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到張志和的漁歌子的意思 要長

2021-06-26 14:59:28 字數 3312 閱讀 3961

1樓:匿名使用者

漁 歌 子① 張志和(唐)

西塞山前白鷺飛,②

桃花流水鱖魚肥.③

青箬笠,④ 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作者】 本名龜齡,字子同,金華(今屬浙江)人。生卒年不詳。唐肅宗時待詔翰林。 後因事被貶,絕意仕進,隱居江湖間。自號玄真子,又號煙波釣徒。著書亦名《玄真子》。

【註釋】 ①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又名《漁父》。分單調、雙調二體。單調二十七字,平 韻,以張氏此調最為著名。雙調,五十字,仄韻。

②西塞山:即道士磯,在湖北大冶縣長江邊。

③鱖(音貴)魚:俗稱“ 花魚”、“桂魚”。

④箬笠:用竹篾編成的斗笠。

【品評】 此詞在秀麗的水鄉風光和理想化的漁人生活中,寄託了作者愛自由、愛自 然的情懷。詞中更吸引我們的不是一蓑風雨,從容自適的漁父,而是江鄉二月 桃花汛期間春江水漲、煙雨迷濛的圖景。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 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

而這既體現了作者 的藝術匠心,也反映了他高遠、衝澹、悠然脫俗的意趣。此詞吟成後,不僅一 時唱和者甚眾,而且還流播海外,為東鄰日本的漢詩作者開啟了填詞門徑,嵯 峨天皇的《漁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詞為藍本改制而成。 又,舊注都以西塞山在湖州,恐非是。

張氏《漁歌子》詞共五首,分詠西塞山、 釣臺、松江、雪溪、青草湖,泛言江湖漁釣之樂,其地都不在湖州。當依陸游 《入蜀記》所說,西塞山即鄂州的道士磯:“磯一名西塞山,即玄真子《漁父 辭》所謂‘西塞山前白鷺風’者。

”蘇軾謫居黃州時,曾遊其地,有云:“元 真語極清麗,恨其曲度不傳,加其語以《浣溪沙》歌之。”(徐俯《鷓鴣天》 詞跋,見《樂府雅詞》卷中)蘇軾《浣溪沙》詞:

“西塞山前白鷺飛,散花洲 外片帆微。”散花洲即在長江之中,與西塞山相對。徐俯《鷓鴣天》詞:

“西 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钁魚肥。朝廷若覓元真子,晴在長江理釣絲。”亦以西塞山在長江邊。

2樓:匿名使用者

《漁歌子》,詞牌名。又名《漁父》或《漁父樂》,小令的曲調名,唐人多不加令字。調笑令本名調笑,一般不加令字,《教坊記》及其他文獻所載唐代小曲名多用“子”字。

唐人稱物之麼小者為“子”,如小船稱船子,小椀稱盞子。現在廣東人用“仔”字,猶是唐風未改。曲名加子字,大都是令曲。

如甘州原是大麴,其令曲就名為甘州子。又有八拍子,意思是八拍的小曲,漁人的小曲,就名為漁歌子。

漁歌子張志和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這首詞描寫了江南水鄉春汛時期捕魚的情景。有鮮明的山光水色,有漁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詩寫的山水畫。

首句“西塞山前白鷺飛”,“西塞山前”點明地點,“白鷺”是閒適的象徵,寫白鷺自在地飛翔,襯托漁父的悠閒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鱖魚肥”意思是說:桃花盛開,江水猛漲,這時節鱖魚長得正肥。

這裡桃紅與水綠相映,是表現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漁父的生活環境。三四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描寫了漁父捕魚的情態。漁父戴青箬笠,穿綠蓑衣,在斜風細雨中樂而忘歸。

“斜風”指微風。全詩著色明麗,用語活潑,生動地表現了漁父悠閒自在的生活情趣。

詩人張志和,唐朝金華人。在朝廷做過小官,後來隱居在江湖上,自稱煙波釣徒。這首詞就借表現漁父生活來表現自己隱居生活的樂趣。

作者寫了五首《漁歌子》,這是第一首。據《詞林紀事》轉引的記載說,張志和曾謁見湖州剌史顏真卿,因為船破舊了,請顏幫助更換,並作《漁歌子》。

3樓:

詩意與畫面的結合——說張志和的《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李白以後,唐代文人填詞的漸漸多起來。僅中唐時期,著名的詩人兼詞人就有張志和、韋應物、戴叔倫、白居易、劉禹錫等人。

張志和(756年前後在世)有《漁歌子》五首。這是第一首,也是最好的一首。這幾首詞,黃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一說它"極能道漁家之事",我以為不確。

因為張志和在詞中表達的是封建時代知識分子的隱逸情趣,並非當真描寫漁民的生活。張志和之所以把當時的漁民生活理想化,目的乃在於表示不肯與惡濁的統治集團同流合汙。像這樣的主題,在中國古代詩詞裡已習見不鮮,無須贅說。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作為詞人兼畫家的張志和,肯用民間詞抒寫自身的審美感受,並努力把詩意與畫面結合起來,從而為提高詞的藝術水平作出了可貴的貢獻。

今天我們讀這首詞,仍覺得它清新可愛,活似在我們面前展現了一卷詩情濃郁的山水畫幅。我們從中除了能獲得巨大的審美享受外,還可以借鑑到許多高超的藝術技巧。

這首詞把春天的江南水鄉描繪得既色彩斑斕,又生機勃勃。開頭兩句寫景:首句寫西塞山(今浙江湖州市西)和山前所見,次句寫苕溪水和水中所有。

在青翠蔥蘢的西塞山前,一群潔白如玉的鷺鷥在碧空中飛翔。在桃花夾岸的苕溪裡,無數肥美的鱖魚在水底遊動,或在水面嬉戲追逐著繽紛的落英。前句以青、碧顯白;後句以桃紅襯綠。

山水相映,上下交輝,畫面呈立體感。它雖然只是淡淡的幾筆,既沒有用穠豔的詞藻,也沒有作過度的誇飾,而色彩卻無比絢麗,且透露出鳥飛魚躍的一派生機。末三句寫漁翁,實即寫詞人自己。

他頭戴青竹笠,身披綠蓑衣,迎著斜風,冒著霏霏細雨,遨遊在大自然的畫幅裡,顯得多麼逍遙自在!詞人曠達樂觀的襟懷和對世俗的鄙視依稀見於言外。

在一首統共才二十七字的詞中,竟勾勒出如此引人入勝的風光,並把抒情主人公的性格和情思活生生地顯示在畫裡,其藝術功力之高確不由人不歎服!

蘇軾《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二首》說:“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把天工(即自然)和清新作為詩、畫審美的最高要求,這已成為許多中國藝術家的共識。

他們總力求把詩意和畫意結合在起來,做到如蘇軾所推崇的王維那樣"詩中有畫"或"畫中有詩"。這也已成為許多中國藝術家的共同風格,因為讀者們總是更喜歡通過畫面領略詩意的。相反地,一味在詩詞作品中抽象地發議論,終歸容易使讀者們生厭。

張志和《漁歌子》五首以第一首最受讀者們歡迎,其緣故也就在這裡。

這首詞,蘇軾、黃庭堅都曾用它填入其它詞調。據唐圭璋先生《全宋詞》所考定,蘇軾用的是《浣溪沙》:

西塞山前白鷺飛,楊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黃庭堅用的是《鷓鴣天》: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朝廷尚覓玄真子,何處如今更有詩?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人間底是無波處?一日風波十二時。

儘管蘇、黃都是大家,他們所足成之句也不失為佳句;但終嫌湊合,有生搬硬套的味道。誠如劉熙載《藝概》卷四所說:"猶未若原詞之妙通造化也。

"藝事貴在創新,畫蛇添足,狗尾續貂,都是多餘。張志和這首詞之所以能傳誦千古,其重要原因就是它生動自然和不假雕琢,並能融情入景,寓濃於淡,在詩意和畫面的結合方面有著獨特的創造。

張志和所作《漁歌子》五首很快就流傳到日本,當時日本的嵯峨天皇、皇女智子內親王和滋野貞主均有和作,成為日本詞學的開山。這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話。

張志和寫得漁歌子的詩意是什麼,「漁歌子」的詩意是什麼?

漁歌子張志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註釋 1.西塞山 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2.白鷺 一種水鳥。3.桃花流水 桃花盛開的季節正是春水盛漲的時候,俗稱桃花汛或桃花水。4.箬笠 竹葉編的笠帽。5.蓑衣 用草或棕編製成的雨衣。簡析 這首詞描寫了江南水鄉春汛時期捕魚的情...

張志和的漁歌子成作文怎麼寫

春天來了,到處生機勃勃,大自然散發出泥土的芬芳,西塞山前也不例外,你看!一叢叢綠葉被春天染成了碧綠色,小動物歡快的歌聲一陣高過一陣。快瞧!一隻只高雅美麗的白鷺在山前忽高忽低地盤旋著,時而扭曳著自己纖細的身軀,好像在展示自己 時而悠悠低飛,似乎有什麼心事 時而煽動著矯健的翅膀,調皮地與水面來個 擦肩而...

古詩漁歌子是什麼意思,漁歌子 古詩 的意思

1 譯文 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飛翔,江岸桃花盛開,春水初漲,水中鱖魚肥美。漁翁頭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樂然垂釣,不用回家。2 原文 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3 漁歌子 詞牌名,此調最早見於唐朝詩人為張志和的 漁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