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在人類剛脫離動物界的時候,大約還很難有什麼時間意識。他們只能遵從太陽的安排,在白天進行採集和狩獵。「日出而作,日沒而息」,使他們開始就有了朦朧的「日」的概念。
人類共同的活動,需要有更長的時間單位。要造一把石斧,一枚骨針,原始人常常要相當時日。那麼,他們是如何計算日子的呢?
我們古代有一種「刻木記日」方法,即在竹片或木板上刻痕來計算日子。例如,甲乙兩人約好10天后在某地相聚,如何才能不致搞錯呢?他們在約定時就找一小塊木板,用力在上面刻上10條口子,然後從中間豎直剖為兩片,就像「介紹信」與「存根」一樣,甲乙各執一半。
每過一天,他們都削去一格,當10格削完之日,就是他們相見之時。這種原始的記日方法後來也為監獄中犯人所採用,他們往往過一天就在牆上或地上劃上一劃,以此來計算度過的光陰。
古人刻木相會還有一種「結繩記日」的原始方法:人們在一根長繩上以打結來計算日子。例如某人要到遠處什麼地方去,他就在腰間圍上一根繩子,出發後,即在夜晚投宿前打個結。
每走一天打一個結,當到達目的地後,他就可以從繩上有多少結知道他這一次走了多少日子,並從中可以估計這地方的遠近。當他準備回家時,則在返回路上走一天解開一個結,等到繩上的結全部解開,他也就應該回到家了。
「結繩記日」的方法後來演變成一句俗語:「褲子帶上打個結——要記記牢。」
對於更長的時間,古人們就用向瓦盆內投石子的方法來計數日子。例如,每當繩上有10個結時,他們就扔一顆小石子(同時把結解開),這樣最後從石子和繩結數就可算出到底過了幾十幾天。這種扔石記日的方法,在我國有些地方甚至一直沿用到新中國成立,例如,我國西南邊境的苗族地方,他們在解放前就是這樣來計算歲月的。
每當月圓時,就在一個竹筒內扔一顆小石子,待裡面的小石子已達12顆時,就把它們倒掉,並換上一顆大石子——表示已到了一年。
後來人們不僅注意到太陽的東昇西落,而且慢慢發現了寒來暑往的規律。冬天的風雪,夏日的驕陽,不僅使他們感受到環境的變化,而且對他們的採集和狩獵活動有著重大的影響。當進入農業社會後,人們終於慢慢認識到了「年」的概念。
我國很早就對物候有了仔細的觀察,如楊柳何時吐綠,田鼠何時出洞……我們北方的烏蘇里江流域,古人弄不清自己的年齡,而是以吃過幾次**哈魚來「論資排輩」的。因為這種可口的海魚,只有每年
九、十月間回到烏蘇里江中去產卵,所以吃過40次魚的人一定比吃過20次的人年長,理應受到更多的尊重。
我國北方古人分吃魚次數來計算年齡我國蒙古族的祖先,由於生活在大草原上以畜牧為生,所以常以大草原的枯榮為年。他們把幾歲叫作「幾青」或「青草幾度」。我國古籍(魏書)中描述巖昌羌族的習俗說:
「俗無文字,但候草木榮枯以記歲時。」
尼羅河定期的來勢洶洶的泛濫,幫助古埃及人最早確定了年的長度。大約在公元前20世紀時,他們便發現河水兩次**之間,太陽平均升降了365次。因而古埃及很早把一年定為365日。
但有趣的是,埃及人當時使用的卻是每年12個月、每月30天的固定的「歷」。這種曆法一年只有360天。所以在那個時候,最後的五天在曆本上是沒有「地位」的。
在那五天中,埃及人都關起門來,不與他人接觸,糊里糊塗或者呼呼大睡地把它打發過去……
一天的時間是較長的,而一個時辰的時間是怎樣確定的呢?人們發現,根據太陽投在地面物體上的影子長短來判定時間更加準確。如樹木、房屋和物體等的影子。
早晨,影子比較長;中午,影子最短;到傍晚,影子又長了起來。
有一封古埃及人寫給伯勒尼公主的信中說:「當你的影子長16步的當兒,阿瑪西斯就在橄欖林中等待你……」古希臘的一個喜劇裡,有個雅典婦女對她的丈夫說:「等到影子10步長的時候,你塗了香油來吃飯吧!
」影子16步和10步長是什麼意思呢?原來,古代的埃及和希臘,許多地方建有一座石碑或紀念碑。白天,太陽東昇西落,紀念碑就投下一個個影子。
人們只要用腳去量一下影子,就可以知道是什麼時辰了。
2樓:百度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卡薩布蘭卡996
「時辰」
古人最常用的計時用語是「辰」,也稱「時辰」。他們將一晝夜分成十二個「時辰」,並給每一個「時辰」取名,也就是子、醜、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每曰「時辰」從子時(相當於現在我們說的夜裡十一點鐘到一點鐘)開始,到亥時(相當於夜裡九點鐘到十一點鐘)結束。
古人說一個「時辰」就是現在的兩個小時,半個「時辰」就是一個小時。
「刻」古人計時也說「刻」,這一時間概念源自於古老的計時工具日晷和漏壺。日晷是在一圓盤當中垂直豎立一杆,利用陽光下立竿投影的移動來記時,並以盤上刻痕為時間標記,即所謂的「晷度日刻」。最初用漏壺計時,一晝夜有一百「刻」,故古人言中的「刻」和我們現在說的一刻鐘在時間長短上有出入,直到清代改一百刻為九十六刻,一刻才完全等同現在說的十五分鐘。
「一盞茶」、「一炷香」
明清**中常用「一盞茶」和「一炷香」來表示時間。中國人自古就有喝茶的習慣,所以用喝茶的時間來計時是很自然的。古人稱喝茶喝酒用的小杯子為「盞」,所以才叫做「一盞茶」時間。
寺廟是老百姓常去的地方,燒香又是寺廟裡最常見的宗教儀式,所以燃燒「一炷香」的時間也成了人們常用的表達時間段的用語。
「一歇」、「半歇」
「歇」也是古人表示時間的用詞,有「一歇」和「半歇」的說法,意思差不多,都是「一會兒」的意思。例如《水滸傳》十五回,說阮小二哥幾個把「三隻船廝並著劃了一歇,早到那箇
3樓:郭槐南門葉芳
古代計時法:
1、十二時辰制。
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2、二十四時辰制。
宋以後把二十時辰中每個時辰平分為初、正兩部分,這樣,子初、子正、醜初、醜正......依次下去,恰為二十四時辰,同現在一天二十四小時時間一致。
3、十時辰制。
出現於先秦。晝夜各五分。據《隋書.天文志》,晝為朝、禺、中、晡、夕,夜為甲、乙、丙、丁、戊(後用五更來表示)。
4、五時辰制。
其名稱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還、鋪時、大還、高舂、下舂、縣(懸)東、黃昏、定昏。參閱《淮南子.天文訓》。
5、百刻制。
即把晝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產生與漏刻的使用有關。可能起源於商代。
漢時曾把它改造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幾經反覆,直至明末歐洲天文學知識傳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備嚴格的時間意義,而又常見常用的有關名稱亦頗不少。
一般地說,日出時可稱旦、早、朝、晨,日入時稱夕、暮、晚。太陽正中時叫日中、正午、亭午,將近日中時叫隅中,偏西時叫昃、日昳。日入後是黃昏,黃昏後是人定,人定後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後是雞鳴,雞鳴後是昧旦、平明——這是天已亮的時間。
古人一天兩餐,上餐在日出後隅中前,這段時間就叫食時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後日入前,這段時間叫晡時。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時辰———十二地支紀一晝24小時為十二時辰:
前半夜11時至1時為「子時」,午夜1時至3時為「丑時」,後半夜3時至5時為「寅時」,早上5時至7時為「卯時」,上午7時至9時為「辰時」,9時至11時為「巳時」,11時至下午1時為「午時」,中午1時至3時為「未時」,晚上7時至9時為「戌時」,9時至11時為「亥時」。每個時辰各佔兩個鐘頭。可見「從巳時直殺到未時」相當於現在的「從上午9時直殺到下午3時」。
更點———古代把晚上戌時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丑時為四,寅時為五更。
把一夜分為五更,按更擊鼓報時,又把每更分為五點。每更就是一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即120分鐘,所以每更裡的每點只佔24分鐘。由此可見「四更造飯,五更開船」相當於現在的「後半夜1時至3時做飯,3時至5時開船」。
「五更三點」相當於現在的早晨5時又72分鐘,即6時12分,「三更四點」相當於現在的午夜1時又96分鐘,即2時36分。
刻———古代用漏壺計時。
漏壺分播水壺和受水壺兩部。播水壺分二至四層,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後流入受水壺,受水壺裡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隨蓄水逐漸上升,露出刻數,以顯示時間。而一晝夜24小時為100刻,即相當於現在的1440分鐘。
可見每刻相當於現在的14.4分鐘。所以「午時三刻」相當於現在的中午1時43.
2分古人將夜裡的時間還分為更和點
一夜等分為五更,一更也等於現在的二個小時,從晚上七時開始起更,一更指七時至九時,二更指九時至十一時,三更指十一時至次日凌晨一時,四更指一時至三時,五更指三時至五時。
古人把一晝夜分為12個時辰,用12地支表示,每個時辰等於現代的二個小時。古時與現時對照:子時從夜間十一點到次日凌晨一點,丑時從一點到三點,寅時從三點到五點,依此類推,每隔兩小時分別為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
「更天」前最大的數字是五,是指三時至五時
中國古代是怎樣計時的,中國古代的計時方法是什麼?
古人計時的方法有很多種,除了日晷 漏刻 更夫打更,還有更高階的水運儀象臺。最早由日晷計時,銅壺滴漏計時。古時計時工具有兩種,一是 日晷 二是 漏 日晷是以太陽影子移動,對應於晷面上的刻度來計時。日晷不用說了,大家應該在北京故宮裡和觀象臺上見過。詩詞中所常用的漏壺,即刻漏制記時法,最早出現於西漢,將一...
古代的時間單位和計時方法是什麼,中國古代的計時方法是什麼?
古代的計時單位為時辰,古代人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在的兩小時。中國古代的計時方法 1 十二時辰制 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 雞鳴 平旦 日出 食時 隅中 日中 日昳 晡時 日入 黃昏 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
古代的計時工具有哪些,古代有哪些計時工具
圭表,日晷,日規。圭表中的 表 是一根垂直立在地面的標竿或石柱 圭 是從表的跟腳上以水平位置伸向北方的一條石板。每當太陽轉到正南方向的時候,表影就落在圭面上。量出表影的長度,就可以推算出冬至 夏至等各節氣的時刻。表影最長的時候,冬至到了 表影最短的時候,夏至來臨了。它是我國創制最古老 使用最熟悉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