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聆聽花聲音
層層疊疊的樹影,稀稀落落的燈火,懸於半空的彎月,茫茫的原野飛快地與我擦身而過。半臥於火車內,聆聽著,感觸著富有節奏的一隆一隆。車內暈黃的燈光映著每張將入睡的臉——疲憊,舒適,寧謐,恬然。
現代交通工具的安穩,輕輕柔柔的卸去人的戒備,並以一輕一重的聲響,按摩著一絲一絲神經。
安穩中,人會輕易地變得懶散與依賴,手中的筆亦如此。文思該放逐於莽原,在顛簸中書寫自然的偉力。
對於一個匆匆過客,窗外點點星光是何處小鎮並不重要。
對於隱在從林裡的小鎮,一個匆匆過客的姓名也並不重要。
然而,他們何以暗暗中相互慰藉?
清晨,窗外,渺渺的薄霧朦朧著遠景,我卻清晰的看到了出行以來第一個鋤地的農夫。可以想象火車駛過的轟鳴聲,然而,農夫卻只低著頭,默對著土地。於是想起了許多歌頌農夫與土地的詩句,但或許,這些詩句都不可在安穩的火車上寫就的。
唯有借詩喟嘆:「我對著土地愛得深沉。」
我在暗喜,詩歌裡的許許多多意象紛紛現與眼前,霧氣寥寥,炊煙噓噓,水田片片,平房零星,樹色蒼翠,小徑蜿蜒,遠山延綿,白鳥時逐而過,水鴨群棲於湖,黃牛緩步于田... ...
感動啊!
從文說得好:「這簡直是詩!」
山色、櫓歌、水聲... ...送著從文回到了湘西老家。
如今呆在火車裡,櫓歌是沒了,水聲也沒了,山色尚可觀,當然還有擎隆擎隆的聲響,還有車內彌著的即食麵的香氣。寫著,肚子也有些許餓了。
很多人仍臥在被鋪中,還有夢?
說來亦奇,昨夜閉上眼,腦海裡竟現出許多幻彩的圖景,想必是火車的顫動把神經都抖歪了。
——2004.6.25夜-6.26晨
記於火車
山秀水秀秀人,風飄雲渺舒心。
——6.26
早晨五點醒來,揉著惺忪睡眼,裹著一襲棉被,呆望窗外的天一點一點地變白,而遠山的輪廓,也一點一點地清晰,於是在腦海印下一段起伏的線條。心中有一種衝動,想叫道:「遠山,你早!」
遠山柔美的線條,彷彿對我微微一笑,並不露齒,但我已心滿意足,一陣溫謦。我不過是你眼前匆匆而過的訪客,也不過是你每天千千萬萬的傾慕者之一。即使你冷豔得對我不屑一顧,我已無話可說,更何況你竟投來一個微笑,叫我該如何感恩戴得。
昨天潺潺的水聲猶在耳畔,是一條蜿蜒的溪,按摩著疲憊的神經與肌肉,放鬆著我的軀體;今天是遠山的宛然一笑,讓糜然精神為之一振,又叫我如何愛上著一片山水。
在這裡,人輕易地變得多情起來,又輕易地為此情尋到寄託,這是怎樣的一片山與水?
答案在那溪水的流湍聲中,在那山風的吹拂聲中,在那山間的蟬聲唱和中... ...
——6.27 am6:40
行走是肉體的,也是精神的。
肉體在行走中釋放它的能量,精神在行走中積蓄它的感知。
當肉體停頓時,精神開始蠢蠢欲動,就如今早醒來,精神把感知融會與釋放。
行山走水,一面是鍛鍊肉體筋骨,一面也在煉著靈魂。
人類走出深山大林幾百萬年了,但山與水仍是靈魂最原始也是最終的歸宿。
魂終歸黃土,黃土亦山水。
今天高考將放榜了,明媚的山水啊,有你分享我的喜或悲,我亦願了。
——am7:45
2樓:匿名使用者
裸露的土地
(一)岩石裸露給風霜
被打磨的碎片
在洪流中降生
雨過天晴
你裸露給藍天
(二)母親害羞了
給你穿上野草
點綴著綠葉和紅花
你常常挽起袖子
裸露給媒人挑剔
(三)母親給你的嫁妝
金銀珠寶不多
貪婪的丈夫
細細地將你摸遍
鄙夷裸露在你臉上
(四)你的孩子
長得跟你一樣
黃黑的**
你用泥濘的雙手
裸露給他們學步
(五)有一個兒子
羨慕岩石的高大
你曾告訴他
那是祖父的墳堆
裸露在你心中
(六)你的女兒
在風雨中出嫁
你叮囑她們
不怕陪伴大海
才會裸露給朝霞
另外還有劉湛秋所寫的《中國的土地》
你可知道這塊神奇的土地
埋藏著**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鵑花嫣紅奼紫
激流的三峽傳來神女的嘆息
冬天從凍土層到綠色的椰子林
薔薇色的海浪撫愛著沙粒
你可知道這塊
神奇的土地
黃**,黑頭髮是那樣美麗
敦厚的性格像微風下的湖水
頑強勇敢又如長江一瀉千里
掛霜的葡萄下躍動著歡樂
堅硬的核裡已綻開復興的契機
3樓: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算麼??
關於土地的古詩句
4樓:灬小煩先森
關於土地的詩句很多,這裡附上五句。
1、名隨土地貴,味逐水泉遷。——徐鉉
2、土地窮甌越,風光肇建寅。——張子容
3、傳聞收土地,思見覆徵徭。——貝瓊
4、萬里山河唐土地,千年魂魄晉英雄。——羅隱
5、土地卑溼饒蟲蛇,連木為牌入江住。——張籍
拓展資料:
體裁範圍
古詩,作為一種詩歌體裁,指的是與近體詩相對的古體詩,又稱古風、往體詩。它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後仍按古式創作的詩。以唐朝為界限,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唐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後,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
格律特徵
古詩(古體詩)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相對於近體詩,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
漢魏以後的古詩一般以五七言為基調,押韻、轉韻有一定法式。
所有古體詩都是按照詩句的字數分類。四字一句的稱四言古詩,簡稱四古;五字一句的稱五言古詩,簡稱五古;七字一句的稱七言古詩,簡稱七古。四言詩,遠在《詩經》時代就已被人們採用了。
但至唐代卻逐漸衰微,寫它的人很少了。
五言古詩,是古體詩的正統,寫的人很多。七言古詩,不是古體詩的主流,這是它起源較晚的緣故。所以,七言古風頗受七言近體詩的影響。
5樓:執著的叛逆
1、況土地分張又百年。[宋] 無名氏 《沁園春·道過江南》
釋義:況且分配土地的制度已經有百來年了。
2、龍神土地亦安。[宋] 釋祖欽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釋義:龍和神以及土地都覺得安寧。
3、巫師罵土地。[宋] 釋妙倫 《偈頌八十五首》
釋義:巫師也在責備土地。
4、農人土地窄。[唐] 白居易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釋義:農民家裡面的土地比較少。
5、湟中土地昔湮沒。[唐] 鄭嵎 《津陽門詩》
釋義:蝗蟲從中的土地都被淹沒了。
6、名隨土地貴。[唐] 徐鉉 《和門下殷侍郎新茶二十韻》
釋義:名字也會隨著土地名貴起來。
6樓:草乙黃
名隨土地貴,味逐水泉遷。——徐鉉
土地窮甌越,風光肇建寅。——張子容
傳聞收土地,思見覆徵徭。——貝瓊
萬里山河唐土地,千年魂魄晉英雄。——羅隱
土地卑溼饒蟲蛇,連木為牌入江住。——張籍
7樓:切切切
《憫農》——李紳
鋤 禾 日 當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誰 知 盤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憫農》——李 紳
春 種 一 粒 粟,
秋 收 萬 顆 子。
四 海 無 閒 田,
農 夫 猶 餓 死
描寫土地的詩句
8樓:冰凝雪黛
1、農人土地窄 唐
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1303634 白居易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2、土地卑溼饒蟲蛇 唐 張籍 《相和歌辭·江南曲》
3、土地無人老 唐 沈佺期 《入鬼門關》
4、土地窮甌越 唐 張子容《樂城歲日贈孟浩然(一作王維詩)》
5、況土地分張又百年 宋 無名氏 《沁園春·道過江南》
6、湟中土地昔湮沒 唐 鄭嵎《津陽門詩》
7、萬里山河唐土地 唐 羅隱《登夏州城樓》
8、名隨土地貴 唐 徐鉉《和門下殷侍郎新茶二十韻》
9、多於湯土地 唐 貫休《壽春節進》
10、義為土地精靈伏 唐 貫休《賀鄭使君》
11、土地非所惜 宋 李清照《上樞密韓公、工部尚書胡公》
12、土地削;甲辰役 近代 吳佩孚《滿江紅 登蓬萊閣》
13、乞種親為土地神 宋 方岳《次韻紅蕉》
14、土地屬東隅 宋 林亦之 《網山二首》
15、蟻螻人民貪土地 宋 邵雍 《觀隋朝吟》
16、全蜀獻土地 宋 石介 《感事》
17、挈其土地 宋 石介 《宋頌九首·聖文》
18、土地伽藍固弗靈 宋 釋惠臻《句》
19、巫師罵土地 宋 釋妙倫 《偈頌八十五首》
20、龍神土地亦安 宋 釋祖欽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21、土地何須**人 宋 釋祖元 《偈一首》
22、淮南塵土地 宋 王洋《陪徐狄二子出東郊即事》
23、名隨土地貴 唐 徐鉉 《和門下殷侍郎新茶二十韻》
24、土地組老無味 唐 徐鉉 《送清道人歸西山》
25、傳聞收土地 明 貝瓊 《暮春雜詩(二首)》
26、不厭土地薄 明 羅玘 《送周主簿任南城》
求採納~~~~~
寫泰山的詩句。
9樓:匿名使用者
扶搖九萬里,未可誣齊諧。 —— 賈魯《登泰山》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開。 —— 李白《遊泰山》
對朝雲靉靆,暮雨霏微,亂峰相倚。 —— 黃庭堅《醉蓬萊》
萬里江山知何處。 —— 張元幹《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泰山天壤間,屹如鬱蕭臺。 —— 元好問《登岱》
望採納,謝謝
10樓:匿名使用者
《雪中望岱宗》:
碧海煙歸盡,晴峰雪半殘。
冰泉懸眾壑,雲路鬱千盤。
影落齊燕白,光連天地寒。
秦碑凌絕壁,杖策好誰看?
11樓:大政跡執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讚美土地的詩句有哪些?
12樓:匿名使用者
?i don't know。
關於西湖的古詩句關於長征的古詩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 其二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 題臨安邸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楊萬里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群芳過後西湖好,狼籍殘紅。歐陽修 採桑子 群芳過後西湖好 崇禎五年十二月,餘住西湖。張岱 湖心亭...
關於蘭的古詩句,關於蘭的詩句古詩
客焦山袁梅府送蘭 秋蘭一百八十箭,送與焦山石屋開。曉月敲門傳簡貼,煙帆昨夜過江來。題盆蘭倚蕙圖 春蘭未了夏蘭開,畫裡分明喚阿呆。閱盡榮枯是盆盎,幾回拔去幾回栽。關於蘭的詩句古詩 詩句中最後一個字是蘭的七言古詩 從軍行七首 其六 唐 王昌齡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葉城西秋月團。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
關於古詩句,關於詩詞的詩句
1.破陣子 中表明作者願望的詩句是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概括地再現緊張激烈的戰鬥場面的句子是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2.辛棄疾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他一生最大的理想就是收復失地,為國建功立的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中最能體現這一點的句子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