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文以立仁
時孫權嘗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鹹莫能出其理。衝曰:「置象於船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複稱他物,則象重可知也」
太祖欲知其斤重——曹操想要知道這象的重量。其:代詞,指大象。
鹹莫能出其理——都沒有人能拿出他自己的辦法來。其:代詞,指群下的那些人。
而刻其水痕所至——而在船吃水的那個位置刻記號。其:代詞,指船幫上水淹的印跡。
2樓:中國爾爾
太祖欲知其斤重,這個其是指示代詞,指代巨象,可以翻譯為它的;鹹莫能出其理,這個其的意思是稱象的。
【原文】
曹衝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鹹莫能出其理。衝曰:
「置象於船上,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複稱他物,則象重可知也。
」太祖大悅,即施行焉。
【註釋】
智:智慧
若:相比
欲:想要
意:意識
及:達到
致:送到
太祖:曹操,即曹衝之父
訪:詢問
群下:手下群臣
理:辦法;道理
校:通「較」,比較
物:物品
悅:高興,開心
施行焉:按這辦法做了
嘗:曾經。
鹹:全,都
置:安放。
焉:於,對它
【翻譯】
曹操的兒子曹衝到五六歲的時候,知識和判斷能力意識所達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孫權曾經送來過一頭巨象,曹操想要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他的下屬,都沒法想出稱象的辦法。曹衝說:
「把象安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它東西,(稱一下這些東西),那麼比較就能知道結果了。」曹操聽了很高興,馬上照這個辦法做了。
3樓:聚寶盆門衛
太祖欲知其斤重: 這個其是指大象。
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 這個其是指船舷。
曹操稱象古文中智意所及中的及是什麼意思
4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是:衝少聰察,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之智.
「及」就是達到的意思.
智意所及,有若**之智:知識和意識都達到了成年人的水平.
曹衝稱象文言文每個字的意思
5樓:嘿哈哈哈
曹衝長到五六歲的時候,知識和判斷能力所達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如一個成年人).有一次,孫權送來了一頭巨象,曹操想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屬下,都不能說出稱象的辦法.曹衝說:
「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他東西(當水面也達到記號的時候),稱一下這些東西,那麼比較下(東西的總質量差不多等於大象的質量)就能知道了.」曹操聽了很高興,馬上照這個辦法做了
6樓:匿名使用者
《曹衝稱象》原文:時孫權嘗致大象。 這裡的「致」是送到、送來的意思。全句翻譯:有一次吳國孫權曾經(向朝廷進貢)送來一隻大象。
曹衝稱象古文中的致是什麼意思
7樓:匿名使用者
《曹衝稱象》原文:時孫權嘗致大象。 這裡的「致」是送到、送來的意思。全句翻譯:有一次吳國孫權曾經(向朝廷進貢)送來一隻大象。
8樓:蒼霄凝月
把那句話打出來啊,不同時候意思不一樣
9樓:亓
致:送(時孫權曾致大象)
10樓:匿名使用者
孫權曾至大象:至是送來的意思
文言文《曹衝稱象》中的朗讀節奏是怎樣體現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朗讀節奏:
2、出處:《三國志》
4、翻譯:曹操的兒子曹衝到五六歲的時候,知識和判斷能力意識所達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孫權曾經送來過一頭巨象,曹操想要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他的下屬,都沒法想出稱象的辦法。
曹衝說:「把象安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它東西,稱一下這些東西,那麼比較就能知道結果了。」曹操聽了很高興,馬上照這個辦法做了。
4、曹衝稱象的原理:
曹衝可能還不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但是他從生活中總結出了浮力定律的應用。大象的體重很大,找不到可以直接稱出大象體重的秤,因此曹衝運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巧妙地測出了大象的質量。他先把大象放到船上,在船身水面的位置做個記號;然後,把大象趕下來,換上石頭放到船上,等到水面到達剛才的記號時,就稱一下所有石頭的質量,這就是大象的質量。
因為根據浮力定律,船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則排出水的質量就正好等於船的總質量;裝大象和裝石頭兩次水位一樣,則排出水的體積一樣,船本身的質量又不變,那麼大象和石頭的質量就一樣了。
12樓:匿名使用者
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翻譯一下《稱象》(全文翻譯)
13樓:末你要
《稱象》翻譯:
曹衝長到五六歲的時候,知識和判斷能力所達到的程度,完全可以比得上**。有一次,孫權送來了一頭巨象,太祖想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屬下,屬下們都不能說出稱象的辦法。
曹衝說:「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然後再讓船裝載其他東西當水面也達到記號的時候,稱一下這些東西,那麼比較下東西的總質量差不多等於大象的質量就能知道了。」太祖聽了很高興,馬上照這個辦法作了。
《稱象》原文: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輕重,不能稱。操之幼子名衝,告曹曰:「置象於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將他物積載船中,使水及原痕。複稱其他物,則象重刻知矣。
此文章出自《三國志》,為東漢陳壽所作。
14樓:雨中漫步
譯:曹操得到一頭巨象,想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屬下,都不能說出其中的辦法。曹操有個小兒子叫曹衝,他對曹操說:
「把象安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他東西,稱一下這些東西,那麼比較就能知道結果了。」
15樓:匿名使用者
孫權曾送來過一頭巨象,曹操想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屬下,都沒法想出稱象的辦法。曹衝說:「把象安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它東西,(稱一下這些東西),那麼比較就能知道結果了。」
16樓:薴莞嫿蘿
有一次,吳國孫權送給曹操一隻大象,曹操十分高興。大象運到許昌那天,曹操帶領文武百官和小兒子曹衝,一同去看。曹操的人都沒有見過大象。
這大象又高又大,光說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麼粗,人走近去比一比,還夠不到它的肚子。曹操對大家說:「這隻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
你們哪個有辦法稱它一稱?」 嘿!這麼大個傢伙,可怎麼稱呢!
大臣們都紛紛議論開了。一個說:「只有造一杆頂大頂大的秤來稱。
」而另一個說:「這可要造多大的一杆秤呀!再說,大象是活的,也沒辦法稱呀!
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塊兒稱。」他的話剛說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有人說:
「你這個辦法可不行啊,為了稱稱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嗎?」大臣們想了許多辦法,一個個都行不通。可真叫人為難呀。
這時,從人群裡走出一個小孩,對曹操說:「爸爸,我有個法兒,可以稱大象。」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愛的兒子曹衝,就笑著說:
「你小小年紀,有什麼法子?你倒說說,看有沒有道理。」曹衝趴在曹操耳邊,嘰嘰喳喳講了起來。
曹操一聽連連叫好,吩咐左右立刻準備稱象,然後對大臣們說:「走!咱們到河邊看稱象去!
」眾大臣跟隨曹操來到河邊。河裡停著一隻大船,曹衝叫人把象牽到船上,等船身穩定了,在船舷上齊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條道道。再叫人把象牽到岸上來,把大大小小的石頭,一塊一塊地往船上裝,船身就一點兒一點兒往下沉。
等船身沉到剛才刻的那條道道和水面一樣齊了,曹衝就叫人停止裝石頭。大臣們睜大了眼睛,起先還摸不清是怎麼回事,看到這裡不由得連聲稱讚:「好辦法!
好辦法!」現在誰都明白,只要把船裡的石頭都稱一下,把重量加起來,就知道象有多重了。曹操自然更加高興了。
他眯起眼睛看著兒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們,好像心裡在說:「你們還不如我的這個小兒子聰明呢!」[1]智:
智慧若:相比意:意識及:
達到致:送到太祖:曹操,即曹衝之父訪:
詢問群下;手下群臣理:辦法;道理校:通「較」,比較物:
物品悅:高興,開心施行焉:按這辦法做了嘗:
曾經。鹹:全,都置:
安放。焉:於,對他生:
長。少 :年少契:
刻時人:所有的人
17樓:冷紫秋
曹操得到一頭大象,想知道大象的重量,但是卻沒有辦法稱重。曹操有個小兒子叫曹衝,對曹操說:「把大象趕進船裡,刻下水在船身達到的位置.
帶走大象,把其他的物品積聚在船中,讓水的高度達到剛刻下的痕跡,然後重新稱量物品的重量,這樣就可以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曹操稱象當中的動詞是什麼
18樓:一槓青年
稱版本1:衝少聰察,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之智。時孫權曾致大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鹹莫能出其理。
衝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太祖大悅,即施行焉。
版本2:曹衝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時孫權嘗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鹹莫能出其理。
衝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太祖悅,即施行焉。
經專家實地考證,曹衝稱象地點在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城西崗村一帶。
短文意在稱讚曹衝幼時過人的智慧。年齡不在大小,關鍵是遇事要善於觀察,開動腦筋想辦法,小孩也能辦大事。
19樓:月色漸亮
稱是動詞,另外是曹衝稱象不是曹操稱象
曹衝稱象(全文翻譯)
20樓:曉龍修理
曹衝五六歲的時候,聰明才智所達到的程度,像**一樣。有一次,孫權送來了一頭巨象,太祖想知道這象的重量,問過屬下,都沒有提出有效的辦法。曹衝說:
「把象趕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用其他東西代替大象,然後稱一下這些東西就知道大象的重量了。」太祖聽了很高興,馬上照這個辦法作了。
原文:曹衝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之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俠,鹹莫能出其理。
衝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太祖悅,即施行焉。
此文出自西晉·陳壽《三國志·曹衝稱象》
寫作背景:
《三國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期的曹魏、蜀漢、東吳紀傳體國別史,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當時魏、吳兩國已有史書,如官修的王沈《魏書》、私撰的魚豢《魏略》、官修的韋昭《吳書》,此三書當是陳壽依據的基本材料。
在三國神童之中,名氣最大的無疑就是曹衝了——當然,這是近幾十年來的事,原先是孔融的,三字經中有「融四歲,能讓梨」,結果是所有識字的就都知道這個人。可惜孔融沒有早夭,結果這個位置就得讓給曹衝了。因為有「曹衝稱象」的故事流傳,使我輩還搞不清曹操的姓名是怎麼回事時,就已經把曹衝作為偶像來崇拜了。
其實曹衝不僅有稱象這類「小聰明」,而且「辨察仁愛,與性俱生,容貌姿美,有殊於眾,故特見寵異。」經常利用他的智慧和地位來辦一些救人性命的大事,據史書記載:「時軍國多事,用刑嚴重。
……凡應罪戮,而為衝微所辨理,賴以濟宥者,前後數十」。大概正因如此,才得到了曹操的喜愛,年紀很小,就被曹操選為繼承人。可惜他僅僅活了十三歲就患急病死去了。
《三國志》全書共六十五卷,《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三國志》名:為志其實無志。
魏志有本紀,列傳,蜀,吳二志只有列傳,陳壽是晉朝朝臣,晉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國志》尊魏為正統。
《三國志》為曹操、曹丕、曹叡分別寫了武帝紀、文帝紀、明帝紀;而《蜀書》則記劉備為先主傳、劉禪為後主傳;孫權稱吳主傳,記孫亮、孫休、孫皓為三嗣主傳,均只有傳,沒有紀。
《三國志》主要善於敘事,文筆也簡潔,剪裁得當,當時就受到讚許。與陳壽同時的夏侯湛寫作《魏書》,看到《三國志》也倍加讚賞,認為沒有另寫新史的必要,竟譭棄了自己本來的著作。
後人更是推崇備至,認為在記載三國曆史的史書中,獨有陳壽的《三國志》可以同《史記》、《漢書》等相媲美。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國史相繼泯滅無聞,只有《三國志》還一直流傳到今天。
《三國志》對漢魏關係有所隱諱,但措詞微而不誣,並於別處透露出來一些真實情況。如建安元年(196)漢獻帝遷都許昌,本是曹操企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不臣之舉。陳壽在這裡不用明文寫曹操的政治企圖,這是隱諱。
但寫遷都而不稱天子,卻說董昭等勸太祖都許,這就是微詞了。
文言文中的所怎樣理解,舉兩個例子,多舉兩個,謝謝
名詞1 形聲。從斤,戶聲。斤,斧子。h 本義 伐木聲 2 所 假借為 處 處所 地方 place 有截其所。詩 商頌 殷武 所不可不為擇所而後錯之。荀子 王霸 必於無人之所。呂氏春秋 達鬱 僻遠悠閒之所。呂氏春秋 謹聽 不如早為之所。左傳 隱公元年 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縛牢甚。唐 柳宗元 童區寄傳 成...
文言文《曹衝稱象》中的朗讀節奏是怎樣體現的
朗讀節奏 2 出處 三國志 4 翻譯 曹操的兒子曹衝到五六歲的時候,知識和判斷能力意識所達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 孫權曾經送來過一頭巨象,曹操想要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他的下屬,都沒法想出稱象的辦法。曹衝說 把象安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它東西,稱一下這些東西,那麼比較就能知...
文言文《狼》中的之和其各是什麼意思
其一犬坐於前。其 另一隻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久之 時間長了 亦斃之 也把狼殺死。虛詞的用法 1 之 代詞,它,指狼又數刀斃之。助詞,的,禽獸之變詐幾何哉。助詞,調整音節,不譯,久之。助詞,位於主謂之間,不譯而兩狼之並驅如故。2 其 的含義 恐前後受其敵。指狼 場主積薪其中。指打麥場 屠乃奔倚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