乘彼垝垣,以望復關」,望不到男子所住的復關,便淚流不止;既見覆關,就像見到所戀之人,不禁眉開眼笑。
她還打卦占卜,**婚事的吉凶。及至男方派車前來迎娶,她就帶著全部的財物,嫁了過去。這兩章敘事真切,歷歷可見,而詩人作為一個純情少女的自我形象,也刻畫得栩栩如生。
方玉潤評這一段雲:「不見則憂,既見則喜,夫情之所不容已者,女殆痴於情者耳。」(《詩經原始》)一個「痴」字。
點出了此女鍾情之深。
朱熹《詩集傳》謂第三章「比而興也」,第四章「興也」,也就是說這兩章以抒情為主,詩中皆以桑樹起興,從詩人的年輕貌美寫到體衰色減,同時揭示了男子對她從熱愛到厭棄的經過。「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以桑葉之潤澤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顏亮麗。「桑之落矣,其黃而隕」,以桑葉的枯黃飄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棄。
「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則以「戒鳩無食桑葚以興下句戒女無與士耽也」(《詩集傳》)。桑葚是甜的,鳩多食則易致醉;愛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戀則易上當受騙。男人沉溺於愛情猶可解脫。
女子一旦墮入愛河,則無法掙離。這是多麼沉痛的語言!從桑葉青青到桑葉黃落,不僅顯示了女子年齡的由盛到衰,而且暗示了時光的推移。
「自我徂爾,三歲食貧」,一般以為女子嫁過去三年,但另有一種解釋:「三歲,多年。按『三』是虛數,言其多,不是實指三年。
」(程俊英《詩經譯註》)實際上是說女子嫁過去好幾年,夫妻關係漸漸不和,終至破裂。女子不得已又坐著車子,渡過淇水,回到孃家。她反覆考慮,自己並無一點差錯,而是那個男子「二三其德」。
在這裡女子以反省的口氣回顧了婚後的生活,找尋被遺棄的原因,結果得到了一條教訓:在以男子為中心的社會裡,只有痴心女子負心漢。
詩之五章用賦的手法敘述被棄前後的處境,前六句承上章「自我徂爾,三歲食貧」,補敘多年為婦的苦楚,她起早睡晚,辛勤勞作,一旦日子好過一些,丈夫便變得暴戾殘酷。這個「暴」字可使人想像到丈夫的猙獰面目,以及女主人公**待的情景。後四句寫她回到孃家以後受到兄弟們的冷笑。
《詩集傳》釋此段雲:「蓋淫奔從人,不為兄弟所齒,故其見棄而歸,亦不為兄弟所恤,理固有必然者,亦何所歸咎哉,但自痛悼而已。」說女主人公「淫奔」,固不足取;但其他的話可以幫助讀者理解她當時所受到的精神壓力和由此而產生的內心矛盾。
第六章賦兼比興,在抒情中敘事,當初他們相戀時,有說有笑;男子則「信誓旦旦」,表示白頭偕老。可是他還未老時就產生怨恨,而且無法挽回。這裡用了兩個比喻:
浩浩湯湯的淇水,總有堤岸;廣闊連綿的沼澤,也有邊際。言外之意是:我的痛苦為什麼竟沒有到頭的時候?
《詩集傳》指出「此則興也」,其實它是比中有興。詩人運用這兩個比喻,強烈地抒發了一腔怨憤,訴說了棄婦無邊無際的痛苦。為了擺脫這些痛苦,她下決心與那男子割斷感情上的聯絡: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從此後不再希望他回心轉意,算了,算了。然而她果真能做到嗎?
方玉潤認為:「雖然口縱言已,心豈能忘?」(《詩經原始》)是的,從這女子一貫鍾情的性格來看,她對男子不可能在感情上一刀兩斷,這就是今天常說的悲劇性格。
《國風·衛風·氓》出自《詩經》。為先秦時代衛國華夏族民歌。共6章,每章10句。
這是一首棄婦自訴婚姻悲劇的長詩。詩中的女主人公以無比沉痛的口氣,回憶了戀愛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後被丈夫虐待和遺棄的痛苦。全詩六章,第一章,追敘自己由初戀而定的婚;第二章,敘述自己陷入情網,衝破了媒妁之言的桎梏而與氓結婚;第三章,她對一群年青貌美的天真少女,現身說法地規勸她們不要沉醉於愛情,並指出男女不平等的現象;第四章,對氓的負心表示怨恨,她指出,這不是女人的差錯,而是氓的反覆無常;第五章,接著追敘,敘述她婚後的操勞、**和兄弟的譏笑而自傷不幸;第六章,敘述幼年彼此的友愛和今日的乖離,斥責氓的虛偽和欺騙,堅決表示和氓在感情上一刀兩斷。
此詩通過棄婦的自述,表達了她悔恨的心情與決絕的態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會婦女在戀愛婚姻問題上倍受壓迫和摧殘的情況。《詩經》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對後代詩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成為古典文學現實主義傳統的源頭。
求古詩詞中各種意象代表的情感,什麼是意象,詩歌中常見意象以及所表達的情感
折柳 柳代表送別依依不捨 建議你去看傅道彬的 晚唐鐘聲 這本書專門論述這些意象。折柳不是意象,是一種風俗。一個動作算意象麼?開玩笑了吧?什麼是意象,詩歌中常見意象以及所表達的情感 古詩中常見的意象有哪些 高山 奔流 雄關 滄海,大江 長風 落日 小橋 流水 殘陽 浮雲 杜鵑 落花等等 古詩詞中幾個常...
面板對金屬過敏怎麼辦?尤其是鐵的
病情分析 金屬過敏,只要 一接觸到金屬,十分鐘後接觸金屬的 就會先紅腫後潰爛,戴任何金屬鏡架的眼鏡,絕對是過敏兩條,穿金屬扣的牛仔褲,金屬的皮帶頭接觸到 肚子上必然會出現大片的紅腫,而且癢得厲害 意見建議 特別要注意在夏季戴首飾時,要勤洗手臉,勤擦汗.睡前最好把首飾取下,以保持佩戴區域性的 清潔衛生...
茶對腸道菌群的作用,尤其是有益菌
茶為什麼那麼好 就是因為有茶多酚 你去上網上看看吧 很多有益處的地方 腸道有益菌是什麼?腸道有益菌有什麼作用 腸道內的益生菌有哪些?都有什麼作用?怎樣看待腸道菌群?對我們的身體有好處還是壞處?腸道菌群就是幫助人體維持健康的一項很重要的東西,它不僅可以預防疾病還可以調節血糖,另外還能夠促進免疫系統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