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懶羊羊_灰太狼
宇宙是無限的, 宇宙中的物質也是無限的, 按這個推理宇宙中發生的事件應該也是無限的, 資訊是外部世界所有一切的客觀影象.
比如說機算機中儲存的資訊, 而人腦對資訊的瞭解是通過語言,語言是掌握資訊的唯一手段, 事實上人腦思靠的過程也潛在的也是通過語言, 所以說語言是資訊的載體.但是語言的字元是有限的, 因此語言的描述能力也是有限的.
那麼就存在一個問題: 用有限的語言是無法描述無限的宇宙中的資訊的, 那麼在宇宙中必然存在人類無法用語言表達的事件, 語言無法表達那麼人腦就不能去認識這種事件, 按這個推理人是無法完全認識宇宙……
2樓:匿名使用者
語言是人類傳播活動所藉助的最主要的媒介,是一切傳播的核心。正是因為有了語言,人類才有了今天文明的發展和進步。然而,作為意義載體的語言符號,卻因為其侷限性,並不能全部地傳達我們所要表達的意義,造成了意義的「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
一、「言傳意會」的出典及釋義
春秋時期,我國的哲學家莊子最早提出了意義「不可言傳」的觀點:世之所貴道者,書也。書不過語,語有貴也。
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而世因貴言傳書。 可以言傳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
其意思是說,「意義」只能用心去揣摩體會,沒法用語言具體地表達出來;能用語言表達的都是一些糟粕,而那些思想的精華,只能用心去體會。後來清代的劉大櫆在其《**偶記》中也表達了同樣的意思:凡行文多寡短長,抑揚高下,無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可以意會,而不可以言傳。
語言之所以可貴就在於它能傳達意義,但是往往當意義有所指時,語言卻反而難以表達。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傳播困境呢?儘管沒有形成系統化的理論論述,但是,從散落在各種文獻中的隻言片語中,仍然可以看出,我國古代學者很早就對這一傳播現象進行了描述和初步分析:
(一)、從傳者的角度來看,是因為「言不盡意」。
《周易·繫辭上》載:「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孔穎達疏》載:
「意有深邃委曲,非言可寫,是言不盡意也。」由此可以看出,無論是藉助口頭語言還是書面語言,人們都無法完全表達出心中的意思,表達出自己的所思所想。
(二)、從傳播的媒介來看,是因為「言近旨遠」。《孟子·盡心下》載:「言近而指(指,通『旨』)遠者,善言也。
」《宋四家詞選·目錄序論》(清·賙濟)載:「碧山饜心切理,言近指遠,聲容排程,一一可循。」這是說,在傳播的過程中,人們運用的語言形式雖然很簡單,但是其蘊含的意義卻很深遠和複雜。
正如美國心理學家奧斯古德所說:「語言就像一座冰山,語言符號中顯而易見的東西僅僅就像露出水面的冰山的1/12,其它11/12往往是隱含的。」於是,人們也就往往無法理解簡單的語言表達背後所蘊藏的深意。
(三)、從受者的角度看,是因為「言人人殊」。《史記·曹相國家書》載:「盡召長老諸生,問所以安集百姓,如齊故諸儒以百數,言人人殊,(曹)參未知所定。
」《駁何氏**書》(明·李夢陽)載:「故不泥法而法常由,不求異而其言人人殊。」對於語言所傳播的每一個事實,由於文化背景、價值立場以及理解能力的不同,人們在解讀的過程中往往做出有意或無意的曲解,從而使傳者所要表達的意義無法完全傳通。
(四)、從傳播的過程來看,是因為「言不由衷」。《左傳·隱公三年》載:「信不由衷,質無益也。
」《讀通鑑論·梁武帝·二六》載:「故自隋而之唐,月露風雲未能衰止,而言不由衷、無實不詳者,蓋亦鮮矣,則綽實開之先矣。」語言作為承載意義的符號形式,是人對客觀事物進行闡釋(符號化)的結果。
就某一事件來說,其意義的產生或闡釋過程通常要遵循以下步驟:事件的本體存在、感知事件的某一部分、形成的價值判斷、用語言符號表述感知的某一部分。這一符號化過程,實際上是一個不斷抽象化和捨棄的過程。
尤其是在「用語言符號表述感知」--這一意義產生的最後階段,由於自己的價值判斷,或由於外部施加的壓力;最後的意義表述,要麼遠遠疏離了那個具體的事件,要麼遠遠背離了闡釋者的本意。
二、「言傳意會」現象的傳播學分析
令人可惜的是,我國的古代學者止步於對現象的描述,並沒有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而使之上升到理論的層次。直到19世紀,西方的普通語義學家經過理論化的研究總結,指出正是因為語言的幾種特性,增加了語言編碼的難度,並阻礙了意義的有效傳通。
(一)、語言是靜態的,事物是動態的。
語言一旦被約定俗成,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是穩定不變的,可我們周圍的世界卻日新月異。正如哲學家羅素所指出的那樣:「語言雖然是一個有用甚至是不可缺少的工具,卻也是一個危險的工具,因為語言從暗示物體具有一種確定、分立和看來好像具有永久的性質而開始的,但是物理學卻似乎表明物體並不具備這些質……」。
所以,我們無法用凝固的、靜態的語言,表述始終處於運動變化之中的客觀世界。「月有陰晴圓缺」,我們每天看到的月亮都處於變化之中,相對於前一天,它都是新的。然而,從「月亮」這個詞中,我們是無法看到這個始終在變化著的運動過程的。
雖然人們已經創造了「新月、殘月、月牙、圓月、皓月」等詞語來形容它,但對於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來說,這種描述仍少得可憐。正如李益在詩中寫道:「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
」幾十年過去了,雖然一個人的姓名依舊,但無情的歲月已使他的外貌和行為都發生了令人驚異的變化。
(二)、語言是有限的,事物是無限的。
英語共有50萬到60萬個單詞,《康熙字典》中載有4.7萬個漢字和《辭海》中載有9萬個詞。但是,用這些有限的字詞去描繪千差萬別、變幻莫測的客觀世界顯然是遠遠不夠用的。
例如,我隨意從放在桌子上的十二個桔子中拿出一個,讓你看過後再放回去,然後讓你把它挑出來,這很容易做到。然而,我讓你用語言對第三個人描述這個桔子,然後讓他通過你的描述去挑出那個桔子。你能描寫得讓別人從這十二個桔子中間把它認出來嗎?
顯然很難做到。所以,普通語義學家強調指出,由於語言本身的限制,人們永遠無法說出事物的全貌。
(三)、語言是抽象的,事物是具體的。
所謂抽象,就是語言選擇事物的某些細節而捨棄其它細節的過程。實際上,抽象是語言最有用的特性之一。它讓我們可以歸類問題,分類思考,從而具有概括的能力,這有利於知識的總結、記憶和傳遞。
但是,語言的這種特性也會給我們的傳播和認知活動帶來困難。「概括性的語言就像一張巨大但又稀疏的網,它經緯有序地網路了整個世界,但同時也遺漏了許多旨趣和意蘊。」一方面,由於所有語言都包含某種抽象,或者說捨棄了某種細節,這就造成了在資訊傳播中的不全面和人們認知時的偏差。
另一方面,語言的抽象程度有高低之分(即早川一榮所謂「抽象的階梯」)。語言越抽象,它與事物的對應就越是間接。尤其是那些較高層次上的抽象詞彙,由於並不顯示現實中存在事物的清晰模樣,致使人們對它們通常有很多不同的理解。
3樓:匿名使用者
語言的侷限性在於它的文字攜帶的意圖總是和一些意向的方向相關的,而這種意向的相關的東西卻讓人們更加迷惑於誤解和誤會、歧義這些東西。所以我們所在乎的是發生語言的這種矛盾侷限感是否是一種真實的情況?如果是真實的情況,語言就是完美無極限的;而如果不是真實的情況,那麼我們就確實是活在一個有侷限的世界裡操持著語言。
我傾向於認為侷限性是真實的,你覺得如何呢?
新聞的語言特點都有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個特點是具體、準確、簡練
5樓:樂觀的
新聞的語言特點是具體、準確、簡練
魯迅先生說過,寫文章要「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新聞作品更應真實、具體。寫得具體。新聞的可信程度就高。
新聞要求快,要求迅速及時。這就決定了新聞語言要簡明扼要、開門見山、直截了當。
6樓:匿名使用者
個人建議:如果自己沒有寫作的經驗還不如找家新聞傳播機構代筆,就像「 文芳閣傳媒 」這樣的網路公關公司,是按字數收費的,500字50元、1000字100元,寫好後還可以付點費用讓他們把你的軟文廣告發布在各大**上呢。
7樓:孤簫寒月
迅速,及時 真實,準確 簡潔
為什麼在孵化過程中要照蛋,為什麼在孵化過程中要照蛋?怎樣照蛋?
在孵化過程中為了瞭解胚胎的發育情況,把無精蛋 死精蛋及時拿出來。因此,一般要進行三次照蛋。第一次照蛋一般在入孵後5天進行。主要是檢查種蛋的受精情況,及時把無精蛋和死精蛋選出。正常的受精蛋可看到血管分佈如蛛網狀,顏色變紅,蛋黃下沉。而無精蛋,仍和鮮蛋一樣,蛋黃懸在 蛋體透明。死精蛋內混濁,可見有血環 ...
請問光是否有質量?在傳播的過程中是否產生力的作用
光線的本質也是一種粒子,它們也有一定的質量,雖然很小。所以在以30萬公里 秒的速度飛行時也帶有動量,mv。當它撞到其它物體時就把動量傳遞給了這個物體,就產生了推力。現在已經有了光壓的概念,相信將來人們一定會很好的利用光能。首先,不要用牛頓經典物理學來解釋光.牛頓的經典物理學其實是錯誤的,他是愛因斯坦...
為什麼在體液免疫過程中,每個效應B細胞只
因為b細胞受特定抗原刺激,分化增殖,形成特定的效應b細胞,因此每個效應b細胞只分泌一種特異性抗體。t細胞與b細胞有什麼區別,t細胞是體液免疫,b細胞是細胞免疫,不知道這樣說對不 對。區別 一 參與不同 1 t細胞參與細胞免疫。t淋巴細胞 t lymphocyte 簡稱t細胞,是由 於骨髓的淋巴幹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