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京劇是在北京形成的戲曲劇種之一,至今已有200年的歷史。它是在徽戲和漢戲的基礎上,吸收了崑曲、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的優點和特長逐漸演變而形成的。
公元2023年(清乾隆55年),徽戲開始進京。最早進京的徽戲班是享有盛名的安徽「三慶班」,隨後又有「四喜」、「和春」、「春臺」諸班,史稱「四大徽班」。當時,徽班所唱的聲腔是以二黃為主。
二黃起源於長江中下游地區,是在徽戲「吹腔」和「高撥子」的基礎上演變成的「四平調」進一步發展變化而成的。四大徽班和以後陸續進京的徽班,以其優美動聽的唱腔和卓越的表演受到觀眾的歡迎。
十九世紀初年(清嘉慶、道光年間),湖北漢戲藝人李
六、王洪貴等進京,並參加到徽班中演出。漢戲所唱的聲腔除了二黃之外,還有西皮。西皮是源於甘肅、陝西一帶的秦腔流傳到湖北襄陽地區後,與當地民間曲調結合演變而成的。
徽、漢藝人的合作,二黃和西皮的合演和相互影響,為京劇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當時,崑曲雖然已逐步衰落,但因其藝術水平較高和受到當權者的支援,在北京戲曲舞臺上仍佔有較重要的地位。此外,在北京還有秦腔、京腔(由弋陽腔進京後演變而成)以及其他一些地方戲,都擁有一定的觀眾。徽班為了與崑曲、秦腔、京腔等劇種相對抗,適應北京觀眾的需要,在藝術上進行了一系列變革,在繼承徽調和漢調的基礎上,廣泛吸收其他戲曲的長處,特別是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藝術,並吸收了一些民間曲調,逐步形成了相當完整的藝術風格和表演方法。
2023年(清道光20年)以後,京劇正式形成。這時,京劇的各種唱腔板式已初步具備,京劇的語言特點已經形成,角色行當也發生新的變化,擁有了一批具有京劇特點的劇目,京劇第一代演員也已經出現。其中,有被稱為老生「三鼎甲」的余三勝、張二奎、程長庚。
程長庚對京劇的形成貢獻很大,對京劇後來的發展影響很大,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
十九世紀後半期至二十世紀初年(清同治、光緒年間),京劇舞臺上活躍著享有盛譽的老生「三傑」譚鑫培、汪桂芬、孫菊仙,小生徐小香,旦角梅巧玲、餘紫雲等。其中,譚鑫培為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創造了影響巨大的京劇「譚派」,曾形成「無腔不學譚」的局面。後世老生的很多流派,都是從譚派演變而出的。
這時的京劇經常被招進宮廷內演出,逐步取代崑曲數百年來在戲曲舞臺上的統治地位,成為流行於全國的大劇種。由於北京曾更名北平,所以京劇又曾被稱為「平劇」。
京劇**屬於板腔體,主要唱腔有二黃、西皮兩個系統,所以,京劇也稱「皮黃」。二黃曲調蒼涼深沉,長於抒發悲鬱激憤之情,分為正二黃與反二黃。西皮曲調活潑剛勁,長於表現昂揚歡快之情。
京劇常用唱腔還有南梆子、四平調、高撥子和吹腔。總之,京劇唱腔曲調豐富,旋律優美,節奏起伏,變化鮮明。
京劇的伴奏和配樂分為文場和武場。文場即管絃樂,主要有胡琴(京胡)、京二胡、月琴、小三絃(以上稱為四大件),以及笛子、笙、嗩吶、海笛等。武場即打擊樂,主要有鼓板、大鑼、小鑼、鐃鈸,以及堂鼓、水鈸、大鐃、鑔鍋、碰鐘等。
京劇的傳統劇目有1000多個,常演的有三四百個。
2樓:匿名使用者
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這一歷史時期,「崑曲」佔領著北京的戲曲舞臺。後來崑曲被封建統治者召進了宮廷,為了迎合統治者的口味,崑曲不斷地加工、修改,逐漸失去了原有的民間特色,脫離了廣大人民群眾,於是它在民間的地位就漸漸衰落下來。此時,由「弋陽腔」逐漸豐富、衍變而來的「京調」開始風行。
「弋陽腔」也叫「高腔」,誕生於江西弋陽一帶,長期在民間流傳,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它在流動演出中,不斷地從各地戲曲中吸收營養、掘取精華。明末清初,「弋陽腔」流傳到北京後,與北京的語言相結合,逐漸豐富、衍變,就形成了「京腔」。
逐漸,「京腔」在北京稱盛,蓋過了「崑曲」的風頭。「京腔」演員一天比一天多起來,而不少「崑曲」演員也改演「京腔」戲。這一時期,「京腔」也著實輝煌了一段時日。
清朝庚戌年(公元一七九零年)九月二十一日是乾隆皇帝的八旬「萬壽」。全國各省有名的戲班,都被召進北京演戲慶壽。首先,「安慶徽」戲班的名旦高郎亭應命率 「三慶班」入京祝壽,隨後,「四喜」、「春臺」、「和春」也接踵而來。
這是徽戲第一次登上北京的戲曲舞臺。當時,被統稱為「四大徽班」。
「四大徽班」為乾隆皇帝的八旬「萬壽」的慶典演出結束後,沒有南返,留在了北京。從當年的十月中旬起,他們就轉入民間戲曲舞臺獻藝了。
「徽戲」起源於安徽省安慶市一帶,所以,又被稱為「安慶徽」。它是個歷史悠久的地方戲,聲腔以〔二黃調〕為主,以〔崑腔〕、〔徽調〕、〔吹腔〕、〔四平調〕為輔,十分豐富。「徽戲」的劇目題材廣泛、情節動人,戲曲語言通俗易懂,在民間演出很受廣大群眾歡迎。
「四大徽班」能同時走紅於北京,原因在於,他們雖然同是「徽戲」,卻各具特色。「三慶班」擅長演有頭有尾的整本大套的戲;「四喜班」擅長演以「崑腔」見長的劇目;「春臺班」的演員以青少年為主,觀眾長久看中老年的戲,乍看童伶戲,頓覺耳目一新;「和春班」的演員大多精於翻撲跌打,擅長武戲,而當時北京戲曲舞臺上武打場面很少,自然感到新奇矚目。在當時北京城內,大街
「徽」、「漢」兩個劇種合作演出近三十年,相互借鑑、不斷改進,再加上受北京語言的影響,聲腔逐漸發生了不小的變化,當時人們把這種發生變化後的唱腔稱之為「京調」。
「徽戲班」的挑樑演員程長庚和「漢戲班」的著名演員余三勝,為了生計,北上至京,分別加入了當時在北京的「三慶班」和「春臺班」。北京唱唸俱佳的「票友」張二奎「下海」後,從「和春班」,又加入了「四喜班」。他們的演出,受到廣大群眾的熱烈歡迎。
他們憑藉自己精湛的唱唸功力和淵博的藝術才能,在「京調」的基礎上,廣泛吸收各種地方戲曲「聲腔」、「表演」之精華,融會貫通,納為己用。他們保留了「徽戲」的激昂,「漢戲」的委婉,吸取了「崑曲」的小巷,隨時可以聽到對「四大徽班」的讚揚之聲。「徽戲」的名聲,一天比一天大,北京城的大戲園幾乎都被「徽戲班」佔領。
清嘉慶、道光年間,「漢戲」也流傳到北京。「漢戲」舊稱「楚調」,也叫「漢調」,聲腔以〔西皮〕為主,以〔二黃〕為輔。陝西梆子傳入鄂西北衍變為「襄陽腔」,後又經過當地藝人的融匯,才演變為 「漢戲」的〔西皮〕。
湖北黃陂、黃崗的「二黃腔」經過不斷改進發展,才衍變為「漢戲」的〔二黃〕。
「漢戲」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它早期就經常同徽戲相互影響。「漢戲」進京的時候,北京的舞臺上正被聲勢浩大的「徽戲」所佔領。「漢戲」若單獨成立班社,實難與「徽戲」匹敵。
所以「漢戲」進京後,很自然地加入了「徽戲班」,形成了「徽」、「漢」合班的演出方式。這就為「京劇」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靜穆、「亂彈」的繁茂,對 「京調」進行了不間斷的創造和革新,逐漸使其形成了相當完整的藝術風格和表演體系。終於,在咸豐年間,一個以〔西皮〕二黃〕為主要聲腔的新劇種——「京劇」誕生了。從「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大徽班晉京,到京劇的誕生,。
大約經歷了六十年左右的孕育過程。
京劇有很大的國際影響,它是中國戲曲藝術的精粹。它不是土生土長在北京的地方劇種,而是在「徽戲」、「漢戲」的基礎上,吸收「崑曲」、「梆子」、「弋腔」和諸多地方小調的精髓,又根據北京的語言特點,加以融化、衍變而成的「國劇」。
京劇的由來
京劇的由來
3樓:金牛咲
徽劇是京劇的前身。徽州商人富甲一方,商業的成功引發了文化消費慾望的高漲。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戲曲聲腔崑山腔的興起,紛紛蓄養家班,角色鬥藝,並賣力為乾隆下江南收集聲色歌舞,不惜重金包裝徽劇色藝,客觀上為徽劇進京創造了條件。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2023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 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
擴充套件資料
京劇四大流派:
1、梅派:由梅蘭芳創立。梅蘭芳畢生追求藝術的最高境界,用自己的表演創造出大量善良、溫柔、華貴、典雅而具有正義感的古代婦女形象。
代表劇目有《霸王別姬》、《貴妃醉酒》、《生死恨》、《西施》、《洛神》、《穆桂英掛帥》等。
2、程派:由程硯秋創立。主要以深邃曲折的唱腔,通過嫻靜凝重的舞臺形象表現古代的女性,尤其善於塑造遭遇悲慘、具有外柔內剛性格的中下層的女性。
代表劇目有《文姬歸漢》、《金鎖記》、《春閨夢》、《碧玉簪》等。
3、荀派:由荀慧生創立。善於塑造天真、活潑、熱情的少女形象,具有柔媚嬌婉的風格。代表劇目有《繡襦記》、《丹青引》、《釵頭鳳》、《花田錯》、《販馬記》、《玉堂春》等。
4、尚派:由尚小云創立。以剛健婀娜為特有風格,唱、念、做、打均不尚纖巧,以氣與力取勝,具有陽剛之美。代表劇目有《湘江會》、《戰金山》、《秦良玉》等。
4樓:匿名使用者
京劇是在北京形成的戲曲劇種之一,至今已有200年的歷史。它是在徽戲和漢戲的基礎上,吸收了崑曲、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的優點和特長逐漸演變而形成的。
公元2023年(清乾隆55年),徽戲開始進京。最早進京的徽戲班是享有盛名的安徽「三慶班」,隨後又有「四喜」、「和春」、「春臺」諸班,史稱「四大徽班」。當時,徽班所唱的聲腔是以二黃為主。
二黃起源於長江中下游地區,是在徽戲「吹腔」和「高撥子」的基礎上演變成的「四平調」進一步發展變化而成的。四大徽班和以後陸續進京的徽班,以其優美動聽的唱腔和卓越的表演受到觀眾的歡迎。
十九世紀初年(清嘉慶、道光年間),湖北漢戲藝人李
六、王洪貴等進京,並參加到徽班中演出。漢戲所唱的聲腔除了二黃之外,還有西皮。西皮是源於甘肅、陝西一帶的秦腔流傳到湖北襄陽地區後,與當地民間曲調結合演變而成的。
徽、漢藝人的合作,二黃和西皮的合演和相互影響,為京劇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當時,崑曲雖然已逐步衰落,但因其藝術水平較高和受到當權者的支援,在北京戲曲舞臺上仍佔有較重要的地位。
此外,在北京還有秦腔、京腔(由弋陽腔進京後演變而成)以及其他一些地方戲,都擁有一定的觀眾。徽班為了與崑曲、秦腔、京腔等劇種相對抗,適應北京觀眾的需要,在藝術上進行了一系列變革,在繼承徽調和漢調的基礎上,廣泛吸收其他戲曲的長處,特別是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藝術,並吸收了一些民間曲調,逐步形成了相當完整的藝術風格和表演方法。
2023年(清道光20年)以後,京劇正式形成。這時,京劇的各種唱腔板式已初步具備,京劇的語言特點已經形成,角色行當也發生新的變化,擁有了一批具有京劇特點的劇目。
十九世紀後半期至二十世紀初年(清同治、光緒年間),的京劇經常被招進宮廷內演出,逐步取代崑曲數百年來在戲曲舞臺上的統治地位,成為流行於全國的大劇種。
由於北京曾更名北平,所以京劇又曾被稱為「平劇」。
清明節的詳細由來(真實的),清明節的詳細由來(真實的)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個節日 上元 清明 立夏 端午 中元 中秋 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中國傳統節日介紹圖公曆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 墓祭 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
京劇西施講的什麼,京劇《西施》簡介
京劇 西施 bai 詳細介紹 列國時,越 du王勾踐被吳王zhi夫差打dao敗,降吳國。手下臣子回,只有一范蠡,常和他商議。答范蠡常出外訪求賢士,一天走到苧蘿村,看見一美女,在溪邊浣紗,名叫西施,就想將她獻給吳王,好教吳王迷於女色,不理國政。當時和西施商議,西施不但貌美,且很知愛國,慨然允許。這時吳...
誰有京劇的相關,誰有京劇的相關資料
中國京劇是中國的 國粹 已有200年曆史。京劇之名始見於清光緒二年 1876 的 申報 歷史上曾有皮黃 二黃 黃腔 京調 京戲 平劇 國劇等稱謂,清朝乾隆五十五年 1790年 四大徽班進京後與北京劇壇的崑曲 漢劇 弋陽 亂彈等劇種經過 五 六十年的融匯,衍變成為京劇,是中國最大戲曲劇種。其劇目之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