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北大未名湖的故事,北大“未名”的來歷?

2021-05-08 00:00:46 字數 1523 閱讀 9592

1樓:情感生活談

2023年,國學大師錢穆應邀進入燕京大學任教。一天,燕京大學監督司徒雷登在自己的家裡設宴招待新同事。司徒雷登名為監督,實則燕京大學校務全由他一人主持,教育部規定校長必須任用中國人,只是徒有虛名而已。

司徒雷登問大家到校後的印象,錢穆直言不諱地說,聽說燕京大學是中國教會大學中最中國化的,現在看來不是這樣,進入校門就看見“m”樓、“s”樓(以美國捐資人姓名首字母命名),這是什麼意思?哪有什麼中國化?應該用中國名稱才對。

滿座默然。

司徒雷登從善如流,於是,改“m”樓為“穆”樓,“s”樓為“適”樓,“貝公”樓為“辦公”樓,其他建築一律賦以中國名稱。園中有一湖,景色絕佳,大家競相命名,但都不滿意,最後乾脆取名為“未名湖”。

2樓:匿名使用者

查了典故之後,得知未名湖美麗的背後還有一段有趣的歷史。原來未名湖一帶在清朝乾隆年間是和王申的淑春園的一部分。淑春園是圓明園的附屬園林之一,只是當時的淑春園並無多少可觀之處,園中多為水田。

乾隆四十九年(2023年),乾隆皇帝把淑春園賞給和珅,淑春園成了和珅的花園。和珅在此大興土木,把該園周圍原來的稻田、水池擴大成湖泊,並把挖出的泥土堆成小山和島亭,建成了一處大的園林風景,當時號稱“京師第一”私人園林。據檔案記載,園內僅房屋就有1003間,遊廊樓亭357間。

園中有一較大的湖泊(即今未名湖),水中有一石舫(今未名石舫的原物)。石舫乃是仿圓明園中景物而建,整個與皇家園林毫無二致。這在封建王朝就是“逾制”,有殺頭之罪,和珅膽敢如此,完全是深得乾隆寵愛,有恃無恐。

和珅後來被查抄之後,淑春園又幾易其主。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就是在這次浩劫中,石舫上的建築被破壞得蕩然無存,僅留下孤零零的基座。2023年司徒雷登任燕大校長後,幾經考察,選定了這個歷經劫難的古園遺址作為新校址。

於2023年從陝西督軍陳樹藩手中買下了這塊地皮,在設計修建燕大校園的過程中,燕大校方對未名湖一代的舊景觀進行了整理修繕,並增設新景,形成了今天的未名湖景區。據說,當時為未名湖取名時,提出了很多參選名稱,但都不很令人滿意,最後國學大師錢穆先生一錘定音,直接以“未名”稱之。在今天看來,空曠的未名湖,配上錢穆先生命之的“未名”二字,正體現了知識分子追求的心境:

淡泊名利,寬容無爭。同時“未名”二字也為今天未名湖的象徵意義塗上了一層歷史的色彩,一直傳為佳話,這一切實乃天意。更讓人感到驚奇的是,在未名湖的北岸還立有乾隆時期的四塊石屏風,上書“畫舫平臨蘋岸闊,飛樓俯映柳蔭多”“夾鏡光徵風四面,垂虹影界水**”,這四句詩文原是稱述圓明園“夾鏡鳴琴”這一景點的,歷經周折後,被置放於這裡。

雖然並非專為未名湖而作,放在這裡卻十分恰當地描述出了未名湖一帶的風光之美,真可謂是天作之合。

據說,當時為未名湖取名時,提出了很多參選名稱,但都不很令人滿意,最後國學大師錢穆先生一錘定音,直接以“未名”稱之。

人們常說,“北大的空氣也是養人的”,這話說得不錯。撇開那些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學術風氣和精神氣度不談,單就北大校園本身的魅力而言,也足以薰染滋潤一代又一代北大人的氣質和靈魂。毫不誇張地說,一走進北大校園,就會感到活躍的思想,濃厚的知識,開闊的視野,靈動的個性。

北大“未名”的來歷? 80

北大的未名湖水是活水嗎,北大畢業的學生普遍都混的很好嗎?

未名湖的水並不是活水。自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未名湖和校外萬泉河的聯絡被切除,在那之後未名湖就逐漸變成了一個不與校外水系聯通的湖,現在的未名湖主要是靠雨水和自來水來實現水體的更新,所以湖水的水質在近幾年不斷下降。系統有問題的,沒有辦法 不是活水,但是會定期換的 在北京大學做學霸是種怎樣的體驗?聽北大...

關於洞庭湖的詩詞,關於洞庭湖的詩句

孟浩然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臨洞庭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劉禹錫 望洞庭 遙望洞庭山水翠,盤裡一青螺。雍陶 題君山 洞庭詩 疑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牛希濟 臨江仙 洞庭波浪颭晴天 洞庭波浪颭晴天,君山一點凝煙。此中真境屬神仙。張說 送樑六自洞庭山作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浮。聞道神仙不...

關於孫武湖的作文,春遊孫武湖作文

美麗的孫武湖是一個遠近聞名的地方。每到星期天六 星期天,都有許多的遊客 春遊孫武湖作文 陽光暖暖地照著,風輕輕地吹著,在這樣一個風和日麗的週末,我們幾家人一起去武鳴湖玩。我們一行人來到武鳴湖,只見湖面靜靜的,不泛起一絲絲的波紋,像一面明亮的鏡子,映照著藍天白雲 湖水清澈見底,可以看見湖裡的水草飄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