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生活中,我們對於那些借人錢財,或者借人東西不還的人,經常會脫口而出一句歇後語,那就是「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不過,在實際歷史中,這還真有點冤枉了劉備。
劉備借荊州這件事,還要從赤壁之戰說起。曹操趁荊州劉表去世之際,發兵南下,準備奪取荊州。荊州新主劉琮隨即降曹,劉備只得南逃,並派諸葛亮前往江東,遊說孫權一起抗曹。
當時,孫權派周瑜迎戰曹操,兩軍對峙於赤壁。
劉備呢?趁機表奏劉表長子劉琦為荊州刺史,然後打著劉琦的名義,攻取了荊州七郡中的武陵、長沙、桂陽和零陵四郡。
《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描寫得非常精彩,劉備方面,特別是諸葛亮,可謂是居功至偉,什麼草船借箭、借東風,被誇得神乎其神。而實際上,赤壁之戰僅僅是周瑜對曹操的一場大戰罷了。劉備當時正忙著搶荊州地盤呢,根本就沒多少精力顧及赤壁的戰事。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的謀劃,荊州是必取之地,然後再西取益州,即川漢之地。等天下有變之時,劉備就可以從荊州、益州兩路一起北伐,最後會師中原,統一天下。所以,劉備要建立大業,必須這麼做。
208年的赤壁之戰,劉備雖然沒有全力參與抗曹,但是曹操還是被周瑜所敗,退兵還師,留曹仁駐守南郡。第二年,周瑜又經過了將近一年的苦戰,擊退曹仁,奪取了南郡。周瑜隨即建議孫權伺機軟禁劉備,並將張飛、關羽等將為己所用。
這絕對是一個高明的計策。而孫權卻以曹操仍在北方,又以劉備難以控制為由,沒有采納周瑜的計策。
正所謂「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擒賊就應該先擒王,孫權同曹操一樣,錯失了軟禁劉備的良機。周瑜作為三國時期的一代英傑,自然不會善罷甘休。他在210年,正式向孫權提出了天下二分之計,即攻討西蜀劉璋,吞併漢中張魯,結交西涼馬超,然後再攻打襄陽,則可據江南之地,直指北方。
正所謂英雄所見略同,周瑜與諸葛亮的謀劃頗為類似,只是諸葛亮留出了孫權的地盤,而周瑜卻試圖直接把劉備給滅了。
可是,造化弄人,周瑜原本打算借道先滅劉備,再取益州,可惜途中病發身故。如果周瑜不死,不要說一統天下,劉備想天下三分的願望應該都很難實現。
周瑜得了南郡之後,劉備就曾經向孫權提出過「借荊州」的請求。實際上,劉備當時已經四郡在手,還據有江夏郡長江以南的部分,根本不需要借整個荊州。而曹操佔有江夏郡長江以北的部分,還佔據著南陽郡(後來南陽郡被曹操分為了南陽、襄陽和南鄉三郡,所以荊襄七郡又有荊襄九郡之說)。
荊州七郡中,東吳僅僅佔有南郡。劉備所借,正是周瑜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從曹仁手中所搶來的南郡。
周瑜自然不肯將南郡借給劉備。但是,周瑜去世,魯肅接任後,勸說孫權答應了劉備的請求。
據《漢晉春秋》所載,呂範跟周瑜持相同觀點,希望孫權軟禁劉備。但是,魯肅卻建議孫權:「將軍(即孫權)雖神武命世,然曹公(即曹操)威力實重,初臨荊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備,使撫安之。
多操之敵,而自為樹黨,計之上也。」
魯肅所言主要有幾個方面:一、曹操的實力雄厚,東吳單獨抵禦曹操有困難;二、孫權在荊州的威望,不如久居荊州的劉備,可以藉助劉備安撫荊州;三、將南郡借給劉備,還可以多給曹操樹立敵人,減輕東吳的抗曹壓力。
孫權一聽,覺得有道理,也就同意了魯肅的建議。只是,孫權並沒有直接將南郡給劉備,而是交換。劉備將江夏郡長江以南的部分給孫權,換得南郡。所以,實際上劉備只是跟孫權借了半個郡而已。
魯肅在諸葛亮出山之前,跟孫權曾經有過榻上策對。當時,魯肅建議孫權「鼎足江東」,劃長江為己有,然後再謀圖天下。這跟周瑜的謀劃也頗有相似之處。
只是,魯肅的實際做法導致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此時,荊州的勢力是這樣劃分的。劉備佔據的地盤最大,據有荊州七郡中的五郡,即南郡、武陵、長沙、桂陽和零陵。曹操佔有南陽郡和江夏郡長江以北部分。
而孫權則是出力不討好,打了赤壁之戰,又折損了周瑜,最終,才只得了江夏郡長江以南的部分。很明顯,這場戰爭的利益分配很不合理。
原本,孫權準備與劉備聯合,共取益州。結果,劉備卻借劉璋請他抗擊張魯之際,攻佔了益州。孫權聞之,大怒,要求劉備將長沙、零陵、桂陽三郡給他。
劉備自然不同意。孫權立刻派呂蒙攻取了三郡。
劉備得知訊息後,從益州返回屯住公安,並派關羽出兵準備奪回三郡。這才有了魯肅「單刀赴會」,痛斥關羽的故事。《三國演義》中,為了突顯關公,將單刀赴會給安到了關羽身上,其實是魯肅才對。
當時,恰逢曹操打算攻打漢中張魯,劉備擔心益州有失,不得已向孫權求和。最後,雙方以湘水為界,以東的長沙、江夏、桂陽給孫權,以西的南郡、零陵、武陵屬劉備。實際上,最終的結果是,劉備以兩個半郡,換了孫權的一個南郡,根本就談不上「借荊州」一說。
最後,孫權又趁關羽北伐之際,與曹操結盟,襲取了南郡、零陵、武陵三郡,並擒斬了關羽。整個荊州在長江以南的部分,皆為東吳所得。
從整件事來看,劉備借荊州到底是不是有借無還,其實並不重要。在這場荊州之爭中,其實更多的是在比拼謀略和實力。至於承諾與協議,都是可以隨時翻臉不認賬的。
而且,將「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給刻畫的淋漓盡致。也許,這才是真正不可迴避的現實。
2樓:風逸安
因為孫權希望後面還有機會可以和劉備合作,共同聯合起來抗擊曹操。
3樓:靈魂忍者
因為赤壁之戰後曹操強孫劉弱的局面並沒有改變,所以才要拉攏劉備一起結盟抵抗曹操。
4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因為他想讓劉備分擔自己的壓力,自己一個人可不是曹操的對手,因此會通過這種方式拉劉備下水。
赤壁之戰後,曹操孫權兩次在濡須口激戰,此地對雙方到底有多重要
如果曹魏集團不奪下此地的話,將會使得曹魏集團的重鎮合肥受到很大的威脅。而東吳集團如果不控制此地的話,將會使得東吳的建業受到曹魏集團的衝擊。雖然當時東吳集團並沒有足夠的能力和曹魏集團進行對抗,但是對於這樣一塊戰略要地東吳集團依然做出了非常多的犧牲以及努力。因為一旦此地被曹魏集團佔據的話,將會使得東吳首...
赤壁之戰為什麼不先渡江再打,曹操赤壁之戰為什麼不在上 下游渡江然後沿江進攻吳國,而非要在赤壁這裡和吳國拼?
古時候,大規模軍事調動根本瞞不住,不存在你說的那樣找到一個防禦弱地,你要過江,得有船吧,那麼多船,鬼都知道了,小心被別人來個半渡而擊,順水一把火就全完了,就算過去了,人家控制著長江,沒有補給怎麼辦 孫劉聯軍為了不讓曹軍過江,才在赤壁與之決戰。曹操打赤壁 就是為了 渡江 曹操赤壁之戰為什麼不在上 下游...
赤壁之戰曹操擺後為什麼大笑三聲分為2次
是在險要位置他嘲笑諸葛亮沒安排伏兵,豈料諸葛亮早有安排,最後一共遇到趙雲,張飛,關羽三路伏軍 曹操在赤壁之戰後敗得那樣慘,為什麼還要大笑呢?每一次大笑,他的屬下都疑惑地問他為什麼發笑?他都說 不笑別人,只笑諸葛亮周瑜畢竟智謀不足,若是由他部署就必定在此埋伏一軍 可見曹操雖然失敗了,但是他在精神上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