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白色的明
在中國古代儒家思想核心中,仁為第一位,孝是仁的體現。
仁與孝在孔子思想體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仁」作為儒學核心理念,結合時代需要演化為「仁德」(完美的個人修養)、「仁愛」(理想的人際關係)、「仁政」(完善的政治統治)思想,形成了完備的「仁學」體系。
「孝」作為孔子思想的另一個核心概念,同時又貫穿於「仁德」「仁愛」「仁政」之中。作為家國同構的中國社會,其統治的根基是家庭。
「孝」的觀念、行為和評價在百姓的生活中普遍存在,於是作為最**值追求的「仁」通過「孝」把它的倫理價值訴求、道德價值觀念和政治倫理規範貫徹到百姓生活中去。
2樓:匿名使用者
仁與孝在孔子思想體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仁」作為儒學核心理念,結合時代需要演化為「仁德」(完美的個人修養)、「仁愛」(理想的人際關係)、「仁政」(完善的政治統治)思想,形成了完備的「仁學」體系;「孝」作為孔子思想的另一個核心概念,同時又貫穿於「仁德」「仁愛」「仁政」之中。作為家國同構的中國社會,其統治的根基是家庭,「孝」的觀念、行為和評價在百姓的生活中普遍存在,於是作為最**值追求的「仁」通過「孝」把它的倫理價值訴求、道德價值觀念和政治倫理規範貫徹到百姓生活中去。
孔子使孝由源出的宗教意義轉化為純粹的倫理意義,從宗教道德傳統轉化為個人道德修養及家族道德原則。孝成為一切高尚道德的內在根據,在具體踐行過程中,奉行孝道成為建立各種美德的起點;實踐孝道的過程就是仁德不斷擴充發展,進而實現孝的目標,同時進達仁德的境界。孔子提出: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孝悌是仁德的基礎,在家裡行孝盡悌就是仁德培養的開始,是達仁的有效途徑。孝是具體而微的道德情感要求,是每個人必須履行的;仁則是對世間一切人和事普遍關照的倫理道德歸宿,是由個人道德修養提升而來的,因此孝是一切仁德的根本。
然而,由事親達仁的道路是漫長艱辛的,必須持之以恆成為自己畢生追求的道德目標。仁德的構建是一種內在與個體的深度道德結構,這種內在的道德意識依禮的外在形式而得以,從而獲得內在詮釋孝的依據。對父母盡孝,是實踐仁德的第一物件,也是仁德培養的開始,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其中就包含著生時盡孝,死後依禮祭祀。
孔子指出侍奉父母必須依禮奉行才是盡孝,說明當時禮所規範的事情就是應該做的事情,禮即理,是當時社會必須遵循的道德規範,因此依禮盡孝就是仁德的自我實現和不斷提升。孔子由孝達仁是其最終的道德歸宿,通過盡孝使自身的道德修養不斷完善,進而實現「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境地,最終達到仁德兼善天下的目的。
孔子的仁強調人與人相處的基本原則是愛人。「樊遲問仁。子曰:
愛人。」(《論語•顏淵》)孔子要求人們用博大的胸懷去愛人,發自內心深處的愛親之情成了仁的根本內容。對父母的親親之愛即「孝」,就自然成為仁愛的起點。
孝與仁的基本內涵是一致的,百姓通過對父母的親情之愛推己及人,彰顯個人對社會、國家的責任和擔當,不斷追求仁愛的最高目標。孔子以「愛人」回答樊遲,意在強調家庭是人際關係的起點,愛從家人開始,進一步推擴到愛他人愛萬物愛萬民,進達仁愛境界。仁愛的內在情感就蘊涵著親親的基本要求,孝行的擴充落實——通過「孝敬」「無違」「幾諫」等原則的提出進一步。
孝特別強調「敬」,「無違」與「幾諫」都不離「敬」的原則。保證父母衣食無憂,或是盡力幫父母辦事,只是做到孝的最低要求。盡孝更注重侍奉父母當下的「心」,保持和父母心靈上的溝通,從態度到顏色始終做到「敬」,內心到外表的深深敬重之情,表達對父母的無限之愛。
內心的敬重必表現於外在的顏色,敬的關鍵就在於人內在的仁愛自覺,有了內心的自覺,自然和顏悅色、自然對父母敬重,體現出盡孝過程中仁愛得以。孔子依據無違和孝敬的原則,又提出了「幾諫」的原則進一步闡述如何盡孝。對父母盡孝,並不是對父母提出的任何要求都必須滿足,對父母不和時宜的言行進行規勸也在盡孝的範圍內。
其中包含有敬重與責任,超越了情感的秩序之愛,真正的仁愛以期使孝行更加圓滿。子女對父母進行勸告時要和顏悅色,委婉地表達;父母沒有采納時,也要恭敬而不違背禮,擔憂而不抱怨。對父母進行婉言規勸,除了不使父母陷於不仁的惡名,也是為了維持社會的正義,當然更是為了避免誤解父母本意而發生衝突。
孔子希望通過孝建立起良好的家庭秩序,從最基本的親親之愛入手,通過發自內心深處愛的情感表達,達到博施於民的仁愛大道,實現家庭和睦、社會安定、人民和諧。
孔子在新的邏輯結構和時代需要下,將孝悌倫理與社會需要重新組合,使孝的觀念不僅侷限於家庭倫理層面,也為社會政治存在的合理性提供了新的理論基礎。孔子從家庭內部父子、兄弟之間的自然「親親」出發,將孝的功能推擴到社會和政治層面,以期對家庭、社會和國家關係作出較為圓融的和解。孔子的孝強調子女對於父輩的尊敬,在親親的基礎上更加突出尊尊、長長的重要性。
在以家為本位的宗法社會裡,家與天下合二為一,為政者便以父子關係來比附君臣關係,臣子要像對父母盡孝那樣對君主盡忠,「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向君主貢獻心力,使政治關係帶有血緣親情的色彩,給為政者的統治渲染了溫情的家庭氛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父子各負其責、各盡其能、各安其分,才能營造一個安定、和諧、有序的社會,君主才能實現有效統治。
在家盡力事親是孝,在國戮力事君是忠。在家感受到父母對子女的愛激發了子女對於父輩的愛,這種愛推之社會就化為敬,由敬而生忠,形成了中國循禮溫順的國民性格。曾子曰:
「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論語•學而》)在家能夠孝悌父母兄弟,就形成了親親、尊尊、長長的社會倫常秩序,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然循規蹈矩、克己復禮,犯上作亂的事情不會出現,使父母不至受辱,使家族不至蒙羞而盡到孝道。孔子認為孝是為政的始基,孝悌是可以實現和操作的道德實踐,從孝悌在家庭內部的實行推擴至整個國家,仁政的目標就可達到。
一個人在家孝順父母、友于兄弟,家庭就會和樂安定,進而影響其他家庭,當每一個家庭都團結和睦,社會就安定有序,國家自然實現了治理,這就是出入於孝悌之間的治理國家的方式。孔子以孝為出發點,實際上是從血緣、人倫、親親的傳統社會結構去重建穩定有序的政治倫理環境;通過彼此相連、親情感通的互動,建立起父子血緣親親之情所衍生的日常人倫秩序;通過為政者的率先垂範使民得到教化,而各得其位、各安其分,實現百姓自治的良性政治秩序,即實現「仁政」。
總之,孔子由仁德、仁愛而達仁政的具體途徑,孝始終貫穿其中。理想人格的塑造是從孝始以孝終,仁德成為一種開放的、寬容的內在修為,培育出勇於擔當的人格品質;以溫情脈脈的家庭之愛出發,愛是具體的、真摯的,推廣到家族、社會及人類整體,直達萬物一體的仁愛;隨著仁德的不斷提升、仁愛的進一步推廣,君主對於百姓的治理既不需要武力威脅也不需要嚴刑峻法,只要自身的仁德不斷施於百姓,再施以仁政而民心自化,自然就能實現天下大同的太平盛世。孝是仁德的根本,是仁愛的根基,是仁政的根源,體現出孝是仁得以塑造的道德根據,是仁得以的實踐基礎,是仁由下而上得以施行的內在動力。
3樓:匿名使用者
仁義禮智信,仁為第一位,孝是仁的體現。
中國古代倫理道德規範的內容
4樓:第n次抗日戰爭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
浩瀚淵博,有諸多的道德規範;有豐富的踐履道德規範的德行;有如何實現道德社會的道德教育思想;有中國文化獨到的修身之道;以及道德名言、理論等等。但受限於篇幅,這裡只能簡單勾勒出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基本內容。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規範最早產生於原始社會末期的堯舜時代,《尚書。堯典》中就有「以親九族」、「協和萬邦」的表述。在殷墟的甲骨文字裡有「禮」、「德」、「孝」等文字,說明商代就已制定有體系性道德規範,出現了所謂「六德」,即知、仁、聖、義、忠、和的提法。
西周時期,初步形成了以德攝政的倫理道德思想體系,開始了中國倫理道德思想的發展歷程。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是在春秋戰國時期,主要指的是儒家道德,其創始人是孔子。孔子生活在春秋時期,時值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過渡的諸子百家爭鳴的時期,他對社會紛爭和奴隸社會禮制崩解的獨特思考,使他從自己的政治理念出發形成全面系統的道德思想。他以「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境界,將「孝」、「悌」、「禮」、「信」等德目置於其下,形成了中國最早的道德學說。
『「仁」是孔子道德思想和道德學說中的核心概念,「仁」的含義最基本的解釋是「仁者人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仁者愛人」,就是說要把人當人看,而且要愛人。在孔子看來「仁」是社會規則和人文精神的基礎『,「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無「仁」更談不上其他德行,由此邏輯可得出「為政以德」、天下太平的結論。但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的君主忙於征戰,政治上的功利壓倒了道德上的考慮,所以,孔子的學說在他生前和死後的一段時間內實際遭受著冷遇。
中國法律傳統的特點是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民刑有分、重刑輕民,以禮代法和行政監理。
禮法合一,禮法並重因歷史時期不同而不一樣,強調天賦神權,重刑輕民。
拓展資料:
古代漢語中的 「法」、「律」、「刑」等詞語之間彼此有關聯。傳說,商鞅變法,「改法為律」,最早將「法」「律」二字合而為「法律」一詞以指稱一種規範體系的人,是春秋時代的管仲。但無論是「刑律」還是「法律」,都沒有現代法律具有的豐富內涵。
這是商鞅變法之前的常用法律形式,春秋戰國時期,各國變法時都以法為名稱,如魏國的《法經》,晉國的《被廬之法》。到商鞅變法將法改為律後,法僅僅在廣義上使用。
這是商鞅變法後中國古代常用的法律形式,應用廣泛,如秦的《田律》,漢朝《九章律》,魏晉之後,有《魏律》、《晉律》、《北齊律》、《隋律》、《唐律》、《大明律》、《大清律》。
6樓:匿名使用者
禮法合一,禮法並重因歷史時期不同而不一樣;強調天賦神權;重刑輕民。
7樓:劍心丷
民刑有分、重刑輕民,禮法結合、以禮代法和行政監理
中國古代社會制度的優點和缺點,中國古代社會保障體系的特點和原因
積極方面 利於多民族封建 國家的建立 鞏固和發展,利於維護祖國統一與領土完整版。權 能有效地組織人力 物力和財力從事大規模的生產活動和經濟建設,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在統一的環境下,利於各民族的融合,利於各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為人類創造了高度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有利於鞏固國家的統一,促進經濟文化的發展...
中國古代社會性質的分類是什麼,中國古代歷史上一次改變社會性質的改革是什麼
原始社會 奴隸社會 封建社會 社會之以社會 最傳統的觀點 原始社會 大禹之子啟 封建社會 春秋戰國 封建社會 1840年鴉片戰爭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945 新民主主義社會 1956 社會主義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原始社會 終止於大禹之子啟 奴隸社會 終止於秦統一六國 封建社會 終止於1901年辛...
中國古代社會時間劃分,中國古代史 近代史 現代史的時間劃分是??
1 原始社會 約170萬年前有原始人出現 約公元前2070年夏建立 在原始社會初期及中期的舊石器時代 距今約250萬年 約1萬年前 人類的生產活動處於極其原始的萌芽階段,靠使用木棒 石塊等簡單的工具,以獲取食物。在不斷挑戰惡劣生存環境的過程中,原始人類的大腦和智慧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人類對自然工具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