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儒家思
想對當今教育制度的影響
執筆人:湯莉 成員:盛曉春 陳玉利 徐璟
內容摘要: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維護封建君主**的理論基礎。雖然
維持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早已土崩瓦解,但 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對當今社會仍有借鑑意
義。本文從大一學生的角度**儒家思想對中國教育制度的影響。
關鍵字:儒家思想 教育制度 現實意義
一、儒家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①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創始人,他提出「仁」、 「 有教無類」、 「 教學相長」、「 因材施教」, 他主
張「禮」, 這是其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②孔子主張「仁政」, 並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主張「政在得民」, 寬刑薄稅。
③董仲舒進一步發張,提出「天人感應」、「 君權神授」的新儒學。
④宋時,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理學。朱熹是理學的集大成者。
⑤明中葉起,具有近代色彩的民主教育思想產生,在一定程度上標誌著儒家思想走向落沒。
二、儒家的「有教無類」與「教育公平」
所謂「有教無類」, 就是不分貴賤貧富和種族,人人都可以入學教育。「 有教無類」的提
出,順應了歷史發展潮流的進步,打破了貴賤貧富和種族的界限,打破了貴族對學校教育的
壟斷,滿足了平民入學的願望,適應了社會的發展
當今社會的教育公平可以分為兩種:一 是教育機會公平。它 的一個極端是教育機會均等,
但在現有條件下,由於教育資源的稀缺性,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誰能享受這些教育資源
要有相應的選擇機制。選擇標準是什麼?是經濟實力還是考試成績?另一個是在教育過程
中,受教育者均能得到充分、全面、和諧的發展。雖然必定存在發展的差異,但是不應該存
在由學生家庭背景、性別、種族和學校條件、教師態度等外部原因引起的個體差異。
當今社會的教育不公平現象,從表面看,主要集中反映在某些點上。例如農村初中生輟
學、中 學階段的擇校、不 同省市高考分數線的差異、城 市打工者子女入學及某些教育腐敗等。
這些問題是顯性的,反應的是弱勢群體受教育機會不公平問題。總的說來,我國教育不公平
主要表現為城鄉差異,地域差異和階層差異明顯。
教育是一種公共資源,如 果分配不公平將會造成**形象和作用的扭曲,觸及社會公正
的底線。教育的不公平會使現有社會的不公平加劇並使其範圍擴大,不公平的教育將大規模
的再生產社會的不公平,因此,教育不公平既是社會經濟,政治等方面的不公平的反映,又
不同於社會其他領域的不公平,會損害公眾對社會發展的預期,更容易使社會心理失衡。
這樣的教育現狀又得不到引起我們的重視,教育制度的改革刻不容緩,首先要把握好的
便是奇偶礙於機會的不公平與效率的關係。
教育的公平與效率是並重,互相堅兼顧的。效率是改善社會的公平狀況的物質保證,公平又
是提高經濟效益的社會保證。社會應適當擴大教育機會,增加教育投資總量,把有限的教育
資源儘可能運用到多數人身上。
孔子提出的「有教無類」, 在當今這樣一個教育資源有限社會中,仍存在實施的困難性,
但其思想中的平等觀念,對我們改革教育制度仍具有重大的借鑑意義。追求教育的高質量和
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是現代改革的時代特徵。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下,使大多數人接受教育是
社會應為之追求的方向。
三、儒家思想「因材施教」與「教育」的零部件標準化
受教育在家庭背景、性別、民族和性格等因素存在差異。教育本應以學生實際出發,既
要提出統一要求,又要照顧個別差異,把集體教學和個別知道結合起來,使每一個學生的才
能都得到充分發揮。但在高考這無形指揮棒的指揮棒的指導下,教育越來越來侵襲哪個於單
一花,忽視學生的個性差異,運用類似「零部件標準化」的手段將學生培養成善於高考的模
子。這樣的教育方式直接導致了「高分低能,理化知識強 ,事件經驗缺乏」的學生。
在當今這樣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我 們更需要的是多方位的複合型人才。承認學生間的個
別差異,並瞭解學生的特點,「 因材施教」才是扭轉局面的關鍵。
①深入瞭解學生,從 學生實際出發進行教學。教 師要深入調查瞭解學生,努 力做到知才、
識才。根據學生智力水平的高低,進行不同指導。「 中人之上,可以悟之也;中人之下,
不可以悟之也」。
②善於把集體教學和個別指導結合起來。教 師在面向全班的集體教學時,將教學的深度
與廣度著眼於大多數學生的平均水平,同時也兼顧個別學生,全面提高教學水平。
③正確對待個別差異,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客觀,不要搞
「一刀切」。 對於某些有特長和愛好的學生,進行積極鼓勵,發展其特殊才能。對於程度差
的學生,更應該循循善誘,不能「拔苗助長」。
四、儒家思想與德育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從政的君子,而成為君子的主要條件是其有道德品質修養,所以
在他的私學教育中,道德教育居首要地位。
然而,在當代的教育制度中,德育似乎變的無足輕重。人們一談到教育所想的只有學問
這一件事。「 知德」的人很少,「 好德」的人也少,能按道德信念去實踐的人更少,整個社會
處於一種缺乏道德的狀態。
青少年學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繼往開來的豬蹄,他們的思想和精神狀態如何,關係到我
國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政治文明的精神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高。因此,必須加
強道德教育。
德育是保證和提高教育質量的的重要條件,是 促進其他各育得以順利實現並獲得好效果
的動力。
當前我國學校德育存在的問題:
①學校德育知識化問題。把德育等同於知識教育,只偏重德育知識的感知、記憶等,不
重視德育的實效。
②學校德育脫離生活問題。學生儘管通過學校德育掌握了大量的德育知識,尤其是理
想化的德育知識,可一但步入現實社會,就變得迷茫和困惑。
③學校德育孤立化問題。目前學校德育明視訊記憶體在於家庭德育與社會德育之外單一進行
的問題。
當前德育的著眼點應在於:
①重視構建教育者的主體性。受教學者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在教師主體性與學生主體性
的相互作用中,學生不斷得到改造、進化和發展,教師不斷得到充實、豐富和提高。
②迴歸現實生活世界。針對德育脫離生活的問題,「 生活化」應該成為德育改革與發展
的價值趨向。德育應堅持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關注。
③促進個體的全面發展。傳統的德育只重視社會共性而忽視受教育者的個性,只要求受
教育者遵紀守法。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才能培養出勇於開拓的新一代。
五、總結
儒家思想中的積極因素至今仍影響著我們生活、學習的各方面。牢牢把握其豐富的精
神內涵,並使之運用到當今教育制度的改革中,可以促進我國教育的發展。
2樓:ya寶
以儒學為主體的中國文化是人類古文化中唯一從未中斷、延續至今的一種文化。它覆蓋面積廣,形成了幅員遼闊、人口繁密的泱泱大國。明中葉以前,中國的經濟、科技、文教的發展水平都居世界前列,在不少方面推動了世界文明的發展。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不靠武力,不靠**政治背景,仍能遠播海外,以偉大的人文精神———人道、仁道、和諧、中庸之道,幅射到周邊國家,形成了廣大的儒教文化圈。這充分說明了孔子思想不僅對中華文明,而且對世界文化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公元一世紀,孔子文化南下越南,東渡日本。早在明朝初年,朝鮮就創設成均館於漢城,祭孔於文廟,促進了文化、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回顧以上文明發展的歷史和孔子學說對東、西方的影響,可以看出,儒學作為中國文化及東方文化的代表,其理論體系和思想內涵的精粹之處,自有超出地域和時代,為世界文明的發展所客觀需要的價值和成份,而值得今天的人類所吸取和發揚光大。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生活在春秋晚期。他是我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仁」是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主張以愛人之心調解與和諧社會人際關係。他以「有教無類」的思想辦學,打破了奴隸社會「學在官府」,只允許貴族壟斷文化教育的局面,使平民的子弟也有受教育的機會。這對推動我國古代文化教育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
孔子思想對世界的影響:
在我國:(列舉具體的歷史事件)
西漢: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尊崇儒家學說,實現了大一統。
唐朝:唐太宗時期的「貞觀之治」,文化上,興科舉,以儒為師,大辦學校。也正因如此,吸引了大批外國留學生來到大唐做官,學習。
例如新羅(古代的朝鮮)的崔致遠(回國後致力於傳播儒家文化)。
明清時期儒家文化更是到達了巔峰時期,轉化為了**主義**集權。隨之開始走下坡路。
現如今在中國人的生活中,傳統的儒家思想只不過是紙上談兵罷了。更多的流入了韓國,日本人的家庭生活中。
對世界:
儒家思想對世界的影響並不是很大,因為它是純粹的東方文化,當然比較適合東方人的生活。在我們周圍有很多國家都受這種思想的影響,其中日本韓國應數典型了。翻閱歷史看看這兩個曾經都屬我國附屬國的兩個極小的國家,如今的發展較之中國豈能用「迅速」來形容?
這不得不令我們13億中國人深思!
當今世界上儒學在哪個國家最具影響力
3樓:connor好
儒學在國外的影響。現在的儒學早已不僅僅是中國的思想文化,而是屬於世界的思想文化。也就是說,孔子不再僅僅是中國的孔子,孔子也是世界的孔子。
孔子是十大思想家之首,已經得到世界的公認。早在公元一到二世紀,孔子思想就走出了國門,首先傳到朝鮮。公元三世紀,朝鮮一個學者叫王仁,他帶著一本《論語》到了日本,從此,日本也有了儒學。
雖然,日本和朝鮮都接受了儒家的學說,但是儒家學說在這兩個國家的發展,有所不同。從朝鮮向韓國發展的儒學,越來越突出的是朱子學,即"程朱理學"裡朱熹的思想。也就是說,在韓國當今社會裡起主導作用的儒家思想,是朱熹的。
而日本的儒學,受孔子思想影響更大,之後就是王陽明,也就是王守仁的思想。陽明學,在日本明治維新時,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使明治維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對朝鮮(包括今天的韓國)、日本來講,其儒學的表現形態,也是不同的。另外,儒學也很早就傳進了越南。有人認為是在秦朝時期。
但在越南,儒學發展的命運比較坎坷,尤其是近代,自從法國佔領越南後,儒學的地位一直比較低。直到南越時期,儒學的地位才稍高一點。最近幾年,有些學者重新提出,應該在東亞設立一個道場來儲存儒家文化。
儒家思想傳入西方,被確認的準確時間為2023年。據北京大學著名學者朱謙之教授的研究,他肯定地說,2023年由義大利人利瑪竇首先將《四書》翻譯成拉丁文,從此西方世界第一次知道了孔子,知道了《論語》,知道了儒家思想。後來法國的伏爾泰、德國的哲學家萊布尼茨都曾系統地研究了《易經》和孔子的思想,而且深受孔子思想的影響。
正是在研究《易經》基礎上,萊布尼茨提出了他的二進位制,這對西方世界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可以說,孔子的思想不僅僅在中國,也不僅僅在東方的日本、韓國和越南,甚至在西方世界,都產生著極大的影響。2023年2月,75位諾貝爾獎得主齊聚巴黎開會,會後發表了一個宣言,最後的一句話寫道: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繼續生存下去,那就必須回到兩千五百年以前的孔子那裡去汲取智慧。
墨子主張的現實意義,墨子的思想在當今世界有什麼意義
墨子經濟思想的現實意義 在墨子的經濟思想中有很多具有現實意義的內容,下面僅選擇其中對當今的社會主義建設具有較明顯的指導意義的部分加以論述。一 兼愛 非攻 的現實意義 兼愛 非攻 的思想在很多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大到國際交往,小到人與人之間。兼愛 非攻 的原則運用到國際交往中,就是要堅持和平共處的...
在當今社會相親還有意義麼孔子的思想在當今社會還有沒有意義?
當然有。曠男怨女還是很多的,笑 在你不瞭解一個人的時候,相親幾乎是最快的辦法。這和自由戀愛不一樣。自由戀愛是一開始就有感情的,所以當有感情之後才發現對方條件不好的情況很多。而相親正好可以避免了這種情況。在不瞭解一個人的時候,我們當然要先看對方是否符合我們的條件,特別是年齡偏大的男女,對方的經濟能力如...
佛教和儒家思想,哪個對世界的影響大
看站在誰的角度上來說。中國人當然是希望儒家思想對世界的貢獻多一些,但是請不要忘了,佛教是世界性的宗教,無論對於中國還是其他國家,其在建築 哲學 文學方面的影響都是很大的。後代的儒家也不是沒有受到他的影響,只是儒學家門不願承認這一點罷了。阿彌陀佛!如果要按影響而言,佛教對世界的影響更深遠些,而儒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