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虎說教育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燒了圓明園。
2023年10月初,英法聯軍劫掠圓明園期間,在圓明園外供大臣居住的房間內發現了此前被清軍扣押的英國駐清公使等37名英、法外交人員的物品。
10月中旬,清軍開啟安定門讓英法聯軍進城,並釋放了9名人質,英法聯軍此時承諾不會破壞北京城。當時英法聯軍缺少補給,必須在11月1日前撤軍,為了迫使清**趕緊同意議和,他們打算攻擊一些建築物來示威。
但因存在「安定門之約」,他們只得放棄「攻擊北京和城內任何公共建築物」(也包括攻佔紫禁城),退而求其次地將京郊的圓明園作為焚燬目標,所以圓明園也算代替紫禁城承受了災難。
2樓:喜腦弓子
其實八國聯軍和英法聯軍都燒過。圓明園的徹底毀滅是分兩次來進行的。
3樓:愛新覺羅丶清
圓明園是於2023年被英法聯軍搶掠並燒燬的。英法聯軍於2023年10月6日攻抵北京德勝門、安定門等處,僧格林沁和瑞麟部士兵紛紛退至圓明園一帶,英法聯軍遂追至圓明園。守園的官兵寡不敵眾敗走。
法軍首先搶劫行動,英軍司令格蘭特遂批准英軍入園。聯軍士兵大肆劫掠園中的珍寶和陳設物。根據英國**事後估算,被掠走的文物珍寶(金銀、寶石、綢緞和古玩陳設等)價值達600萬英鎊之多,因不識其價值或因搬運不便而被毀壞的珍本圖書、佛塔、瓷器、傢俱等價值與此相仿。
法國作家雨果曾經寫道:"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大肆搶劫,另一個強盜縱火焚燒,原來'勝利'就是進行一場洗劫的兩個征服者平分贓物,一個把口袋裝滿,一個把箱子裝滿,然後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歐洲。這就是兩個強盜的一段經歷……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
"《咬文嚼字》於2023年1月16日向社會公佈2023年十大語文差錯。文史知識常見的錯誤是: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2023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肆意踐踏中國主權,其時圓明園已是廢園。
著名大作家的《千年一嘆》竟然也寫出了:"何況在時間上,敦煌藏經洞發現前的八十天,八國聯軍侵佔北京,火燒圓明園,中華文明剛剛蒙受過奇恥大辱。"可見,"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這一錯誤認識之"深入人心"。
八國聯軍入侵中國是2023年的事,而2023年圓明園就被英法聯軍燒了,差了40年。
4樓:果儼彌星津
2023年10月,圓明園遭到英法聯軍的洗劫和焚燬。
5樓:瘋狂小骷
英法聯軍燒的,不是八國聯軍,一直說八國聯軍應該是覺得八國聯軍攻入過北京,名聲問題
6樓:匿名使用者
一個叫英吉利,另一個叫法西斯
7樓:玄氏紫霄
英法聯軍入侵北京時英國人燒的
8樓:匿名使用者
兩個強盜,一個叫英格蘭,一個叫法蘭西!
9樓:許穩
歷史書上說是八國聯軍
10樓:五俊慧
八國聯軍入侵北平時燒的。
11樓:**座肖敏
甲午戰爭後被日軍燒的
12樓:好男人不____壞
據說慈禧。。。。暗中下令準備圍殲英法聯軍 來著。。
圓明園誰燒的,為什麼燒
13樓:魚要糧
圓明園是2023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英法聯軍燒的。
英法聯軍為了掩蓋罪行,在英軍指揮官、八世額爾金伯爵詹姆斯·卜魯斯(james bruce,他是惡名昭著的古希臘石雕收集者七世額爾金伯爵之子)下令,將圓明園付之一炬。在其後的兩天時間裡,士兵們被分派到各個宮殿、寶塔和其他建築中放火。
尤為慘重的損失是帝國的圖書及檔案館(指文源閣——譯者注),約一萬零五百捲圖書檔案,包括有關中國歷史、科技、哲學及藝術最為稀世及精美的著作,都在額爾金的大火中灰飛湮滅。
14樓:曉林清風
2023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英法聯軍火燒了圓明園。不過,歷史真相併非如此簡單,根據現存的一些史料,參與那次浩劫的,除了罪魁禍首英法聯軍外,我們民族中的敗類也充當了不光彩的角色。
王門運(1832-1916)著的《圓明園詞》說:「敵兵未至雍門荻,牧童已見驪山火。」其自注曰:
「夷人入京,至園宮,見陳設巨麗,相戒弗入,雲恐以失物索償也。及夷人出,而貴族窮者倡率奸民,假夷為名,遂先縱火,夷人還而大掠矣。」王當時在權臣產部尚書肅順的幕府中幹事,據他所見所聞,認為當英法聯軍佔領北京後,最先進入圓明園盜掠的,不是英法聯軍,而是當地土著,是海淀附近的滿漢窮人。
《花隨人聖庵摭冊》一書的作者黃浚(1890--1937)也提到這段疑案。對此,黃浚評曰:「圓明園—役,其始聯軍僅焚園外官吏房,或為軍事上必要之舉動。
而許多旗人土匪,即乘機劫掠,於是聯軍旋亦入園。」據英法聯軍將士的回憶錄,他們是10月6曰追趕滿兵,進入圓明園的。當日,為了戰事,在圓明園外圍燒了幾間房子。
來自鄉下的英法兵土,住在宮殿裡,眼界大開,垂涎三尺,已經在議論盜掠珍寶。但據說第一天還好,只有幾個法國士兵拿了幾件小東西,權作紀念,沒有動手。第二天,10月7日,海淀的中國人下手了,他們不敢搶外國大兵佔據的宮殿,就搶那些無人看管的傭人、管家和太監的住房。
圓明園被劫掠,英法聯軍固是罪魁禍首,但「奸民」罪責難逃。等到英法聯軍正式開搶以後,北京的暴民們便開始了更大規模的搶劫。據說,河裡、溝裡都是罈罈罐罐,是搬不動扔下的。
此後的時間裡,圓明園裡,無有寧日。北京的老百姓,每逢動亂,或平時官兵有所疏忽,就拖著板車奔海淀。從楠木、金磚,到石塊、瓦片,皇上的東西,什麼都往家裡搬。
運氣好的,在廢墟里還能找到拼得起採的瓷器、玉器。
因此,外界看來,是中國人先搶燒的圓明園。英法聯軍當然不是善類,他們早已在園內有組織有紀律地分贓、搬運、拍賣圓明園財物。等到英國公使額爾金為報復清**殺害人質而決定火燒圓明園時,悲劇早就預定了。
或許,許多善良的國人會懷疑以上記載的真實性,但上半年伊拉克戰爭中美軍攻佔巴格達後的情景卻是有目共睹的。伊拉克博物館被洗劫一空,電視畫面上一些伊拉克人肩扛手拿往家搶東西,連中國駐伊使館也未能倖免。中國歷史常說的「趁火打劫」一詞,我想打劫的不僅僅是外來的侵略者,恐怕還有的是「自己人」吧?
秦末項羽大燒咸陽,放火的是楚兵,搶劫者中想必夾有大量當地人,不然為什麼史載大火「三月不滅」。明末「闖王」李自成進北京,也是北京城裡的當地人先搶了起來,一發而不可收。辛亥革命期間,在北京、南京、武漢也發生過類似的事件,有人想趁亂搶掠,但是因為有一批商人、政客、士紳出面維持,不準擄掠,才是歷來的改朝換代中情況較好的一次。
國內外,歷史上,一次次出現的「趁火打劫」現象足以表明,這不是某一個國家人民文化素質高低的問題,也不是某一個民族性格缺陷的問題,而是一個體制問題。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如果不鼓勵人民有自己獨立的財產、事業、信仰和追求,不能享有參與治理國家的權利,沒有公民的意識,他們就不會認為自己是國家的主人,就會對自己的行為不負責任,一旦有機會打劫就會一哄而起,成為暴民。
15樓:熱心的小誠老師
回答親,您好,目前廣為流傳的觀點主要有兩種:
一是掩蓋罪行說。這種觀點認為,2023年英法聯軍竄入北京西郊圓明園後,進行了大肆搶劫,之後為了掩蓋罪行,放火焚燒了圓明園。
二是報復說。這種觀點認為,英法聯合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遭到了我國愛國官兵及民眾的英勇抵抗,不僅使其侵華目的難以順利實現,而且還使得兩國國內**陷入危機之中。2023年9月17日,僧格林沁又在通州武力拘禁了英法談判代表巴夏禮一行39人,更被英法聯軍認為是對他們的侮辱,於是兩國**蓄意採取報復性行動。
2023年10月,英法聯軍兵臨北京城下,他們認為巴夏禮等人仍被關押在圓明園,而且咸豐帝也仍住在那裡,因此將其當作首先攻擊的目標。
希望可以幫到您,祝您中秋節快樂!願您家庭幸福,萬事如意,每天好運。殺殺
更多2條
16樓:匿名使用者
是英法聯軍(一般認為小額爾金是火燒圓明園的罪魁禍首),因為英法聯軍來圓明園是為了搶奪財寶,而他們拿不走的就毀壞,正是這樣圓明園作為第一財寶而又拿不走就一把火燒的一乾二淨了(也可以認為是英法聯軍為了抹滅自己的罪行)。
17樓:喜腦弓子
其實八國聯軍和英法聯軍都燒過。圓明園的徹底毀滅是分兩次來進行的。
18樓:匿名使用者
圓明園是英法聯軍在打我們北京的時候殺死看園人,進行搶奪,能拿走的全拿走,包括十二獸首,但圓明園拿不走,又不想讓我沒留著,所以燒了.
19樓:
圓明園英法聯軍燒的,因為為了消毀證據燒。
20樓:海濱鎮劉洋
圓明園是名人龔自珍的兒子龔橙帶八國聯軍燒的
21樓:匿名使用者
是英國聯軍燒的 ,且還燒死了8000宮女和侍衛
22樓:光電管法
1.弱肉強食,強者欺負弱者
2.說到底,就是為了利益
3.搶了還要燒,是人類的劣根性,破壞,毀壞能讓它們產生快感和征服感
23樓:匿名使用者
圓明園是 西式建築~
沒價值,老外看膩了
24樓:小培
別問我,反正不是我燒的
25樓:紫蘭仙子
英國
火燒圓明園是誰幹的,火燒圓明園的到底是誰
英法聯軍乾的,答案選a。擴充套件資料 火燒圓明園 英文 burning old summer palace,法文 burning vieux palais d t 歷史上圓明園遭到劫掠的事曾發生過兩次,第一次為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入侵北京時,第二次為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入侵北京,為消贓滅跡,掩蓋...
圓明園的毀滅時,逃跑的皇帝是誰,《圓明園的毀滅》中,假如你是當時的皇帝,你會怎麼做?
咸豐帝1860年 咸豐十年 9月,英法聯軍攻佔天津,隨即向 北 京 進犯。9月22日,咸豐帝等則以北狩為名攜皇后 懿貴妃等離京逃往熱河避暑山莊。咸豐十一年 1861年 七月十五日,咸豐帝在熱河行宮病重。1861年8月22日,咸豐帝駕崩崩於承德避暑山莊煙波致爽殿,享年31歲。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咸豐跑...
是誰下令燒燬圓明園啊
是英 隊首領額爾金伯爵詹姆斯 布魯斯在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援下,下令燒燬圓明園。並派遣戈登執行火燒圓明園命令,大火連燒3天3夜,使這座世界名園化為一片廢墟,這是人類歷史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咸豐十年 1860年 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佔據圓明園。中國守軍寡不敵眾,圓明園總管大臣文豐投福海自盡,住在園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