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一:聞香二:看湯色三:品湯四:回甘五:回味!!
就是這些!!希望可以幫到你!!!
祝你健康幸福!!!
品茶的步驟?
2樓:不成首付不改名
首先我們要確定品茶用到的工具,即茶壺、隨手泡、茶盤、茶托、茶池(茶海)、茶洗、茶杯(品茗杯、功道杯、聞香杯)、茶針、茶勺、茶夾
品茶,主要分為以下步驟:溫壺,燙杯,裝茶,高衝,蓋沫,淋頂,洗茶,洗杯,分杯,低斟,奉茶、聞香、品茗。
要把水煮沸,煮沸後將水倒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清潔茶具。
把茶葉放入紫砂壺中,茶葉的量大約佔紫砂壺容積的1/7。
將沸水倒入紫砂壺中,使開水有力地衝擊茶葉,之後蓋沫(將溢位壺頂的泡沫颳去)。
將紫砂壺壺蓋蓋好,用開水向壺蓋上淋。即對茶壺進行淋頂。
第一壺茶叫做洗茶,不要直接飲用,開水倒入紫砂壺中,迅速地將開水倒出來。以初沏之茶澆衝杯子。稱:洗杯。
第二壺茶,就可以準備斟茶了,將壺中茶倒入公道杯,為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於茶盤。
茶分別倒入聞香杯,茶斟七分滿。茶水亦應合好斟完,剩下之餘津還需一點一抬頭地依次點入四杯之中。四個杯中茶的量,色須均勻相同,方為上等功夫。
主人將斟畢的茶,雙手依長幼次策奉於客前,先敬首席,然後左右佳賓,自己最末。將茶倒入品茗杯(將品茗杯扣在聞香杯上,一指扣品茗杯,兩指夾聞香杯,向內翻轉。),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
這時候就可以品茶了,用三指取品茗杯(大指和二指捏杯兩端,中指托杯底),分三口輕啜慢飲。
3樓:匿名使用者
品茶,其實是最講究程式的。茶藝館裡表演雖然精彩卻過於繁瑣,生活中不妨簡單一些,但幾個主要步驟是不能省、不能亂的,否則品茶也就失去了意義,變成純粹的解渴了。
第一步:用開水溫杯,讓杯子預熱,這樣有助於茶水香氣的散發;第二步,放茶葉。此時可觀賞茶葉的色澤、形狀、品質;第三步,洗茶。
第一次衝的茶湯是不飲的,將其淋在杯蓋上,淋完後還可聞到茶葉散發出來的清香;第四步,觀茶。重新沖泡茶葉,欣賞茶葉在沖泡時上下翻騰、舒展、沉靜之過程;第五步,品茶。先用舌尖舔,感受其甜潤的味道。
再喝一口,細細品茶的滋味;第六步,回味。喝完第一口茶後,還可以一邊回味,一邊聞茶杯留下的餘香。□小雨
4樓:小林說茶
會喝茶不等於會品茶,三個步驟,教你輕鬆品茶
5樓:茶越品欣
大師教你如何品茶,品茶分3步驟,新手入門必看
6樓:洛陽武曌
如何正確品茶?學會四個步驟,讓你成為品茶達人
7樓:匿名使用者
沖泡方法
綠茶的沖泡,相比於烏龍茶,程式非常簡單。根據條索的緊結程度,應分為兩種。然而,無論使用何種方法,第一步均需燙杯,以利茶葉色香味的發揮。
1.外形緊結重實的茶
1) 燙杯之後,先將合適溫度的水衝入杯中,然後取茶投入,不加蓋。此時茶葉徐徐下沉,幹茶吸收水分,葉片,現出芽葉的生葉本色,芽似槍葉如旗;湯麵水汽夾著茶香縷縷上升,如雲蒸霞蔚。如碧螺春,此時則似雪花飛舞,葉底成朵,鮮嫩如生。
葉落之美,有「春染海底」之譽。
2) 一段時間之後,茶湯涼至適口,即可品茶。此乃一泡。茶葉評審中,以5分鐘為標準,茶湯飲用和聞香的溫度均為45-55c。
若高於60c,則燙嘴也燙鼻;低於40c,香氣較低沉,味較澀。這個時間不易控制。如用玻璃杯,我一般用手握杯子,感覺溫度合適即飲;如用蓋碗,則稍稍倒出一點茶湯至手背以查其溫度。
完全依靠經驗,所以實踐是最重要的。
3) 第一泡的茶湯,尚餘三分之一,則可續水。此乃二泡。如若茶葉肥壯的茶,二泡茶湯正濃,飲後舌本回甘,齒頰生香,餘味無窮。飲至三泡,則一般茶味已淡。
此種沖泡方法,除碧螺春外,同樣適合於平水珠茶、湧溪火青、都勻毛尖、君山銀針、廬山雲霧等較緊結的茶。
2.條索鬆展的茶
這些茶,如採用上述方法,則茶葉浮於湯麵,不易浸泡下沉。應採用如下方法:
1) 燙杯後,取茶入杯。此時較高的杯溫已隱隱烘出茶香。
2) 衝入適溫的水,至杯容量三分之一(也可少一些,但需覆蓋茶葉)此時需注意的是注水方法。茶藝館中,普遍是直接將水衝擊茶葉,我認為這種方法不妥。這種茶本身比較舒展,無需利用水的衝力,反而易燙傷嫩葉。
我採用的方法是,如用玻璃杯,則沿杯邊注水,蓋碗則將蓋子反過來貼在茶杯的一邊,將水注入蓋子,使其沿杯邊而下。然後微微搖晃茶杯,使茶葉充分浸潤。此時茶香高鬱,不能品飲,然恰是聞香最好時候。
3) 稍停約兩分鐘,待幹茶吸水伸展,再衝水至滿。沖水方法如前。此時茶葉或徘徊飄舞,或遊移於沉浮之間,別具茶趣。
4) 其它步驟,皆與緊結茶相同。
合適這種方法的,有六安瓜片、黃山毛峰、太平猴魁、舒城蘭花等。有些條索不是特別緊結亦非特別鬆展的茶,兩種方法均可,也是各人的習慣而已。
任何一種茶的沖泡,非常依賴於個人的經驗。本文也只不過提供一些慣常通用的方法和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實踐得久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得和方法,如何才能泡得好茶,那也是見仁見智
品茶的步驟是什麼?
8樓:不成首付不改名
首先我們要確定品茶用到的工具,即茶壺、隨手泡、茶盤、茶托、茶池(茶海)、茶洗、茶杯(品茗杯、功道杯、聞香杯)、茶針、茶勺、茶夾
品茶,主要分為以下步驟:溫壺,燙杯,裝茶,高衝,蓋沫,淋頂,洗茶,洗杯,分杯,低斟,奉茶、聞香、品茗。
要把水煮沸,煮沸後將水倒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清潔茶具。
把茶葉放入紫砂壺中,茶葉的量大約佔紫砂壺容積的1/7。
將沸水倒入紫砂壺中,使開水有力地衝擊茶葉,之後蓋沫(將溢位壺頂的泡沫颳去)。
將紫砂壺壺蓋蓋好,用開水向壺蓋上淋。即對茶壺進行淋頂。
第一壺茶叫做洗茶,不要直接飲用,開水倒入紫砂壺中,迅速地將開水倒出來。以初沏之茶澆衝杯子。稱:洗杯。
第二壺茶,就可以準備斟茶了,將壺中茶倒入公道杯,為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於茶盤。
茶分別倒入聞香杯,茶斟七分滿。茶水亦應合好斟完,剩下之餘津還需一點一抬頭地依次點入四杯之中。四個杯中茶的量,色須均勻相同,方為上等功夫。
主人將斟畢的茶,雙手依長幼次策奉於客前,先敬首席,然後左右佳賓,自己最末。將茶倒入品茗杯(將品茗杯扣在聞香杯上,一指扣品茗杯,兩指夾聞香杯,向內翻轉。),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
這時候就可以品茶了,用三指取品茗杯(大指和二指捏杯兩端,中指托杯底),分三口輕啜慢飲。
9樓:洛陽武曌
如何正確品茶?學會四個步驟,讓你成為品茶達人
品茶的過程? 5
10樓:
茶師品茶的過程:
首先要心靜,這是嚐出真味的關鍵所在。其次是舌淨,就是要禁吃3日的葷腥鮮辣。然後是身淨,全身無雜味,包括香水也不可以。
我將最常用的泡茶八個過程貼過來吧。
茶具大體齊全,好茶葉也已具備,這只是有了衝工夫茶的物質,還不算工夫。工夫二字,要在水、火、衝工三者中求之。
水、火都講究一個活字,活水活火,是煮茶要訣。《茶經》說:「山水為上,江水為中,井水其下。
」那個時候還沒有自來水,陸羽自然沒有加以論列,自來水不宜於煮茶,這已經是一個常識。不 過像香港地方,一聲制水,萬眾惶然,「自來」尚不可求,不用自來水又用什麼呢?
《茶經》又說:「山頂泉輕清,山下泉重濁,石中泉清甘,沙中泉清冽,土中泉渾厚,流動者良,負陰者勝,山削泉寡,山秀泉神,溪水無味。」這就已講究得微乎其微了。
至於水還有天泉、天水、秋雨、梅雨、露水、敲冰之別,這些都是屬於講究的範圍的,不過這些講究實際上也很難做到,像《紅樓夢》中的妙玉用鬼臉青藏著梅花萼上的雪水用以煮茶,那也只有她才能有此閒情逸致,我輩豈有如是工夫哉。
煮茶要訣,「水常先求,火亦不後」。蘇東坡詩云:「活水仍須活火烹」。
活火,就是炭有焰,其勢生猛之謂也。潮州人煮茶用的叫做「絞積炭」,「絞積」是一種很堅碩的樹木,燒成炭後,絕無煙臭,敲之有聲,碎之瑩黑,是最上乘的燃料。還有用烏欖核作炭的,火焰淺藍,焰活火勻,更是特別。
茶葉、茶具、水、火之後就是衝工了。如果烹茶沒有工夫,那也不能叫做工夫茶。所以工夫茶之收功全在烹茶、沖茶之法。大約有八個過程:
第一、治器
治器包括:**、掏火、扇爐、潔器、候水、淋杯等六個動作。好比打太極拳中的「太極起勢」,是一個預備階段。
前面四件事不必多說,這「候水」、「淋杯」都是初試工夫。大約**後十幾分鍾,砂排中就有聲颼颼作響,當它的聲音突然將小時,那就是魚眼水將成了,應立即將砂批提起,淋罐淋懷,再將砂挑置爐上。這時就是第二件事開始了。
第二、納茶
開啟茶葉,把它倒在一張潔白的紙上,分別粗細,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滴嘴處,再將細末放在中層,又再將茶葉放在上面,納茶的工夫就完成了。所以要這樣做,因為細末是最濃的,多了茶味容易發苦,同時也容易塞住滿嘴,分別粗細放好,就可以使出茶均勻,茶味逐漸發揮。
納茶,每一泡茶,大約以茶壺為準,放有七成茶葉在裡面就很夠了。如果太多,不但泡出的菜太濃,味帶苦澀,而且好茶葉多是嫩芽緊卷,一泡以開水之後,舒來,變得很大,納茶太多,進水 也衝不進去了。但太少也不行,沒有味道。
納茶是衝工夫茶的第一步功夫。神明變幻,由此起矣。
第三、債湯
蘇東坡煎茶詩云:「蟹眼已過魚眼生」,這就是指用這樣沸度的水沖茶最好了。《茶說》雲:
「湯者茶之司命,見其沸如魚目,微微有聲,是為一沸。銚緣湧如連珠,是為二沸。騰波鼓浪,是為三沸。
一沸太稚,謂之嬰兒沸;三沸太老,謂之百壽湯;若水面浮珠,聲若松濤,是為二沸,正好之候也。」《大觀茶論》也說:「凡用湯以魚目蟹眼連鋒進躍為度。
」第四、沖茶
當水二沸,就可以提銚沖茶了。火爐與茶壺的放置處大約剛好走七步。提銚後走了七步,揭開茶壺蓋,將滾湯環壺日,緣壺邊衝入,切忌直衝壺心(如用蓋甌,只衝一角,然後再衝各角,可同樣忌 直衝壺心)。
提銚宜高,所謂「高衝低灑」是也。高衝使開水有力地衝擊茶葉,使茶的香味更快揮發,由於茶精迅速揮發,單寧則來不及溶解,所以茶葉才不會有澀滯。至於走七步再衝,目的在於使滾水稍涼一點,以免破壞維他命c也。
第五、刮沫
沖水一定要滿,茶壺是否「三山齊」,水平面如何,這時要見功效了,好茶壺水滿後茶沫浮起,決不溢位(沖水過猛過多,溢位壺面是另一回事),提壺蓋,從壺口輕輕颳去茶沫,然後蓋定。
第六、淋罐
蓋好壺蓋,再以滾水淋於壺上。謂之淋罐。淋罐有個作用:一是使熱氣內外夾攻,逼使茶香精迅速揮發,追加熱氣;二是小停片刻,罐身水份全乾,即是茶熟;三是衝去壺外茶沫。
第七、燙杯
潮州土話說是「燒盅熱罐」,乃是衝工夫茶中的工夫要點。有一位吃茶專家,此老走遍東西南北,到處總結喝茶的經驗,在他喝了工夫茶後說,工夫茶的特點就是一個「熱」宇。從煮湯到沖茶、飲茶都離不開這一個字,這可謂得其三味矣。
燙懷,在淋罐之後,用開水淋杯,淋杯時要注意,開水要直衝杯心。燙杯完了,添冷水於砂銚中,復置爐上,回身「洗杯」。洗懷杯最富有藝術形態的動作,老手者可以同時兩手洗兩個懷,動作迅速,聲調鏗鏘,姿態美妙。
有一位外國朋友,也是一位茶迷,久聞工夫茶之名,不遠萬里,千方百計,到了中國一定要喝一次工夫茶。在他看到洗茶杯的動作時,不禁讚歎再三,說是比雜技團的工夫還要高明呢。確實,不會洗杯的人,一碰到懷便會給燙得要命,不打破杯子已是幸事,更不必說到「姿態美妙」了。
杯洗完了,把杯中、盤中之水傾倒到茶洗裡去,這時,茶壺外面的水份也剛剛好被蒸發完了,正是茶熟之時。老手於此,絲毫不差,便可灑茶敬客了。
第八、灑茶
幾經數度工夫,最後一手就是酒茶。酒茶也有四字訣:低、快、勻、盡。
「低」就是前面說過的,「高衝低斟」的「低」。酒茶切不可高,高則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對客人極不尊敬。
「快」也是為了使香味不散失,且可保持茶的熱度。
「勻」是灑茶時必須像車輪轉動一樣,杯杯輪流灑勻,不可灑了一杯才灑一懷,因為茶初出,色淡,後出,色濃。「勻」字是很重要的。
「盡」就是不要讓茶水留在壺中。第一衝還可以留一點,二、三衝切切不可。灑完以後,還要把茶壺倒過來,覆放在茶墊上,使壺裡之水份完全滴出,這是因為只要沒有水在,單寧就不能溶解,茶就不會苦澀。
灑茶既畢,乘熱而飲,林緣接脣,杯麵迎鼻,香味齊到,一啜而盡,三味杯底。據說是「味雲腴,餐秀美,芳香溢齒頰,甘澤潤喉吻,神明凌霄漢,思想馳古今。」神明變幻,工夫茶之三昧於此盡得矣。
如何品茶步驟,品茶的步驟?
1 選擇與茶葉相符的的茶壺,俗話說好馬配好鞍,這好茶葉也需要好的茶壺來配,茶壺的質量影響泡茶的效果,如瓷壺屬於密度高的茶壺,沏出的茶香味清揚,適合綠茶 香片 清茶 紅茶等清揚風格的茶葉。而陶壺則屬於密度低的茶壺,沏出的茶香味低沉,所以適合選用普洱 鐵觀音 佛手等味道低沉的茶葉。2 選擇一個雅緻的環境...
品茶的講究都有哪些
品茶,其實是最講究程式的。茶藝館裡表演雖然精彩卻過於繁瑣,生活中不妨簡單一些,但幾個主要步驟是不能省 不能亂的,否則品茶也就失去了意義,變成純粹的解渴了。第一步 用開水溫杯,讓杯子預熱,這樣有助於茶水香氣的散發 第二步,放茶葉。此時可觀賞茶葉的色澤 形狀 品質 第三步,洗茶。第一次衝的茶湯是不飲的,...
求老舍的作品《茶館》的精彩句子及賞析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厲害了,揣起保單,拉起車,幾乎要哭出來。拉到個僻靜地方,細細端詳自己的車,在漆板上試著照照自己的臉!越看越可愛,就是那不盡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諒了,因為已經是自己的車了。把車看得似乎暫時可以休息會兒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腳墊兒上,看著車把上的發亮的黃銅喇叭。他忽然想起來,今年...