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退位時,大清朝的12名鐵帽子王的態度如何呢

2022-01-06 09:16:28 字數 3165 閱讀 4530

1樓:南國途千里

禮親王世鐸:

2023年,禮親王世鐸已經被以攝政王載灃為首的清廷「少壯派」趕到弼德院當顧問去了,對醇親王一系一肚子意見,什麼都沒說,他說了也不算,就這麼看著隆裕皇太后宣佈宣統帝退位。

鄭親王昭煦:

自從鄭親王端華和胞弟肅順在辛酉政變中被慈禧處死後,鄭親王一系雖然「鐵帽子」沒有丟,但是已經完全是黑的不能再黑的「空桶子」親王,除了領親王俸祿什麼差使也沒有。

2023年時,第十代鄭親王昭煦只有11歲,他能有什麼意見?他就算有意見,又有誰會聽他的呢?

睿親王魁斌:

睿親王這一系承襲的是多爾袞的血脈,大家也都知道多爾袞和順治帝的關係,所以多爾袞死後他兒子(多鐸之子過繼)就被革除了睿親王爵位,降為貝勒。

之後睿親王一系一直很落寞,一直到乾隆時期,乾隆帝覺得多爾袞畢竟有大功於清朝,於是就恢復了多爾袞這一支睿親王的爵位,依舊是世襲罔替。

但是大家都懂的,睿親王這一系從順治帝開始一直到乾隆四十三年恢復睿親王爵位,差不多有一百多年,一直和皇室關係不親密,所以即使在乾隆四十三年恢復了睿親王世職,睿親王一系也一直是在清廷擔任禮儀性質的職務。

比如魁斌在光緒二年襲爵後一直擔任什麼管宴大臣、鑲白旗都統這樣的職務,後來乾脆做了資政院議員,睿親王這一系本來和皇室主脈仁宣系就不親密,辛亥時更不可能找睿親王來商量,睿親王也就是聽從旨意的份兒。

豫親王懋林:

多爾袞、多鐸兩兄弟在順治帝親政後都遭到了清算,一直到乾隆四十三年,乾隆帝才恢復了多爾袞睿親王、多鐸豫親王世職。

所以豫親王這一支也和仁宣系不親密,豫親王懋林於2023年才襲爵,基本上和睿親王魁斌、鄭親王昭煦一樣,是典型的「空桶子」王爺,除了王爺俸祿以外,沒有什麼實際職務。自然,溥儀退位這件事情上,豫親王懋林也沒有任何發言權。

肅親王善耆:

肅親王和睿親王、豫親王不一樣,是皇太極長子豪格血脈,而且豪格又被多爾袞整的「自盡」,所以肅親王這一支很受皇室重視。

肅親王善耆也算是清廷「少壯派」一支,而且也比較開明,在2023年,他和良弼、溥偉、鐵良等人還組織了「宗社黨」,屬於滿清強硬派。在隆裕太后召開宗室會議上,善耆也極力表示要和同盟會戰鬥到底,但是善耆的主張並沒有被採納,2023年2月,善耆帶著子女離開京師,發誓要恢復「清朝」。

莊親王載功:

莊親王這一系是皇太極第五子碩塞的血脈,但是在雍正元年,雍正帝以莊親王博果鐸無嫡子為藉口,安排自己十六弟,也就是康熙帝十六子允祿過繼給了莊親王。

從此,莊親王這一支就從皇太極第五子血脈傳承變成了康熙帝第十六子血脈傳承。莊親王這一系在雍正、乾隆兩朝都非常顯赫。

2023年庚子國變時,慈禧重用幾個載字輩皇親,其中就有莊親王載勳,慈禧還任命他為九門提督,主管京師治安,但是他卻非常信服義和團,極端排外,結果八國聯軍事變後,列強把載勳列為「禍首」,一定要懲辦,慈禧只能讓載勳自盡。

莊親王爵位也由載勳弟弟載功繼承,因為莊親王這一脈和義和團牽涉太深,又是列強點名要殺的「禍首」,所以莊親王載功在1900—1911這最後十年完全成了小透明,也因此在宣統帝退位問題上他也毫無發言權。

克勤郡王晏森:

克勤郡王大家可能不熟悉,克勤郡王是禮親王代善長子嶽託的血脈。在乾隆四十三年以前一直稱平郡王,乾隆四十三年恢復為克勤郡王。

最有名的平郡王是福彭,福彭不但是乾隆帝的伴讀,更重要的是他還是曹雪芹的表弟。是的,福彭的母親是江南織造曹寅的女兒。

2023年的時候,十四歲的晏森承襲了克勤郡王爵位,第二年就辛亥革命了,估計他有什麼看法都不重要了,也不會有人聽他的。

順承郡王訥勒赫:

順郡王傳承也是代善一系,是代善第三子薩哈璘的血脈。

2023年時順郡王是訥勒赫,訥勒赫先後任「鳥槍管理大臣」、閱兵大臣、禁菸大臣、鑲黃旗都統這些閒職,並不是清廷「少壯派」核心,雖然比之前幾個「空桶子」王爺要強,但是強的有限,所以他在宣統帝退位問題上估計也是「隨大流」,順便說一句,順郡王王府是現在全國政協辦公地點。

怡親王毓麒:

(左六·怡親王毓麒)

怡親王就不說了,實在太知名了,是「十三爺」胤祥的血脈。

可能是因為胤祥實在太顯赫了,乾隆帝繼位後比較忌憚怡親王這一支,所以很快就藉著收拾康熙帝廢太子長子弘晳的機會,把弘曉也捎帶收拾了,不但停了弘曉的俸祿,還讓他擔任乾清門侍衛。就這樣,怡親王這一支在乾隆帝時期就沉寂下去。

但是到了咸豐時期,第六任怡親王載垣深得咸豐帝信任,最後竟然成了顧命大臣,可倒黴催的遇到了辛酉政變,被慈禧賜死了。

到了2023年,怡親王溥靜又跟著端郡王、莊親王等勳貴支援義和團,結果事後被革爵。怡親王爵位落到了他侄子,2歲的毓麒頭上。

2023年毓麒才13歲,宣統帝退位這件事情上,毓麒的意見重要嗎?

恭親王溥偉:

恭親王溥偉當時和肅親王善耆一樣,是宗室裡的強硬派,但是悲劇的是從載灃開始,醇王系的人都防備著溥偉,所以溥偉雖然是恭親王,但是沒有什麼實權。他雖然極力反對宣統帝退位的決定,但沒有任何作用。

不過2023年後,溥偉和善耆一樣,成了一心想復辟清朝的「強硬派」。

溥偉最好玩的事情是張勳復辟時,溥偉根本不管張勳手握重兵,而且才復辟了清朝,居然公開責怪張勳一個「直隸總督」居然敢不和他這個鐵帽子王商量就倉促復辟,擅斷國事,結果直接被張勳扇了兩大耳光。

另一件值得一說的事情是溥偉很長一段時間被日本人當做了溥儀的備胎,日本人在鼓動溥儀逃去關外時經常拿溥偉嚇唬他,說溥儀要是不去關外,他們就擁立溥偉

慶親王奕劻:

慶王一脈是乾隆帝十七子永璘的血脈,到了光緒二十四年,慈禧才獎賞慶親王奕劻聽話,而授予慶親王奕劻「世襲罔替」的殊榮。

在2023年的時候,慶親王奕劻正和以載灃為首的少壯派斗的不可開交,在慶親王奕劻看來,只要能打擊到載灃,哪怕是拖著整個清王朝陪葬也在所不惜。

所以,辛亥革命爆發後慶親王奕劻強烈要求袁世凱復出主持大局,並且要求隆裕太后趕走載灃。

如果不是慶親王奕劻有寧願便宜袁世凱,也不願意載灃兄弟得勢的心態,袁世凱還沒那麼容易出山。

在宣統帝退位問題上,慶親王奕劻是完全支援袁世凱的,也就是他支援宣統帝復辟。

醇親王載灃:

載灃這個人,很複雜,他的生平經歷我就不介紹了,在2023年的時候他才在和奕劻、袁世凱鬥爭中輸得乾乾淨淨,被迫「歸政太后」,辭掉了攝政王的職務。所以,在宣統帝退位與否的問題上,就算他持反對意見,也不好意思明說了。

以上就是宣統帝退位時清朝鐵帽子王們的反應。

2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他們的態度是置身事外,因為他們自己都是泥菩薩過河的狀態,根本沒心思顧忌其它事。

3樓:複雜世界認真看

他們只能同意。溥儀退位的時候,清朝的**已經沒有了戰鬥能力,鐵帽子王也沒有辦法阻止。

溥儀退位時,大清朝的12名鐵帽子王都是什麼態度

溥儀讓位以前,段祺瑞叫囂要領兵進京,名義上是講道理,事實上便是逼宮。那時候清朝八旗名流權貴之中有的人收了賄賂,勸溥儀讓位 有的人怕麻煩,一言不發,不表明態度。可是抵制的人也極其的多,因為溥儀讓位就代表著清朝八旗名流權貴的權利沒了,面臨這般現實的局勢,只要沒有iq值欠費,必定是有人要抵制的。清代在歷史...

愛新覺羅溥儀退位時清朝兵力

清末新政時,袁世凱在華北組建新建陸軍 即北洋軍 張之洞在南方組建自強軍。到清滅亡前夕,其陸軍可以號稱100萬,但大概只有60萬戰鬥人員,其中只有17.5萬人是現代化的正規軍,其他的有巡防營等舊式軍隊。並非所有新軍均效忠清廷,部分暗中支援革命軍,比如南方各省的新軍。而北洋新軍最為精銳,掌握在袁世凱手中...

溥儀退位時期,清朝還有百萬軍隊,但是為什麼他要退位

1 很多王朝滅亡的時候,大家都有個疑問 軍隊呢?在哪兒呢?2 伊拉克薩達姆倒臺,全世界再問 數十萬精銳共和國衛隊上哪去了?3 北宋被幾萬金國輕騎閃電滅國,大家也都在問 八十萬禁軍何在?4 更別說滿清滅亡時,拿了297年軍餉的百萬滿蒙漢八旗 綠營大軍去哪兒了?5 一個王朝會滅亡,就是因為朽爛到極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