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在細復菌染色過程中,固定的操製作是快速將載玻片通過火焰2-3次,其目的是讓細菌細胞膜貼玻片部分區域性蛋白質變性,從而固定於載玻片上而不易被染液或水沖掉。若玻片上的菌膜未能幹燥,則2-3次火焰的固定作用就會很差,細菌極易被染液或水沖掉。所以固定操作一定是在玻片乾燥之後再進行的步驟。
之所以不能利用火焰烘烤進行固定操作,是因為如果菌膜受熱時間過長,輕則細胞壁變性,使染色結果出現嚴重偏差;重則細菌死亡,菌體形態發生重大變化,最終導致染色失敗與結果誤判。
微生物實驗中為什麼細菌在染色前需要固定?
2樓:晴晴
一:殺死細胞,是染料易於著色。
二:使細菌附著於玻片上,不易被水沖掉。
在固定時,是要慢慢晾乾,如果得確要加快速度,可以處於酒精燈火焰上部遠處稍微烘幾下,切忌烘得玻片升溫,否則有可能會破壞細菌生命形態
細菌的革蘭氏染色與顯微觀察
一、 實驗原理
革蘭氏染色原理:細菌對於革蘭氏染色的不同反應,是由於它們細胞壁的成分和結構不同造成的。革蘭氏陽性細菌的細胞壁主要是由肽聚糖形成的網狀結,當用乙醇處理時,由於脫水而引發網狀結構的孔徑變小,通透性降低,從而使結晶紫-碘的複合物不易被洗脫而保留在細胞內,經脫色和復染後仍保留初染劑的藍紫色。
革蘭氏陰性菌的細胞壁肽聚糖層較薄、類脂含量高,所以當脫色處理時,類脂質被乙醇(或丙酮)溶解,細胞壁透性增大,使結晶紫-碘的複合物比較容易被洗脫出來,用復染劑復染後,細胞被染上覆染劑的紅色。 顯微鏡成像原理:現代普通光學顯微鏡利用目鏡和物鏡兩組透鏡系統來放大成像,故又常 被稱為複式顯微鏡。
顯微鏡的光學系統中,物鏡的效能最為關鍵,油鏡的放大倍數最大,對微生物學研究最為重要。在載玻片與鏡頭之間加滴鏡油主要是為了增加照明亮度和增加顯微鏡的解析度。以油代替空氣作為光的傳播介質,減少光線的折射或全反射,使觀察到的像更加清晰。
二、 實驗器材
1. 菌落:
大腸桿菌24h營養瓊脂斜面培養物、
金黃色葡萄球菌約24h營養瓊脂斜面培養物、 枯草芽孢桿菌12~18h營養瓊脂斜面培養物。
2. 溶液或試劑:
蒸餾水、碘液、結晶紫染色液、95%酒精、番紅染色液、香柏油。 3. 儀器:
顯微鏡、載玻片、接種環、酒精燈、鑷子、擦鏡紙。
三、 實驗步驟
革蘭氏染色:
1. 塗片
取出載玻片,點燃載玻片,燃盡載玻片上的酒精和滅菌,在中間輕輕點一小滴蒸餾水,用接種環在試管的斜面培養基上,輕輕挑取少量菌體,整個過程試管口都要處在酒精燈的上方,而且速度要快,以防汙染培養基。然後在載玻片的小水滴以轉圈的動作塗片,待水滴混濁後停住,等其乾燥、固定。
2. 初染
滴加結晶紫(以剛好將菌膜覆蓋為宜)於菌落上,染色1~2min ,傾去染色液,有細水從載玻片上方向下衝洗,至洗出液為無色,將載玻片上水甩淨。
3. 媒染
滴加碘液衝去殘水,並覆蓋約1min,水洗。
4. 脫色
將載玻片上面的水甩淨,將載玻片傾斜,在白色背景下,用滴管加95%的酒精脫色,直至流出的酒精剛好不出現藍色,立即用水衝淨酒精,將載玻片上水甩淨。
5. 復染
用番紅液復染約1~2min,水洗,然後再吸水紙吸乾
6. 鏡檢:
在低倍鏡下尋找要觀察的細菌菌落(在不停地移動載玻片,若感覺到有紅色陰影,立刻停止,調整倍數,若不是菌落,繼續找),將鏡筒升高,然後轉換到油鏡。在樣品區域加滴香柏油,用粗調節器將鏡筒小心地降下,使油鏡浸在鏡油中並幾乎與標本相接。將聚光器升至最高位置並開足光圈,用粗調節器將鏡筒徐徐上升,直至視野中出現物像並用細調節器使其清晰準焦為止。
細菌和微生物有什麼區別,細菌和真菌是微生物嗎
細菌和微生物 有什麼區別 微生物指的無非就是細菌,真菌與病毒等這幾大類.蘑菇就是真菌呀版.微生物只權是一個定義,一個叫法,確實有它不周的地方,這很正常,但 一般 兩字我想你應該注意.而且根據定義,蘑菇其實看似個頭大,像株植物,但實際上各個細胞之間不像植物細胞那樣有分化並且有分工的有機結合起來,依然是...
病毒為什麼叫微生物又不叫微生物,病毒 生物學 是不是微生物
病毒bai是一類非細胞型的微du 生物,體積微小,zhi核算型別單一,嚴格dao細胞內寄生,以復版制式增殖且有特殊抵抗力。權 微生物是一群個體微小 結構簡單 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必須藉助顯微鏡放大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所以說微生物是統稱,病毒只是其中一類而已。病毒學確實復 是微生物學制的一個附屬,但ba...
微生物為什麼能在地球上最早出現,微生物在地球上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地球剛剛形成的時候,世界上沒有任何生物,在大約34億年前,大海 現了藍藻。這種生物的出現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因為藍藻中含有葉綠素,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可以自己製造有機物,提供氧氣。微生物在地球上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地球誕生至今已有46億多年,最早的微生物35億年前就已出現在地球上,人類出現在地球上則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