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斷鷹攀崖
一、服飾與地理環境:
總體可以概括為北長南短,北寬南窄,北厚南薄。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是千百年來人們對江南地區的形容和嚮往。河流密佈,湖海相連,雨量充沛,氣候溼潤,地勢平坦,植物茂盛。
在這種地理環境中生活的各民族同胞,他們的服飾天人合一,環境造就,典雅別緻,小巧玲瓏,以薄、短、輕、柔、豔而著稱。
居住在雲貴高原的苗族、布依族、侗族、瑤族、水族、彝族等少數民族的服飾,其共同的特點:首先是緊身、輕巧、利落,便於平時農業繁忙時提高勞動效率;其次無領、赤腳、裸露部位多,戴斗笠或纏包頭可以適應溼潤、降水多的氣候環境,最具代表性的是男子的服裝,各民族幾近一致,變化較少;再次服飾在用料上採用自織布或綵綢、運用礦物和植物染料工藝加繡自己熟悉的山水、花鳥、樹木等圖案,明顯體現出山鄉的蒼翠與水鄉的秀美。最具特色的是侗族,他們的蠟染聞名於世,成為貴州地區亮麗的風情線。
由於這一地區地質構造複雜,山大溝深,林木茂密,溶洞暗河遍佈。長期以來與世隔絕,交通不便,為了生存,他們自己紡紗織布,加工洗染。這種用傳統手工藝製作的布料厚實、美觀、耐用,可穿、可佩、可戴、可提,不僅有實用價值,更有觀賞價值,近年來又成為旅遊開發專案之一。
西北乾旱區是廣闊的歐亞大陸草原、荒漠區的一部分,地處內陸四周多山,夏季風的影響微弱,氣候屬於半乾旱、乾旱和極乾旱,氣候 長期乾燥,冬夏氣溫變化劇烈,大陸性氣候顯著。本區少數民族數量較多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等,這一地區服飾的共同特點在於服裝在樣式上設計簡潔,服裝飾品少,服裝面料多采用適於夏季高溫乾燥天氣的綢子和冬季保暖效能好的土布,**多為裙裝,自胸間捏多褶,下裳寬大,**多為長褲、長筒革靴 ( 回族除外 ) 褲腿扎進長筒靴,有防寒的功效。西北地區多信奉伊斯蘭教,根據伊期蘭教的禮節,如果到室外頭不戴遮蓋物就是對天的褻瀆,所以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頭戴的一般是最輕最小的圓帽或一塊頭巾。
由於地理環境的不同新疆地區的少數民族男子多配長袍,女子多配各種繡花、坎肩,這種服裝既適宜晝夜溫差大的變化,又能在空氣溼度極為乾燥高溫的夏季充當「鼓風機」的作用,而內蒙古高原地區生活的蒙古族,男女服裝均大襟長袍,腰間束帶,同新疆地區相比無鈕釦對襟長袍更容易抵禦北方的寒風侵襲。
「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這是黃土高原的真實寫照。由於這種惡劣的地理環境和嚴酷的氣候條件,使黃土地上人們的服裝另有一番情景。
冬天人們穿著老羊皮襖,頭上裹著白羊肚手巾。夏季白布的尕汗褡兒,青布的黑夾夾兒,是這一地區典型的民族服裝。
青藏高原地區,主要人口為藏族,他們生活的地方,海拔高,氣溫低,冬季漫長,夏季短暫,因而他們一年四季都穿著長袍,冬季皮袍,夏季棉袍,袖長寬鬆,白天當衣,晚上當被。為了生活方便不論男女都將右膊裸露在外,袖子別在腰間。
二、 飲食與地理環境
從主食結構上看,由於水熱條件的不同,我國北方以種植小麥為主,南方以種植水稻為主,故形成了「北面南米」的格局。另外中國「八大菜系」的烹調技藝各具特色,素有「南甜北鹹,東辣西酸」之說,它的形成也與地理環境有關。就拿「南甜北鹹」的形成來講,就與我國南北方的氣候差異有關。
我國北方地處暖溫帶,冬季寒冷乾燥,夏季高溫多雨,氣溫年較差大,在過去,即使少量的蔬菜也難以過冬,同時又不捨得一時「揮霍掉」,北方人便把菜醃製起來慢慢「享用」,這樣一來,北方大多數人也就養成了吃鹹的習慣。南方多雨,光熱條件好,盛產甘蔗,比起北方來,蔬菜更是一年幾薦。南方人被糖類「包圍」,自然也就養成了吃甜的習慣。
北方人不是不愛吃甜,只是過去糖難得,只好以「鹹」代「甜」來調劑口味了。雖說北方現在不缺糖,但口味一旦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的。山西人能吃醋,可謂「西酸」之首。
福建人、廣西人愛吃酸筍,越酸越能顯出製作者的水平。傣族人也愛吃酸,酸筍燉雞可是一套傳統名菜。山西等地的「西方人」何以愛吃酸?
原因是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及其周邊地區的水土中含有大量的鈣。因而他們的食物中鈣的含量也相應較多。這樣,通過飲食,易在體內引起鈣質澱積,形成結石。
這一帶的勞動人民,經過長期的實踐經驗,發現多吃酸性食物有利於減少結石等疾病。久而久之,他們也就漸漸養成了愛吃酸的習慣。「貴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說。
喜辣的食俗多與氣候潮溼的地理環境有關。我國東部地處沿海,東北的朝鮮族當地氣候也溼潤多雨,多春陰溼寒冷,而四川雖不處於東部,但其地處盆地,更是潮溼多霧,一年四季少見太陽,因而有「蜀太吠日」之說。這種氣候導致人的身體表面溼度與空氣飽和溼度相當,難以排出汗液,令人感到煩悶不安,時間久了,還易使人患風溼寒邪、脾胃虛弱等病症。
吃辣椒渾身出汗,汗液當然能輕而易舉地排出,經常吃辣可以驅寒祛溼,養脾健胃,對健康極為有利(對當地人而言)
生活中運用到地理的例子舉三個。
2樓:伯樂和千里馬
1、日出日落(地球自轉);
2、一年四季(地球公轉);
3、方向辨別(經緯度);
4、氣候氣象(氣候);
5、地球引力(重力)。
3樓:匿名使用者
1、天氣預報看天氣
2、看地圖,找地方,查線路
3、找方向,或根據太陽方位,或根據北極星位置等
生活中的地理例項有哪些?
4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生活中的地理是很有趣的!
例子:1.**。這是一種毀滅性的災害。
2.氣候。每天大家都在關注著它。
3.降水。每個地區的降水量都不同。
4.風土人情。每個國家、每個地區的風俗都不同。
5.位置。你所在的是亞洲,但是還有其它幾個大洲與我們共同存在在這個地球。
6.地理標誌。某些時候所看見的一些地理符號的識別。
7.山脈。每個國家、每個地區都有象徵性的山脈。
8.河流。哺育這個地方人名的河流一般性叫做「母親河」,我國是「黃河」
9.變化。在新疆,你可以嚐到「早穿棉襖午穿紗,抱著火爐吃西瓜」的樂趣。
10.構造。我們地球的構造。
11.世界區域的劃分,東西12區居然相差一天。
我是學生,回答的幼稚,不要介意那麼多。給點鼓勵吧!
你能從日常生活中列舉一些需要地理知識的例子
5樓:匿名使用者
如:旅遊需要看地圖,瞭解當地的氣候、位置、地形、地貌等;看日食、月食等;二十四節氣等都需要地理知識。
6樓:匿名使用者
日常生活中每時每刻都不能離開地理知識,你要知道哪方面的?
生活中的地理現象
7樓:
知識源於生活,地理知識更是與生活密切相關, 因此***說提倡教學中聯絡學生生活實際,這個觀點非常實際,也具有指導意義。
實際上在地裡教學的過程中我也注意了這個問題,經常引導學生觀察我們生活中的地理現象,比如,現在的學生大都在早晨五點半上早自習,我會問學生冬天時起來上早自習天亮沒亮,夏天時呢?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就會知道冬天天亮的晚,夏天天亮的早;下午六點學生吃晚飯,冬天時天已經很黑了,夏天時太陽還很高,這樣學生就會明白夏天天黑的晚,冬天天黑的早,從而理解晝夜長短的變化。還其他的一些現象,如日出日落的方位冬夏不同讓學生注意觀察,水槽裡的水在放的時候在排水口處往往會形成逆時針的漩渦,從而瞭解水平運動物體的偏轉。
總之與生活有關的地理現象有很多,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中不是缺少知識,而是缺少發現,現在的學生低頭思考的多了,抬頭看路的少了,近視眼多了,對周圍的環境觀察觀察的少了,因此多聯絡一下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用地理的規律和原理來分析生活中的現象。
8樓:匿名使用者
地球上出現春夏秋冬,是因為有黃赤交角。
北極圈和南極圈內會出現極晝和極夜。
緯度高的地方,夏天晝長,冬天夜長。
沿海地區,長年氣候溫和多雨
十五的月亮最圓
日食、月食等
9樓:老徐霞客
1) 給國外的朋友打**要考慮時差 -因為地球是圓的;
2)潮汐 - 因為地球自轉導致面向和背對太陽的一面的水被吸起;
3) 冬天比夏天白天短-因為地球自轉的軸和公轉的平面不是垂直的;
4)登高可以望遠 - 地球是圓的
請你列舉一些日常生活中需要地理知識的例子
10樓:雲仙德成
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後面是西,左邊是北右邊是南
生活中的負數,生活中負數的例子
借錢的問題你知道吧 我借給你五寶那我的收入就是負500,你就是正500.做生意成本100,但是隻收回50,那你的盈利就是負50,就這麼簡單。這樣的例子生活中太多了,舉一反三夠你寫一本字典的厚度了。生活中負數的例子 1 溫度中表示零下的溫度。2 建築的地下部分,地下一層用 1層表示。3 海拔低於海平面...
磨練的事例生活中的,有關磨練生活的例子
王亞南睡三腳床 王亞南小時候胸有大志,酷愛讀書。他在讀中學時,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讀書,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條腳鋸短半尺,成為三腳床。每天讀到深夜,疲勞時 去睡一覺後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腳方向傾斜過去,他一下子被驚醒過來,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讀。天天如此,從未間斷。結果他年年都取得優異的成績,被譽為...
舉下生活中不誠信的例子,舉幾個生活中不誠信的例子
誠信的意義很廣泛,誠信的故事有很多。就說身邊的例子。市場附近的包子店上半年豬肉漲錢的時候從一塊 2個漲到一塊三 2個。現在豬肉跌錢了,那三毛錢還是沒跌下來,無奈附近就他自己賣包子。真是不講誠信。還有那些缺斤短兩的,有什麼辦法呢!還有樓下賣糖葫蘆的,連洗都不洗,找他,居然說愛買不買,我又不是隻做你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