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從什麼時候開始,三伏天是怎麼計算的,從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結束?

2022-02-05 02:01:24 字數 5248 閱讀 9976

1樓:腦洞快歷史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立秋之間,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2樓:西大柚子吖

三伏天是從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一般是在陽曆7月中旬。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這一段時間,天數為30天或40天。按照農曆干支紀日法,確定入伏的日期可用「夏至三庚」的口訣,即從夏至這天算起,第三個庚日就是入伏的日期。初伏一共是10天。

庚日是干支紀日中帶有「庚」字的日子,如庚子、庚寅、庚辰……因為天干有10個,所以每隔10天就會出現一個庚日。

末伏的始日是從立秋開始算起的第一個庚日,天數也是10天。

中伏是指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到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的前一天,由於庚日的出現次數不同,中伏時間也不固定,有些年份10天,有些年份20天,今年的中伏是20天。

3樓:

初 伏:7月13日-7月22日

中 伏:7月23日-8月 1日

閏中伏 : 8月 2日-8月11日

末 伏:8月12日-8月21日

4樓:淨享美世

l一一起丶一一一人:/一心堂妹_

5樓:湧博裕

三伏天是指農曆節氣小暑至處暑之間的日子。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又悶熱的日子。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按照天干(甲乙丙丁戊戌庚辛壬癸)的十數去計算。劃分三伏天,就是夏至後的第三個天干的庚日,為第一日的開始日。2023年的三伏天從7月17日至8月25日。

三伏天是怎麼計算的,從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結束?

6樓:匿名使用者

三伏是按農曆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曆的7月上旬至8月中下間。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處暑之中,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所謂的「伏天兒」,就是指農曆「三伏天」,即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可以這樣理解:

「伏」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稱之為「伏」,是因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內。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

三、四十天。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

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迴圈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

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看來,庚日出現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出現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

7樓:峰奇影幻

所謂的「伏天兒」,就是指農曆「三伏天」,既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大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

可以這樣理解:「伏」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

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曆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間。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迴圈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

看來,庚日出現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出現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

由於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氣最熱,氣溫最高,陽氣最盛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人體腠理疏鬆,經絡氣血流通,有利於藥物的滲透與吸收,而庚日又與肺金有關(庚日為金,屬大腸,大腸與肺相表裡),為溫煦肺經陽氣,驅散內伏寒邪的最佳時機。加之精心選取有溫經散寒、化痰平喘作用的膀胱經及督脈腧穴進行敷貼,相得益彰,共收扶正祛邪之功,故而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這是按照天干的十數去計算的。所以,劃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天干的庚日,為第一伏的開始天。

比如,2023年的夏至,是西曆年的6月21日,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後,就是第三個庚日,所以,2023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的開始;十天之後,又是個庚日,也就是7月29日,就進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後,又是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進入了第三伏。這就是說,每年進入三伏天之後,都是很熱的,特別是第三伏的十天,是最熱的。

8樓:匿名使用者

三伏天是根據節氣推定的;「夏至三庚便數伏」是推定三伏開始的原則;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夏季節氣,從夏至那天開始檢視每天的天干地支,找到第三個天干為「庚」的日期,開始進伏,今年是公曆7月17日進伏。每一伏是十天;第一個庚日是頭伏,第二個庚日進入中伏,但是進入末伏必須是立秋節氣後的一個庚日,有的年份第三個庚日出現在立秋節氣之前,那麼,這個庚日就進不了三伏,要等下一個庚日才能進三伏,這就形成了中伏連續二十天的情況。今年的中伏就是二十天;所以今年的伏天是四十天,要到8月15日才能出伏。

今年的三伏天什麼時候開始 ? 10

9樓:漢育尋香馨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大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所謂的「伏天兒」,就是指農曆「三伏天」,既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大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

可以這樣理解:「伏」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

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曆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間。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迴圈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

看來,庚日出現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出現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

10樓:仙佑科技

三伏天是從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的。 伏天分為初伏、中伏、末伏,一共持續30天或40天。伏天不僅天數不確定,就連數伏開始的日期每年都不一樣。

要準確數出伏天,需要了解夏至日以及干支紀日法。

11樓:腦洞快歷史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立秋之間,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12樓:貴世理愛

8月22日。頭伏是7月14日,中伏是7月24日,末伏是8月13日開始,至8月22日結束。由於中伏結束於立秋之前,所以今年中伏增加十日,共20日,整個伏天共40天。

三伏天從什麼時候開始

13樓:笨貓多隻

通過對上世紀的前50年和本世紀的前50年入伏和中伏天數的統計,得出一般日期:

1, 入伏在7月11日至7月21日之間;

2, 入伏在7月17日之前的,中伏都是20天;

3, 入伏在7月20日之後的,中伏都是10天;

4, 入伏為7月18日、19日的,中伏多數是10天,少數是20天。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約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這一段時間。夏至以後,雖然白天漸短,黑夜漸長,但是一天當中,白天還比黑夜長,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仍比散發的多,近地面的溫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間,地面吸收的熱量幾乎多於散發的熱量,天氣也就最熱了。

再往後,地面吸收的熱量開始少於地面散發的熱量,溫度也就慢慢下降了。所以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一般出現在夏至的「三伏」。

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算起,初伏(10天)、中伏(10或20天)、末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算起,10天),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間。

例如:2023年第一個庚日是6月28日,第二個庚日是7月8日,第三個庚日是7月18日,所以2023年從7月18日開始入伏,中伏為7月28日,末伏8月17日。

14樓:匿名使用者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約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這一段時間。夏至以後,雖然白天漸短,黑夜漸長,但是一天當中,白天還比黑夜長,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仍比散發的多,近地面的溫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間,地面吸收的熱量幾乎少於散發的熱量,天氣也就最熱了。

再往後,地面吸收的熱量開始少於地面散發的熱量,溫度也就慢慢下降了。所以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一般出現在夏至的"三伏"。

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算起,初伏(10天)、中伏(10~20天)、末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算起,10天),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間。

15樓:匿名使用者

年代 夏至日 頭伏開始 天數 立秋日 末伏開始2023年 6月21日 7月19日 10天 8月8日 8月8日2023年 6月22日 7月14日 20天 8月8日 8月13日2023年 6月21日 7月18日 10天 8月7日 8月7日2023年 6月21日 7月13日 20天 8月7日 8月12日2023年 6月21日 7月18日 10天 8月7日 8月7日

16樓:腦洞快歷史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立秋之間,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17樓:俟盈咎君昊

三伏天一般是從7月中開始的,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天干的庚日三伏的開始。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中的暑邪。

18樓:緒寧公西真儀

農曆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伏天是怎麼來的呢?伏是隱藏的意思。

《史記》記載,伏者,隱伏避盛夏也。中國古代創立的農曆是用天干、地支排列年、日的。天干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字組成,地支由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字組成。

而伏天的第一天為夏至往後數的第三個庚日。今年夏至的6月22日是丙寅日,6月26日是第一個庚日(庚午),7月6日是第二個庚日(庚辰),第三個庚日是7月16日(庚寅),這天就是數伏第一天。一般來說,三伏天對應在公曆的7月12日到8月27日之間

三伏天有幾天,三伏天是那幾伏天?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立秋之間,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大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 悶熱的日子。可以這樣理解 伏 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 三 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曆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間。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

三伏天什麼解釋,三伏天是什麼意思

三伏 是初伏 中伏和末伏的統稱,三伏天是全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 悶熱的時段。漢代學者劉熙在 釋名 中記載 三伏者,庚金伏於夏火之下。金畏火,故曰伏。東漢史學家班固在 漢書 中也說 伏者,謂陰氣將起,迫於殘陽而未得升。故為藏伏,因名伏日。三伏天是什麼意思?綜述 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

三伏天吃什麼養生最好,三伏天吃什麼好?

三伏天養生適合吃蓮子 生薑 薏米 苦瓜 綠豆等。夏季吃蓮子可以養心護心,而且還能幫助你提高睡眠質量。另外,專家認為,三伏天天氣悶熱,人們容易心煩氣躁,吃點安神的蓮子可以平穩情緒。夏季吃薑可以防治腹瀉,生薑中的成分還可以防暑降溫,溼熱體質的朋友吃薑還可以去除溼熱,保健身體。中醫認為薏米具有利水 利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