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在《三國演義》第十八回,十勝十敗論,即為曹操的謀士郭嘉為鼓勵曹操的一篇激勵文。在官渡之戰前,曹操對戰勝袁紹信心不足,為了鼓舞曹操,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論,分析曹袁之間的優劣,振奮了士氣。
意義:十勝論為曹操戰勝袁紹平定中原奠定了思想基礎。曹操曾說,「使我成大業者,必此人也!
」視郭嘉為股肱,出則同車、入則同帳。曹操評價郭嘉忠誠善良,智慧淵深,品性美好,通達事理,過絕於人。有人曾非議郭嘉「不治行檢」,郭嘉泰然自若,曹操見其有大丈夫意氣,愈發敬重他了。
擴充套件資料
郭嘉最聰明的地方在於他及時背袁而投曹,選擇了適合自己的主公。當初他北見袁紹,不得重用,於是他對謀臣辛評、郭圖說:「夫智者審於良主,故百舉百全而功名可立也。
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機。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難矣!」接著投奔了曹操,完成了人生的重大轉折。
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果然,孫策臨江未濟,為許貢門客所殺。
第二次戰略決策是他對袁紹集團和曹操集團的深入細緻的分析。這次分析導致了袁紹集團的覆滅。官渡大戰,歷史上寫的很多,這裡不詳細說明了。
第三次決策平定了袁紹集團的餘孽。郭嘉對曹操說:「袁紹愛此二子,莫適立也。
有郭圖、逢紀為之謀臣,必交鬥其間,還相離也。急之則相持,緩之而後爭心生。不如南向荊州,若徵劉表者,以待其變;變成而後擊之,可一舉定也。
」於是一舉打敗袁潭。
曹操準備徵袁尚及三郡烏丸,諸下多懼劉表使劉備襲許都,郭嘉又說:「公雖威震天下,胡恃其遠,必不裝置。因其無備,卒然擊之,可破滅也。且袁紹有恩於民夷,而尚兄弟生存。
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烏丸之資,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動,民夷懼應,以生蹋頓之心,成覬覦之計,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談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備,重任之則恐不能制,輕任之則備不為用,雖虛國遠征,公無憂矣。」 於是又一舉打敗袁尚。
那些有遠見卓識、真才實學的人都願意為公所用,作為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智謀之士,郭嘉的十勝論幾乎涉及了中國兵法思想的各個方面,切中要害,言簡意明,博大精深,是完全可以與孫子兵法一比的。
中國兵法認為,國無智謀之士不強,君無智謀之士不立,事無智謀之士不成,兵無智謀之士不勝,孫子兵法就是著名的兵法經典。孫子兵法的巨集觀戰略思維優異,但是具體到實踐中,卻對敵我雙方統帥的人性欠缺了研究和謀劃。如果僅僅從人性的把握上,十勝論是比孫子兵法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從結果上看,郭嘉十勝論為曹操戰勝袁紹平定中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據說郭嘉胸懷遠量,郭嘉死後曹操表版本一評價他說:軍祭酒郭嘉,自從征伐,十有一年。
每有大議,臨敵制變。臣策未決,嘉輒成之。平定天下,謀功為高。
不幸短命,事業未終。追思嘉勳,實不可忘。
郭嘉的十勝十敗論為曹操在官渡之戰擊敗袁紹奠定了基礎,其驚人的識人的洞察力在當時是傑出的。
2樓:席千易
18回 就是堅定曹操抗戰的決心 鼓舞內部士氣 克服投降危險 - -
3樓:勞向
第十八回 賈文和料敵決勝 夏侯敦撥矢啖睛
將曹操與袁紹作對比,為曹操做出精確的分析,為下一步作戰計劃確定目標,給曹操增加信心。
4樓:
第十八回郭奉孝說的,說明四個字勝敗有憑
5樓:匿名使用者
第十八回 賈文和料敵決勝 夏侯敦撥矢啖睛
三國演義每一回提個問題,三國演義每看一回提一個問題並自己解答。
哇噻,你真大方啊,同學 你知道嗎,我告訴你一件事 我前兩天也接到一個問題,跟你的幾乎一模一樣,他說初一段的學生幾乎都要寫,我跟他說幫他寫後,給80就行了,時候發現,每一回提一個問題,比如填空的了,問答的了等等,很費精神,寫了3個多小時,沒怎麼休息,才寫了60來回.我現在還沒給他,你要是感興趣,我晚上...
急求三國演義第一回,三國演義第一回 摘抄600字!!急求!要夠字數!!速度!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 漢 分爭,又併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 為三國。推其致亂之由,殆始於桓 靈二帝。桓帝禁錮善類,崇信宦官。及桓帝崩,靈帝即 位,大將軍竇武 太傅陳蕃共相輔佐。時有宦官曹節等弄權,竇武...
三國演義第十回讀後感,三國演義第十回讀後感
曹操是了不起的人物。爸爸說他雄才大略,善於打仗,以弱勝強,打敗了袁邵,平定了北方。媽媽把他那句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掛在嘴邊,說他是個大詩人。爸爸說的是有道理,可我覺得他還有另外一個陰暗的一面。曹操詭計多端,不講義氣。有一次,曹操到朋友家去避難,忽聞門外傳來 嚓嚓嚓 的磨刀聲,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