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夢幻龍騎士
我想知道為什麼不能對接?我也有類似問題,你單位不是應該負責給轉嗎?
歷史上,北京的別稱有什麼???
2樓:子曰不懂
北京 為五朝帝都(遼、金、元、明、清): 春秋 戰國時期 為燕國國都,當時稱為 薊。 遼代 為陪都,稱 燕京 。
3樓:
薊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克商以後,封帝堯之後於薊,封召公奭於燕。另說周以前就有燕國,後燕並薊,以薊城為國都,這就是現在北京的前身。秦滅燕之後,設定薊縣,故址在今北京城。
幽州遠古時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見於《尚書·舜典》:「燕曰幽州。」兩漢、魏、晉、唐代都曾設定過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帶。
燕都因古時為燕國都城而得名。戰國七雄中有燕國,據說是因臨近燕山而得國名,其國都稱為「燕都」。以後在一些古籍中多用其為北京的別稱,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曾出版過一種北京文史的刊物,其名就叫《燕都》。
日下始見於《晉書》,潁川距晉國都洛陽極近,故稱日下。後來唐朝詩人王勃作《滕王閣序》時有「望長安於日下,指吳會於雲間」之句,即運用於此典故,此後便以「日下」為國都的代稱。作為北京的代名詞來用的有清人朱彝尊的《日下舊聞》和乾隆年間成書的《日下舊聞考》等。
幽都唐代曾設定幽都縣,遼時也曾設定過幽都府,所治在今天的北京一帶。
燕京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自稱燕帝,以范陽為燕京。安史之亂平定後,罷燕京。後來北京的正式命名雖屢有變動,而燕京這個名稱卻廣泛使用。
近百年來,「燕京」是北京最常用的一個別稱,甚至一些企業的名稱、產品的命名也多用這兩個字。
春明起源於唐代,唐朝首都長安的正門(東門)名為春明門,古人認為東方主春,於是後人遂以「春明」作為首都的別稱,北京成為國都後,也曾被稱為「春明」。清人孫承澤著有《春明夢餘錄》,蓋其意即此。
京城唐天寶元年(742年)以前,稱首都長安為京城,以後京城就泛指國都,北京成為國都後,也多將其稱為京城,時至今日也是人們稱呼北京最常用的代名詞。
南京遼會同元年(938年),將原來的幽州升為幽都府,建號南京,又稱燕京,作為遼的陪都。當時遼的首都在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部)。
燕山北宋宣和四年(2023年),宋、金聯合伐遼,攻佔燕京。宋、金議和後,燕京迴歸北宋,建燕山府(因臨近燕山腳下),故燕京又稱燕山。
中都宋宣和六年(2023年),金人南侵,佔領宋的燕山府。金貞元元年(2023年)金人遷都燕京,改稱中都,所治均在今天北京西南一帶。
大興金在將燕京改為中都的同時,設大興府,所治在今天的北京東南部,包括今東城區、崇文區、朝陽區及大興區的東部。
大都元代以金的離宮(今北海公園)為中心重建新城,至元九年(2023年)改稱大都,俗稱元大都。
汗八里元時蒙古人稱大都為汗八里,蒙語的意思為「汗城」,即可汗所居之處。所以元朝定都北京後也被稱為汗八里,馬可·波羅在他著的遊記中就稱大都(北京)為汗八里。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2023年),朱元璋滅掉元朝後,為了記載平定北方的功績,將元大都改稱北平。
北京明永樂元年(2023年),明成祖朱棣(永樂皇帝)取得皇位後,將他做燕王時的封地北平府改為順天府,建北京城,並將準備都城遷於此,這是正式命名為北京的開始,至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
京師明成祖於永樂十八年(2023年)遷都北京,改稱京師,直至清代。京師一詞最早見於《詩經·大雅·公劉》:「京師之野,於時處處。
」後世遂稱國都為京師。還有一種說法,陝西鳳翔有山曰京,有水曰師,因周文王和武王在此建都,故統名為京師,以後便將京師當成國都的代稱,北京被稱為國都後,也曾被稱為京師。
宛平這是老北京人對北京的泛稱,其實不準確,明清的宛平縣治區只是今天北京的一部分,大致方位是現在的北京西南部,包括今西城區、宣武區、海淀區的一部分以及石景山區、門頭溝區和大興區的西部。
京兆**二年(2023年)廢順天府,翌年置京兆地方,直隸**,其範圍包括今天的北京大部分地區,**十七年廢京兆地方,改北京為北平。
4樓:td哥哥
1.京城 2.首都 3.
薊縣(北京的前身,周), 幽州(兩漢,晉), 燕京(始見於唐朝), 春明(出自唐朝,見清朝人孫承澤著作《春明夢餘錄》), 京城(始見於唐朝,不知道這個算不算,北京立都後多少人都這麼叫), 南京(遼), 燕山(北宋收南京後命名之), 中都(金,攻佔建都燕山後), 大都(金滅,元), 汗八里(蒙古人對北京的稱呼), 北平(明洪武,朱元璋滅元后,後又見於**), 北京(明永樂元年) 另外廣陽、涿郡、范陽、析津和順天府在不同朝代也均泛指北京,在此不算在內 由此可見至少12個求採納
北京的舊稱有什麼
5樓:懂車師傅
北京是一座三千多年曆史的古都,「北京」是因朱棣取得皇位後建北京城,這是正式命名為北京的開始,至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但北京在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的稱謂,大致算起來有二十多個別稱。此次,我們總結了北京7個比較出名的「曾用名」,其中「北平」是婦孺皆知的曾用名,但除了「北平」,北京還被叫過什麼名呢?
首先就是燕都,據史書記載,公元前2023年,周武王滅商以後,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時為燕國都城而得名。戰國七雄中有燕國,據說是因臨近燕山而得國名,其國都稱為「燕都」。
再有就是幽州,遠古時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見於《尚書·舜典》:「燕曰幽州。
」兩漢、魏、晉、唐代都曾設定過幽州,所治均在北京一帶。
還有就是薊縣,秦代設北京為薊縣,為廣陽郡郡治。還有一個別名就是南京,這個南京不是今天所說的南京,而是在遼太宗會同元年,將原來的幽州升為幽都府,建號南京。
還有一個名稱就是大都,元代以金的離宮今北海公園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改稱大都,俗稱元大都。當然最有名的別稱就是北平,明代洪武元年,朱元璋滅掉元朝後,為了記載平定北方的功績,將元大都改稱北平。
再有一個名稱就是京師,明成祖於永樂十八年遷都北京,改稱京師,直至清代。北京雖然有過多個「曾用名」,但任何一個名稱都是匹配歷史節點的輝煌。諸如幽州,多次是華北第一大城市。
諸如大都,曾是世界最大元帝國的都城,統轄著整個中東亞政務。也正是歷史輝煌不斷地積累,讓北京成為中華大地最為精粹的文旅城市之一。
6樓:666旺財
北京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的稱謂:
薊:戰國時燕國的都城。
漁陽:秦朝時北京的名字。
涿郡:隋朝時京杭大運河的北端。
范陽:唐朝唐玄宗時安史之亂,安祿山在此起兵。
幽州:五代時北京的名字。
南京:遼時北京的名字。
燕京:又叫中都,金朝的都城。
大都:元朝的都城。
北京:明清都城。
北平:2023年至2023年,**時期。
北京:2023年至今。
7樓:天馬談世界
北京有多少個名稱,你知道嗎?
8樓:戀愛導師
北京除了燕都外,還叫燕京,帝都。帝都是網友們叫的,起源是根據日本對東京的稱呼由來的。燕都或燕京,原是燕國的都城,在後期也是元明清的都城,也就是現在的北京。
9樓:李小曼
北平,燕京,幽州,大都,除此之外它還被稱作京師、薊縣、涿郡、漁陽等。
10樓:三棵樹
北京除了燕都外,還有這樣的別稱,北平,京師,燕京等,他歷史悠久,距今有3000多年的建都歷史。
11樓:含淚不言敗
北京現在是我們中華人民的首都,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啊,但是他在我國歷史上還有很多別稱,比如幽州,南京等
12樓:愛旅遊的瘦瘦
有好幾個,比如說1、日下。2、春明。3、京城。4、北平。5、大都。這些都是歷史上有記載的。
13樓:灰原哀
大都、中都、薊城、順天府、京都、京城、涿郡、幽州、大興、宛平、廣陽、范陽、日下、析津、旱八里、京兆
14樓:食肉菇
名稱先後稱為:
薊城(周王朝)、
燕都(南北朝後期)、
燕京(北京歷史上有四個時期稱為燕京:唐乾元二年,遼會同元年,金天會三年,蒙古成吉思汗十年)
、涿郡(漢高祖六年)、
ps:新王莽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涿郡改稱垣翰郡。後在東漢時又複稱涿郡。
三國魏黃初七年(公元226年),涿郡改名范陽郡,治所仍在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 兩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戰亂不斷,涿郡數易其名,其所轄區域也屢次變動。
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精簡地方行政機構,改州、郡、縣**為州、縣二級。撤涿郡,所轄區域併入幽州。
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幽州改稱涿郡
幽州(隋開皇三年)、
南京(遼朝)、
中都(金朝自金世宗起到2023年)、
大都(元朝都城,元大都)、
京師(明朝永樂帝起為都城,當時被稱為京師)、
順天府(明清朝兩代,乾隆八年固定下來)、
北平(北京最早於2023年9月12日稱北平)、
北京(2023年9月27日,才又將北平改為北京市)。
ps:稱呼太多了,以上是幾個主要的。
北京的別稱都有什麼?
15樓:小高清呀
北京別名:燕京、幽州、京城、南京;
北京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的稱謂,大致算起來有二十多個別稱。
燕都,據史書記載,公元前2023年,周武王滅商以後,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時為燕國都城而得名。戰國七雄中有燕國,因臨近燕山而得國名,其國都稱為「燕都」。
幽州,遠古時代的九州之一。兩漢、魏、晉、唐代都曾設定過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帶。
京城,京城泛指國都,北京成為國都後,也多將其稱為京城。
南京,遼太宗會同元年(938年),將原來的幽州升為幽都府,建號南京,又稱燕京,作為遼的陪都。當時遼的首都在上京。
16樓:小張老師教學
一道公****送分題,結果錯的人很多!哪個不是北京的別稱?
17樓:技術zk獪礎
北京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它有著不同的稱謂,大致有20多個別稱。
薊: 據史書載,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滅商後,封帝堯之後於薊,封召公奭於燕。另外一種說法稱周朝以前就有燕國,後燕並薊,以薊城為國都,這就是現在北京的前身。
秦滅燕後,設薊縣,故址在今北京城。
幽州:遠古時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見於《尚書·舜典》:「燕曰幽州。」兩漢、魏、晉、唐代都曾設定過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帶。
燕都:因古時為燕國都城而得名。戰國七雄中有燕國,據說是因臨近燕山而得名,其國都稱為「燕都」。
後在一些古籍中多用為北京的別稱,上世紀80年代曾出版過一種北京文史類刊物,其名就叫《燕都》。
日下:始見於《晉書》,潁川距晉國都洛陽極近,故稱日下。後唐朝詩人王勃作《滕王閣序》時有「望長安於日下,指吳會於雲間」之句,即運用此典故,此後便以「日下」為國都代稱。
清人朱彝尊的《日下舊聞》和乾隆年間成書的《日下舊聞考》等都將「日下」指代北京。
幽都:唐代曾設定幽都縣,遼時也曾設定過幽都府,所治在今天的北京一帶。
燕京: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自稱燕帝,以范陽(今河北涿州)為燕京。安史之亂平定後,罷燕京。
後北京的正式命名雖屢變動,而燕京卻被廣泛使用。這也是北京最常用的別稱。
春明:起源於唐代,唐朝首都長安的正門(東門)名為春明門,古人認為東方主春,於是後人遂以「春明」作為首都別稱,北京成為國都後,也曾被稱為「春明」。清人孫承澤著有《春明夢餘錄》,蓋其意即此。
京城:唐天寶元年(742年)前,稱長安為京城,北京成為國都後,也稱其稱為京城,也是人們稱呼北京最常用的代名詞。
南京:遼會同元年(938年),將原來的幽州升為幽都府,建號南京,又稱燕京,作為遼的陪都。當時遼的首都在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部)。
燕山:北宋宣和四年(2023年),宋、金聯合伐遼,攻佔燕京。宋、金議和後,燕京迴歸北宋,建燕山府(因臨近燕山腳下),故燕京又稱燕山。
中都:宋宣和六年(2023年),金人南侵,佔領宋燕山府。金貞元元年(2023年)金人遷都燕京,改稱中都,所治均在今天北京西南一帶。
大興:金將燕京改為中都,又設大興府,在今北京東南部。
大都:元代以金的離宮(今北海公園)為中心重建新城,至元九年(2023年)改稱大都。
汗八里:元時蒙古人稱大都為汗八里,蒙語為「汗城」,即可汗所居之處。故元朝定都北京後也稱汗八里,馬可·波羅在他著的遊記中就稱大都(北京)為汗八里。
北平:明洪武元年(2023年),朱元璋滅元后,為記載平定北方的功績,將元大都改稱北平。
北京:明永樂元年(2023年),明成祖朱棣(永樂皇帝)稱帝后,將他做燕王時的封地北平府改為順天府,建北京城,並遷都於此,這是正式命名為北京的開始。
京師:明成祖於永樂十八年(2023年)遷都北京,改稱京師,直至清代。京師一詞最早見於《詩經·大雅·公劉》,後世遂稱國都為京師。
還有一種說法,陝西鳳翔有山曰京,有水曰師,因周文王和武王在此建都,故統名為京師,以後便將京師當成國都的代稱。
宛平:這是老北京人對北京的泛稱,其實明清的宛平縣治只是今天的北京西南部。
京兆:**二年(2023年)廢順天府,翌年置京兆地方,直隸**,**十七年廢京兆,改北京為北平。此外,北京還有廣陽、涿郡、漁陽、析津和順天府等別稱
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是咋回事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是什麼意思
職業年金是一種補充養老保障制度,既不是社會保險,也不是商業保險,而是一項單位福利制度,是事業單位及其職工依據自身經濟狀況建立的保障制度,事業單位及其職工承擔因實施職業年金計劃所產生的所有風險。機關事業單位自2014年10月1日起開始實施職業年金制度,辦公廳關於印發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的通知 檔案...
事業單位退休工齡,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工齡工資怎麼算
這是涉及到連續工齡的一個問題.一般來說,你檔案中如有從原單位調動到現單位的商調函,即有正常調動的手續,那麼,你以前在大集體工作的九年工齡是可以算連續工齡的.你如果因辭職來到現高校工作,則原單位的工齡作為連續工齡的計算就比較麻煩了,具體的相關政策和規定,還需到你所在單位和當地人事部門或社保等部門諮詢....
事業單位人員可以考公務員,機關事業單位的工勤人員可以考公務員嗎
當然可以的,公務員與事業編制的區別 公務員是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的人,工資完全由國家財政承擔 事業單位是某一行政單位或者其下屬事業單位自己根據要求而招考的工作人員,工資主要有單位的財政收入來支付,並不納入國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或者當地省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的編制裡 中國有編制的公務員只有600 8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