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荊州:轄今湖北、湖南及河南、貴州、兩廣各一部分。原治漢壽,在今湖南常德,劉表治襄陽,後吳魏各有一部分,吳治江陵,魏治襄陽。三國藝苑
勃海郡:治南皮,今河北南皮東北。轄今天津及河北、山東各一部分。三國藝苑
· 南陽郡:治宛城。三國藝苑
· 南郡:治江陵,孫吳曾移治公安。三國藝苑
滎陽郡:曹魏時始設定,討董卓時尚未有滎陽郡,更無滎陽太守的稱呼。三國藝苑
· 趙郡:在今河北邯鄲一帶,治邯鄲。三國藝苑
臨川郡:孫吳在今江西撫州一帶分豫章郡設臨川郡,治南城,即今江西南城東南。
· 臨渝:又稱渝關,即今山海關。三國藝苑
幽州:轄今河北北部、遼寧大部北京市和海河以北的天津市,治所就在今北京城西南。三國藝苑
· 信都郡:又稱廣川國,治信都縣,在今河北邢臺西南。三國藝苑
· 濟陰郡:治定陶(今定陶西北)三國藝苑
濟南郡:治東平陵,即今山東章丘西,晉移歷城(今濟南)。
· 泰山郡:治奉高,在今山東泰安東北。三國藝苑
· 桂陽郡:治彬縣,即今湖南彬州,轄今湘南粵北。
· 常山郡:治真定,即今河北正定。
夏口:漢水入長江處,也稱漢口、沔口、魯口。孫吳在蛇山上築夏口城。
柴桑:在今九江西南,孫權在赤壁之戰前駐柴桑,他的治所仍在吳,只是把柴桑作為臨時指揮部。
· 逍遙津:在今安徽合肥東北。
· 徐州:治郯城,在今山東,曹魏時移彭城。
參考資料
2樓:紫芸居士
天下共九州,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九州,你去查查,很容易查到的,我懶得麻煩了。
3樓:愛sorry8情
·荊州勃海郡
· 南陽郡
· 南郡
陸口:隴西郡
· 陳倉
· 陳國
· 陳留郡
昭陵郡:
· 青州
青溪:· 武鄉
· 武昌
· 武威郡
· 武都郡
武陵郡:
· 鬱林郡
芒碭山昌邑郡
· 昌黎郡
金城郡·河內郡
· 河東郡
· 河間郡
· 河南郡
· 瀘水
·油口· 定襄郡
· 官渡
· 建業
· 始興郡
· 始安郡
· 沓中
三國時州和郡的區別
4樓:杯中星辰闖天涯
三國時期,郡是州的下級行政單位,州是地方行政的一級行政單位。
秦始皇,一統江山,為加強統治和對地方上的有效控制,改分封為縣郡。郡下領數縣。
到了漢朝,太祖劉邦在秦之郡縣制的基礎上施行郡國並行制。請注意,這個時代還沒有州。
漢武大帝時期,是州之萌芽期,漢武為加強對地方的監控和有效管理,置刺史,以州為單位派御史出京巡視各郡國(「置刺史,部十三州」),這個時候的州,還是個監察機構。派出的刺史也是位卑而權重。
但到了東漢,州就由監察範圍變為了行政區劃,重要的州由**重臣擔任,稱呼也由原先的刺史改為州牧。非**重臣所領的州,雖然官名上還是叫刺史,但實際上其職責已由監察變為執行實際政務。從此,州就成為地方行政的最高一級機構而存在,地方行政機構也由原先的郡、縣兩層,變化為州、郡、縣三層。
此後歷經三國、兩晉、南北朝直到隋。
5樓:鬱悶的華
三國時期天下分十二個州:
幽州,相當於今河北省北部,京津,內蒙一小部分,遼寧,吉林,朝鮮,韓國北部
冀州,今河北南部,山東一小部分
幷州,今山西,內蒙南部
(雍州,陝西中部,甘肅東部,東漢時期叫司隸)涼州,甘肅西部,寧夏,內蒙西部,青海一小部分青州,山東東部
兗州,山東西部,河南東部
豫州,河南大部
徐州,山東南部,江蘇北部,安徽一小部分
揚州,江蘇大部,安徽大部,江西,浙江,福建荊州,河南南部,湖北,湖南,貴州東部
交州,廣東,廣西,越南大部,寮國一小部分,柬埔寨一小部分。
益州,四川大部,甘肅南部,陝西南部,雲南,貴州西部,緬甸北部,寮國北部
州下設郡,每個州所管轄的郡多少不等,有的才幾個,有的十幾個甚至二十幾個。
6樓:匿名使用者
兩漢三國時州在郡之上,牧是一州最高首長,刺史次之。前者是行政職務,後者是監察職務。
7樓:
就這樣理解吧,州相當於現在的省,郡相當於現在的市,當然也要分一些縣級市之類的,例如赤壁大戰後的襄陽郡,這個郡曹操赤壁大戰後,為了防備南郡劉備軍而新劃分設計的,只有襄陽、樊城一線而已,襄陽郡就是具有軍事意義的一個縣級市
還有直轄市,例如司隸,因為有洛陽在,可以理解為現在的北京州西漢時為了方便**控制設刺史,當時刺史是真正的一州最高長官,後來朝廷為了平黃巾之亂,增設州牧一職,州牧就取代了刺史成為一州的最高行政軍事長官,可以這樣理解,州牧是現在省黨委書記,而刺史是省長,真正握有實權的是誰,自己琢磨吧
郡有太守,還有守城的都尉,一文一武,一政一軍,但太守有節制都尉的權力
8樓:
我們現在說的九州就是那時形成的,代表整個中國
徐州 兗州 豫州 幽州 雍州 荊州 青州 等
州下設郡
三國時期地圖和各州名稱及分佈如何?
9樓:hs霍先生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孫吳三
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6303166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三國鼎立的雛型。
1、曹魏疆域:
曹魏的疆域在曹操時即大幅發展,至曹丕稱帝建國後定型,約佔有整個華北地區。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遼東,與南匈奴、鮮卑及高句麗相鄰;東至黃海。東南與孫吳對峙於長江淮河一帶及漢江長江一帶,以壽春、襄陽為重鎮;西至甘肅,與河西鮮卑、羌及氐相鄰。
西南與蜀漢對峙於秦嶺、河西一帶,以長安為重鎮。在立國後原有87郡及十二州,有:司隸、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幷州、幽州、兗州、涼州、雍州、荊州、揚州。
2、蜀漢疆域
蜀漢為劉備所建,他直到赤壁之戰後才在諸葛亮協助下,由荊州南部開始發展。其勢力一度涵蓋荊州、益州及漢中。立國前後與孫吳發生多次戰爭並損失荊州,於諸葛亮南定南中後獲得雲南一帶疆域,至此漸漸穩定。
疆域範圍:北方與曹魏對峙於秦嶺,漢中為重鎮;東與孫吳相鄰於三峽,巴西為重鎮;西南至岷江、南中,與羌、氐及南蠻相鄰。蜀漢共有22郡、僅益州一州。
於益州下設庲降都督,治味縣,專轄益州南部。
3、東吳疆域
東吳的疆域擁有大部分的揚州。孫權在赤壁之戰後陸續獲得荊州西部、交州,並在擊敗關羽後獲得整個荊州南部。至孫權稱帝后疆域方穩定下來。
孫吳北與曹魏對峙在長江淮河一帶及漢江長江一帶,以建業、江陵為重鎮;西與蜀漢相鄰於三峽,西陵為重鎮;東及南至東海南海,其中南達現在越南的中部。孫吳原有32郡及三州[63]:荊州、揚州、交州。
於226年設定廣州,後併入交州。至264年復設,共增加一州。
擴充套件資料:
三國時期縣、郡、州的由來:
1、縣的含義分為三個階段。
縣鄙之縣:西周時的「縣」指的是國都之外的郊區,與「鄙」同義。
縣邑之縣:春秋中後期,楚國最早出現了作為行政單位但長官世襲的縣,與邑(諸侯分給大夫的封地)同義。
郡縣之縣:由於《史記》的記載,人們通常認為公元前688年,秦武公設定的邽縣(今甘肅天水市)、冀縣(今甘肅天水市甘谷縣東)是最早的建制縣。但我國曆史政治地理學的發起人——復旦大學周振鶴教授指出,郡縣之縣與縣邑之縣至少應該有四個差別。
一是國君直屬,二是長官不世襲,三是幅員或範圍一般經過人為的劃定而不純是天然地形成,四是縣以下還有鄉里等更為基層的組織。按照周振鶴教授劃分的標準,在戰國時期才出現我們所熟知的千古流傳的縣制。
2、「郡」究竟出現於春秋還是戰國時期,歷史地理學界有爭議。可以確定的是,郡的出現晚於縣,初期設定在邊遠荒僻之地,具有軍事防守性質,經濟開發程度低於縣,兩者不相統屬。
很多資料都說在秦代以前,郡比縣小。從斷代史的巨集觀視角來看,這樣說也沒錯。但如果細緻的劃分,便可以發現戰國後期隨著邊地日益繁榮,已經在郡下分設若干個縣,郡在建制上的地位便高於縣,這便是郡縣制的雛形。
當然,在秦朝之前,郡縣二級制屬於特例而非主流行政區劃。
3、州。春秋戰國時代,我們的祖先借用大禹治水的傳說,把他們所知的天下地域範圍劃分成九個區域,即人們常說的「九州」。關於九州的名稱,雍、冀、豫、荊、揚、兗這六個州是沒有爭議的。
至於另外的三個州為:
《尚書·禹貢》認為是梁州、徐州、青州。
《周禮·職方》認為是青州、幽州、幷州。
《爾雅·釋地》認為是徐州、幽州、營州。
《呂氏春秋·有始覽》認為是青州、徐州、幽州。
10樓:幾米要環遊世界
各州名稱:
司州(司隸校尉部),豫州,兗州,徐州,青州,涼州回(先答
設雍州,後改涼州,非東漢十三州),幷州,冀州,幽州,揚州,荊州,益州,交州。
11樓:叫朕柾柾
三國時期地圖和各州名稱及分佈:
司州:河南尹、河內郡、弘農郡、河東郡、平陽郡。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6303135(十三州說法中不包括司州)
兗州:東 郡、東平國、濟北國、泰山郡、魯 郡、任城郡、山陽郡、濟陰郡、陳留國。
豫州:汝南郡、潁川郡、陳 郡、樑 國、沛 國、譙 郡、弋陽郡、安豐郡。
徐州:下邳郡、廣陵郡、彭城國、東海國、琅邪國、東莞郡。
青州:齊 國、濟南國、樂安郡、北海郡、東萊郡、城陽郡。
冀州:安平郡、中山郡、常山郡、趙 國、鉅鹿郡、廣平郡、魏 郡、陽平郡、清河郡、平原郡、樂陵國、渤海郡、河間郡。
幽州:燕 國、范陽郡、代 郡、上谷郡、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昌黎郡、玄菟郡、遼東郡、樂浪郡、帶方郡。
幷州:太原郡、雁門郡、新興郡、樂平郡、上黨郡、西河郡。
雍州:京兆郡、馮翊郡、北地郡、撫夷護軍、新平郡、扶風郡、安定郡、廣魏郡、天水郡、南安郡、隴西郡。
涼州:武威郡、西平郡、金城郡、張掖郡、酒泉郡、敦煌郡、西海郡。
益州:蜀郡郡、廣漢郡、東廣漢郡、梓潼郡、汶山郡、陰平郡、武都郡、漢中郡、巴西郡、巴東郡、涪陵郡、巴郡郡、江陽郡、犍為郡、漢嘉郡、越巂郡、朱提郡、牂牁郡、永昌郡。
荊州:南陽郡、南鄉郡、魏興郡、上庸郡、新城郡、襄陽郡、江夏郡、長沙郡、南 郡、宜都郡、建平郡、武陵郡、衡陽郡、零陵郡、湘東郡、桂陽郡、臨賀郡。
揚州:丹陽郡、吳 郡、毗陵典農校校尉、廬江郡、淮南郡、蘄春郡、豫章郡、鄱陽郡、新都郡、會稽郡、臨海郡、建安郡、臨川郡、廬陵郡。
交州:南海郡、蒼梧郡、高涼郡、鬱林郡、合浦郡、朱崖郡、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
三國基本延續東漢的州郡,只不過改刺史為州牧。
東漢的疆域基本上同西漢時疆域,只是把西漢時各部州的轄區範圍變小,東漢在公元140年仍保持十二州刺史部(**派出的監察機構,其職能基本同西漢)和司隸校尉部,計有十三個**派出監察區。
另在甘肅以西仍設西域都護府,作為西域當地的最高權力機構。東漢的一級行政區劃為郡、國(王國)、屬國都尉;二級區劃為縣、邑、道、公國,侯國。
東漢接受西漢衰亡的教訓,加強郡縣的權利,削弱封國的範圍和力量,採取「封列侯,奉朝請」措施,不讓封國掌實權,只食租稅,封域減小,兵馬數量壓縮到最低限度。東漢的封國,—等為王(相當郡),二等為公國,三等為列侯(列侯食縣為侯國、小侯食鄉、亭,關內侯無土,寄食於縣),相當於縣級。
新版三國為什麼不叫三國演義,新三國演義和舊三國演義的區別
一方面是和舊版的電視劇分開,另一方面是為了和 三國演義 的故事區分開吧。應該還是以三國演義的形式演的,只是戲說的劇情會有所改動而已 新版的三國 不夠經典 所以 就不能叫演義了 還是 老版的三國 好看 新版三國比較支援 個人還是蠻期待的 第一個問題你得問導演 三國演義,看trail就知道 按三國志他們...
三國演義有哪些人物?三國演義中有哪些人物?
曹操集團 夏侯惇,夏侯淵,許諸典韋,五子良將 張遼,徐晃,樂進,于禁,張頜 李典,曹仁,曹洪,五大謀士 郭嘉,程昱,賈詡,荀攸,荀彧 野史中還有個叫 戲忠 字 志才的。劉備集團 五虎上將 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 魏延,馬岱,姜維,諸葛亮,簡雍,孫乾,糜竺,糜芳,龐統,關平,關興,關索,張苞,劉...
三國演義有哪些典故,三國演義裡的著名故事有什麼
髀肉復生 如魚得水 三顧茅廬 初出茅廬 虎踞龍盤 集思廣益 鞠躬盡瘁 空城計 望梅止渴 捉刀 才佔八鬥 七步之才 超群絕倫 一身是膽 顧曲周郎 巢毀卵破 堅壁清野 如嚼雞肋 老牛舐犢 勢如破竹 車載斗量 斷頭將軍 吳下阿蒙 兵貴神速 出言不遜 大器晚成 負重致遠 樂不思蜀 桃園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