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的文巧是什麼意思,古文中「於」是什麼意思

2021-09-20 09:12:49 字數 2030 閱讀 9426

1樓:匿名使用者

(1).華麗奇巧。《管子·治國》:「凡為國之急者[1] ,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無所遊食。」

(2).斯文靈巧。 宋 莊季裕 《雞肋編》捲上:「 荊 揚 多水,其人亦明慧文巧,而患在輕淺。」

(3).文飾巧辯。《後漢書·第五倫傳》:「今承百王之敝,人尚文巧,鹹趨邪路,莫能守正。」

(4)奇技淫巧,指過分奇巧而無益於實用的製品、物件。《管子·牧民》:「故省刑之要在禁文巧;守國之度在飾四維;順民之經在明鬼神,祗山川,敬宗廟,恭祖舊。」

古文中「於」是什麼意思

2樓:函玉巧孫黛

於1:到

2:到3:向

4:從5:因為

6:比7:在

8:這樣(不確定)

——————————————————

則1:錶停頓,無意

2:卻3:於是

4:表率

5:篇,量詞

——————————————————

諸1:諸位

2:(不知道)

3:之於

4:代詞,代「莊子以好樂」

——————————————————————而1:無義

2:表修飾

3:轉折,卻

4:通「爾」(大概)

參考一下,不是權威

3樓:evisu金

坐 《動》

(會意。《說文》古文作象形字,象兩人坐在土上。本義: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時兩膝著地,臀部壓在腳跟上)

於〈動〉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氣出受阻而仍越過。本義:超過)

往;去之子于歸,宜其室家。――《詩·周南·桃夭》。毛傳:「於,往也。」

予惟以爾庶邦於伐殷,逋播臣。――《書·大誥》

「坐」的意義和用法:

古人席地而坐,兩膝著席,臀部壓在腳跟上。如:「項王、項伯東向坐。」(《史記 項羽本紀》)

犯罪。 如「王曰:『何坐?曰:『坐盜。』」(《晏子春秋》)

株連受罰。如「副有罪,當相坐。」(班固《蘇武》)

訴訟時在法官面前對質。「晉人使與邾大夫坐。」(《左傳 昭公二十三年》)

駐守。如「楚人坐其南門。」(《左傳 桓公二十三年》)

坐等。如「與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馮婉貞》)

因為,由於。 如「停車坐愛楓林晚。」(杜牧《山行》)

即將。如「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柳宗元《早梅》)

通「座」,座位的意思。如「置之坐上。」《史記 項羽本紀》

「於」的意義和用法:

引出動作行為的時間、處所、物件、範圍和原因等。可譯為「在」、「到」、「向」、「從」、「跟」、「同」、「對」、「給」、「對於」、「由於」、「在......中」、「在......

方面」等。

表比較,可譯為「比」、「過」、「勝過」。如「冰,水為之, 而寒於水。」

在被動句中引出動作的主動者。可譯為「被」。「臣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

動詞詞頭,無義。如「黃鳥于飛。」(《詩經 周南 葛覃》)

4樓:大漠孤煙直在哪

古文中「於」的意思

①介紹動作行為發生時間、處所,可譯為「在」、「到」、「從」等。

②介紹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由於」、「因為」。

③介紹動作行為涉及的物件,可譯為「對」、「向」等。

④介紹動作行為的主動者,可譯為「被」。

⑤介紹比較的物件,可譯為「比」。

⑥用在動詞前,無義。

5樓:匿名使用者

介紹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

6樓:柳嫣茗煙

於這個字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意思不一樣

材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7樓:雲南萬通汽修學校

材:(1)形聲.從木,從才,才亦聲.

「才」意為「備而未用」、「儲備待用」(見互動百科「才」字條 ).「木」與「才」聯合起來表示「儲備待用的木料」.本義:

庫存木料.

古文中的發生是什麼意思,古文中故是什麼意思

古文中的 發生 的意思主要有以下幾種 1 萌發,滋長。三月三日曲水詩序 皇祇發生之始,后王布和之辰。2 指使萌發 滋長。宣和遺事 前集 天能發生萬物,亦可肅殺萬物。3 指春天。舊唐書 僖宗紀 屬節變三陽,日當歲首,乃御正殿,爰命改元,況及發生,是宜在宥。4 猶出現。春夜喜雨 詩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

在古文中,弄是什麼意思,古文中「於」是什麼意思

基本字義 1.玩耍,把玩 擺 玩 臣 帝王所親近狎暱的臣子 潮兒。戲 回。瓦 瓦 是原始答的紡錘,古代把它給女孩子玩,意為生女兒 璋 璋 是一種玉器,古代把它給男孩子玩。意為生兒子 2.做,幹 假成真。明白。3.設法取得 點錢花。4.攪擾 這事 得人心惶惶。5.耍,炫耀 搔首 姿。6.不正當地使用 ...

古文中「大學」是什麼意思,古文中「於」是什麼意思

在這裡指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詞語 大學 注音 d d i t i xu 釋義 儒家基本經典之一。原為 禮記 中的一篇。相傳為 曾子 作,近代許多學者認為是秦漢之際儒家作品。全面總結了先秦儒家關於道德修養 道德作用及其與治國平天下的關係。南宋 朱熹 把它與 論語 孟子 中庸 合稱為 四書 實施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