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大局大曆
一、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
應用題的難易不僅取決於資料的多少,往往是由應用題的情節部分和數量關係交織在一起的複雜程度所決定。
二、讓學生經常進行判斷和分析數量關係的訓練。
數量關係是指應用題中已知數量和未知數量之間的關係。
為此,首先要重視教學中的分析與說理。這是因為不僅要通過數量關係分析出解答的計算過程,同時計算過程本身也反映瞭解題的算理。
其次要重視簡單應用題基本結構的教學。
解題思路是指解答應用題的思考線索,只要切實掌握解題思路才能做到思維有方向、解題有依據,使小學生的思維逐步能夠藉助表象和概念進行,能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進行一些較複雜的判斷。
(1)、畫批。就是把題中的重點詞、句和思維分析、判斷的結果,用文字、符號(箭頭、著重點、圓圈、橫直線、曲線等)劃出來,主要目的是為了瞭解每個數量的意義及數量間的內在關係。
(2)、畫圖。就是畫線段圖,用線段把題中所講的各個數量及其相互關係表示出來,直觀地、形象地反映應用題的數量關係。
(3)、說理。
三、幫助掌握正確的解題步驟。
完成列式計算只解決了「怎樣解答」的問題,而推理論證是解決「為什麼這樣解答」的問題。然而小學生不善於從已知量向未知量轉化,有時又受生活經驗的制約無法檢驗明顯的錯誤,因此一定要教給學生驗算的方法,如:聯絡實際法、問題條件轉化法和另解法等;
2樓:love永遠的申花
多舉例子,把題意中的內容儘可能的與生活聯絡起來,最好是孩子親身經歷過的
3樓:
我教我們家的孩子就把大的數字換成小的數字。相對的會容易好多。再多做些題,聯絡實際會有效果的。試下吧。
如何才能讓孩子做好小學數學應用題
4樓:愛漂漂淼淼
一、培養學生的審題習慣
細緻地審題,弄明白題意,是準確解答應用題的先決條件。因此,在教學中可先讓學生根據解題要求找出題中直接條件和間接條件,構建起條件與問題之間的聯絡,確定數量關係。為了便於分析問題中的已知量與未知量之間的相依關係,審題時可要求學生邊讀題邊思考,用不同的
二、教給學生分析應用題常用的推理方法
在解題過程中,學生往往習慣於模仿教師和例題的解答方法,機械地去完成。因此,教給學生分析應用題的推理方法,幫助學生明確解題思路至關重要。分析法和綜合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
所謂分析法,就是從應用題中欲求的問題出發進行分析,首先考慮,為了解題需要哪些條件,而這些條件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直到未知條件都能在題目中找到為止。
三、通過對新教材的使用,使我們對人教版新教材有比較深切的體會。
我們認為新教材最大的特點是從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情境和客觀事實出發,以圖畫情景的展現,使學生親自體驗數學就在生活當中,給學生充分提供動手、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主動研究數學的實際問題,使學生在獲取數學知識的同時,思維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多方面都有了進步。實踐結果,課堂教學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學生思維活躍,敢於質疑,願意與同學、老師交流,勇於發表不同見解,樂於表現自己。一個體現師生交往互動、學生自主**學習的新的課堂教學模式逐步形成。
從而使課堂教學達到最優化。
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只要相信學生,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一年級的學生同樣具有創造潛能。新教材提供了許多現實的、有趣的、探索性的教學活動。這對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及對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動手能力、創新意識、探索精神等非常有好處。
怎樣提高小學生對數學應用題的理解能力?
5樓:類聚
小學生因為涉事淺,對漢語的理解能力不足,說白了他只認識字,但不明白字字組成句子後該句子表達的意思。因此作為家長或老題要耐心的講解,一句一句的把句子表達的意思全部用上。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抽象的句子轉嫁為通俗易懂小孩能夠接受的常見事理中,小孩受到啟發會慢慢對應用題感興趣的。
另外要讓孩子明白應用題的每一句都是有用的,也就是說如果孩子把某一個條件沒用上做出來的結果應該是錯誤的,讓學生把每句漢語言轉化為數學語言。
6樓:玉米——米
1可以聯絡生活實際進行講解 2可以進行畫圖分析 3教學生做題時要求他們逐句進行理解,把每一句話弄懂後再串一塊
7樓:匿名使用者
畫圖,只要把應用題的文字轉換成小學生熟悉的圖畫,方便理解。
8樓:匿名使用者
小學生因為涉事淺,對漢語的理解能力不足,說白另外要讓孩子明白應用題的每一句都是有用的,也就是
9樓:匿名使用者
讓學生融入情境,或者將問題轉化成學生生活中經常經歷的問題。
如何進行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思維訓練與能力培養
10樓:何秋光學前數學
你好,應用題對孩子綜合能力要求比較高:
1、首先要求孩子要能讀懂題意,閱讀理解能力必須要培養;
2、理解題意還要能將公式定理、數字和題意結合,做出列式解答;
3、解答過程中,還要要求計算不出錯,對孩子計算能力也是種考驗。
所以,如果孩子應用題做得不好,建議參考這幾點,對照孩子**有不足,加強練習即可。
11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數學本身的特點,研究如何培養數學能力的培養,通過一系列的教學和訓練,使每個學生都掌握了應用題結構的能力.在應用題教學中設計了一套教學方法,使學生的解題思維過程化,有計劃有步驟地訓練學生的解題思路. 應用題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也是個難點.
對於各種各類應用題,過去的教材內容比較分散,教學時間長,教師只能一類一類問題地教,一個一個例題地講,學生反反覆覆地練.這種教學方法,偏重技能的訓練,沒有突出能力的培養,結果學生負擔重,教學效果不佳.
我在改革教材的基礎上,對應用題的教學,突出地抓住了數學能力的培養.在培養能力方面,主要有三個特點:
(一)抓住特殊能力——數學能力的培養
近十年來,許多教師對教學進行改革,重視能力的培養,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記憶能力等.我覺得這些能力屬於一般能力.而學生的學習活動是分學科進行的,不同學科還有不同的特殊能力.
如語文能力、數學能力、生物能力、**能力等等.我們要使培養能力的教學改革深入下去,取得更好的成效,就不能停留在培養一般能力,而要深入到學科,根據學科本身的特點,研究如何培養學科的能力.這是培養能力如何深入的一個重要問題.
我注重抓住特殊能力——數學能力的培養.我根據小學生智力發展的特點,主要培養掌握數學問題結構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思維的靈活性和數學概括能力.以掌握數學問題結構的能力為例.
我在教一步應用題時,就著重地抓了數學問題結構的訓練.如畫線段圖的訓練,補充問題與條件的訓練,題意不變改變敘述方法的訓練,自編應用題的訓練,根據問題說出所需條件的訓練,對比訓練等.在講兩步應用題時,重點上了兩步應用題的「結構課」,同時進行變直接條件為間接條件,變換問法,讓學生擴題、縮題、拆題,看問題要條件等四個方面的訓練.
講多步複雜應用題時,又進行了多步應用題的「發散思維課」及相應的各種訓練.通過一系列的教學和訓練,使每個學生都掌握了應用題結構的能力.
(二)重視解題思路的訓練
應用題之所以難學,問題本身一般比較複雜是一個原因,但從教學法來說,更重要的是解題思路(思維過程的順序、步驟與方法)缺乏應有的訓練,使許多學生感到問題無從下手,不知道怎樣去想.對於這一點,我們只要把它同計算題作一比較,就清楚了.如做計算題時,學生對運演算法則、運算順序和步驟,都是清清楚楚的.
學生的思維過程同運算順序是一致的.計算的每一步都在式子裡反映出來,看得見、摸得著,學生計算得對與錯一目瞭然.計算題通過訓練學生容易掌握.
而解應用題就不同了,學生要了解題意,分析條件與條件之間,條件與問題之間的各種數量關係,要通過分析、綜合,找到解題的途徑和方法.從審題到列出式子,思維過程少則也有幾步,都是用內部言語的形式進行的.這種用內部言語進行的思維過程,教師既難以知道學生的思維是否合理、正確,有無錯誤,更難以進行有針對性地訓練.
對於這樣的問題,我根據學生智力活動的形成是從外部言語到內部言語這個特點,在應用題教學中設計了一套教學方法,使學生的解題思維過程化,有計劃有步驟地訓練學生的解題思路.下面是我的訓練方法: 1.讀題.
通過讀題使學生理解題中的情節和事理,知道題中講的是什麼事;已知條件中,哪個是直接條件,哪個是間接條件,條件與條件、條件與問題是什麼關係.讀題的過程,就是了解題意的過程.
2.畫批.就是把題中的重點詞、句和思維分析、判斷的結果,用文字、符號(箭頭、著重點、圓圈、橫直線、曲線等)劃出來,主要目的是為了瞭解每個數量的意義及數量間的內在關係.
3.畫圖.就是畫線段圖,用線段把題中所講的各個數量及其相互關係表示出來,直觀地、形象地反映應用題的數量關係.
4.說理.說理就是在分析解答應用題的過程中,讓學生用清晰、簡潔、準確的語言,說出自己分析解答應用題的思維過程及相應的道理.
通過上述讀、畫、說,學生把解題的內在思維過程,變為外在的表現形式,這就非常有利於訓練、培養學生解題過程中思維的有序性和合理性,有利於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能力,解決了應用題教學中的一大難點.
(三)以培養數學能力為中心,進行系統的訓練
我在應用題教學中,改變了那種一類一類問題地教、一個一個例題地講的教學方法,以培養數學能力為中心,重新設計編排一套練習,反覆地系統地進行訓練.這種訓練的目的不是停留在一問一答單純解題式的技能訓練,而是著眼於培養舉一反三和思維的靈活性,形成數學能力.因此,在我的重新編排的練習題中,不僅有問題的解答訓練,而更多的是各種思維訓練:
有擴題、縮題、拆題、編題的訓陳,還有發散思維訓練,對比訓練,一題多變訓練,一題多解的訓練,系統思維訓練等.為了進行這些訓練,我採用了「結構課」、「思維分析課」、「變式課」、「發散思維課」等形式的教學結構和一系列培養能力的教學方法.下面,以兩步應用題的「變式課」為例,說明我是怎樣進行思維訓練的.
「變式課」的教學,有五種基本做法.
1.改變敘述方法.就是題意不變,僅改變題中某些詞、句的敘述方法.
2.改變重點詞語.重點詞語是連線條件與條件,條件與問題的紐帶.它是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分析數量關係,尋求解題方法的主要線索.
3.改變條件.就是把直接條件改變成間接條件,把間接條件改變成直接條件,應用題的問題不變.
4.改變問題.就是條件不變,只改變應用題的問題.改變應用題的問題,不僅使題意發生了變化,而且使解題的思路和具體方法都隨之發生了變化.
5.改變條件和問題.就是把應用題中的條件(直接條件或間接條件)改變成問題,把問題改變成條件(直接條件或間接條件),使題意大變.從而導致分析方法、解題方法的改變.
「變式課」的教學過程,就是數量關係不斷進行變化的過程.由於「變式課」形式的多樣性、靈活性和複雜性,有利於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和深刻性.思維越廣闊,變的途徑就越多;思維越靈活,變的式樣就越新穎;思維越深刻,變的內容就會越複雜.
所以「變式課」的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能力永遠指的是某種活動的能力,能力只能在活動中形成.能力不僅是知識、技能的掌握,而具有心理過程的個性特徵,這種心理特徵是在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中發展和形成的.培養數學能力就要通過數學知識的運用和練習來進行,光靠教師的講解,是培養不出能力來的.
小學數學應用題
1.設一頭牛一天吃草量是單位1 則一天的草生長量是 23 9 27 6 9 6 15單位原來有草量是 27 6 6 15 72單位那麼21頭牛可以吃 72 21 15 12周2.5 8 10 3 10 10 8 3 2 所以漏水速度為2人淘水速度 所以原來已經漏了的水有 10 2 3 24所以要2小...
兩道道小學數學應用題,小學數學作業 應用題要完整答案
第一題 第一步 求師傅單獨加工一天能完成這批零件的幾分之幾40 4天 1 10 第二步 求徒弟單獨加工一天能完成這批零件的幾分之幾1 15天 1 15 第三步 師徒倆人合作,一天能完成這批零件的幾分之幾1 10 1 15 5 30 1 6 第四步 師徒倆人合作,多少天可以完成這批零件1 1 6 6天...
小學數學分數應用題,小學分數應用題
假設全程是1,那麼甲每小時因行全程的1 8,而乙因行全程的1 9,那麼甲乙的速度可以出來,甲的速度是64乘1 8是8千米,乙的速度是64乘1 9是9分之64 把甲乙兩地的距離看做單位一。甲每小時走全程的 1 8 八分之一,乙每小時走全程的 1 9 九分之一。這一問用單位一做被除數 算的是 率 甲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