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華牛有指點
用固定資產來給你舉例說明
固定資產的賬面餘額就是初始入賬金額,假設是1000,而資產的計稅基礎,從定義上說有點拗口,你可以認為就是按照稅法規定可以未來稅前扣除的金額這兩個概念,都存在一個時點的問題(資產是時點資料)
在購入固定資產的時候,其賬面餘額和計稅基礎都是一樣的1000,但是以後計提折舊,假設按照稅法規定應該計提100,實際上你提了200,這樣賬面餘額還是原來的1000 (賬面價值是1000-200),但是基礎就變成了1000-100通俗地講,賬面餘額就是會計上確認的資產成本,而計稅基礎是稅法上承認的資產成本。產生的原因是會計和稅法規定不一致。
最簡單的就是購買資產,有一部分金額沒有合法票據,在會計上可以計入資產成本(賬面餘額),但稅法上這部分金額是不被承認的,導致計稅基礎會低於賬面餘額。
補充一下,除了原值不同外,折舊年限和折舊方法也是兩者產生不同的**,只不過這兩項屬於時間性差異。資產賬面價值大於計稅基礎產生什麼差異?
當資產的賬面價值大於計稅基礎時,會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這時候要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負債,產生的原因是由於資產的賬面價值比計稅基礎大,無法全部稅前抵扣該項資產未來期間產生的經濟利益,兩者之間產生的差額就需要繳稅,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比如一項資的產賬面價值為150萬元,計稅基礎為100萬元,兩者之間的50萬差額會增加未來期間應納稅所得額和應交所得稅。因此在符合確認條件的情況下,應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負債。
2樓:
資產的計稅基礎,可以簡單理解為:該資產在未來**時可以稅前扣除的金額,例如存貨的計稅基礎為100,即未來**時可稅前扣除的成本就是100,是稅務上認可的可稅前扣除金額
資產的賬面餘額也叫做賬面價值,包含了資產的原價(歷史購入成本)、折舊攤銷(固定和無形資產)、減值準備、公允價值變動(金融資產和長期股權投資)等內容,是會計上的價值
因為會計核算和稅務的方法存在一定不同,所以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會有差異,這個差異就是暫時性差異,分為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賬面》計稅時)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賬面《計稅時)
什麼是資產的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
3樓:匿名使用者
資產的帳面價值是指資產類科目的帳面餘額減去相關備抵專案後的淨額。如應收帳款帳面餘額減去相應的壞帳準備後的淨額為帳面價值。
資產的計稅基礎,是指企業收回資產賬面價值過程中,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以自應稅經濟利益中抵扣的金額。
資產的計稅基礎=未來可稅前列支的金額=成本-以前或現在已稅前列支的金額
具體確認資產計稅基礎時,應區分不同情況進行處理:(1)資產計稅基礎等於賬面價值。如果該資產所產生的未來經濟利益不需納稅,則資產的計稅基礎就是其賬面價值。
通常情況下,資產取得時其入賬價值與計稅基礎是相同的。(2)資產計稅基礎與賬面價值不等。通常在資產的後續計量中因會計準則與稅法規定的不同,可能造成計稅基礎與賬面價值的差異。
例如,各項資產如發生減值,按照會計準則的規定應當計提相關的減值準備,而稅法規定企業提取的減值準備一般不能稅前抵扣,只有在資產發生實質性損失時才允許稅前扣除,由此就產生了資產計稅基礎與賬面價值之間的不等。在資產計稅基礎與賬面價值不等的情況中有一種特殊情況需引起注意,即資產的計稅基礎為0,主要在與某項資產相關的收入享受免稅或按收付實現制徵稅時產生,則該資產的計稅基礎為0。例如,一項國債投資的應收利息的賬面價值為20萬元,根據稅法規定該利息收入免稅,則應收利息的計稅基礎為0。
4樓:魏醫生說生活
回答資產的帳面價值是指資產類科目的帳面餘額減去相關備抵專案後的淨額。如應收帳款帳面餘額減去相應的壞帳準備後的淨額為帳面價值。資產的計稅基礎,是指企業收回資產賬面價值過程中,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以自應稅經濟利益中抵扣的金額。
資產的計稅基礎=未來可稅前列支的金額=成本-以前或現在已稅前列支的金額具體確認資產計稅基礎時,應區分不同情況進行處理:(1)資產計稅基礎等於賬面價值。如果該資產所產生的未來經濟利益不需納稅,則資產的計稅基礎就是其賬面價值。
通常情況下,資產取得時其入賬價值與計稅基礎是相同的。(2)資產計稅基礎與賬面價值不等。通常在資產的後續計量中因會計準則與稅法規定的不同,可能造成計稅基礎與賬面價值的差異。
例如,各項資產如發生減值,按照會計準則的規定應當計提相關的減值準備,而稅法規定企業提取的減值準備一般不能稅前抵扣,只有在資產發生實質性損失時才允許稅前扣除,由此就產生了資產計稅基礎與賬面價值之間的不等。在資產計稅基礎與賬面價值不等的情況中有一種特殊情況需引起注意,即資產的計稅基礎為0,主要在與某項資產相關的收入享受免稅或按收付實現制徵稅時產生,則該資產的計稅基礎為0。例如,一項國債投資的應收利息的賬面價值為20萬元,根據稅法規定該利息收入免稅,則應收利息的計稅基礎為0。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你,謝謝!祝你生活愉快!可以給個贊呦!
什麼是資產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
5樓:會計島直播平臺
賬面價值、賬面淨值與賬面餘額的區別
(一)對固定資產來講:
賬面價值=固定資產的原價-計提的減值準備-計提的累計折舊;
賬面餘額=固定資產的賬面原價;
賬面淨值=固定資產的折餘價值=固定資產原價-計提的累計折舊。
(二)對無形資產來講:
賬面價值=無形資產的原價-計提的減值準備-累計攤銷;
賬面餘額=無形資產的賬面原價;
賬面淨值=無形資產的攤餘價值=無形資產原價-累計攤銷。
(三)其他資產:
賬面價值=賬面餘額-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
賬面餘額=賬面原價
《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第四條規定,企業承包在取得資產、負債時,應當確定其計稅基礎。計稅基礎分為資產的計稅基礎和負債的計稅基礎:
資產的計稅基礎,是指企業收回資產賬面價值過程中,計算應稅所得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以自應稅經濟利益中抵扣的金額——即未來不需要繳稅的資產價值。
通常情況下,資產取得時其入賬價值與計稅基礎是相同的,後續計量因會計準則規定與稅法規定不同,可能造成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的差異。
例如,各項資產如發生減值提取的減值準備。按照會計準則規定,資產的可變現淨值或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時,應當計提相關的減值準備。稅法規定,企業提取的減值準備一般不能稅前抵扣,只有在資產發生實質性損失時才允許稅前扣除,產生了資產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之間的差異即暫時性差異。
假定某企業期末持有一批存貨,成本為1000 萬元,按照存貨準則規定,估計其可變現淨值為800萬元,對於可變現淨值低於成本的差額,應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00萬元,由於稅法規定資產的減值損失在發生實質性損失前不允許稅前扣除,該批存貨的計稅基礎仍為1000 萬元,其賬面價值為800 萬元,兩者之間的差額200 萬元即為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又如,會計準則規定,企業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在滿足資本化條件後發生的支出應當資本化,確認為無形資產成本;稅法規定,企業的研究開發支出一般可於發生當期稅前扣除,由此產生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在持有期間的暫時性差異。
負債的計稅基礎,是指負債的賬面價值減去未來期間計算應稅所得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予抵扣的金額,即未來不可以扣稅的負債價值。一般而言,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其他應交款等負債的確認和償還,不會對當期損益和應納稅所得額產生影響,其計稅基礎即為賬面價值。某些情況下,負債的確認可能會涉及損益,進而影響不同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使得其計稅基礎與賬面價值之間產生差額,如企業因或有事項確認的預計負債。
會計上對於預計負債,按照最佳估計數確認,計入相關資產成本或者當期損益。按照稅法規定,與預計負債相關的費用多在實際發生時稅前扣除,該類負債的計稅基礎為0,形成會計上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之間的暫時性差異。
6樓:魏醫生講歷史
回答資產的帳面價值是指資產類科目的帳面餘額減去相關備抵專案後的淨額。如應收帳款帳面餘額減去相應的壞帳準備後的淨額為帳面價值。資產的計稅基礎,是指企業收回資產賬面價值過程中,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以自應稅經濟利益中抵扣的金額。
資產的計稅基礎=未來可稅前列支的金額=成本-以前或現在已稅前列支的金額具體確認資產計稅基礎時,應區分不同情況進行處理:(1)資產計稅基礎等於賬面價值。如果該資產所產生的未來經濟利益不需納稅,則資產的計稅基礎就是其賬面價值。
通常情況下,資產取得時其入賬價值與計稅基礎是相同的。(2)資產計稅基礎與賬面價值不等。通常在資產的後續計量中因會計準則與稅法規定的不同,可能造成計稅基礎與賬面價值的差異。
例如,各項資產如發生減值,按照會計準則的規定應當計提相關的減值準備,而稅法規定企業提取的減值準備一般不能稅前抵扣,只有在資產發生實質性損失時才允許稅前扣除,由此就產生了資產計稅基礎與賬面價值之間的不等。在資產計稅基礎與賬面價值不等的情況中有一種特殊情況需引起注意,即資產的計稅基礎為0,主要在與某項資產相關的收入享受免稅或按收付實現制徵稅時產生,則該資產的計稅基礎為0。例如,一項國債投資的應收利息的賬面價值為20萬元,根據稅法規定該利息收入免稅,則應收利息的計稅基礎為0。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你,謝謝!祝你生活愉快!可以給個贊呦!
請教!資產的計稅基礎怎麼理解!
7樓:高頓會計職稱
資產計稅基礎是指企業收回資產賬面價值過程中,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以自應稅經濟利益中抵扣的金額,即某項資產在未來期間計稅時可以稅前扣除的金額。
8樓:匿名使用者
這二個條件說的意思是不完全相同的。
第一句話說的是取得環節,第二句話說的是持有環節。
二個的意思都是一樣的,你可以這樣來理解。
取得環節,就是歷史成本
持有環節,就是歷史成本-折舊。
9樓:伊禧施知慧
稅法為什麼要確認資產的賬面價值呢?
答:因為只有確認資產的賬面價值才可以準確的核算出計稅依據(如增值額、所得額),否則再售出時影響計稅依據的準確性(比如折舊的正確計算才能使商品成本中所含折舊費用部分正確、材料及加工費用也同理),造成混亂(雖然混亂不等於錯誤)難以確認,即使到最後(指資產價值全部轉到商品中)影響不大,還是存在納稅時間的差異問題,即影響稅款入庫時間問題。
計算所得稅時不是按照利潤表計算的嗎,只要知道會計處理和稅務處理的差異影響損益的金額不就可以了嗎,比如會計提了準備但是稅法不承認,所以計算會計利潤時把多計入損益的費用扣除增加應納稅所得額不就可以了嗎?
答:雖然這樣調整不會影響當期納稅所得額,但對於檢查來說,對以後期的確認造成不便。所以要用規定的方法。即要納稅人的工作規範、又減輕檢查監督單位工作量。
綜上:所以計稅和資產密切相關。。。
稅法關乎稅款計算準確及入庫時間問題。所以與賬面價值息息相關。
50分太誘人了,呵呵,希望能得到。
資產的計稅基礎,資產的計稅基礎是什麼
1 資產的計稅基礎,是指企業收回資產賬面價值過程中,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以自應稅經濟利益中抵扣的金額,即某一項資產在未來期間計稅時可以稅前扣除的金額。2 從稅收的角度考慮,資產的計稅基礎是假定企業按照稅法規定進行核算所提供的資產負債表中資產的應有金額。資產會計基礎減稅法計稅基礎等於未來應...
關於負債計稅基礎,關於負債計稅基礎的理解問題
負債的計稅基礎,是指負債的賬面價值減去未來期間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予抵扣的金額。用公式表示即為 負債的計稅基礎 賬面價值 未來期間按照稅法規定可予稅前扣除的金額 負債的確認與償還一般不會影響企業的損益,也不會影響其應納稅所得額,未來期間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予抵扣的金額為零,計...
應付職工薪酬的計稅基礎怎麼理解,什麼情況下應付職工薪酬的計稅基礎為零
負債的計稅基礎 賬面價值 未來 期間可抵扣金額。注意這個 未來 應付職工薪酬,在形成時已作為成本費用了,所以在未來,這4000萬不能再抵扣一次 不管是那允許扣除的3000萬 還是不允許扣除的1000萬 就是說未來可抵扣的金額為0。所以,計稅基礎 4000 0 4000,不產生暫時性差異。負債的計稅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