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體制應看成生產關係,還是上層建築?例如 我國進行經濟體制改革,是使生產關係適應生產力發展,還是

2021-05-28 20:30:38 字數 1555 閱讀 7723

1樓:匿名使用者

二選一的話應該是生產關係,就你的例子來看應該是生產關係適應生產力。

但其實說他是上層建築也不算錯

2樓:水涵珠媚

經濟體制應該屬於生產關係的範疇。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目的是調整生產關係中不適應生產力的方面和環節,從而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狀況,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而上層建築是除了經濟基礎之外的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和設施、思想觀點、意識形態(文化、宗教、哲學等)。

3樓:

是生產關係。

上層建築是什麼?是制定經濟體制的職能機構。

運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辯證關係原理,分析我國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改革 50

4樓:匿名使用者

(1)生

產關係必須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包括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反作用於生產力、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運動三項內容。

(2)根據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的原理,如果一個國家生產力發展水平比較低,不同地區、不同經濟部門發展又不平衡,存在多層次的生產力,就應該在此基礎上建立多種性質的生產關係。特別是經濟文化落後的國家建設社會主義,不應該一開始就急於建立單一的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

(3)我國是一個幅員廣大、人口眾多的國家,生產力發展水平低而又很不平衡,既有機械化、自動化的社會化大生產,又有半機械化生產和手工生產。因此,應該建立多種所有制經濟同這種生產力狀況相適應。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公有制經濟必須佔主體地位。

國有經濟建立在機械化、自動化大生產的基礎上,代表著生產力的發展方向,掌握著國家的經濟命脈,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占主導地位;集體經濟是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發揮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意義重大。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起著積極作用,要鼓勵、引導,使之健康發展。實行對外開放,發展「三資」企業,在整體上是有利於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

(4)總之,實行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適合我國生產力的發展狀況,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增強了綜合國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是正確的。

5樓:匿名使用者

1.生產關係一定適合生產力的發展狀況的規律。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當生產關係適應生產力發展狀況時,就會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反之,就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

2.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的發展規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

當上層建築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就會促進經濟基礎的鞏固與完善:反之,就會阻礙經濟基礎的發展和變革。

我國的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改革充分體現了尊重社會發展的規律,樹立改革創新的意識,不斷調整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生產力和經濟基礎發展的方面和環節,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前進~~~

我們政治課上就是這麼講的,好好考啊,加油~~~

列舉經濟體制改革中哪些做法是生產關係應該適應生產力發展需要這一原理的運用?求解答,急

運用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分析說明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市場經濟的優缺點是什麼,市場經濟體制的優缺點是什麼

一 市場經濟的優點如下 1 能夠是經濟活動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適應供求關係的變化,通過價值槓桿和競爭機制的功能,把資源配置到效益較好的環節中去 2 能夠個企業以壓力和動力,實現優勝劣汰,促進技術和管理進步 3 對各種經濟訊號反應比較靈敏,能促進生產與需要之間的及時協調 4 調整物價,控制物價不亂 特...

中國自建國以來的幾次經濟體制的變化各是什麼

1從建國初到1956年後,由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為主體 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局面向單一的高度集中統一管理的計劃經濟體制轉變 原因 為了實現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 照搬了蘇聯模式 中共缺乏經濟建設經驗,主觀上急於求成等 具體做法 對農業 手工業 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建立起單一的社會主義公有制,片面追求工業發...

為什麼要把經濟體制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

一 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是立足基本國情 增強綜合國力的必然選擇。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以巨大的政治勇氣,銳意推進改革開放。從農村到城市 從沿海到內地,經濟體制改革始終是全面推進改革的 突破口 和 重頭戲 在理論和實踐上不斷取得重大進展,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