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尚宮女史
「杯酒釋兵權」不僅是宋初的大事,更是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一件大事,在這件事中,趙匡胤在趙普的建議下輕輕鬆鬆收回了武將們手中的兵權,從而加強了皇權。當然趙匡胤也並不是將所有當初跟著他打天下的將領的兵權都收回來了,比如說趙匡胤弟弟趙光義的兵權就沒有收回來,相反,趙光義手中的兵權還大了。
這並不是趙匡胤忘了收回,而是有意為之,這是自古以來約定俗成的一個東西,即用自己人,這個自己人不僅僅是心腹的問題,而是血緣的問題,只有血緣紐帶才是最牢固的,至少能保證政權沒落到別人手中,一個皇帝不信任自己的兄弟、叔伯、子侄,難道要去相信外人嗎?
唐朝安史之亂後,藩鎮和節度使制度就成為唐朝的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一直持續了二百年,唐朝時期還只是節度使擁兵自重,五代十國時期就直接是作亂反上,比如後唐時期的依靠兵變登基的李嗣源和李從珂都是李克用的心腹大將,而後晉太祖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女婿;後漢太祖劉知遠是石敬瑭的心腹大將;後周太祖郭威是劉知遠的心腹大將;北宋太祖趙匡胤也算是柴榮身邊的一員大將。
這些大將都是反了自己的老東家,所以趙匡胤一登基,為了宋朝國祚綿長,就必須解決節度使和武將勢大的問題,正是在這樣的想法下,才有了我們熟知的杯酒釋兵權,將存在了二百年的難題給解決了。事實證明這個方式很有效,至少北宋時期的武將不可能威脅皇權,皇帝們唯一擔心的大約就是遼朝和金朝了。
但趙匡胤在皇位上並沒有待太久,976年,北宋建國的第十六年,49歲的趙匡胤死了,給後世留下了一個「燭影斧聲」的千古謎題,為何會有謎題呢?因為趙匡胤死的很突然,死之前並沒有生病,是突然的暴斃。
而在他死的前一天晚上,曾和弟弟趙光義開懷暢飲,又趙光義成為趙匡胤死亡事件的最大受益人,因為,趙匡胤死後,趙光義登基為帝了。
所以世人普遍認為趙光義得位不正,是他殺死了趙匡胤,目的就是奪權,趙光義害怕趙匡胤會將皇位交給他的兒子們,所以提前動手,結果了趙匡胤。但是這也僅僅是世人的猜測,真相也只有趙匡胤和趙光義兄弟倆知道,但他們一個死了,一個不可能會說,所以就成了永遠的祕密。
2樓:溫讀
當年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是唯一忘記的武將不是別人,正是他的弟弟趙光義。宋太祖駕崩之後,是他的弟弟趙光義繼承了皇位。按照史料記載,趙匡胤傳位給弟弟而不傳給兒子,是因為趙匡胤聽從自己的母親的話,立下了「金匱遺言」。
說是要在身後將自己的皇位傳給弟弟趙光義。但也有人認為,趙光義是殺死趙匡胤之後奪位而來。
南宋史學家李燾的《續資治通鑑長編》之中《燭影斧聲》的故事,說的就是趙光義刺殺趙匡胤。
趙匡胤身體不適許久,有個道士預言道,趙匡胤會在今年十月二十日壽數用盡,如果當天夜裡是個大晴天的話,那麼趙匡胤就可以多活幾年。如果那天天氣不好的話,道士建議趙匡胤趕緊做好準備。
趙匡胤一直將道士話記在心中,當天傍晚天氣非常晴朗,晚上還能看到星空,趙匡胤心中大喜。然而夜裡突然天降大雪,趙匡胤覺得不妙,就趕緊將開封尹趙光義招進宮中。趙光義進入大殿之後讓所有人都退下,唯有兄弟二人對坐飲酒。
宦官宮女們遙遙看見燭光之下,趙光義站了起來,有不勝酒力推辭的動作。喝完酒後趙匡胤手持柱斧戳雪,對趙光義說道:「好做,好做!
」趙匡胤一切行為看起來都很正常,不一會趙匡胤就去睡覺了,趙光義也留宿宮中。內侍本聽見趙匡胤像打雷一般的鼾聲,可突然鼾聲聽了,他趕緊去看,趙匡胤已經駕崩了。後來趙光義在趙匡胤的靈柩前即位。
趙匡胤臨終前並沒有指明繼承人到底是誰,他死得蹊蹺,雖然一直生病,但暴斃之前一切都很正常,所以很多人猜測是趙光義殺了趙匡胤。宋太祖是武將出身,戎馬一生,但他以刀槍殺害兄長的可能性比較小。有人說,趙光義是用毒藥毒死的趙匡胤,《續香山野錄》之中,對趙匡胤的遺容也有記載「玉色瑩然如出湯沐」,說明趙匡胤生前並沒有遭受暴力。
野史之中還有傳聞,趙光義發明了牽機藥,不僅僅毒死了孟昶、李煜,還毒死了自己的兄長。
趙匡胤之死是個迷,但趙光義登基之中當月就改年號(按照古禮,一般第二年才會改),他即位之後幾年之內就逼死了趙匡胤的兩個兒子德召和德芳。這些都讓人不禁懷疑,趙匡胤之死是不是一場驚天的**。
3樓:宋安之
這個問題有意思有難度,宋安之來回答!
首先糾正一下趙匡胤並非是被武將奪了位的,只能說有燭影斧聲這個千古之謎。
至於是哪個武將呢,縱觀宋史,符合條件的是沒有的。也就是宋太宗趙光義了勉強沾點邊,當然宋太宗趙光義在宋太祖趙匡胤在位時期,最主要的身份自然是藩王,但他在很長時間內擔任武職,勉強可以說是兼任武職的「武將」。
為什麼這樣說呢,接下來宋安之來具體說說。
趙匡胤即位之後,封弟弟趙光義為殿前都虞候,領睦州防禦使,不久領泰寧軍節度使。征討李重進以後,趙光義被封為大內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開封府尹,再加兼中書令。進佔太原之後,趙光義又被改封為東都留守,別賜門戟,封晉王,位列宰相之上。
可以說趙光義在改封東都留守前,一直是擔任的武職,所以就問題來說趙光義勉強算奪位趙匡胤的那個「武將」吧。當然要較真來說,歷史上是根本沒有武將奪位趙匡胤的。
至於為什麼說宋太祖趙匡胤被人奪位了呢?
是因為宋太祖趙匡胤的死有些詭異,留下了燭影斧聲這樣的千古謎題。具體內容是宋太祖趙匡胤在死的當天晚上召見了弟弟趙光義,然後當天晚上便暴死,第二天趙光義便繼位了。
按理說宋太祖趙匡胤有兩個兒子,應該是兒子繼位,結果是弟弟趙光義繼位,光是這一點就很是反常。而且趙光義表現也反常,比如說老皇帝當年而死,新皇繼位以後,應該過了當年再改年號,結果趙光義在繼位當年就急匆匆的改年號為「太平興國」,很是反常讓人琢磨不透。
正因為如此,所以說宋太祖趙匡胤可能是被弟弟宋太宗趙光義奪位的。當然這件事只是有所爭議,並非蓋棺定論,還望大家客觀理智看待哈!
謝謝**宋安之獨家原創回答,歡迎吐槽、點贊、關注~
4樓:李不言說旅遊
皇帝對軍隊的控制力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經濟控制,包括糧草、物質、軍備等,一隻軍隊如果經濟獨立了,那麼就具備了造反的條件,我們看歷史的軍事動亂,很大一部分都來自於軍隊能夠自給自足。可以認為控制不住軍隊的經濟命脈,軍隊就不是自己的。
清末的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袁世凱的新軍,雖然都是大清旗號,但慈禧無法直接指揮,只能通過這幾員將領來調動,本質上都已經是私人軍閥。這種情況下,慈禧要解除這三人兵權,非常困難。
2.人事任命,軍隊幹部的任命必須由朝廷來完成,打仗的時候也會有各種官職的監軍,有的朝代的監軍主要是太監。如果一隻軍隊主要將領的任命來自於軍隊的頭,那麼也是非常危險的。
安祿山叛亂前,將軍隊主要軍事骨幹全部換成了自己的親信。趙匡胤也是自己的親信一手將自己扶上了皇位。而北宋為了防止兵變重演實行的置將法,高頻調換將領,則是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
導致兵不知將,將不知兵,雖然解決了軍隊叛亂問題,但戰鬥力大打折扣,被遼金蒙輪番按在地上摩擦。
3.其他勢力制衡,玩得好的如慈禧,儘管鴉片戰爭、太平天國以後朝廷風雨飄搖,外敵環伺,內部私人武裝林立,但晚清依然屹立不倒,幾員大將均未造反,還能讓李鴻章乖乖的拼光北洋水師。這招玩不好,就是養蠱為患,唐玄宗對安祿山的倚重,原意是要制衡其他勢力,只是玩脫了,反噬了自己。
所以皇帝要解除一個將領兵權,交虎符只是手續,關鍵是皇帝對軍隊有沒有足夠的控制力,有足夠控制力的話像朱元璋,逮誰砍誰。經濟控制和人事控制不夠的話,像慈禧,讓你們玩內耗,不解除你兵權,但把你的軍隊當炮灰消耗掉,等同於削弱你,間接解除你的兵權。如果你啥都沒有,別說交兵權,你敢動一動人家的利益人家都能造反。
在分封體制下,藩王有獨立的稅賦和軍隊,古代帝王要削藩都是件極其困難的事情,漢景帝時期的七王之亂,建文帝時期的靖難之役,都是產生了嚴重後果的事情,前者逼得漢景帝直接把建議削藩的晁錯給砍了,後者皇帝直接被人幹掉取而代之了,有趣的是兩個隔了1000多年因削藩產生的叛亂,打的旗號都是「清君側」。
所以你看一個國家的軍隊,是絕對不能自己經商的,自己能做生意賺錢,還要你朝廷幹什麼。良好的權力制衡也很重要。現代國家中越南是個反例,越南軍隊一直在自己做生意,90年代經濟困難的時候模仿我國開始進行的軍隊經商,自己解決一部分經費。
沒想到我國98年就停了,而越南根本剎不住車,生意紅火到已經佔全國gdp的10%以上,軍隊經商的收入比國家撥的軍費多三倍多。所以越南從07年就開始要求軍隊剝離生意,到今年已經過去12年了,啥也沒變,生意是越來越好,個人覺得這是越南政權未來最大的隱患。所以題主你看,如要不控制住經濟命脈,要求軍隊停止做生意都是個非常艱難的事情,解除兵權就更難了。
趙匡胤族譜,趙匡胤的後代
那得找到他的後人,才有族譜 趙匡胤的後代 兒子 1 趙德秀,即滕王,宋太祖趙匡胤的長子,早亡。宋徽宗時,追賜名及爵位。2 趙德昭,字日新,宋太祖趙匡胤次子,母孝惠皇后賀氏。3 趙德林,中國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的第三子,母親賀夫人。4 趙德芳,宋太祖趙匡胤第四子,宋太宗趙光義之侄,宋真宗趙恆的堂兄...
李後主與趙匡胤趙匡胤,歷史上李後主與趙匡胤的關係是什麼?
新加坡的 絕代雙雄 趙匡胤 林明哲 李煜 叢嘉 李文海 趙炯 光義 陳天文 周娥皇 大周 陳秀環 小周 鄭婉玲 黃鳳兒 保儀 劉秋蓮 琉珠 大周丫鬟 傅水玉 鄭恩 葉世品 柴榮 湯文濤 陶三春 洪慧芳 陶莊主 周全喜 石守信 洪培興 韋一笑 林全池 韓通 嚴丙量 韓威 郭榮儀 趙普 安哲明 林嬌娘 ...
趙匡胤的直系後代有當皇帝的嗎,趙匡胤的子孫有當皇帝的嗎?
開寶九年 976年 十月十九日夜,趙匡胤召其弟趙光義飲酒,共宿宮中 隔日清晨,趙匡胤暴死,享年五十歲。諡號英武聖文神德皇帝,廟號太祖。關於趙匡胤的死,湘山野錄 有 燭影斧聲 的說法大行於世,認為趙匡胤是被意圖篡位的趙光義 趙光義為了證明自己即位的合理性,提出了世所未見的 金匱之盟 一說,說趙匡胤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