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有句雲:「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在實踐家看來這種「空論」有什麼用?郭沫若更說「如果那麼多的『廣廈』真正象蘑菇那樣在一夜之間湧現了,詩人豈不早就住了進去,**會凍死呢?
」(《李白與杜甫》)這種批評是很可笑的。杜甫不是住房部長,他要表現的也不是一種許諾及其實現,而是在困難之中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有人說這種想法可能很多人都會有。
是啊,這就是人的善根之所在,然而,即使古往今來的億萬人都有這種想法,但是有誰把它表現了出來了呢?正因為這種推己及人的想法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詩句才能激起一切善良人的體驗與共鳴、才能感動人。更重要的是,杜甫把人人皆有、但又不被人們關注的善念——仁愛精神用充滿感情的詩句揭示出來、把它固化下來,並傳達後世的讀者,用以培植人的善根,使人靈魂得到昇華,這是詩不同其他一些揭露性文字意義之所在。
因此,杜甫的偉大和杜詩的震撼的力量不單純在於他對世上苦難的揭露和對苦難製造者的抨擊;更在於他歌頌了人性中的善良、美好的一面,並滿懷善意地描寫它,希望它能發揚光大。
這種仁愛精神使得他與鄰里鄉人多能和睦相處。《又呈吳郎》是一首寫得很通俗、很平淡的詩。我們從中可以看到杜甫對那位「無兒無食」的老婦人的同情和關愛。
而且詩中所表達的不僅是一般的恤老憐貧,更感人的是杜甫對老婦人格的尊重:「不為窮困寧有此,只緣恐懼轉須親」。只有深入其心,才能有這樣深刻的理解。
我們從杜詩中還看到,無論住到**,鄰人對杜甫都是非常友好的。《羌村三首》中的:
父老四五人,問我久遠行。手中各有攜,傾榼濁復清。苦辭酒味薄,黍地無人耕。兵革既未息,兒童盡東征。請為父老歌,艱難愧深情。歌罷仰天嘆,四座淚縱橫。
這裡鄰人簡直與鄉黨宗親差不多了。中國古代社會基層關係是由宗法家族構成的。杜甫後半生沒有生活在宗法家族之中。
但他把偶然居住在一起的鄰里視作宗法親族,建立了親密的關係,對他們傾注了愛,所以我們才能看到鄰人父老對杜甫的熱忱。
杜甫憂國憂民的思想與他生活的時代和自身曲折的經歷,以及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是分不開的。杜甫生活和創作的時代正是唐王朝由極盛走向衰落的轉變時期,他在困居長安的十年中,由於失意和貧困,以深深感受到唐王朝的腐朽及其危機,並在不少詩中反映了當時人民生活的痛苦。安史之亂之後,由於他一直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寫下了不少反映當時現實的詩篇,無不流露出其憂國憂民的思想。
2樓:匿名使用者
一 杜甫憂國憂民的思想淵源
杜甫自始至終執著地關注現實是與他頭腦中的指導思想有關的。杜甫是以什麼思想為指導呢?杜甫常常自稱「儒生」、「老儒」、「腐儒」,談到自己的家世也說「奉儒守官」,所以歷來批評家認為這是儒家的思想意識的體現,儒家的入世精神和仁政學說鑄就了杜詩中的憂國憂民的主旋律。
郭沫若先生的《李白與杜甫》一文中強調儒家思想對杜甫的影響,並認為這對杜甫的「階級意識」「門閥觀念」「功名慾望」起了決定性作用。但事實上決定他思想的,還是十載長安的「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的屈辱和辛酸,是「三年飢走荒山道」和人民共同飽嘗的戰亂、飢餓之苦,是「田父要皆去,鄰家問不違」和人民親密無間的生活。這些,正是這些,是杜甫思想決定性的因素。
中國古代詩人絕大多數也是以儒家思想為主體的,然而這些難以計數的大批詩人中真正弘揚了儒家思想、應該在儒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惟有杜甫一人。這不僅是因為杜甫以「儒生」等自命,更重要的還在於他內心之中常常激盪著悲天憫人的人道主義精神。這種精神深入其骨髓、融化到其血液。
它使得杜甫對孔孟所倡導的憂患意識、仁愛精神、惻隱之心、忠恕之道有深刻的理解,並用感情強烈的詩篇淋漓盡致表達出來,打動與感染讀者。特別是作為儒家思想核心的「忠」「愛」精神,這幾乎成為杜甫一生堅持不輟的創作主題。
憂國憂民思想的表現之一
——忠君愛國
傳統的儒家觀點認為,忠君即是愛國。如孔子強調「尊王攘夷」,即尊奉周天子,抵禦外敵入侵中原地區。孟子則宣揚「大一統」,力主以「仁政」統一中國。
即對百姓施以仁政,以體恤百姓。真正做到想民所想,憂民所憂。此為儒家憂國憂民的光輝典範。
而且儒家關注群體意識的最高境界就體現在對國家、對天下(當時對儒家來說「天下」就是國家,國家就是「天下」)「一統」和安定的關注上。杜甫承繼了儒家的對「天下」「一統」的思想片斷,把它發展成為忠君愛國的強烈的意識、併成為古典詩歌創作中的永恆的主題。
實現和維護天下一統是儒家群體意識的最高境界,能夠達到這個境界的人,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佔統治地位的時代是很少的。那時人的眼界極為狹小,大多隻是侷限在個體生命的自生自滅上。一生執著於「忠君愛國」,其道德、其胸襟都是那個時代很難達到的境界,這樣的人是需要具有忘我的靈性的。
在杜甫那裡,「君」不是坐在皇帝高位上的**民賊,而是天下民眾這一群體的代表。特別應該提到的是杜甫的忠君愛國不是作為臣工的職業性的奉獻、更非泯滅了個性以後唯一的選擇。杜甫是注重個體自我價值的人,他把個體自我價值的實現融入了對群體的關注之中。
這些在他的詩歌中有長足的表現。
流傳到現在的杜詩絕大部分寫於滯留長安以後,從長安詩開始,杜甫大多作品中表現了他的憂國憂民精神。從早年的志向:「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直到臨終,仍在惦念著:
「戰血流依舊,軍聲動至今」。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杜甫的拳拳之心,永遠是那樣執著。杜甫不僅隨時隨地不忘君國,如蘇軾所說「一飯不忘君」(當時的「君」就是「國」的代表);更令人感動的是,他把這種感情視為其生命的一部分。
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的開篇就描寫忠君愛國之情,當時擺在杜甫面前有兩條路,一是歸隱田園,過「瀟灑送日月」的浪漫生活;一是出仕做官,介入紛紜複雜的官場爭鬥。選擇引起杜甫內心的激盪,詩人把自己的內心的矛盾如剝春筍似地一層一層地展示出來,最後,杜甫表明自己心跡:
當今廊廟具,構廈豈雲缺?葵藿向太陽,物性固難奪!
忠君愛國之心已經成為了詩人的天性(如葵藿之向陽),想糾正也不可能了。正是這樣的「物性」,當事關國家之時,他不僅能夠這樣要求自己:「濟時敢愛死」(《歲暮》),而且對於朋友他也能說出:
「公若登臺輔,臨危莫愛身」(《奉送嚴公入朝》)。後者看來更難。所謂「嚴公」就是杜甫落難成都時全身心依靠的頂頭上司嚴武。
嚴武入朝有可能出任宰相,為這樣有光輝前程的人物送行,幫忙或幫閒們大約要說盡人間的祝福話語的。我想聰明的今人更會如此。而杜甫本著儒家的「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的精神卻講了這樣不吉利的話,而且講得如此富於激情、擲地有聲!
評價杜甫的憂國憂民
杜甫憂國憂民的詩句,杜甫憂國憂民,懷才不遇的詩句
1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2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脣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
杜甫憂國憂民的詩句,體現杜甫憂國憂民的詩句,五首以上要詩名
春望 中的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蜀相 中的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登高 中的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中的 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 眼前何時突兀見此屋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憂國憂民的成語,憂國憂民的四字成語
先天下之憂而憂,bai後天下之樂du而樂zhi xi n ti nxi zh daoy u r y u,h uti nxi zh l r l 解釋 回憂慮在天下人之前,答享受在天下人之後。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後 出處 宋 范仲淹 岳陽樓記 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