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固倫和和碩的封號有哪些區別?那些皇子可以封為親王,有什麼條件

2022-01-22 09:34:44 字數 3633 閱讀 3864

1樓:菠菜貓頻道

我國歷史上從魏晉開始設王爵,晉朝又細分為親王和郡王。較高的、一般封予宗室的親王(或國王,即「一字王」,一般以歷史上的國名為號),和較低的郡王(即「二字王」,一般以郡縣名為號,亦有為一字的特例)。

這些封號以其管理的封地為號,在一定時期藩王可以管理封地政事或者軍事,在一些特殊情況下藩王甚至演變成過類似戰國時代的自治或獨立王國。

擴充套件資料

晉至明的國王(親王)爵的名號一般**於春秋時期的國名,傳統上以以「秦、晉、齊、楚」四個封號最為尊貴,因為這四個封號代表的國家是春秋戰國時期最強大的,接下來是「魯、趙、魏、樑、燕、代、陳、韓、宋、吳、越」等一檔次。

此外後來設立的省、州名也有用來作為國王、親王封號的,例如肅王,得名於肅州:相王,得名於相州。此外也有把兩個國名合二為一的二字國王,例如「吳越國王」,此屬特例。

2樓:漠舞_小磊

有,其實本身這個名頭就是沒有什麼實質,也不能建立起想周朝那樣的自己國家,但是這個是個身份的象徵,成年王子都要封王,很多落生就是王,之後為了政治,地位,在封

3樓:瑪麗的籃子

有的,比如雍王的封地就是在長安一塊的,這寓意著將來是要做皇帝的。具體的與對應的封地有關。封地越好,地位越高

4樓:磐龍纏爐

爵封號可以大略分為以國名為號(即所說的一字王)和以郡縣名為號(即所說的二字王)。一字王為國王及親王,國名基本上**於春秋時期的國名,一般以「秦、晉、齊、楚」四個封號最為尊貴,因為這四個封號代表的國家是春秋戰國時期最強大的,接下來是「周、魯、趙、魏、樑、燕、代、韓、宋、吳、越」等一檔次,後世王朝的國號也大多**於這些封號。

但一般能獲得四大尊貴封號的王非常少,而之後出現的朝代國號則低於上面的春秋各國,例如,李恪的蜀王就弱於吳王的封號,但之前的漢王其實是郡王,是漢中郡王縮寫,那和親王就沒法比了。

到了中國封建後期,親王的單字封號也越來越少,基本都採用二字王。

磐龍纏爐 手打整理,歡迎追問

清代對皇子,格格封號中的和碩,和敬,固倫是什麼意思

5樓:和藹的曾海永

皇后所生之女稱固倫(譯成漢語即國家)公主。

親王之女,稱為「和碩格格」

世子及郡王之女,稱為「多羅格格」

多羅貝勒之女,亦稱為「多羅格格」

貝子之女,稱為「固山格格」

鎮國公、輔國公之女,稱「格格」

順治十七年(2023年)始把「格格」分為五等,即:

一、親王之女,稱為「和碩格格」,漢名為「郡主」;

二、世子及郡王之女,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縣主」;

三、多羅貝勒之女,亦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郡君」;

四、貝子之女,稱為「固山格格」,漢名「縣君」;

五、鎮國公、輔國公之女,稱「格格」,漢名「鄉君」;

6樓:起名太麻煩

固倫滿語gurun,意為國家,皇帝和皇后(即中宮)所生之女稱固妃公主。,稱「和碩公主」。

和碩一詞為滿語hošo的音譯。意義為方、隅。

和碩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養女稱和碩公主或宗室中有封爵者之女皆稱格格,其中親王女稱和碩格格。

和碩親王,簡稱親王。清朝宗室和蒙古外藩爵位的第一等爵。宗室唯皇子、皇兄弟可以獲得此爵位。外藩中只有蒙古「汗」一級的領主才可以獲得這個爵位。

和敬不是爵位,是封號,意為和順恭敬。出自於《禮記·樂記》:「樂在宗廟之中,君臣上下同聽之,則莫不和敬。」有和敬公主、和敬皇后等。

清代對皇子格格封號中的和碩、和敬、固倫是什麼意思?

7樓:和藹的曾海永

皇后所生之女稱固倫(譯成漢語即國家)公主。

親王之女,稱為「和碩格格」

世子及郡王之女,稱為「多羅格格」

多羅貝勒之女,亦稱為「多羅格格」

貝子之女,稱為「固山格格」

鎮國公、輔國公之女,稱「格格」

順治十七年(2023年)始把「格格」分為五等,即:

一、親王之女,稱為「和碩格格」,漢名為「郡主」;

二、世子及郡王之女,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縣主」;

三、多羅貝勒之女,亦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郡君」;

四、貝子之女,稱為「固山格格」,漢名「縣君」;

五、鎮國公、輔國公之女,稱「格格」,漢名「鄉君」;

清朝的親王跟和碩親王什麼區別

8樓:匿名使用者

實際上還是有的,加和碩二字的親王,表示此人是正宗的皇族,不加和碩二字的親王,是非皇族的

9樓:的人

根據清乾隆《大清會典則例》卷五十一《戶部·俸餉》所示,親王歲銀一萬兩,歲米五千石。

世襲罔替的王爺有禮、睿、豫、肅、鄭、莊、怡、恭、醇、慶這十位親王和順承郡王、克勤郡王。親王和郡王世襲罔替本質上都是一樣的,級別是一樣,但是後代的襲爵待遇不一樣。 滿清皇室爵位是這樣的:

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鎮國公、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

清初諸王都是因軍功受封,功勞大的被封為「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後代襲爵沒有變化都是原始的王爵。沒有世襲罔替待遇的,就按照清朝的襲爵制度「遞降襲爵」,如果沒有特殊的功勞受到皇上的再次嘉獎,每傳一代爵位就下降一級,直到親王降到鎮國將軍、郡王降到輔國將軍為止不再下降。那些因系「天潢近支」而封世爵的皇子王孫,稱為「恩封諸王」。

清朝所有的親王都是和碩親王嗎?

10樓:匿名使用者

親王的種類比較複雜:

分滿族和非滿族,分鐵帽子王和非鐵帽子王等等,清朝前期和後期的成分還有所區別。

宗室爵位共分十二級,只授予愛新覺羅的子孫們,分別是:

1和碩親王(年俸銀1萬兩,祿米1萬斛,以下爵位依次減半)2多羅郡王

3多羅貝勒

4固山貝子(以上四種為高階爵位,貝子是當朝皇子的最低封爵,親王郡王補服為前後胸加兩肩共四團龍,貝勒為前後兩團正蟒,貝子為兩團行蟒)

5奉恩鎮國公

6奉恩輔國公

7不入八分鎮國公

8不入八分輔國公

古代皇子是封為王還是親王?

11樓:大錢傳奇

先秦時還沒有 皇帝時,大王的兒子是叫公子;有皇帝時,皇子有的被封為郡王、親王;清朝時,滿族封賞皇子是從貝子、貝勒、郡王、親王一級一級封的。

12樓:平面設計五分鐘

爵封號可以大略分為以國名為號(即所說的一字王)和以郡縣名為號(即所說的二字王)。一字王為國王及親王,國名基本上**於春秋時期的國名,一般以「秦、晉、齊、楚」四個封號最為尊貴,因為這四個封號代表的國家是春秋戰國時期最強大的,接下來是「周、魯、趙、魏、樑、燕、代、韓、宋、吳、越」等一檔次,後世王朝的國號也大多**於這些封號。

但一般能獲得四大尊貴封號的王非常少,而之後出現的朝代國號則低於上面的春秋各國,例如,李恪的蜀王就弱於吳王的封號,但之前的漢王其實是郡王,是漢中郡王縮寫,那和親王就沒法比了。

到了中國封建後期,親王的單字封號也越來越少,基本都採用二字王。

13樓:刺激了的人

差一點封郡王,好的封親王

14樓:匿名使用者

得寵就封親王,一般的就封王,謝謝。

固倫端敏公主的人物生平,固倫純愨公主的丈夫

固倫端敏公主 1653年 1723年 清順治帝堂兄簡親王濟度次女,母福晉蒙古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順治十年六月十三生。後撫養宮中,為順治帝養女,初封和碩端敏公主。康熙九年 1670 嫁班第。雍正元年 1723 晉固倫端敏公主,七年去世,年七十一。固倫端貞長公主的人物生平 固倫端敏公主的影視形象 紫禁驚...

清朝時江南指的是哪裡,清朝的 江南 指的是哪裡

清朝時江南指的是如今江蘇和安徽的統稱。江南 的含義在古代文獻中是變化多樣的。它常是一個與 中原 邊疆 等區域概念相併立的詞,且含糊不清。從歷史上看,江南既是一個自然地理區域,也是一個社會政治和人文區域。在先秦時期已經存在江南的說法。史記 秦本紀 中亦載 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為黔...

愛新覺羅溥儀退位時清朝兵力

清末新政時,袁世凱在華北組建新建陸軍 即北洋軍 張之洞在南方組建自強軍。到清滅亡前夕,其陸軍可以號稱100萬,但大概只有60萬戰鬥人員,其中只有17.5萬人是現代化的正規軍,其他的有巡防營等舊式軍隊。並非所有新軍均效忠清廷,部分暗中支援革命軍,比如南方各省的新軍。而北洋新軍最為精銳,掌握在袁世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