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龍之騰必潛乃翔
問鼎中原 [wèn dǐng zhōng yuán]基本釋義
問:詢問,鼎:古代煮東西的器物,三足兩耳。中原:黃河中下游一帶,指疆域領土。比喻企圖奪取天下。
出 處傳說古代夏禹鑄造九鼎,代表九州,作為國家權力的象徵。夏、商、週三代以九鼎為傳國重器,為得天下者所據有。
【典故】夏朝經歷了470年,到前2023年,夏桀無道亡國,九鼎為成湯所得,成湯就建立了商朝。商朝經歷550多年,到前2023年,紂王暴虐亡國,九鼎為姬發所得,姬發就建立了周朝。到前606年,楚莊王想取周而代之,就借朝拜天子的名義,到周王室去問九鼎的大小輕重,結果在周大臣王孫滿那裡碰了一個軟釘子。
王孫滿說:“統治天下在乎德而不在乎鼎。”莊王很不服氣地說:
“你不要依仗九鼎,我楚國有的是銅,我們只要折斷戈戟的刃尖,就足夠做九鼎了。”王孫滿說:“大王您別忘了,當初夏禹是因為有德,天下諸侯都擁戴他,各地才貢獻銅材,啟才能鑄成九鼎以象萬物。
後來夏桀昏亂,鼎就轉移給了商;商紂暴虐,鼎又轉移給了周。如果天子有德,鼎雖小卻重得難以轉移;如果天子無德,鼎雖大卻是輕而易動。周朝的國運還未完,鼎的輕重是不可以問的。
”莊王無話可說。從此以後,人們就將企圖奪取政權稱為“問鼎”。
2樓:老
一、問鼎中原(wendingzhongyuan)釋義:問。詢問,鼎。
古代煮東西的器物,三足兩耳。在上古時期鼎亦是刑具,用於烹人,即釋義統治者的生殺大權。中原。
黃河中下游一帶,指疆域或領土。比喻企圖奪取天下。用來比喻有私心,想佔據所有。
二、相關人物
楚莊王(?—公元前591年),又稱荊莊王(出土戰國楚簡作臧王),羋姓,熊氏,名侶(一作呂、旅),楚穆王之子,春秋時期楚國國君,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稱霸中原,威名遠揚。
周定王(?―前586年),姬姓,名瑜,周頃王之子,周匡王之弟,東周第九位君王,前606年―前586年在位,在位二十一年。定王即位之時,大諸侯國對周王朝及周天子已無尊敬可言,**權力繼續削弱。
定王十三年(前594年)楚圍宋時,造成“易子而食”的慘劇,使社會生產遭到破壞並阻礙了人口的發展。諸侯爭霸是以百姓的生命和生活為代價的。周定王崩後,其子周簡王姬夷即位。
王孫滿春秋時周大夫。楚莊王八年(前606),楚攻陸渾之戎,至洛,陳兵於周郊。他奉周定王命前往勞軍。
楚王問周鼎的大小輕重,意欲代周,他答以:“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終使楚軍退去。
三、典故及出處
1、鼎的典故:傳說古代夏禹鑄造九鼎,代表九州,作為國家權力的象徵。夏、商、週三代以九鼎為傳國重器,為得天下者所據有。
九州乃豫州、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雍州、梁州。九鼎乃豫鼎、冀鼎、兗鼎、青鼎、徐鼎、揚鼎、荊鼎、雍鼎、樑鼎。
2、例句:張作霖野心勃勃,欲稱霸東北,問鼎中原。
3、出處:出自《左傳》,魯宣公三年(公元前六零六年),楚子(楚莊王)伐陸渾之戎,遂至於雒(今河南省洛陽市),觀兵於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對曰:
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
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魎,莫能逢之。用能協於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昬德,鼎遷於商,載祀(祀,年也)六百。
商紂暴虐,鼎遷於周,德之休明,雖小,重也。其奸回(音邪)昬亂,雖大,輕也。天祚明德,有所厎(音致)止。
成王定鼎於郟鄏(今洛陽市),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
4、典故
春秋時楚莊王北伐,並向周天子的使者詢問九鼎的重量,大有奪取周朝天下之勢。
公元前606年,楚莊王熊旅借伐陸渾之戎(今河南嵩縣東北)之機,把楚國大軍開至東周首都洛陽南郊,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忐忑不安,派善於應對的王孫滿去慰勞。莊王見了王孫滿,劈頭就問道:
“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言外之意,要與周天子比權量力。
王孫滿委婉地說:“一個國家的興亡在德義的有無,不在乎鼎的大小輕重。”莊王見王孫滿拿話擋他,就直接說道:
“你不要自持有九鼎,楚國折下戟鉤的鋒刃,足以鑄成九鼎。”面對雄視北方的莊王,善辯的王孫滿先繞開莊王的話鋒,大談九鼎製作的年代和傳承的經過,最後才說:“周室雖然衰微,但是天命未改,寶鼎的輕重,還不能過問啊。
”莊王不再強求,揮師伐鄭,以問鄭背叛楚國投靠晉國之罪。“問鼎中原”這個典故,就是這樣得來的。
夏朝經歷了470年,到前2023年,夏桀無道亡國,九鼎為成湯所得,成湯就建立了商朝。商朝經歷550多年,到前2023年,紂王暴虐亡國,九鼎為姬發所得,姬發就建立了周朝。到前606年,楚莊王想取周而代之,就借朝拜天子的名義,到周王室去問九鼎的大小輕重,結果在周大臣王孫滿那裡碰了一個軟釘子。
王孫滿說:“統治天下在乎德而不在乎鼎。”莊王很不服氣地說:
“你不要依仗九鼎,我楚國有的是銅,我們只要折斷戈戟的刃尖,就足夠做九鼎了。”王孫滿說:“大王您別忘了,當初夏禹是因為有德,天下諸侯都擁戴他,各地才貢獻銅材,啟才能鑄成九鼎以象萬物。
後來夏桀昏亂,鼎就轉移給了商;商紂暴虐,鼎又轉移給了周。如果天子有德,鼎雖小卻重得難以轉移;如果天子無德,鼎雖大卻是輕而易動。周朝的國運還未完,鼎的輕重是不可以問的。
”莊王無話可說。從此以後,人們就將企圖奪取政權稱為“問鼎”。
3樓:du笑傲江湖
問鼎中原_成語解釋
【拼音】:wèn dǐng zhōng yuán【釋義】:問:詢問,鼎:古代煮東西的器物,三足兩耳。中原:黃河中下游一帶,指疆域領土。比喻企圖奪取天下。
【出處】:傳說古代夏禹鑄造九鼎,代表九州,作為國家權力的象徵。夏、商、週三代以九鼎為傳國重器,為得天下者所據有。
成語問鼎中原是在講誰的故事 問鼎中原的故事
4樓:
問鼎中原 ( 楚莊王和周定王)管鮑之交( 管仲和鮑叔牙) 退避三舍( 晉文公重耳)老馬識途( 管仲)
問鼎中原成語的來歷?
5樓:匿名使用者
問鼎”的來
典故語出《左傳自·宣公三年》,大意是:楚莊王為討伐外族入侵者來到洛陽,在周天子境內檢閱軍隊。
周定王派大夫王孫滿去慰勞,楚莊王藉機詢問周鼎的大小輕重。王孫滿說: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國君無道,鼎大也輕。
周王朝定鼎中原,權力天賜。鼎的輕重不當詢問。楚莊王問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結果遭到定王使者王孫滿的嚴詞斥責。
後來就把圖謀篡奪王位叫做“問鼎”。
6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時代前期,南方的楚國在長江中游崛起。楚人的歷史極為悠久,他們自稱是黃帝的孫子回顓頊的後代,在答遙遠過去和周人是同族。到了楚莊王的時候,楚國的國勢更為強大,甚至還派人向周天子詢問周朝王室相傳的九鼎的大小輕重,並想將它移至楚國境內,由此由此可見楚國想要取代周朝的野心,這也是問鼎中原這一成語的由來。
成語問鼎中原是在講誰的故事 問鼎中原的故事介紹
7樓:yqsy一切隨緣
問鼎中原
公元前bai770年,周室du王朝在內亂和zhi戎族入侵的內憂外患形勢之dao下,被迫放棄「鎬回
京」,遷都「洛答邑」,歷史上稱為東周。
遷都之後,天子之下的一些諸侯國在經過長期休養生息後,逐漸發展起來。相行之下,王室的力量逐步衰微,諸侯不再對周王室唯命是從,他們有的蠶食周的土地,有的攻伐別的諸侯國。周天子號令天下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諸侯爭霸,大國兼併,大夫**與夷夏鬥爭登上歷史舞臺。
此後的數百年,諸侯國之間連年爭戰,形成了諸侯爭霸的局面。至公元前403年,剩下的為數不多的諸侯國當中有七家,即秦、趙、楚、齊、魏、燕、韓為當時實力最強者,皆有面南為帝之野心,史稱“戰國七雄”。
問鼎中原的鼎是什麼意思
天下分九州每州存一鼎共九鼎代表九州.九鼎代表九州也就代表天下.看看東周列國志莊王問鼎就知道了 鼎 古代煮東西的器物,三足兩耳。傳說古代夏禹鑄造九鼎,代表九州,作為國家權力的象徵。夏 商 週三代以九鼎為傳國重器,為得天下者所據有。九州乃豫州 翼州 兗州 青州 徐州 揚州 荊州 雍州 幽州 九鼎乃冀鼎 ...
問鼎鼎盛坊的鼎力中鼎的意思再寫出帶帶有鼎字的詞語成語
問鼎中原 w n d ng zh ng yu n 解釋 問 詢問,鼎 古代煮東西的器物,三足兩耳。中原 黃河中下游一帶,指疆域領土。比喻企圖奪取天下。出處 傳說古代夏禹鑄造九鼎,代表九州,作為國家權力的象徵。夏 商 週三代以九鼎為傳國重器,為得天下者所據有。拔山扛鼎 扛 雙手舉起。拔起大山,舉起重鼎...
成語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誰,成語故事及故事中的主人公
內容來自使用者 藍月亮19760926 成語故事及其主人公 完璧歸趙 藺相如 圍魏救趙 孫臏 退避三舍 重耳 毛遂自薦 毛遂 負荊請罪 廉頗 紙上談兵 趙括 一鼓作氣 曹劌 千金買骨 郭隗 諱疾忌醫 蔡桓公 臥薪嚐膽 勾踐 殺妻求將 吳起 驚弓之鳥 更羸 高山流水 俞伯牙 鍾子期 一字千金 呂不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