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產生形成三個時期如下:
1、產生時期:
公元前21世紀,中國建立了奴隸制的夏王朝,從此戰爭成為階級鬥爭的最高形式。此時,儘管人們對於戰爭的認識處於低階階段,還是產生了以靠天命觀指導戰爭為中心內容的軍事思想。
奴隸主對外族發動掠奪戰爭,或用武力鎮壓本族奴隸的反抗,都是以征討「違天命者」、「弔民伐罪」、「敬天保民」相號召,並用占卜手段,假借神的旨意和嚴刑厚賞驅使士卒作戰。
2、發展時期:
約從公元前 8世紀初至前 3世紀末,即春秋戰國時期,中國逐漸由奴隸社會進入封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社會制度的變革,引起了士兵成分的變化和兵器的改進,軍事制度和作戰方式也隨之變化。
為適應這些新情況的需要,產生了統率軍隊的專職將帥,湧現了許多代表新興地主階級的軍事家和兵書著作。
3、提高時期 :
從公元前 3世紀末至公元13世紀,中國經歷了秦、漢、晉、隋、唐、宋、元等幾個大的王朝的統治和更迭。在這漫長的歷史時期,先秦的軍事思想對軍事鬥爭仍然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同時,由於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及戰爭的發展,軍事思想也進一步得到豐富和提高。就戰爭種類而言,有建立封建王朝的統一疆域的戰爭,有多次大規模農民起義、民族起義的戰爭,又有國內諸民族貴族為了爭奪**統治權而進行的戰爭。
2樓:為我心飛揚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一)初步形成時期(夏、商、西周時期);(二)趨向成熟時期(春秋、戰國時期);(三)豐富發展時期(秦至五代時期);(四)體系完善時期(宋至清前期)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3樓:充電器大俠
第一階段:初步形成時期--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前8世紀(夏商西周時期)
軍事思想的主要特點:
1、以天命觀為核心的戰爭觀。
2、以「禮」和「刑」為治軍基礎。
第二階段:迅速發展時期--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末(春秋戰國時期)
軍事思想的主要特點:
1、形成較完整的戰爭觀。
2、提出了若干普遍的戰爭指導原則。
3、軍事鬥爭與政治鬥爭、外交鬥爭的結合。
第三階段:豐富發展時期--公元前3世紀末至13世紀(秦至五代時期)軍事思想的主要特點:
1、由創造學派向綜合各家之長轉化,對軍事思想進行了整理。
2、對先秦所提出來的一些軍事思想有所發展。
3、戰略思想趨向於完善和成熟。
第四階段:體系完善時期--14世紀至19世紀40年代(明至清朝後期)軍事思想的主要特點:
1、武學開始納入國家教育體系,並確立了兵書的正統地位。
2、兵書數量繁多,門類齊全,軍事思想研究向體系化發展。
3、火器對軍事思想的影響,在組織指揮方式上、軍事訓練方式上也有了相應的變化。
4樓:匿名使用者
複製贊貼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一)初步形成時期(夏、商、西周時期);(二)趨向成熟時期(春秋、戰國時期);(三)豐富發展時期(秦至五代時期);(四)體系完善時期(宋至清前期)
以下哪一項不屬於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產生,形成及發展的三個時期
5樓:狂人橫刀向天笑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產生、形成及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其中不包括(d )。
先秦時期的軍事思想
秦至唐、五代時期的軍事思想
宋至清前期的軍事思想
清末民初的軍事思想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形成與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特點是什麼?
6樓:痴吃居室
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形成時期。這個時期,成周勢力衰弱,僅成為名義上的「共主」,「禮崩樂壞」,社會發生了急劇的變化。各諸候國間相互攻伐,戰爭次數增加,戰爭規模增大。
在戰爭的土壤中,誕生了不少傑出的將領,兵家成為當時「諸子百家」中重要一派。在戰爭經驗的基礎上,不少軍事家著書立說,於是出現了《孫子兵法》《尉繚子》、《六韜》等著名兵書。
春秋戰國的軍事思想,有了較大的發展,基本跳出了天命觀的桎梏,已經能較為理智地去對待戰爭。因此這一階段的軍事思想較夏、商、西周時期相比,顯得較為深刻。「兵者,詭道也」、「兵以詐立」,標誌著戰爭在人們心目已成為一個特殊的領域,戰爭的勝利某種程度上往往取決於人的智謀的運用。
秦漢至清代前期
秦漢至清代前期是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發展時期。這一時期分為兩下階段:
第一階段自秦漢至五代時期。秦始皇會元前221年統一中國,隨之有封建社會中的「漢唐盛世」,政治、經濟、文化及戰爭的發展,使軍事思想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和提高。這一階段中,多兵種大規模大集團配合作戰,政治鬥爭與軍事鬥爭相結合,謀略與決策,以及作戰指揮藝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但是,由於秦始皇對兵書的或毀或禁,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加之不準民間收藏兵書,兵家地位下降,兵書數量下降。這一時期的代表性兵書主要有:漢初的《黃石公三略》,唐代時期的《李衛公問對》《太白陰經》等。
第二階段為北宋至清代前期。
北宋初期,軍事技術有了重大發展,火藥、指南針開始用於戰爭,加之戰爭的頻繁發生,促進了戰略戰術的發展。北宋總結古今兵法,編纂了中國第一部兵書彙編《武經總要》。宋神宗元豐年間,又將《孫子》、《吳子》、《司馬法》、《六韜》、《尉繚子》、《三略》、《李衛公問對》彙編為《武經七書》,對以後的軍事學和戰爭實踐都有較大的影響。
從明代至清代前期,一方面出現了十分保守的只求守城保寨的消極防禦作戰思想;另一方面從實踐中總結出了帶有強烈革新內容的軍事思想,如明代戚繼光的《紀效新書》、《練兵實紀》,茅元儀編纂的軍事百科全書性的著作《武備志》。但由於清代作戰方式仍偏重騎兵作戰方式,對火兵器沒有予以充分的創新和發展,作戰能力孱弱,無法與西方的船堅炮利相抗衡。鴉片戰爭後,中國進入了近代軍事思想時期。
7樓:lsbko之王
經歷了跌宕起伏,經歷了輝煌,經歷了璀璨,經歷了低谷,經歷了失敗,經歷了成功,經歷了改變,經歷了紛爭,經歷了發展經濟的變革。
中國古代的軍事思想是什麼時候開始形成的
中 國 古 代 軍 事思 想形成於奴 隸 制的夏 王 朝。公元前21世紀 一說公元前22世紀 中 國 建 立了奴 隸 制的夏 王 朝,從此 戰 爭成為階 級鬥 爭的最 高形式。此時,儘管人們對於戰 爭的認識處於低 級階 段,還是產生了以靠天 命觀指 導戰 爭為中心內容的軍 事思 想。從春秋戰國時期就...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主要成就是什麼
我國古代軍事思想內容極為豐富 椐不完全統計,我國曆代兵書多達3380部,23500卷。目前尚存兵書仍然多達2308部,18567卷。比較有價值的100多部,被選入百科全書的有39部。產生於2500多年前的 孫子兵法 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代軍事文化思想的高度成就,它的理論與實踐價值在許多國家的學術界得到廣...
為什麼說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軍事思想成熟的
從歷史的角度來說,所有的兵法都沒有 孫子兵法 論述軍事思想這麼系統,這麼完整,這麼深刻。幾乎囊括了軍事思想方面的一切要素,所以它的出現,是中國古代軍事思想成熟的標誌。孫子兵法 又稱 孫武兵法 吳孫子兵法 孫子兵書 孫武兵書 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 兵學聖典 共有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