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夏朝只是一個傳說 夏朝的存在與否還是有待確認。如果僅以河南的一堆廢土就認定夏朝是一個朝代 這未免也太有中國特色了吧
2樓:風流禹二
除了《史記·夏本紀》,還有《尚書》、馬王堆帛書中的《春秋事語》、戰國楚簡中《國語·吳語》、《左傳》、《山海經》(這個有點兒不靠譜-_-iii)、《呂氏春秋·先識覽》、《淮南子·汜論訓》……應該還有,兄弟才疏學淺,不知道而已。
實際上,從史學方**講,記載夏朝歷史的晚出文獻仍有其真實成分,不可一筆抹殺其學術價值;而夏朝有無當時的文字記錄,亦不成為否定夏朝存在的充分理由。夏朝是中國文明發展鏈條中的重要一環,對它的懷疑作為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今天也該成為歷史了。
3樓:匿名使用者
左傳 夏書 尚書夏書召誥
現存的最早記載夏朝的古籍是什麼
4樓:愛問問題
大概是《尚書·禹貢》和《史記·夏本紀》.《禹貢》是《尚書》(一作《書經》,簡稱《書》)中的一篇。漢馬融說:
“上古有虞氏之書,故曰尚書。”①唐孔穎達說: “尚者,上也,言此上代以來之書,故曰尚。
《尚書》是我國現存史書中最古者,繫上古歷史檔案和政史**的彙編,儒家重要的經典著作之一。《尚書》相傳由孔子所測定,實際上有些篇是後來儒家補充進去的,《禹貢》篇者,歷代學者一般設為貢賦之法。其說導源於是書“禹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
漢孔安國就“任土作貢”釋作“禹制九州貢法”。後之學者註釋大致類此。竊謂貢考,功也,以記禹導山浚川,敷土作貢之功。
是篇既以浚川——治水為主,而貢賦僅佔很小份量(在全文257個短句1193字中,直接間接說貢賦者不過57句299字,所佔比重較小),如此理解似更為合情順理。中國學術界多稱中國擁有2023年的文明史,而國際學術界卻只認可中國擁有2023年的歷史,這主要是在夏朝的承認上有分歧。夏朝,中國的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建立於公元前2023年,而商朝則建立於公元前2023年,中國學術界的主要證據來自於中國的一本史書——漢朝司馬遷的《史記》。
5樓:燕山媯水
尚書是最古老的書籍,裡面有夏書,是周朝史官追述的,夏朝尚未發現文字,無法判斷,二里頭文化只能說是疑似,因為無文字
6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你問的就有問題,如果有文字記載,那可能甲骨文裡可能就有記載,畢竟是夏商周嘛,但沒幾個人能看懂.而《尚書》學術上有爭議,有今古之爭,不好說.
夏朝真的一點文物都沒有嗎?都是看史書記載然後再寫到歷史書上嗎?
7樓:青冥淩霄
在河南省西部、山西省
南部發現的二里頭文化具備了屬於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條件,但由於一直未能出土類似殷墟甲骨卜辭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夏朝的存在性始終無法被證實。許多中外歷史學家認為,河南省偃師市二里頭遺址的全期或第
一、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遺蹟,不過仍在尋找確鑿的依據來釐清。另外,河南省新密市新砦遺址也被認為是夏朝遺存,新砦期文化被稱為最早的夏文化。總的來說,夏朝遺址有發掘,文物也有出土,但沒有文字,而且後世記載較少,所以學界爭論很大,仍需更多考古證據來支援論證。
希望能解答你的疑惑,望採納,謝謝!
8樓:匿名使用者
嗯,應該吧,現在還沒有證明夏朝確切存在的證據, 中國傳統文獻中關於夏朝的記載較多,但由於都成書較晚,已知的又沒有發現公認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證據,如夏朝同時期的文字作為自證物,因此近現代史學界一直有人質疑夏朝存在的真實性。在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發現的二里頭文化具備了屬於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條件,但由於一直未能出土類似殷墟甲骨卜辭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夏朝的存在性始終無法被證實。許多中外歷史學家認為,河南省偃師市二里頭遺址的全期或第
一、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遺蹟,不過仍在尋找確鑿的依據來釐清。另外,河南省新密市新砦遺址也被認為是夏朝遺存,新砦期文化被稱為最早的夏文化。
9樓:姑蘇夜鍾
夏朝有一些還比較簡陋的青銅器及其他文物。二里頭文化裡就有不少文物。該文化就屬於夏朝時期。
10樓:大倒黴蛋子
甲骨文是商才有的,夏的存在被外國人質疑
11樓:流浪在半夏錦年
夏朝在中國古代的歷史是其實是一個十分模糊的朝代,但是二里頭的遺址似乎被人們認為是夏朝存在的證據,但是到現在,國際歷史學術上,還是普遍認為,中國的古文明應當從商朝算起。例如《全球通史》就是這樣認為的
求從夏朝到清朝所有史書,按照順序 所有方面(歷史 政治 軍事等 )
12樓:折月沉舟
《史記》(漢·司馬遷)、
《漢書》(漢·班固)、
《後漢書》(南朝宋·范曄)、
《三國志》(晉·陳壽)、
《晉書》(唐·房玄齡等)、
《宋書》(南朝梁·沈約)、
《南齊書》(南朝梁·蕭子顯)、
《梁書》(唐·姚思廉)、
《陳書》(唐·姚思廉)、
《魏書》(北齊·魏收)、
《北齊書》(唐·李百藥)、
《周書》(唐·令狐德棻等)、
《隋書》(唐·魏徵等)、
《南史》(唐·李延壽)、
《北史》(唐·李延壽)、
《舊唐書》(後晉·劉昫等)、
《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
《舊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宋·歐陽修)、
《宋史》(元·脫脫等)、
《遼史》(元·脫脫等)、
《金史》(元·脫脫等)、
《元史》(明·宋濂等)、
《明史》(清·張廷玉等)。
《清史》(本世紀 人員眾多)
13樓:漪煬珏月
史分很多,正史,野史,太多了,看24史就夠了,加上清史。
14樓:匿名使用者
夏朝到漢朝武帝時期——《史記》
東周——《東周列國傳》
春秋戰國——《尚書》《公羊傳》《左傳》《春秋》《戰國策》《孫子兵法》《鬼谷子》《吳子》《論語》《孟子》《墨子》《列子》《道德經》《韓非子》等等諸子百家著作
漢朝——《漢書》《後漢書》
三國——《三國志》《三國志注》
東漢到隋——《高僧傳》《水經注》《世說新語》
唐——《唐書》《新唐書》《通史》《通典》《貞觀政要》
五代十國——《五代史》《新五代史》
宋——《宋史》《遼史》《資治通鑑》《通鑑綱目》《通鑑紀事本末》《通志》《文獻通考》
元——《元史》《宋元學案》
明——《明史》《明儒學案》《權與血——明帝國官場政治》《明朝那些事》
清——《清史稿》《清史》《四庫全書》《文史通義》額書很多的,不可能全部,如果你只讀二十五史,恐怕也要好長時間呢。
15樓:匿名使用者
你先吧 史記看完了 再說吧
貪多嚼不爛!!
中國史書上記載的第一個朝代是哪個朝代?
16樓:同翠柏位紫
夏朝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個朝代。根據史書記載,夏朝是禹的兒子啟在鈞臺(在今河南禹州)廢除了傳統的部落“禪讓”制,殺死益而稱王,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夏禹傳子代替了以前的禪讓制度,由禪讓制變成王位的世襲制。
夏朝共傳13代,16王。夏朝其中心區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帶。據說啟死後,太康即位,出現了一時的政權更迭,即所謂“失國”。
再經少康中興,重建夏朝。到孔甲統治時,夏朝走向衰落。此後,三傳至桀,後為商朝所滅。
由於夏朝沒有文字直接流傳下來,所以,長期以來對其瞭解還主要依賴古代文獻的記載,包括夏朝的國王、官吏、軍隊以及刑獄情況。現代以來,河南省偃師縣二里頭村遺址中大型宮殿、墓葬以及許多青銅器的出土,則從一個側面揭示了作為奴隸制的夏朝的政治、經濟及社會文化、生活等等方面的情況。
夏朝都城幾經變更。禹在確立王權後,就在有崇部落所在地——嵩山之陽建立了陽城(河南登封縣告成鎮)作為都城。後又遷往陽翟(河南禹州)。
夏朝文字的史書記載
夏朝: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
17樓:釋義就是我
夏朝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一般認為夏朝共傳十四代,延續約471年,為商朝所滅。後人常以“華夏”自稱,使之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根據史書記載,禹傳位於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因此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后氏**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係,政治上有分封關係,經濟上有⍌/p>
記載夏商周三朝最真實的歷史書
18樓:醜碧春
《竹書紀年》,亦稱《汲冢紀年》、《汲冢古文》或《汲冢書》。由於該書原無名題,原書為竹簡,也稱《竹書》,所記史事屬於編年體,稱為《紀年》,一般就稱《竹書紀年》。《竹書紀年》是一部於西晉太康二年(281年)被盜墓者不準所發現的古代史書,是一本編年體的史書。
由於它當時被埋藏於魏安釐王(一說應為魏襄王)的墓裡,所以能夠避過秦末大亂的毀滅。它記錄了從傳說時代的夏朝到魏襄王(一說應為魏哀王)之間的歷史事件。
《竹書紀年》對史學界的震撼,在於它所紀錄的史料與《史記》所描述的不單隻內容不同,而且取向相異。竹書紀年描述了從夏朝到戰國時期歷代所發生的血腥政變和軍事衝突,譬如,根據《史記》所記載,商朝太甲被伊尹囚禁3年後,伊尹見太甲改過自新,便鄭重的將國家交給他。太甲復位後,沉痛接受教訓,成為了一個勤政愛民、勵精圖治的聖君。
不過,《竹書紀年》對此卻有不同的描述:伊尹放逐太甲後,自立為王,7年後,太甲潛回殺掉篡位的伊尹,並改立伊尹的兒子伊陟和伊奮繼承伊家。但出土的甲骨文顯示,直至商朝末年,商朝仍然堅持對伊尹的祭祀,因此《竹書紀年》的歷史記載存疑。
本書早在漢代時就已經散逸。279年的西晉,一個位於今日河南省的魏王墓被盜挖,盜墓者**之餘,亦同時讓墓裡的大批竹簡出土。當時國家對這件事情非常重視,晉武帝命令中書監荀勖、中書令和嶠負責翻譯竹簡(因為魏國文字和秦國的小篆差異頗大),竹簡長度為古尺二尺四寸,每簡四十字,凡十三篇,周平王東遷後用晉國紀年,戰國時期三家分晉後用魏國紀年。
期間又遇上八王之亂等多次政治紛擾,祕書丞衛恆在從事“考正”時際被殺,使整理的進度大受打擊,由佐著作郎束皙續成。最後負責**把史書紀錄的部份整理好,並將之命名為《竹書紀年》。
由於《史記》採用紀傳體來記述事件,竹書紀年的出現,可以從另一角度審視史記內容,如“太甲殺伊尹”、“文丁殺季歷”、“共伯和幹王位”,與史書有極大差異。又如《竹書紀年》記載:“懿王元年,天再旦於鄭,……”,可能是指在前899年4月21日,清晨時發生的日全蝕,可據此推定周懿王元年(也有學者對這個說法存疑)。
王國維在《今本竹書紀年疏證》中指出今本紀年中的周幽王六年(前776年)日食出自《詩經·小雅》“十月”和《新唐書·歷志》“大衍曆議日食”,本是周代的無年代日食紀錄和唐代以前的計算結果。
這套晉朝時整理好的《竹書紀年》,到了宋代又再度散佚。清代學者從史書中輯收《竹書紀年》的各種引文,重新再組合成一份復原版的‘竹書紀年’。這一份復原版的《竹書紀年》,一般稱之為《古本竹書紀年》。
明代嘉靖以後,出現二卷的所謂“《今本竹書紀年》”。由於來路不明以及體例與歷來所引《竹書紀年》有所不同,《今本竹書紀年》歷來被斥為元明時人之偽作。但也有學者肯定《今本竹書紀年》的真實性。
例如美國學者夏含夷認為《今本竹書紀年》和輯錄的《古本竹書紀年》體例文字等有諸多差異,是因為兩者分別是西晉時代兩次竹簡整理工作的產物。
夏朝古書記載了我國最早的一次日食相傳有了什麼
中國在公元前bai2300多年前就有了 日食du 當時最先進的天文觀象臺。zhi中國曆來重視日dao食的預報,據說夏代專一屬位天文官因沉湎酒色,漏報日食,被砍首以警示玩忽職守者。中國有世界上最早 最完整 最豐富的日食記錄。光是古書 至清代 的 史料 不包括甲骨文 就有1000多次日食記錄。最早是 尚...
有沒有關於夏朝的歷史書,有沒有描寫夏商周具體歷史的書籍。
書 名 山海經 考古 夏朝起源與先越文化研究作 者 黃懿陸 出 版 社 民族出版社 書 號 105 08463 0 責任編輯 開本 16 出版時間 2007年8月 字數 千字 裝 幀 平裝 印張 0 帶 盤 否 頁數 364 夏朝國王。禹之子,姒姓。禹死後,啟打破禪讓制,通過暴力奪得王位,建立夏王朝...
歷史上有黃皓這個人嗎?哪本書記載的,蜀國那個,別說三國演義
有,正史三國志有記載。後主漸長大,愛宦人黃皓。皓便辟佞慧,欲自容入。歷史上的三國演義和 三國演義裡面的內容有那些不一樣?無非是後人加入的杜撰吧了。想要看三國,看陳壽的 三國志 還是比較真實的,建議你看看。三國演義 是演義嗎,藝術加工的成分較多。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好似神仙一樣,現實中是不存在這樣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