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問號嗎,古代 問號如何表示

2021-06-25 21:24:47 字數 6686 閱讀 9976

1樓:匿名使用者

呵呵,古人根本就沒有標點符號,樓上解答大至對

古人的書籍文章,雖然沒有標點符號,但是有“句讀”,私塾老師教授學生時,用紅筆斷句,學生水平提高以後,不需句讀,就能夠通讀文章。一般有點文化的人,也逐漸適應了這種讀法。就是這樣,也沒有影響古代文化的發展,但是不利於普及。

2樓:

我很肯定的告訴閣下,沒有.中國的標點符號最早在新文化運動後才出現.

3樓:戎珠

沒有,古代是沒有標點符號的。古文是靠虛詞之類的來錶停頓和語氣的。

4樓:匿名使用者

雖然很多人的意見說沒有,但我也想提提我的看法,我認為有。因為從古代人讀書的口吻中可知,它是存在的,還有科舉考試也是啊

5樓:陳皮果果

那年頭連標點符號都沒有,**來的問號,初一那年學第一課文言文的時候老師就明示了這一點,要不是沒有標點符號,**來的這麼多語氣詞,eg:麼斯嗚呼之類的啦!

6樓:

標點符號起於宋代,那時只有逗號,句號。問號是以後逐漸形成的。所以問號嘆好都帶一個點,是句號的點的遺留

7樓:淦皖容

古代是沒有問號的,他們通常只會偶爾用些符號來標明段落。

8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是沒有問號的,只用語氣詞來替代

9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文言文是沒有標點符號,有也是用某個特定的字來代替.

10樓:匿名使用者

同意全部``我是和事老``嘿嘿`

古代 問號如何表示

11樓:弱肉強食本質

標點符號的來bai歷

古時候寫文章是du沒有標點符號zhi的,讀起dao來很吃力,甚至產版生誤解。到了漢朝才權發明了“句讀”符號。語意完整的一小段為“句”;句中語意未完,語氣可停頓的一段為“讀”(念,相當於現在的逗號)。

宋朝使用“。”,“,”來表示句讀。明代才出現了人名號和地名號。

這些就是我國最早的標點符號。

2023年國語統一籌圖備會在我國原有標點符號的基礎上,參考各國通用的標點符號,規定了12種符號,由當時教育部頒佈全國。建國後,出版總署進一步總結了標點符號的用法規律,於2023年刊發了《標點符號用法》,同年10月政務院作出了《關於學習標點符號用法的指示》。從此,標點符號才趨於完善,有了統一的用法。

2023年4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新聞出版署修訂頒佈了《標點符號用法》,對標點符號及其用法又作了新的規定和說明。

古代有用問號、頓號、感嘆號嘛?

12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那麼多的符號,到了近代時期才出現用問號、頓號、感嘆號。

13樓:匿名使用者

在古代文獻裡,是沒有標點符號的。

中國古代有標點的嗎?它是什麼時候才用的?

14樓:嚄咯

沒有標點。有些書就是滿篇的字沒有點斷地連綴在一起,所以古時候說別人不知句讀就是說他讀書的基本功都沒有。還有一種格式是,用圓圈在句子的每個停頓處作標示,一般標在尾字的右側或下方,以便利閱讀。

15樓:點星月

沒有!讀過書的人會根據文章的韻律讀懂其意思.現在標點是引入西方的.

16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沒有標點,好像清朝末年有了白話文才有正式的標點

看圖猜成語一個古代人頭像旁一個黑色問號和一個紅色叉叉

17樓:匿名使用者

看圖猜成語一個古代人頭像旁一個黑色問號和一個紅色叉叉——智者不惑。

分析:“智者不惑”出自論語“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智者不惑,這是儒家所定義的智者,說得是能被稱為智者的人,不會因為外界事物而困惑,因為作為一個智者可以出乎其外入乎其裡的理解看待問題。

在古代所說的智者,很多是可以在國家危難時輔佐君王,並且功成身退的人,比如說春秋時期的範螽,功成身退留下“泛舟五湖”的佳話。這一類智者看破了兔死狗烹的道理,不惑於**厚祿,是為智。當然,前面所說的只是一類,智者的共性是都可以不惑於常人放不下的名利貪婪。

18樓:匿名使用者

智者不惑

望採納,謝謝

古代百姓講文言還是說白話?

19樓:匿名使用者

白話的問題要追溯到漢語

20樓:匿名使用者

新文**動前大都說文言,後來逐漸講白話。

21樓:匿名使用者

漢代前講文言文,漢代後講半白話半文言文,中華**成立後講白話文.

22樓:匿名使用者

白話,只不過是古代白話---平話

關於中國古代真的強大不強大強烈問號?

23樓:匿名使用者

救命啊。。。碰到火星人了。。。。

日本侵華是近代不是古代。。。

五胡亂華 元朝 清軍入關是中國內部爭鬥。。。。

24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文明並不是擴張型的,因此擴張是很有限的。

秦開始擴張到嶺南、遼東。

如果按秦的疆域算,漢對西域國家的征服主要因為與匈奴作戰,必須要控制這些小國不倒向匈奴。

秦漢-隋唐間是中華北方內亂及遭受外族入侵時期。

唐對西域國家的征服原因與漢相同,對高句麗的戰爭是由於他們侵犯秦以來的中國疆域。唐對印度、對土蕃的戰爭屬於自衛還擊性質。

明維持了秦的邊界,通過自衛還擊再次短時間征服了越南。

清對朝鮮的戰爭性質與漢唐對西域的作戰相同。對尼泊爾、緬甸的作戰屬自衛還擊性質。然後就是割地賠款了。

25樓:默默么么

同學你必須更正一觀念.

雖然清朝和元朝是少數民族統治漢人,不過中國人也包括他們.

漢朝唐朝是受到外邦朝拜的,特別是唐朝,風靡世界的唐朝文化,中國人至今稱唐人.

元朝,無疑是一個急劇膨脹的國家,元大都吸引了多少人呢!

清朝,我們今人要感謝它,如今的國土大多拜它所賜,現在廣闊的領土都是它征戰來的.

不是中國人被**,是漢人被殺,那是國內的王朝更替,不是日本的侵略的性質!!

26樓:蜀中小正太傅僉

我不引用什麼網上的文字,說說自己的話,

除去南北朝、五代十國、元、清,歷史剩下來的全是我們漢人正統的朝代,至於你所說的那些都是漢人**政權**或不穩定時發生的,

一個朝代總有強盛及衰敗的時候,不可能一直長盛下去的。

看歷史要看全部,你一直只看那些漢人政權衰弱的時刻,那當然都是慘遭**的!

中國古代強大不強大,那是勿庸至疑的。你隨便拿一個古代朝代,然後去和同時期世界上其他所有的國家相比較。

27樓:匿名使用者

這裡有幾處錯誤

日本侵華不在古代,

殺漢族人和殺中國人是不同的。

28樓:最近有點困

五胡亂華後期,不也有兩胡被漢人的農民軍所屠族了?其他的胡族也隨時間融入了漢族之中.

29樓:

一個國家不可能永遠都是強大的,那蒙古人在**漢人前也是很弱小的,也被金朝人**,可能我國的歷史很長,這種例子就顯的多了,

30樓:草晞澤輝

你對強大的定義是不是有些狹隘,強大就意味著侵略、奴役其他族。這是正統中華文明所不齒的。

何謂華族,是美、幸福、禮儀的民族,這是外族送給華族的。我們的民族綿延2023年的歷史,雖然有過彎路,但是我們是歷史最為悠久的民族,例如其他文明,印度,徹底被整合,不管是民族還是文化;埃及,徹底被摧毀,兩河文明也是一樣。現代文明是從**來的,是兩千年前還是野蠻化身的日耳曼人所創造的,而在2023年前,世界四大文明和希臘文明早已進化到讓人不敢想象的地步。

在說你所謂的強大,中國是很強大,你看過世界上都有哪些人口龐大,土地如此巨大的民族,毫無疑問,只有華夏民族和美國人和**人。而且**和美國都是後起之秀,跟砸門談歷史還嫩點。歷史上華夏民族從黃河流域中下游,不斷擴充套件至整個神州大地,領土可以說擴增幾十倍。

文化上深刻影響東方世界,日本、韓國、東南亞的歷史和文化甚至語言都不能不有中國的身影。

在有說說這些曾經屠戮中華的部落或國家。第一個匈奴族,被漢民族徹底消滅,民族融合漢族,其餘被迫西遷。五胡,這個曾經摧殘華夏文明的五個民族,後來基本消滅乾淨,最後一支鮮卑人還不是主動融入華夏民族大家庭。

蒙古人,這個曾經佔有整個亞洲的民族,我承認他的偉大,但是其成就是其整合亞洲文明和其特有民族特性的結果,如果沒有先進的火器,我想蒙古人也不會取得那樣成就。但是蒙古民族現在如何?我敢說如果沒有**人的從中作梗,蒙古人也就是中國一個少數民族。

清朝人,這個遭非議比較大的民族,不也是融入華夏民族了嗎?你看看現在有幾個滿族人會說滿語?日本人,我承認是唯一一個使得z中國顏面掃地的國家,所以我敬佩他,配做中華民族的長久的敵人,我們要像日本被唐朝擊敗後一樣敬佩唐王朝一樣,虛心而警惕的學習日本人的一切,期望未來超過日本人。

日本人用1000多年才超過我們,我們能用多久?

最後再給你一組經濟數字

美國現在佔全球gdp為25%左右

清朝鼎盛時期gdp是世界的30%

明朝鼎盛時期gdp是世界的50%或者更多

宋朝鼎盛時期gdp是世界的60%到80%

唐朝鼎盛時期gdp是世界的50%

漢朝鼎盛時期gdp是世界35%

當然,有些時期還受到世界其他地區戰亂的影響,例如宋王朝,全世界都在戰亂,當然中國也不例外,但是中國是環境最好的。

我想說中華民族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偉大的民族,我們創造的文明雖然衰落,現在雖然是西方文化盛行的時代,但並不意味著我們的文化就會滅亡,將來我們一定會對得起自己的國名和族名,**之國和華夏民族。

31樓:匿名使用者

你認為怎樣才算強大?

去問問老外,你知道多少中國歷史人物?你會發現一個弱小的中國。因為中國古代軍力可達範圍不過東亞一偶,對世界版圖格局的影響沒有多大。

去想想我國少數民族人為什麼這麼少?你會發現一個強大的中國。因為他們人少是漢人擴張時**的結果。這是不利國家統一的,書本上不會寫。

漢人是農耕民族,有固定的地方,說的好聽是安居樂業,說的不好聽是固守就業,不思進取。而胡人居無定所,箭射到****就是他的土地。所以漢人屬羊,胡人屬狼。

事實上中國的許多土地是胡人打下來的。元朝清朝不用說了,唐朝,中國的輝煌時期。其建立者唐太宗血液裡流著胡人的血,因為他媽是鮮卑人。

看看世界歷史上強大的帝國,幾乎全是遊牧民族建立的。

奇怪的是,胡人在草原狼性十足,一進中原一段時間後就萎了。為什麼?你不覺得漢文化有問題嗎?

漢人的羊性,清朝統治者早就認識到了。故他們進入中原後,對子孫要求相當嚴格。清朝皇子早5點起床學習,還要出去狩獵,讓他們自己知道自己來自**。

對比歷朝皇帝,你會發現清朝皇帝最勤快,也最有學問。清帝會說“外語”-漢語,能騎馬射箭,能飲寺作賦。他們在融入漢文化時是有選擇的。

康熙帝曾感概說:“吾觀漢臣是最難駕御的。他們做事總是顧慮多,當事情失敗時集體把責任推給別人,群起而攻之。

而且早為自己布好了後路。而滿人豪爽,好管理。”可見,漢人缺少霸氣,貪圖安逸,喜歡我裡鬥,以己損公。

你覺得漢人怎麼樣呢?那你覺得中國有怎麼樣呢?

32樓:匿名使用者

沒錯,中原農耕民族的歷史,基本上就是被遊牧民族侵略的歷史。如殷商時期周人(羌氐)的入侵、晉朝時的五胡亂華(當時的中原大部歸於胡人)、宋朝時的契丹(燕雲十六州)和女真(中原全部),蒙古和滿族則是對漢人領土完全的征服,即使漢唐兩朝也經常受到遊牧民族的侵略。但是,這是農耕民族的宿命!

原因之一,是農耕民族比不上遊牧民族的戰爭手段,熟悉騎射的胡人可以說是漢人步兵的噩夢(當然也有勝的戰例,但畢竟敗多勝少);原因之二,是氣候的變化,使某些西部的傳統牧場沙漠化,致使唐代以後的漢人很難建成龐大的、有威懾力的騎兵;原因之三,是胡人擁有的戰略縱深,把漢人的補給線拉長,漢軍不可能長期在外討伐。

除此以外,也有內部的因素。例如,農耕民族的惰性不適合長期的戰爭,姑息養奸造成遊牧民族的壯大,固步自封造成對遊牧民族威脅的長期漠視,不思進取以至戰爭手段漸漸停滯不前(例如明朝不得不從歐洲進口紅衣大炮),以及對科技發展的長期輕視等等。所以,論征服外族,漢人確實是強大的時候少,積弱的時候多。

但是論經濟、**化、論政體,漢人無疑比周遭的民族強得多!當年的匈奴何在?已經同化到別的族群裡去了。

鮮卑何在?他們大部分的後裔都認為自己是漢人。突厥何在?

已經泛伊斯蘭化了。蒙古何在?如今不過是生存在大國的夾縫裡。

滿清何在?中國的滿族,大部分已經不會說自己的語言了。數千年下來,以漢文化為主的中國仍然是一個大國,雖然還不能算一個真正的強國。

為什麼?因為比起周遭其他民族,我們擁有更先進的文化。

可是今天呢?我們雖然擁有廣闊的國土、龐大的軍隊、騰飛的經濟,但我們中國的文化,在這個世界上已經算不上什麼先進文化了,而且正在被歐美,甚至我們曾經瞧不上眼的韓國、日本同化。與其說中國的歷史是積弱的歷史,不如說中國的今天才是真正的積弱。

中國需要民眾的覺悟,因為一個自私自利、損人利己、唯利是圖的民族是一個坐以待斃的民族,不是被人用武力征服,就是被人用文化征服。中國需要政體的改革,因為只有一個健全的、法制的、民主的、平等的、允許多樣化的、鼓勵創造和創新的社會,才是一個穩定、團結、有活力、有自尊的社會。中國也需要科技的發展,如果什麼都跟在別人的屁股後頭,甚至剽竊別人的成就,不可能會有自己的發現和發明,別人永遠都會壓自己一頭。

古代表示開心的詞語有哪些古代表示開心詞語有哪些

1 歡欣鼓舞 拼音 hu n x n g w 解釋 歡欣 欣喜 鼓舞 振奮。形容高興而振奮。2 不亦樂乎 拼音 b y l h 解釋 乎 文言中用為疑問或反問的語氣助詞,這裡相當於 嗎 用來表示極度 非常 淋漓盡致地意思。3 樂不可支 拼音 l b k zh 解釋 支 撐住。快樂到不能撐持的地步。形...

古代表示「年齡」的詞語有哪些,古代描述年齡的詞語有哪些?

1.不滿週歲 襁褓 2.2 3歲 孩提 3.女孩7歲 髫年 4.男孩8歲 齠年 5.幼年泛稱 總角 6.10歲以下 黃口,即乃稚氣未脫的少兒代稱也 7.13 15歲 舞勺之年 8.15 20歲 舞象之年 9.12歲 女 金釵之年 10.13歲 女 豆蔻年華 11.15歲 女 及笄之年 12.15歲 ...

古代表示時間的詞語有哪些

歲 一年。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說 是年 這一年。是年,謝莊辦團。馮婉貞 經年 一年。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柳永 雨霖鈴 期年 滿一年。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鄒忌諷齊王納諫 期 讀j 邇年 近年。邇年獄訟,情稍重。獄中雜記 不終歲 不到一年。不終歲,薄產累盡。促織 不數歲 不到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