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二十四節氣的排列: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個節氣約間隔半個月的時間,分列在十二個月裡面。
2樓:
秋後一伏,這是有數的。就是說,先立秋,後三伏。
3樓:有孚翁
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這段時間。「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
夏至以後,雖然白天漸短,黑夜漸長,但是一天當中白天還比黑夜長,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仍比散發的多,近地面的溫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間,地面吸收的熱量幾乎少於散發的熱量,天氣也就最熱了。
所以,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並不出現在夏至,而是出現在夏至以後的「三伏」。
每年入伏的時間並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盡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比較麻煩。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
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迴圈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
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每個庚日之間相隔10天,從初伏到中伏的時間為10天,末伏也是 10天;中伏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因為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
庚日出現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就出現了有些年份整個伏天30天,有些年份40 天的情況
三伏如何劃分?
4樓:洋赫旁珺
「三伏(dog
day)」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風速小。
「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按我國陰曆(農曆)氣候規律,前人早有規定:「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為頭伏(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二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
」有的年份「中伏」為二十天,則共有四十天。
初伏(頭伏)
夏至後第三個庚日起到第四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日子。第三個庚日為入伏,作為初伏的第一天。
中伏(二伏)
夏至後第四個庚日起到立秋3後第一個庚日前的一段時間。第四個庚日定為中伏開始的第一天,農曆七月前立秋者,則中伏為10天;農曆七月後立秋者,則中伏為20天。
末伏(終伏)
立秋後第一個庚日起到第二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第二個庚日定為出伏,即伏天結束。
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初伏有雨,伏伏有雨。」
立秋時間和三伏天溫度關係
5樓:匿名使用者
剛過立秋,卻仍是三伏天,白天的時間特別漫長,溫度也特別高。「立秋」到了,但並不是秋天的氣候已經到來了。劃分氣候季節要根據「候平均溫度」,即當地連續5日的平均溫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時節。
中國地域遼闊,雖各地氣候有差別,但此時大部分地區仍未進入秋天氣候,況且每年大熱三伏天的末伏還在立秋後第3日。尤其是中國南方此節氣內還是夏暑之時,同時由於颱風雨季節漸去了,氣溫更酷熱,因而中國醫學對從立秋起至秋分前這段日子稱之為「長夏」。
秋來最早的黑龍江和新疆北部地區也要到8月中旬入秋,一般年份裡,首都北京9月初開始秋風送爽,秦淮一帶秋天從9月中旬開始,10月初秋風吹至浙江麗水、江西南昌、湖南衡陽一線,11月上中旬秋的資訊才到達雷州半島,而當秋的腳步到達「天涯海角」的海南崖縣時已快到新年元旦了。
6樓:有情面包王
可能很多人都會想關,立秋過後,三伏天就算過完了,天氣就可以涼快了。其實這兩者並沒有這樣的關係。因為立秋不等於入秋。氣象學上規定,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低於22℃才算入秋。
「三伏(dog day)」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風速小。
「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為頭伏(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二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頭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
所以說就算立秋之後,三伏天的「中伏」還沒有過完,「末伏」還沒開始呢,天氣依然是很火熱的。
7樓:我愛蘭梅竹菊
立秋是不是代表三伏天過去,三伏天的末伏和立秋時間還是有相關的。
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起到第二個庚日前一天(共十天)的這一段時間就是末伏,俗稱秋老虎。每年大熱三伏天的末伏還在立秋之後,秋分的時候才是真正氣象意義上秋天的開始。所以立秋之時正處在中伏,還需要十幾天的時間才會出伏。
連續5日的平均溫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時節。
拓展資料:2.三伏是指:
初伏:2023年7月12日—2023年7月21日;中伏:2023年7月22日—2023年8月10日;末伏:
2023年8月11日—2023年8月20日。
三伏天到底是什麼時候啊 立秋之後嗎?
8樓:範俏壽映天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三伏分初伏、中伏和末伏,中伏結束於立秋之前,秋後有一伏(末伏)。
9樓:斛孤俎光熙
三伏天」
「三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
按我國陰曆(農曆)氣候規律:「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為頭伏(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二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為二十天,則共有四十天
三伏的來歷及時間
10樓:西大柚子吖
三伏天是按照我國古代的「干支紀日法」確定的。「伏」,乃是藏陰氣於熾熱之中的意思,具有警示作用。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與五行搭配中屬金。
金怕火,在數伏天氣中逐日消減,因此古人以庚日來計「伏」。
每年夏至以後第三個庚日(指干支紀日中帶有「庚」字的日子)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合起來稱為三伏。按陽曆計算則出現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時我國大部地區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
初伏和末伏固定是10天,中伏是不固定的,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所以,三伏有些年份是30天,有些年份是40天。
11樓:秋風魂
我國舊曆中所規定的夏季常年相對最熱的三個連續時段。即頭伏、二伏和三伏,統稱為伏天或三伏。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頭伏(或初伏)始日,第四個庚日為中伏始日,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或三伏)的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為20天
所謂庚日是指中國的「干支」記日法中帶庚的日子,中國古代以十日為一旬,並分別配上甲,乙,丙,丁等十天支。其中第七日為庚日,因此庚日便是每旬的第七日。
一年最冷的時間不在冬至,最熱的時間也不在夏至,究竟一年中最熱及最冷在什麼時間呢?中國古代人民在長期觀測中總結出「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規律。
「三九」是指什麼時間呢?「三九」其實是指從冬至後的第三個九天,約在陽曆一月中旬,時間與「大寒」相近。而「三伏」又在什麼時間呢?
所謂「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總稱。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入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末伏」是立秋之後的第一個庚日,所以「三伏」大約在六月下旬至八月上旬左右,而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及「大暑」就是在「三伏」中。
為什麼最熱及最冷的時間會在「三伏」和「三九」呢?在冬天,在冬至這一天雖然在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熱量最少,但陸地積累的熱量還未損失至最少,所以在冬至時天氣還不是最冷。在冬至以後,太陽位置雖然北移,但陸地每天吸收的熱量仍少於散失的熱量。
直到「三九」以後,陸地每天吸收的熱量才超過散失的熱量,氣溫才逐漸上升。所以三九前後為一年中最冷的時期。相反,在夏天,在夏至這一天雖然在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熱量最多,但陸地積累的熱量還未至最多,所以在夏至時天氣還不是最熱。
在夏至以後,太陽位置南移,雖然太陽輻射熱量逐漸減少,但仍比陸地損失的熱量多。到「三伏」以後,陸地每天吸收的熱量才少於散失的熱量,所以到「三伏」以後,氣溫會逐漸下降。
12樓:匿名使用者
三伏是初(頭)伏、中(二)伏和末(三)伏的總稱。三伏的最早記載見於春秋時代的秦德公二年,即公元前676年。
三伏期間統稱「伏天」或「伏日」。按照我國傳統的推演算法,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兩個庚日之間相隔十天,初伏到中伏固定為十天,但是,由於有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是末伏的規定,所以中伏到末伏就有10天和20天這兩種情況。
自入伏到出伏相當於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下旬,正是我國夏季最熱時期。
三伏天有幾天,三伏的每一伏各有幾天
2022年的三伏天有40天 首伏 首伏 2022年7月16日 2022年7月25日,共10天。v 中壓 2022年7月26日 2022年8月14日,為期20天。三伏 末伏 2022年8月15日 2022年8月24日,共10天。今年2022年的三伏天有40天,從7月16日三伏天的第一天開始,到8月24...
人們所說的三伏天,頭伏几天,二伏几天,三伏共幾天
頭伏是十天 二伏有的年份十天,有的年份二十天 三伏是十天。三伏天,一伏是十天,這是按照天干的十數去計算的。所以,劃分三伏天,就是 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天干的庚日,為第一伏的開始天。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曆年的6月21日,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後,就是第三個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
三伏天是運動好還是不運動好呢,三伏天運動的好處 三伏天適合什麼運動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三伏天鍛鍊可得注意鍛鍊時間和鍛鍊方式。最佳鍛鍊時間因人而異,人們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規律 生物鐘和工作性質,培養出每天最佳的運動時間。早上鍛鍊要先喝水 俗話說 一日之計在於晨,很多人也因此選擇在早晨運動。其實,這種做法不值得提倡。因為在凌晨4點到早上9點之間,二氧化碳反流,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